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睡前故事 / 小故事 / 成语故事 / 儿童故事 / 故事会 /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儿童睡前故事

有关而已的儿童睡前故事5篇


2022-09-20 06:44:06 儿童睡前故事



有关而已的儿童睡前故事_儿童睡前故事

5篇有关而已的儿童睡前故事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5篇关于而已儿童睡前故事,供各位参考,同时还提供了古诗文、作文、组词、词语、故事、好词好句。点击查看更多儿童睡前故事

而已的儿童睡前故事:(1):

那天跟丈夫幸运地订到了票回婆家,上车后却发现有位女士坐在我们的位子上,丈夫示意我先坐在她旁边的位子,却没有请这位女士让位。

  我仔细一看,发现她右脚有一点不方便,才了解丈夫为何不请她让出位子。

  他就这样从嘉义一直站到台北,从头到尾都没向这位女士表示这个位子是他的,下了车之后,心疼丈夫的我跟他说:「让位是善行,但从嘉义到台北这么久,大可中途请她把位子还给你,换你坐一下。」

  丈夫却说:「家不方便一辈子,我们就不方便这三小时而已。」

  听到丈夫这么说,我相当感动,有这么一位善良又为善不欲知的好丈夫,让我觉得世界都变得温柔许多。心念一转,世界可能从此不同,生中,每一件事情,都有转向的能力,就看我们怎么想,怎么转。

  我们不会在三分钟内成功,但也许只要花一分钟,生命从此不同。

而已的儿童睡前故事:(2):

  噢噢吆吆吆么!切克闹

  高考了呀!

  甲考生:我前几天拜佛了,望今天显灵灵

  乙考生:天灵灵,地灵灵,考神降临显灵灵。

  丙考生:天不灵,地不灵,再拜你们都考零。

  丁考生:化作神,还是,不如有个北京户口能。

  北京考生:不就个清华、北大吗,我还不乐意上呢,

  众皆惊:我家三套房,全租出去了,我父母的意思是让我出国留个学,回国来当爷。

  众:......

  天津考生:我还是很想去临城的大学去看看,只能,看看。也许大概我的名字不是那个京吧!

  众皆笑:给你省那么多车费就已经不错了,你咋不上天呢!

  天津考生:你们这群屌丝。

  众:少了个穷字。

  河北考生:啊!清华,啊!北大,我们虽然彼此相近,但你从未感到过灵犀的距离。清华北大虐我千百遍,我待清北如初恋。

  众人皆哭:原来距离不一定产生美,有可能是憎恶与占有掠夺。

  河南考生:我了个神爷爷,我要上北大,我要上北大,

  众人皆道:河南的啊!

  河南考生:河南的怎么地了?

  众人:就个北大,你要上天都不是问题。

  山西考生:今年要上清华或北大,

  众人:往年就不上么?

  山西考生:往年可上可不上。

  众人皆惑:问为什么?

  山西考生:家里的煤山还比北京的车道堵,卖不出去了。

  湖北考生:希望考好点,能上个好学校

  众人:清华北大的门对你们敞开着。

  湖北考生:然并卵。

  众人疑惑:啊!

  湖北考生:在我心中,武大、华科大才是最完美的大学。清北大最多就是个菜市场。

  众人:碉堡了,我要去买菜!

  湖南考生:我心中的明月啊!保佑我考个好大学。

  众人:明月几时有,一起来高考。

  湖南考生:好基友,北京见不散。

  山东考生:希望能考上更大的学?

  众人:山东大学?

  山东考生:俺也想上清华北大?

  众人皆问:你们分数线那么高,你够分吗?

  山东考生:.......

  江西考生:不考了,不考了,我要回家种大米,搞转基因。

  众人:你屌,但不读书怎么搞得出呢?

  江西考生:不会务农的考生不是一个好考生。

  众人:异口异声

  安徽考生:哎呀呀!天热地呀,没考晕就热晕了。

  众人皆惊:你们在八卦楼里炼考?

  安徽考生:俺们在牛蛙河边钓小龙虾。

  众人:今天不是考试吗?

  安徽考生:我已弃考久矣。

  上海考生:啊!考试了keven

  众人:上海人去哪儿了?上海人去哪儿了?

  上海考生:在家炒房炒股炒菜呢!

  众人:可今天不是高考吗?

  上海考生:很重要吗?你考上了还不是要来上海打工吗!

  众人:我去北京,我去江苏,我去上海,上海,上海...

  江苏考生:嗯!考得不错,吾日三省吾身,为考试而忠乎。

  众人:你们只考文言文吗?

  江苏考生:我们想考什么就考什么。

  众考生:啊!你是教育局呃,清华北大你们能上吗?

  江苏考生:我们还不想走出这个烟雨江南呢!

  浙江考生: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今天考的浙大在,明天一定胜马云。

  众人:你们心目中的最想考的学校是不是杭州师范大学?

  浙江考生:我们心目中没有最想上或不上的大学,考或不考,大学就在哪儿不来不去,我上或不上我家都有别墅、小车在那里来来去去。

  众人:那你们要怎么胜马云呢?

  浙江考生:马云只是个代名词,并非人也。

  众人:口味重

  广西考生:这次考试有点难,比去年难了些

  众人:怕什么,你们又加分

  广西考生:加分政策说要取消了。

  众人:那你们能考上大学吗?

  广西考生:没加分时,我邻居家的哥哥也清华毕业呃。

  众人:那加分是不是就哈佛了。

  广西考生:.......

  广东考生:我哋好好考塞,桑中大。

  众人:你说啥嘞!

  广东考生:你讲乜嘢?

  众人:我有点晕。

  广东考生:你普通话不太准。

  四川考生:一定要考个大学,清华北大考不上没关系,上川大也行,川大上不了,农业大也行,这次考不上个理想大学,我就开洞子火锅店去

  众人:别考了,你开火锅店吧,我们是你的常客。

  四川考生:我了个去,大江南北跑,川菜管子绕绕绕。

  众人:哈哈哈~

  陕西考生:天好热呀!会不会影响我这次考试啊!

  众人:降降压,祝你成功,

  陕西考生:我这次考不上对不起我父母的两万元

  众人:异口议声、

  甘肃考生:老天呀!我复习第二年了,神仙爷我也拜了,就给个机会吧!

