分类:睡前故事 / 小故事 / 成语故事 / 儿童故事 / 故事会 /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宗教故事

石头和尚:谁垢汝—佛典故事


2022-07-29 00:18:14 宗教故事



石头和尚:谁垢汝

石头和尚系唐代禅宗高僧,俗家名陈希迁。他十二岁时到广东曹溪参谒六祖惠能大师,后大师圆寂,他又依嘱寻思去,归于青原行思门下,得师真传。天宝元年受请住持湖南衡山南岳寺,寺东有石状如台,他在石上结庵,并自号石头。广德二年,应邀往长沙招提寺。四方禅学者齐集门下,影响甚广。

石头和尚是禅宗顿悟法门洞山宗的创始,主张解除一切清规戒律的束缚。作为曹溪传,石头和尚主张即心即佛,强调六祖明心见性,不假于外的宗旨,认知真如自性本自具足的理念,即重视心性的觉悟。石头和尚在对心性的解释中侧重的是心性的空寂无为,而在讲如何达到解脱时则引导们自信,认识自己本来已经解脱,不必再有对外的任何追求。

而能明显体现石头和尚这种禅学思想则是下面这则著名的公案:

有位僧向石头和尚请教:

僧问:如何是解脱?

石头答:谁缚汝?

又问:如何是净土?

答:谁垢汝?

问:如何是涅槃?

答:谁将生死与汝?(《景德传灯录》)

在石头和尚的眼中,生命的实质在于自性,自性的实质便是自由。因此,不必去寻求什么法门求得解脱,亦不必寻求什么西方求净土,涅槃之道。一个,只要他的心中了无缠缚,念念清净,去除生死的干扰,也就彻见了自己的如来本性,他就是一个如如的天真佛,自然也就把握了禅佛之精髓。

慧朗初见石头和尚,问:如何是佛?石头没有正面回答,而是突然指着他说:汝无佛性。对此,慧朗很不理解,反问说:蠢动含灵又作么生?意思是说如果连自己也没有佛性,那么一切动物会有佛性吗?石头答:蠢动含灵却有佛性。慧朗更感到糊涂,接着问为什么自己却没有呢?石头回答:为汝不肯承当。慧朗闻言立即觉悟。

石头和尚的话语有何深意?原来是慧朗的问题触动了石头的禅学宗旨,石头一贯认为佛性本自具足,而慧朗却缘外求索,不识自心即佛,因此他就此而批评慧朗对于自己本有佛性,定能成佛没有自信,竟开口问如何是佛;言下之意就是让慧朗认识到:只要认识到本有佛性,佛便当下即是,又何须向别问什么是佛、如何成佛呢!

如果我们把石头和尚这一禅的精神要义放之于生活,亦可从中得到许多生禅的教益。

(一)问:如何是解脱?答:谁缚汝?

这一问一答,与当年三祖与四祖之间禅机应对相似道信还是沙弥时,前往礼谒三祖僧璨大师。道信对僧璨说:愿和尚慈悲,乞与解脱法门。僧璨反问道:谁缚汝?道信道:无缚。僧璨道:何更求解脱乎?道信闻言当下大悟。

是的,既然没有人捆绑着你,那你还求解脱干什么呢?不是多此一举吗?原来,我们所感到的束缚并不在外面,真正的缠缚在我们的心里。所谓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烦恼皆心生。那些纠缠不休都来自于我们内心的颠倒妄想,也就是分别、计度、执着,很多的境其实都是由心而生的。一旦我们能够看破这些妄想,知道它们来无所来,去无所去,当体即空,思想就不会再被其所转,所左右。那么烦恼和痛苦即刻全消,我们当下就解脱了。要知道一个人的内心如果不能解脱,那么他无论到哪儿,享受什么样的优越条件,他依然不会自在的。因此,解脱在心,不在外。

一个人,如果把自己的命运、情感交给环境、交给运气或交给他人。那么,就是一个失去了心灵自由的人,他就会受到缠缚而不得解脱。

(二)问:如何是净土?答:谁垢汝?

这种以反诘作答的形式告诉给僧人,你本来处身净土之中,何必再问净土。这方净土即是心的净土,而并非外在的清净之地。所谓心无杂念、无妄想,任何时候都远离于自我的欲望和见解,就是心的清净。

佛法在人间,菩提向心求,所以只要自己能够证悟本心,认识到清净、平等、圆融的自性,自然能够觉悟佛法,成就解脱之道。佛国净土,远则在天边,近则在当下。只要心得清净,何处不是净土?

试想,一个人心中若无净土,到哪里又能看得到净土?

曾经有个朋友,总是喜欢发牢骚。上大学的时候抱怨学校伙食太差,住宿条件也不好,又说同学之间太冷漠,又说老师太偏心开始工作了,她抱怨老板太苛刻,同事太计较,工资福利那么少谈恋爱了,她抱怨男友大手大脚乱花钱,情人节送她的礼物太难看,忙于工作疏忽了她的生日结婚了,她抱怨房子太小,婆婆太粗心大意,老公总拖不干净地她总说:太压抑了、太沉闷了、太龌龊了,有一天,我要离开这里,去一个遥远的、洁净的、没有任何烦恼的地方。

但是,就如同我们透过一块污染了的玻璃去看天空一样,无论换了什么样的角度,看到的天空都不会是干净的。我这个朋友的心是烦恼的,心是不清净的,无论到哪里,眼里看到的,思想想到的,又如何能够让她觉得干干净净呢?