  众人:来我们这上吧!一本二本三本

  甘肃考生:清华北大是我梦寐以求想考的大学,可就只有个位数名额。

  众人:十位数你也考不上呀!

  青海考生:靠着看吧!反正加分,咱怕啥!

  众人皆怒:公平

  青海考生:高考就本身没有公平

  众人:......

  贵州考生:这次蟾宫折桂,金榜要提名。

  众人:要是桂也折了,名没提上呢?

  贵州考生:明年再来,不提不罢休。

  众人:那都能赶上儿子考试了。

  云南考生:清华的园、北大的大、复旦的富,都不汲云南大学的美

  众人:怎么个美了?

  云南考生:你可知秀山轻雨青山秀,春光甲天下 香柏古枫古柏香,花香撒九洲;

  众人:知,知,知,但你意思就是上不了清华北大呗!

  云南考生:我可以在大理开个客栈。

  海南考生:先冲个凉再说吧!万一热晕了呢!万一考不上呢!

  众人:我好细欢大海。

  海南考生:来看耶!

  众人:我今天高考。

  海南考生:考几分不重要,重要是你以后要有钱,那样你才能来海南看海的美,享受海边的别墅里的景样,但别卖我们海南的房子

  众人:?

  海南考生:我们喜欢陶渊明式的生活已成了一种习惯。

  ▼

  「网友语」

  提前祝高考的考生们考试顺利。四年后你们会明白。

  你们今天的努力其实并没有什么卵用。改变你们命运的不是知识文化。

  主要是爹妈 。长相 。还有就是你们村是不是要拆迁了,

  高考的孩子们,无序紧张,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们,

  高考,只决定你们在哪座城市大LOL而已,

  不过还是要好好考,大城市的网费便宜网速快!

而已的儿童睡前故事:(3):

陆小曼被称为上世纪初第一个敢为爱情离婚的交际花,可让人实在不清楚她理想中的爱情模本是什么?

陆小曼与前夫结合也是出自意愿的,婚后经济上得到完全的满足,可是在交际之余,她又嫌孤独,觉得精神上无以依靠。她认为徐志摩才是她要找的真爱。

一度他们恋得水深火热,被发现后,徐志摩的压力最大。这时他收到泰戈尔病中的消息,为了避这浪尖上众人的指责,他只好以探望泰戈尔为名,暂时离开陆小曼。临去时,他致信给陆小曼:想你,疼你,安慰你,我人虽走,我的心不离开你你这回冲上去吧,死了也是成功!有我在这里,放大胆子,上前去吧,彼此不要辜负了。

可在这之后,陆小曼做了什么呢?

徐志摩托胡适照顾小曼,两个人却擦出火花。陆小曼用英文给胡适写情书:我这几天很担心你,你真的不再来了吗?我希望不是,因为我知道我是不会依你的。

另一封:只希望你很快地能来看我。别太认真,人生苦短,及时行乐吧。

可见,除了徐志摩之外,陆小曼与胡适也是有着无法解释的私情的,只不过胡适惧内,他不会如徐志摩那样粉身碎骨去争取。

陆小曼与徐志摩结婚之后,两个人常为在北京还是上海居住发生争执。徐志摩为了小曼,每天忙于赚钱,陆小曼却又搭上唱戏的翁瑞午为她推拿,陪她吸食鸦片。两人之间的暧昧虽无证可考,但旁人看了,总会为志摩抱不平。徐志摩对此竟为他们开脱道:夫妇的关系是爱,朋友的关系是情,罗襦半解,妙手摩挲,这是医病;芙蓉对枕,吐雾吞云,最多只能谈情,不能做爱。连徐志摩都如此说,旁人还能说什么?

但徐志摩与陆小曼却是再也没有婚前那种感情了。陆小曼所要的爱情也许只是激情,她在情感上是一辈子都闲不住的人。她何曾想过去爱志摩?去为他分担压力,不要让他陷于经济的压迫中而无法写诗。她想的只是从他那里得到爱,不如意就发脾气。

徐志摩死后,陆小曼因为生活压力,与翁瑞午同居。胡适曾经提到让她离开翁瑞午由他来负责她的生活费,被陆小曼拒绝,理由是他们已经在一起很多年了,现在翁身体不好,她不能赶走他。

纵观陆小曼的一生情爱,再想想徐志摩的原配张幼仪,事实上真如张幼仪所说,在徐志摩的那些女人里,只有她,最爱他。

但是爱情这回事有谁能说清呢?自认为轰轰烈烈的感情不过是一场镜花水月。徐志摩不过是陆小曼舞场上一次转身的舞伴而已,他却当了真。

而已的儿童睡前故事:(4):

  我们很难靠说服去改变一个人,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固守着一扇只能从内开启的改变之门,这个门只能由自己去打开。

  一个人无论做什么,都可能形成习惯。有的人怕干活,时间一长,就会变成习惯性的懒惰;有的人遇上稍不顺心的事就会烦恼,时间一长,就会变成习惯性的烦恼;有的人遇上一点小事爱忧虑,时间一长,就会变成习惯性的忧虑通常人们只是把人的外在表现,比如走路的姿势、个人卫生、吸烟、喝酒等称为习惯,其实人拥有很多习惯。好的习惯有诚实、勤奋、热情、节俭、快乐、自信等等;坏的习惯有虚伪、说谎、自卑、懒惰、忧郁、骄傲、胆怯等等。说白了,这些行为也只不过是人们给习惯起的别名而已。

  本杰明富兰克林说:一个人一旦有了好习惯,那它带给你的收益将是巨大的,而且是超出想象的。这是他亲身体验得出的结论。富兰克林青年时期,发誓要改掉坏习惯,养成好习惯。他给自己制定了克服13个坏习惯的计划,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比如,为了改正自己正在形成的夸夸其谈的坏习惯,他给自己选择了沉默,要求自己做到于人于己有利之言才谈,避免了自以为是的空谈。他为了保证有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在计划的程序一条里,规定自己几点起床,几点吃饭,几点阅读,使生活有条不紊。后来有朋友说他常常表现出骄傲情绪,他又把养成谦虚的好习惯列入计划。他每周选出一种缺点进行矫正,每晚必须作自我反省,每天记录自己努力的结果。有时坏习惯没有彻底改变,尚未达到自己理想标准时,就再延长矫正一周,直到好习惯代替了坏习惯为止。一个人只要改变了身上的坏习惯,就能换来带给自己走向成功的好习惯。富兰克林能成为引导美国走上独立之路的爱国者,能成为著名的科学家,能成为最受美国人尊敬的人,这与他改变坏习惯,养成好习惯分不开。

  人生是一种优胜劣汰的竞争,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良好的习惯常常是获得成功的捷径,即便是很小很小的好习惯,也会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有个大学毕业生,到一家公司应聘。面试时,外边等了许多人,看起来个个踌躇满志,应试者一个个被叫到经理办公室,一个个又表情严肃地走出来。当叫到他时,他没有像别人那样慌忙推门而进,而是先敲门问:我可以进来吗?经理说了声可以,他才进去。进门后,他又轻轻地关上了门。几天后,他被意外地聘用了。两年后,他工作出色,升为业务主管,与经理接触的机会多了,才把心中的疑惑说了出来:当初有人学历比我高,为啥要聘用我?经理说:说实话,你哪一条都不比别人强,我就看中你进门时很有礼貌,懂礼貌说明你有教养,有教养的人,先不说能在公司有多大的作为,起码不会给公司制造乱子。可见好习惯处处受人欢迎,能使自己受益无穷。

  大家过去普遍认为,人最难改变的是习惯,有些权威人士也认为改变习惯是一个艰苦漫长的过程,不要期望在很短的时间内有很大的改变。这些观点和认识说对也对,说不对也不对。对有些人来说,改变习惯的确是很难很难的事,因为他们太过于原谅自己,太过于迁就自己,太过于开脱自己,太过于娇纵自己。要说改变不难,也真不难。只要你改变一下你的想法,改变一下你的态度,你就可以很快改变你的习惯,因为你的想法和态度是可以改变的。对此,我有切身体验。一次我骑自行车上街,被三轮车撞倒,路边的人都责怪那个骑三轮车的人违反了交通规则。我爬起来正要发火时,我的想法提醒我:千万不要发火!接着我便用提早准备好的灭火器:一边默想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一边让自己的舌头在嘴里转了几圈。这个过程前后不到30秒钟,一肚子火气就全消失了。一个人有了改变自己的想法时,也就能改变自己的态度,只要改变了自己的态度,坏习惯就容易改变了。尽管原先的习惯是经过成千上万小时形成和巩固的,现在你就用不着再花成千上万个小时去改变。一件事如果能坚持做21天,就会形成习惯。

  小朋友跳皮筋时唱道:小汽车,嘀嘀嘀,马兰开花二十一。二十一这个神奇的数字,不是我瞎编的,有好几位世界著名的成功大师都认为:一种新的习惯,如果能坚持21天,你再做这件事时,就会觉得容易多了。无论是戒烟、戒酒,还是减肥,参加运动,一开始总觉得枯燥无趣,不习惯,但只要坚持21天,感觉就大不一样,如果第22天突然中断,你又会觉得不舒服,不对劲,缺了点什么。原因很简单,一件事你经常反复练习,做起来就容易多了;一件事变得容易做的时候,人就喜欢去做;一旦喜欢去做,就必然会变成一种习惯。

  习惯成自然,自然成人生,这里面隐藏着人类本能的奥秘。因为习惯的养成不只是动作的重复,也是脑神经指令的积累。一件事你做的次数越多,脑神经所受的刺激和记忆就越深,人的反应也会越来越熟练,到一定时候习惯就会自然形成。

  人们过去只知道知难而进是成功者的一种良好素质,却很少有人知道不知难而更好进也是一种成功的好习惯。

  我们看举重比赛时发现,赛手们都是先从自己举得动的重量开始,然后慢慢地增加重量。有经验的拳击经纪人都为他的拳击赛手先安排容易对付的选手,然后逐渐地让他们和较强的对手交锋。这是为什么?为的是把成功的模式,成功的感觉先注入赛手的大脑中,赛手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不知难的感觉,获得成功的信念和习惯。

  某中学的一位数学教师每天给他的一个学生出三道数学题,作为课外作业,让他回家后去做。这个学生每天都能认真完成。有一天,这个学生回家后,发现老师今天给他出了四道题,而且最后一道似乎有些难度。他想,以前每天的三道题,都顺利地完成了,从未出现过任何差错,老师早该给我增加点分量了。于是,他满怀自信地投入到解题的思考中,天亮时分,他终于把最后一道难题也解答出来了。但他还是感到有些内疚,认为辜负了老师的多日栽培,一道题竟然做了好几个小时。谁知,当他把这四道已解的题一并交给老师时,老师看完后惊呆了。原来最后那道题竟是一道在数学界流传百年而无人能解的难题。老师把它抄在纸上,也只是出于好奇。结果,不经意把它与另外三道题混在一起了。这位高三的学生却在不明实情的前提下,把它攻克了。

  这位学生能解答出数学界无人解出的难题,似乎有些荒诞,但仔细想想,却在情理之中。因为这个学生过去每天都能很好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从而养成了良好的成功意识和成功习惯,同时又因为不知道这是一道百年未解的难题,所以遇上时,就不知难而更好进了。

  哈佛大学校长艾略德,以成功的习惯为题,作过一次演讲,他说:很多小学生在学校功课不好,成绩失败,是由于没有给他们足够数量可能成功的功课,以至于他们没有机会去养成成功的习惯。他鼓励老师们在教低年级时,为学生安排一些容易成功的事。艾略德博士说:小小的成功,可以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感觉,引起成功的兴趣,这在他们日后的工作中,会有无价的帮助。我们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体会或感受,那就是从小培养一种习惯比将来改变一种习惯更容易得多。小时候听过的故事狼来了、孔融让梨过了好多年,还深深地记在心里,由此形成了自己的良好习惯。这就像刻在小树上的字,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变越大。

  哲人说:种下行动便会收获习惯,种下习惯便会收获性格,种下性格便会收获命运。习惯的力量往往是强大而无形的,一个好的习惯一旦定型,它所产生的影响是很难想象的。好习惯的报酬是成功,成功的人生和成功的事业就是好习惯延续的必然结果;而失败的人生和失败的事业,则是坏习惯导致的恶果。巴尔扎克说得好:要断送一个人,只消叫他染上一种嗜好。仔细琢磨,这话实在深刻。只要你是一个神智清醒的人,就应该经常问问自己:我的习惯使我得到了什么?既然这种坏习惯对我不利,为什么还要继续下去?如果你有改变自己的想法和决心时,就马上行动起来,既不要找借口,也不要等待别人来动员督促你,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固守着一扇只能从内开启的改变之门,这个门只能由我们自己去打开。