我们的心如同那水一样,虽然有时会脏,但是水的本质是不会被污染的,只要安静下来,水总还会澄清,只要我们拿走那些干扰的因素,如妄想、计较、执着、贪心、我慢、嫉妒。净土,不在某个地方,也并不遥远。真正的净土其实就是一颗干干净净的心灵,没有太多的功利,没有太大的野心,没有太重的执著,安然、平淡、从容。

一个人的心灵若是清净无染的,那么即使身处因厄的境界,也不会有众多的忧烦。与之相对则是这个人的心灵若是不安、烦乱,那么他即使身在寺院、天天诵经念佛,心也犹如在闹市,不得安宁。

因此,《维摩诘经》中说: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三)问:如何是涅槃?答:谁将生死与汝?

涅槃是佛教的最高境界,就是达到已经解脱生死、除尽烦恼的境界。这种境界亦被称为不生不灭、福慧圆满。简单地说就是永远不会再被烦恼生死困扰,获得庄严解脱。

石头和尚之所以又以生死的问题来反问僧人,是要他不要执著在生死这个问题上,要超脱生死,才能坦然面对。也就是说,生不惶然,死亦不畏惧。

其实我们都应当珍惜现有的生命,当下的岁月。陶渊明云: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人生只有一回,没有返程票。每个人从他降生的那一天起,就一天一天、一月一月、一年一年地走向死亡。因此,们要珍惜生命的每时每刻,让生命的每一阶段都得到充实,不让时光在面前悄悄溜走。懂得死才能学会活着,才会深深体会到生命的可贵。

有生必有死,生与死是一种自然现象,人的生死和所有的自然现象一样平常无奇。对于死亡,过度恐惧反而有损身体,明智的态度就是顺其自然,在自然中自由自在地生活,死亡之时亦安之若素。石头和尚以禅者的态度告诉们:一个彻悟了生命本质与永恒真理的人对生死是无所畏惧的,他坦然的活着,接受生活赋予的一切喜怒哀乐以及生离死别。他的精神境界是自由自在的,心灵的境界早已超越了生死。

《涅槃经》云:如蚕作茧,自生自死;一切众生,亦复如是。不见佛性,故自造业,流转生死。《楞伽经》云:凡愚妄想,如蚕作茧,以妄想丝,自缠缠他。是的,在佛教看来,一切众生的寿夭、贫富、愚智以及所处环境的违顺、苦乐等,都是唯人自招。众生如蚕,不断吐出烦恼丝,使三界六道的茧子越来越厚实,将自己牢牢地束缚,飘堕在深不见底的生死大海,流浪在渺无际涯的旷野,轮回不已,而难以解脱。

回到文章开始石头和尚的谁字话公案上来。以石头和尚禅家的态度来看,芸芸众生逐物迷己、痴迷妄想便是自缚。禅宗三祖僧璨亦在《信心铭》中作如是说:六尘不恶,还同正觉。智者无为,愚人自缚。色、声、香、味、触、法这六种尘境,本身并没有什么错误,人们完全可以从中得到觉悟。智慧的人不贪恋执著它们;愚痴的人执著于外境,自缠缚,而不得自由。再看生活之中:醉心于功利,便会被名缰利锁缚住;计较于褒贬毁誉,必会患得患失。野心勃勃、贪欲无厌、争权夺利,勾心斗角,哪一个不是伴随着烦恼焦虑、忧愁惊恐、嫉妒猜疑?黄庭坚在《杂言赠罗茂衡》中说:去子之取舍与爱憎,唯人自缚非天黥。可见,并不是上天要惩罚人,而是人自己把自己当作了囚徒。所以,寻求解脱重要的是要学会自解脱,而不是求于人解脱。

佛家又有语谓:束缚生烦恼,解脱即菩提,《楞严经》亦云:根尘同源,缚脱无二。缚脱同源于一心,束缚自己的不是外界,不是他人,正是自己。昔日二祖慧可问达摩祖师曰:心未宁,乞师与安。祖师曰:将心来,与汝定,慧可半晌云:觅心了不可得。祖师曰:与汝安心竟。慧可闻后大悟。再到四祖道信大师礼三祖僧璨曰:愿和尚慈悲乞与解脱法门。璨曰:谁缚汝?信曰:无人缚。璨曰:既无人缚,何求解脱?信于言下大悟。

没有心灵的宁静,哪有物相忘、宠辱不惊;没有心灵的净土,又怎有清净的世界;没有心灵的解脱,如何让生命从容不迫解脱束缚的契机到底是什么?解铃还须系铃人!知道谁缚汝,即可当下解脱。

这就是石头和尚的人生禅!


儿童故事网     蜀ICP备2022017070号-2    www.0551dy.com      Sitemap    Baidunews
法律声明:如有侵权,请告知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30个工作日内处理。E_mail:ybzzkj  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