而已的儿童睡前故事:(5):

二〇〇六年两会期间,网上有段视频热传,是一只猫被一个穿着高跟鞋的女人踩死的过程。

视频里,她脸上带着笑,照着它的眼睛踩下去。那只猫的爪子微微举起,无力地抓挠,直到被踩死。她踩的时候面对着一个摄像机,录下的视频被拿来在网上收费观看。

当时在忙两会,不及细看,路上听到出租车里电台主持人播报这件事,说:已经通过对踩猫地点GoogleEarth和人肉搜索,发现踩踏的人是一名护士,拍摄者是一名记者。

这两个职业?我从椅背上坐直了。一个是同事眼里很文雅、有洁癖的白衣天使,另一个,是扛着摄像机拍新闻的同行。

我写博客说这件事,写到曾收到观众用DV拍的录像,在河南,斗狗。现场全是人,老人蹲在那儿咬着烟卷,悠然说笑,小孩子嗑着瓜子跑来跑去找最好的角度,女人们抱着脸蛋红扑扑的婴儿,嬉笑着站在一边。斗狗场上的男人跪在地上,对咬在一起、身上全是血迹的狗吼叫:杀!杀!他们眼睛通红,嘴角能看到挂下来的白线。赢了的人,可以拿三十块钱。

我在博客里写:是的,生命往往要以其他生命为代价,但那是出于生存。只有我们人类,是出于娱乐。

老范有只猫,小圆脸儿,有点小刘海儿,长得跟她一模一样。经常我打电话给她,她就扯着两只后腿把猫拖到话筒边上:叫,叫阿姨。猫倔得很,一声不吭。

我一直担心猫跟着这样的人也就算个苟活,但她认为自己相当疼爱猫。她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但猫养得痴肥,胖得都不会喵了。每晚她还搂着睡,猫死命挣也挣不开,第二天她一脸猫毛。

所以,她对踩猫的人气得很。到两会结束,这事儿已经过去一个月,她还耿耿于怀:走,找他们去。直到那时,踩猫的人、拍摄者、组织买卖者,都没有接受过媒体采访。

也有人说,过去这么长时间的事儿了,还是新闻么,还做么?

老范和我都没上过新闻学院,就靠直觉和欲望来判断,觉得新闻和时间不见得有必然的关联,就是观众想知而未知的东西。

视频拍摄地是黑龙江与俄罗斯交界的县城,拍摄虐猫视频的人姓李,是我们同行,事出后离开了单位。老范给他发了很多短信,没有回复。

找了一天,人影儿都没有,边境小城,晚上铁一样的天,苍灰大雪,我们又冻又饿,找了一个地儿,盘着大炕。火烧得红旺,坐在炕上穿着单衣,热气腾腾吃炖酸菜,一边说这节目算是没指望了。老范电话响了,她脸色一变,噌地滑下炕趿拉着鞋就出了门。

过了一会儿,她还没回来。门开的这一缝,外面雪把地都白了,碎雪粒子夹着风一股子一股子地钻骨冷,小宏赶紧捞起大衣给她送出去。

老范还站在雪里接电话,披上衣服,下意识说声谢谢。对方听见问怎么了,她说哦没事同事给送衣服。

对方沉默了一会儿说:你刚才一直没穿大衣站在外头?

哦,一看到你电话我忘了。她说。

李就这样接受了采访。

这个光头坐在我对面,一根烟衔着,粘在嘴角悬悬不掉,新闻调查这样的节目,隔了一个月才来做,肯定不是光来谴责的。问吧,越尖锐越好。

他对杀死一只猫没有兴趣,也不享受虐待的过程。他说这么做只是为钱,拍下来提供给网站,一次两千,比他一个月的工资要高,还不包括卖碟和高跟鞋的钱。

他说:要只是一次性我也不会干,这是一个可以长期做的事,有一个群体需要,这是一个产业。就像一只耗子溜到猫嘴边了,我只要考虑吃不吃。

你在做生意?

对,不违法,没有成本,没有风险,收益很大。他说。

那道德呢?

他笑一下:公民道德规范里又没写不能踩猫。

我问他:人的心里不该有这样的天性吗?他说:刚开始看的时候有一点点感觉,然后就麻木了。说完眼睛不眨看着我。

什么让你麻木呢?

利益。他答得飞快。

他不准备忏悔,也不是为了挑衅,这就是他真实的想法。

老范坐边上,后来她写道:说实话,他的坦率让我绝望。一个过于主动甚至积极坦白自己内心阴暗面的人,往往会让原本想去挖掘他内心弱点的人感到尴尬和一丝不安。他甚至都不为自己辩解一句。为什么不在镜头面前,哪怕是伪装歉意向大家忏悔以乞求宽恕呢?

采访间歇,老范跟他聊天。李说起多年前也曾经养过一只猫:养了十七年,自己老死的,我经常抱着她睡。我们都一愣。

如果现在付钱给你,让你踩你自己的那只猫呢?老范试探地问。

这个如果不存在,她在十几年前就已经去世了。

如果有如果呢,你就当是一个心理实验。

我会收下钱,让人把她带走,不要让我看见。

如果一定要你看着,当面踩死呢?

如果钱高到一定程度的话,可以。

老范是个七情上面的人,脸上明明白白挂着伤心。这时候李开始反问她:如果你也养猫

她打断:不用如果,我就养着一只猫。

如果他们付给你足够髙的价格呢?

绝不可能!她说得斩钉截铁。

五百万。

绝不会。

一千万。

不会。

五千万。

不会。

一亿!

她脸上像有个顿号一样,很短地迟疑了一下。

不会。她回答。

他诡谲地笑了笑:如果更多呢?总有一个能打动你的点吧?你只是不会那么轻易地动摇你的底线,这是你和我的区别。

知道我们要做这期节目后,有人在我博客留言:我们要维护一条道德的底线。那条底线,是对生命的尊重,一个社会是有规则的,不是随性而为,不是暴力、滥交、背叛、屠戮!

在同一页的留言里,另一个人说:到底什么是道德的底线呢?曾经有人问过我,我说因为每个人的道德观不同,所以这个底线是没法规定的。他说至少要有个底线嘛,像孝敬父母什么的。我说,每个人的处境不同,遭遇不同,所以想法不同,你怎么知道你的底线就一定是别人的底线呢?他没再回答。

道德是什么?

采访完,深夜里,我和老范人手一本日记,埋头刷刷写,面对这让人迷惑的古老问题。

孟子说,仁就是道德那么,什么是仁?他说,恻隐是仁之端。但恻隐是什么?对象是谁?在什么范围内存在?每个人有自己的理解。

我写过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德国医生施韦泽的故事,他在非洲丛林为黑人服务五十余年。在书里他写道:

无论如何,你看到的总是你自己。死在路上的甲虫,它是像你一样为了生存而奋斗的生命,像你一样喜欢太阳,像你一样懂得害怕和痛苦,现在,它却成了腐烂的肌体,就像你今后也会如此。

在那篇文章的最后,我写道:如果我们对一只猫的死亡漫不经心,我们也会同样漫不经心地蔑视人的痛苦和生命。

李的同事说他曾经救过四个人,高速公路上发生了车祸,四人受重伤,他路过,把几人陆续送到医院。

我问他,他说因为看不过去,但他对一只猫的死不以为意,网上说我杀了猫,接下去就会杀人,杀完人就会变成希特勒,搞种族灭绝。他笑了一下,说:其实对动物不好的人不一定对人不好,对动物好的人也不一定对人好。

踩猫的视频被放在一个叫Crushworld的网站上,这网站一个月的注册量超过四万,事发之后李听到了无数的声讨,可他收到的信里,还有一些,是通过新闻报道知道他的地址后,向他买光盘的。

不要以为他们离你很远,他们当中有官员,有商人,什么人都有,他们就是你生活里的普通人。他说,事件过去之后,这个市场还会存在,因为需求存在。

他解释:因为如果规则只是道德的话,人的道德底线是不一样的。

假如当时这个行为是违法的,有明确的法律规范,你觉得你会做吗?我问。

不可能。

绝对不会?

这个底线坚决不能超越。

十九世纪初,英国有人提出禁止虐待马、猪、牛、羊等动物。提案在国会引起巨大争议,最终被下院否决,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试图从法律上肯定动物以生命体存在。一八二二年,世界上第一个反对虐待动物的法案在英国出台,之后,陆续有一百多个国家通过《反虐待动物法》。不过中国目前还没有此项法律。

美国最高法院的大法官霍尔姆斯说:法律不是一个道德或是伦理问题。它的作用是制定规则,规则的意义不在于告诉社会成员如何生活,而是告诉他们,在规则遭到破坏时,他们可以预期到会得到什么。

我们问李,看视频的到底是什么人?

他说:我不知道,知道我也不能说。

我们在杭州找Crushworld网站的负责人Gainmas,他姓郭,名字、车号、住址、手机、照片都被人肉搜索过,贴在网上。

大风里我们等到半夜,传达室的人指指堆在桌上的一厚摞报纸:已经十几天没人领过了,可能早搬走了,车也没在了。

第二天早上七点,我醒了,老范披头散发坐在对面床上,问我:咱们再去一趟吧?

做新闻的人是赌徒,我通常赌完身上最后一分钱离场。她不是,她会把外衣脱了押在桌上,赤膊再来一局。

老范上楼去他家那层看看,我没着没落等在一楼。十五分钟后,我收到她的短信:他家门开了,有人下楼了。

我刚奔到电梯口,门就开了,里头三个人,一个老头,一个女人,还有一个男人。但这个男人跟照片上的Gainmas没有任何相似之处,比照片里的人起码要胖二十斤,满脸胡子。

我不抱指望地迎上去喊:郭先生。

他本能一应。

反而我愣了一下,才说:我是新闻调查的记者,想跟您谈谈。

他倒是平静,说:到我公司吧。

他说起自己的伪装,这一个月里,不断有人敲他的门,给他打电话,威胁杀了他。

采访前,他不断地强调自己出身于文化世家,受过很好的教育,不像网上说的那样是一个低级的魔鬼。

那为什么要让踩猫视频出现在你的网站上?我问。

他说:这是一个恋足的网站,我是一个恋足者。我跟老范对望一眼,没听过这个词。

他解释:恋足,是一个有针对性的对人体脚部强化的爱。我个人觉得,这可能是一种母系社会的遗留吧,就是一种对女权的崇拜,恋足,欣赏美丽的腿部,把它当作一种崇拜物来崇拜。

为什么对于脚的迷恋会引申出来踩踏?

作为一种极端的分支,用这种方式来剥夺生命,他会感觉到一种权力的无限扩张,感觉到女权的一种无限释放,感觉到生命被支配,他会反过来得到一种心理的满足。

他说他和很多恋足者都不愿意踩踏动物,觉得踩一些水果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利用别的生命来满足自己。但他仍然提供了这个平台给另一些有踩踏欲望的人:因为法律并没有像欧美国家一样禁止这么做。

我问他,为什么会有人要看踩猫?

我觉得这个跟每个人心灵从小蒙受的阴影,包括受到过很大的挫折,那种报复心态有关系。

已经有几十家媒体找过踩猫的女人,她始终没有露面。

她已经离开了工作的医院,也离开了家,她的女儿没办法上学,因为媒体会找到学校去。院长是她信任的人,帮我们在办公室打电话给她,免提开着,听见她的尖叫:再来记者我就跳楼了!

院长慢慢按了电话,抬眼看我。我说那我们明天走吧。临走,我委托他:您就转告她一声,我们既不是为了谴责她,也不是为了同情她才来的,只是想听她说说看是怎么回事。今晚正好有一期我的节目,请她看看,再选择要不要见一面吧。

当晚播的节目是以公众的名义,主角是郝劲松和陈法庆。节目放完半小时,院长打来电话,说她同意见见你们,但只是见一面,不采访。

约在一百公里外一个陌生城市的宾馆里,开门时我几乎没认出她,比视频上瘦很多,长发剪得很短,眼睛敏感,嘴唇极薄,涂了一线口红。

我们说了很多,她只是有些拘谨地听着,说:不,不采访。老范委婉地再试,她说得很客气:我见你们,只是不想让你们走的时候留下遗憾。

手机响了,她接了,突然站起身,啪一下按开电视,拿起遥控器,一个频道一个频道迅速往下翻。

我们问:怎么了?

她不说话,眼睛盯着屏幕。一个电视节目刚播完预告片,要播虐猫的事。她一句话不说,眼睛盯着电视里自己的截图,面部没有作遮挡,主持人正指着她说:没有人性。

我们一起坐在床上,尴尬地把那期十分钟的节目看完,她一言不发,走进洗手间。我听到她隐隐在哭。

她出来的时候,已经洗净了脸,看不出表情,拿起包要走:你们去吃饭吧,我不陪了。

我们僵在那儿。

还是院长说:一起去吃顿饭吧,算我的面子。

雪粒子下起来了,越下越密,我们四个人,下午三点,找到一个空无一人的小馆子。

知道不可能再采访,气氛倒是放松下来。院长跟我们聊看过的节目,她一直侧着头,不跟我们目光接触,只是说到抑郁症那期,我提到心理医生说有的人为什么要拼命吃东西,因为要抑制自己表达不出来的欲望。她拧过脸看着我,很专心地听。

过了一会儿,她话多了一点:你们之前发给我的短信我都收到了,没有删,经常返回去看一看。

老范看着我傻乐。

院长给大家杯里倒了一点酒,举杯。这酒烈得,一点儿下去,老范就眼泪汪汪的,斜在我肩膀上。

王忽然说:这是我一个月来最快乐的一天。我们三人都意外得接不上话。

她说事发之后,女儿被媒体围着,没法上学,她就一个人,一只包,离开单位,离开父母和孩子,四处走。不知去哪儿,也不知道未来怎么样。但看见老范的短信里有句一个人不应该一辈子背着不加解释的污点生活,心里一动。

下午很长,很静。外头雪下得更紧了,漫天都是。

我们喝了挺多酒,那之前我从没喝过白酒,但她有东北女人张罗的习惯,过一小会儿就站起身给每个人添满。

她说这些年,心里真是痛苦的时候,没人说,房子边上都是邻居,她就把音响开得很大,在音乐掩盖下大声尖叫我问过她的同事,知道她婚姻有多年的问题,但她从不向人说起。她的同事说:她太可怜了,连个说的人都没有。

我再喝,就回不去了。我手臂通红,转着手里那个已经空了的玻璃杯。

那就不回去了。她说。

谁也没提那件事,但临走前,她突兀地说了一句:其实我也很善良很有爱心,这件事只是欠考虑。

我和老范没接话。

晚上我们没走。反正也不拍了,飞机明天才有,来都来了,就待一天吧。她叫上了自己的两个朋友,约我们一起去唱歌。

小城市里的KTV,就是一个皮革绽开的长沙发,一台电视,头顶一个会转的圆球灯。她不唱,手交握着,两膝并拢,静静听别人唱。过一会儿,扭头对我说,你唱一个吧。

我离开K坛很多年了,实在难为情。她坚持,我看了眼塑料袋里卷着边儿的点歌单,指了指第一行,陈淑桦的《问》,我高中时的歌。

谁让你心动,

谁让你心痛,

谁会让你偶尔想要拥他在怀中。

谁又在乎你的梦,谁说你的心思

他会懂,谁为你感动。

我的妈呀,这个幽怨的调调,已经多年没操弄了,我对着雪花飘飘的电视机唱:只是女人,容易一往情深,总是为情所困,终于越陷越深

KTV包间里烟雾腾腾,男人们正大声聊着,我只好唱得声嘶力竭:可是女人,爱是她的灵魂,她可以奉献一生,为她所爱的人。

我唱完,把自己都肉麻着了,不好意思。她一直盯着字幕看,一直到最后一点儿音乐消失,转头看了我一眼,说:挺好的。

过了一会儿,谁点了一首的士髙舞曲。音乐响起,头顶小球一转,小包间都是五颜六色小斑点,在座的人有点尴尬地坐立不安。

她忽然站起身把外套脱了,我吃惊地看着,这人身上好像发生了小小的爆炸,从原来的身体里迸裂出来,她闭着眼睛,半弯着上身低着头狂热地甩,扑得满脸是头发,就是这一个姿势,跳了半个小时。别人也站起来陪着她跳,但她谁也不看,不理。

深夜,我们回了宾馆,送她到房间,也没开灯,借着街灯的光斜坐着。

她忽然说起踩猫当天的事,李是怎么找的她,怎么说的。她根本不在乎钱,一口就答应了。他们怎么找的地方,怎么开始的。说得又多,又乱,又碎,像喷出来的,我和老范都没有问的间隙。又说起二十二年的婚姻,她弄不明白的感情,她的仇恨她强调说,是仇恨,还有对未来的绝望。

我觉得我再也不会有归宿了。她说,男人不会爱我这样的女人。

我和老范沉默地听着。她忽然说:你们录音了吗?

老范立刻把身边的东西都掀开:怎么会呢?我们肯定尊重你怎么会这么

她打断:不,我是说,如果录了音的话,你们就这样播吧。我和老范对看一下,沉默了一小会儿,我说:你休息吧。

第二天早上,七点,院长来敲我们的门,说:她同意接受釆访。

我们在摄像机面前坐下来,拍她的剪影。

她带着笑容,甚至愉快地和我的同事们都打了招呼。

我们从她在网上写的公开信说起,信里她道歉:我不需要大家的同情,只求你们的一份理解,有谁能理解一个离异女人内心的抑郁和对生活的烦闷?正是这份压抑和烦闷,使我对生活丧失信心,致使发泄到无辜小动物的身上,成为不光彩的角色我是多么可悲、可恨。

我问她:后来为什么要在网上写那封公开信呢?

让他们能对我有一份理解。

你希望大家怎么理解你?

内心深处有一些畸形吧。可以用畸形这个词。

为什么要用这么严重的词呢?

心里有病,的确是心里有病,病态的心理。内心的压抑和郁闷,如果说我不发泄出去的话,那我会崩溃的。

她看着我,眼光很信任,有一种终于把它说出来的松弛。

但是问完这些,我必须往下问,这是一期节目,我是记者。

你为什么要面带微笑?我指的是她踩猫的时候。

我笑了么?她是真不知道。

你是说你都没觉察到自己脸上带着笑容?我心里咯噔一下。

是。

怎么踩是他们给你的指令么?

她毫无犹豫:不是。

那为什么要选择踩它的眼睛呢?我问。

这个细节不要描述了。

你为什么不想再谈起这些细节?

如果再谈起这件事,好像又勾起我这些仇恨,不要谈这些了。你是说你把它想象成你仇恨的人,我可以这样理解吗?

对,可以这么理解。

你踩的时候能听见猫在叫吗?

当时头脑一片空白,好像什么都没想过,也没有感觉到什么。

你没有意识到脚下这是个生命?

没有。

你后来为这件事情自责过吗?

嗯。

你曾经有过极端的念头吗?

有过,我总感觉我内心受的伤,好像任何人都帮不了我,这些不谈了,我不想谈这些。对不起。

她哭了。我知道她痛恨在别人面前流泪,对她说:你去房间休息一会儿吧。

她起身离开,我们几个在房间里等着,没人说话。过了十几分钟,我去敲她的门,没有反应。我突然想起,她的同事提过她有美尼尔综合征,这种病受到惊吓或是情绪极激动时可能会发生晕眩,我大声叫来服务员打开房门。

她蜷在床上,缩作一团,手指僵硬痉挛,撕扯着枕头。我蹲下来,给她把脖子上的丝巾解开,她皮肤滚热。我试着去触摸她的手,她挣开了我。

我们叫来医生,注射了十毫克的安定,她才平静下来。

我和老范坐在床边看着她。

慢慢地,她睡着了。

回去路上,大家都许久不说话。

小宏说:你的问题太刺激了,让她窘迫了。他看了看我,又安慰性地补了一句:当然,你也不能不问。

之后谁也不再提这件事,包括老范。夜里,老范睡了,我睁着眼睛,台灯的光拧得很微弱。本子上什么也看不清,我还是用圆珠笔歪歪扭扭地写下来:

作为一个记者,通往人心之路是如此艰难,你要付出自己的生命,才能得到他人的信任,但又必须在真相面前放下普通人的情感在这个职业中,我愿意倾尽所有,但是,作为一个人,我是如此不安。

放下笔,我给王发了一条短信,希望她了解这个采访对我来说绝不轻松,但是我希望,承受痛苦对我们都是一种清洗。

她没有回。

后来我才知道,老范在机房编这段的时候也很挣扎。王的脸作了遮挡,但镜头里可以看见她脸上带着的那点笑容,侧影的弧度。

老范说一直不敢看那笑容,总是下意识地用机器挡住眼睛。她知道很多人都期待着王在镜头面前低头和忏悔,以便宽恕她。

她的表情即便不是哭泣,最少也应该是沉痛的。老范写道,可是她居然笑着。

机房的深夜里,老范再次面临双城的创伤时的选择:要不要把这些人性复杂的状态剪上去?会不会违背观众的愿望甚至触怒他们?

她说后来想起我告诉她的一件事。

非典的时候,小鹏目击过一件摧折我心的事,当时我转身走了,他没来劝我,去跟大家会合吃饭了。我找了个地方坐了一会儿,也去了。

张洁有记录的习惯,他让小鹏拍一些大家的资料,小鹏就拿个DV问各人无厘头问题,大家闹哄哄。

问到我,他说:你怕什么?

我跟边上人说笑,没理他。

他说:我知道你怕什么,你怕眼泪流下来。

大家哄笑:靠,太作了太作了。

我嬉皮笑脸把DV接过来,倒转镜头对着他问那你最怕什么呀?

他看着我,说:我最怕看见眼泪流下来。

这帮坏蛋笑得更厉害了:你俩是不是相爱了?小鹏也一笑,把机器收了。

老范说她坐在机房的屏幕前,想起这件事,看着王的脸,理解了有的笑容背后是咬紧牙关的灵魂。

最终她剪了上去。

虐猫事件中,有网友发起人肉搜索,公布过这三个相关人的个人信息,有人把这几个人的照片制成通缉今,以五十万买他们人头。我们采访了搜索的发起者,他问起我郭的情况现在怎么样,我简单说了说,他沉默了一会儿。

我说:你为什么要关心他的处境?

他现在的处境吧,多多少少跟我有一些关系,我这边想跟他说一声抱歉。

有的人觉得,如果一个人可以直接对动物做出很残忍的事情,那么为什么我们不可以用语言来攻击他呢?

他说:当初他做出这样的行为以后,就已经是错了,既然他都错了,为什么我们还要跟着他一起错呢。

你说的这个错是指什么?

他攻击了动物,而我们攻击他。

攻击的背后是什么呢?

是在发泄,发泄当时愤怒的感情。他说。

片子播出后,有人给老范留言说:踩猫拍猫的人不见你谴责,倒让正义的人道起歉来了,这是什么逻辑?

有天翻书,看到斯宾诺莎在《伦理学》里说:嘲笑、轻蔑、愤怒、报复这些情绪,都与恨有关或者含有因恨而起的成分,不能成为善。

初做记者,我有过一个习惯,问那些被指证的人:你不对这件事感到抱歉吗?你要不要对着镜头对当事人表达一下?总觉得这样才能收场。袁总有一次批评我:媒体不能介入,只能在对方有需求时提供平台。这个界限细如一线,但决不能迈过。

有次采访一位老人。十六年前他是校长,被人勒索,未答应条件,对方强迫未成年少女诬陷校长嫖娼,并作伪证,校长上访十六年,才得以脱罪。

当年的少女已经是母亲,在我们镜头前面掉泪后悔,向校长道歉。

校长并不接受:这么多年,你只需要写封信来就可以了,为什么不呢?

办这个案件的是一个当年二十出头的警察,冷淡地说工作太忙,没空考虑此事。

老校长长叹一声:原谅他吧,原谅他吧他跟我三小子一样大,不要处分他,我尝过处分,那个滋味不好受。

诬陷者现在是一个整天坐在门口太阳地里的老人,六十四岁了,脑血栓,满脸的斑,已经很难走路,也不会讲话了,但能听懂我说什么,拿棍子在地上划。

我拿张照片给他看:你能帮我回忆一下吗,十六年前在派出所的时候曾经指证过这个人说他嫖娼,到底有没有这回事儿?

他拿棍子狠狠敲地:有。

您亲眼见着的吗?

他点头。

警察说,那个小姑娘是你找来的。我说。

他不答,勾起眼睛扎了我一眼。那一眼,能看到他当年的样子。

我看了一眼他身后的房间,他住在一个柜子大小的三合板搭成的棚子里,被子卷成一团,旁边放着一只满是积垢的碗,苍蝇直飞。邻居说他老婆每天来给他送一次饭。

我问他:你现在这个病有人照顾你吗?

他摇头。

孩子呢,不来看你?

摇头。

他脸上没有悔恨,也没有伤感。

真实的人性有无尽的可能。善当然存在,但恶也可能一直存在。歉意不一定能弥补,伤害却有可能被原谅,忏悔也许存在,也许永远没有,都无法强制,强制出来也没有意义。一个片子里的人,心里有什么,记者只要别拿石头拦着,他自己会流淌出来的,有就有,没有就没有。

斯宾诺莎还说过一句:希望和失望也绝不能是善。因为恐惧是一种痛苦,希望不能脱离恐惧而存在,所以希望和失望都表示知识的缺乏,和心灵的软弱无力。

这话太硬了,我消化了好久。

他界定观察的实质是:不赞美,不责难,甚至也不惋惜,但求了解认识而已。

虐猫那期节目播出后,我收到王的短信。

看到她名字,我沉了一下气,才打开。

她开头写老妹,说:节目我看了,非常感谢你们尊重我的感受,看了节目我有一种轻松感,心里也没有太大的压力,请你放心。

她要的并不是同情,节目也没给她同情。采访对象对一个记者的要求,不是你去同情和粉饰,她只期望得到公正,公正就是以她的本来面目去呈现她。

有人说,那么她内心的暴力和仇恨怎么办?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有自己的郁积和化解,我不太清楚怎么办,也不敢贸然说。

二〇一〇年,在云南大理旅行,当地朋友约着一起吃饭,当中有一对父子,儿子是一个十五六岁的黑瘦男孩。从小失母辍学,看了很多书,跟大人交谈很敏锐,也很尖刻,往往当众嘲弄,一点情面不留。他坐我边上,说常常折磨小动物,看着它们的眼睛,说垂死的眼睛里才有真实。

有时候他逼近盯着我说,甚至想杀人。

他带着挑衅,想看到人们会怎么反应。

我问他,为什么想杀人?他靠回椅背,说讨厌周围虚伪的世界,只能在暴力中感到真实。

我说:你说的这种真实感要靠量的不断累加才能满足吧。

他看着我,意思是你往下说。

我说你可以去看一本书叫《罪与罚》,讲一个人认为只要上帝不存在,杀人就是可以的,是意志的体现。这本书就讲了他真的杀了人之后全部的心理过程,最后发现杀人满足不了人,什么是真实?真实是很丰富的,需要有强大的能力才能看到,光从恶中看到真实是很单一的,人能从洁白里拷打出罪恶,也能从罪恶中拷打出洁白。

他问我:什么是洁白?

我被这问题逼住,无法不答,想了一下,说:将来有一天你爱上一个人,她也爱上你,从她看你的眼神里流露出来的,就是真正的洁白。

一桌子人都是旅客,深夜里雨下起来,没有告别就匆匆散了,我挡着头回客栈的路上,背后青石地上有个人踢踢踏踏跑来,是这个孩子,过来抱了我一下,什么也没说,倒退了几步,就头也不回地在微雨打湿的光里返身跑走了。

当年我们拿到的河南斗狗的线索,有一位叫马宏杰的摄影师也在拍,拍了好几年,他跟组织斗狗的老板是朋友。对方不久前还给他打过电话,很熟稔的口气:哥很不幸啊,又娶个新媳妇。

很明显他不是站在动物保护者的角度去拍的。

我问他:你没有那种难受吗?

他没正面回答这个问题,只说不轻易用谴责的方式,他想知道为什么。

《耍猴人的江湖》,他陆续跟拍了八年。跟农民一起扒火车出行,带着馒头和十公斤自来水,众人躲在下雨的敞篷车厢里,头顶塑料布站着。猴子套着绳索,钻进人堆里避雨,都瑟缩着。

有张照片是耍猴人鞭打猴子,鞭子抽得山响,一个路人上前指责猴戏艺人虐待动物,要驱逐他们。下一张是猴子像被打急的样子,捡起一块砖头向耍猴人老杨扔过来,又从地上操起刀子和棒子反击,撵得老杨满场跑,围观者开始喝彩,把石头和水果放在猴子手里。收工之后,老杨说这是他和猴子的共同表演,鞭子响,不会打到猴子身上,否则打坏了靠什么吃饭?这场戏有个名字,叫放下你的鞭子。

收的钱有张五十元是假币,老杨心情不好,盛了一碗饭蹲在窝棚边吃,大公猴拿起一块石头扔到锅里,把一锅饭菜都打翻了因为每天回来吃饭,猴子都是要吃第一碗的,这是祖上传下的规矩,老杨这一天忘了。

最后一张照片,是老杨的小儿子,搂着小猴子睡在被窝里,小猴子露出一只小脑袋,闭着眼睡着了,一只细小黑毛手掌搁在孩子的脸上。

生活就是生活。他没有只站在哪一方的立场上。在赤贫的中部乡村,历史上的黄河故道,土壤沙化后的贫瘠之地,猴子和人共同生活了六百多年。人和动物就是这样,心里磨着砂石,相互依存,都吃着劲活着。

刊登这些照片的《读库》主编老六说,他选这些照片的原因是:预设主题进行创作,是一种可怕的习惯。往往大家认为拍弱者,都要拍成高尚的,或者让人同情心酸的,但是,马宏杰超越了这种政治正确。

跟六哥说,做节目常犯的毛病是刚爬上一个山头,就插上红旗,宣告到达,马宏杰是翻过一座,前面又是一山,再翻过,前面还是,等到了山脚下,只见远处青山连绵不绝。

马宏杰说他会一直把这些人拍下去:拍到他们死,或者死。

问他的原则是什么。

真实。他说。

本文节选自柴静《见》


儿童故事网     蜀ICP备2022017070号-2    www.0551dy.com      Sitemap    Baidunews
法律声明:如有侵权,请告知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30个工作日内处理。E_mail:ybzzkj  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