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睡前故事 / 小故事 / 成语故事 / 儿童故事 / 故事会 /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儿童小故事

真正的恐惧不是生活挑战不断,而是我们不知该为何而战


2022-07-29 00:25:47 儿童小故事



英国作家奥威尔(George Orwell)的朋友曾经回忆道:

奥威尔有一次曾经对我说过一句话,我认为可以提供一条线索,了解他性格中的比较不清楚的方面。他在谈论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说,他的这一辈将永远背着没有战争的羞辱。他当然是因为年龄太小。但是,有好几百万,其中有些的年纪并不比他大多少,却经历了他所没有经历的考验,这对他来说显然是不能忍受的。

「青春是什么?」,在我们追问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其实内心早有一个答案,因为那是我们所必须经历的一段岁月。无论你愿不愿意,喜不喜欢,那段岁月在你的生中占了多长,或者多短,青春存在,而且有一天会成为回忆。

本文所要介绍的电影听说桐岛要退部,不同于传统的美式YA电影,用笑料与轻松的诙谐带过青春的乐章,实际上,青春当中有着难以取代的残酷,正是因为学到如何告别残酷的方式,才得以成长。然而,也有些始终无法真正与青春切割,而成为回忆的附庸,重为活在回忆中的溺水者。

电影最常被提到的物,是那从未出现,但各方面都很优秀,成为高中校园大多数讨论核心的校园明星桐岛。但桐岛有一天,突然单方面的宣布退出排球社,并且从校园中销声匿迹。

桐岛的校花女友梨纱,死党菊池,仰赖他的排球社全体社员等人,他们的世界观一下子崩溃了。为了桐岛,所以放学后还要留在学校等他;因为桐岛,所以大家努力练球,为的是能够冲击更高的荣誉;为了桐岛,大家不知不觉的以他为中心生活。就算桐岛只是好姊妹的男朋友,但为了好姊妹,他们必须配合桐岛,只要桐岛有一点点消息,就能让大家忙得鸡飞狗跳。

正如奥威尔,他崇拜那些经历过战争的前辈们,难道他不知道战争的残酷?但是关于战争的幻想,荣誉的幻象,却一再的让年轻时的他陷入想要加入战争,成为他人口中荣耀与夸耀战场岁月的老兵们,以同样的骄傲活着。这当中有着青春期的个人期望,期望自己与众不同。

人,对于自己的定位,寻找与真正确立都是一门大学问。人的自我,一方面与他我(他人与环境)互动,并且在互动中逐渐的厘清自我的面目。而自我底下还有一个超我,那是意识所无法察知,理性触及不到的灵魂深处,那里埋藏着一个人真正的自我期望、自我认识,非理性的兽欲与不切实际,却因为满足社会化的成长而刻意锁住的wonderland。

每个人心中,都曾经有一位桐岛,一位崇拜着,想要成为他,甚至超越他的偶像。但是我们害怕、恐惧,同时又羞于去承认自己的梦想,就像用功的学生,却故意对同侪说自己期中考前毫无准备,好似大家都必须刻意表现出一副「平凡」的外貌,才不会让人觉得自己不够特立独行,像是听从父母、师长,一点都不酷的乖乖牌。

与此同时,我们在成长的历程,特别是懵懂中逐渐厘清自我的青春期中,逐渐发现自己童年时期很容易信以为真的未来蓝图,几乎困难的难以实现。

回想一下,我们小时候写过的那篇「我的志愿」,有人想当总统、当三军统帅、当医生、慈善家、全球首富、航天员……梦想正因为脱离现实而能够展现其飞舞于天际的超越性。

成长的残酷,却在青春期的尾声敲响丧钟,将孩子们不愿意的真相推到每一位少男少女面前。

桐岛,他是理想的化身,是每一位少年们的梦。他是梦的具象化,也因此能跟他在一起,等于拥抱一个美梦成真的实体。

那位从未现身的桐岛,象征的正是一位儿童才有办法大胆去说的一个勇敢的梦。

电影中,有些人活在桐岛的光芒之外,他们为自己而活,他们并非失去梦想而是他们不将梦想寄托于一个外在的事物身上。电影社的前田和社员们,暗恋菊池的管乐社部长长泽,以及孜孜不倦练球的棒球社社长。他们拥有自己的理想,自己对于生活实践的看法,他们为自己而活。表面上看,他们分别是空想宅男、班级内的乖乖牌和过度热血的运动狂。实际上,他们比周遭的人们更早摆脱青春期的迷惘,因为他们不再一味的从他我身上去寻找自我的痕迹,他们已经拥有自我,清楚自己的路,尽管那条路上有痛苦。

真正让三个人的成熟展现,成为这部青春电影中能笑着看待青春的,正是片尾的三场戏。

当菊池拿起前田的摄影机,一面拍,一面问前田,「拍电影是为了拿奥斯卡吗?」

前田回答:「应该不行吧!我想我当不了电影导演。」

菊池:「那为什么还要背着八厘米、脏脏的摄影机拍摄电影?」

前田:「那是因为……有时觉得我们喜欢的电影和现在自己在拍的电影刚好能连系起来。然后就真的是偶尔,只是偶尔……」

前田一方面实践梦想,一方面清楚着现实情况,他做着自己真正喜欢的事,并且不因不切实际的想法而痛苦。他将自己的喜好内化为生活的一部分,他活得既有梦想,同时踏实。

然后前田拿回摄影机,拍摄菊池,赞叹:「好帅啊!」

菊池却在镜头前哭泣,要求前田不要再拍摄他了。那时候的菊池,和其他人一样,围绕着桐岛忙得团团转,而再次与桐岛的踪迹擦身而过,菊池的梦想再一次落空,而这次落空或许也让他从前田的话中醒悟,明白自己是个表面上称头,实际上内在空洞,不知道自己真心想要什么,每天背着棒球社的背包,却不去练球,放学后打篮球也不是因为自己喜欢,而是为了等桐岛,他对未来茫然无知,他和那些满足于外表与不惜演戏也要扮演好同侪关系,看似受欢迎,实际上却活在外在动机,而非内在动机的空壳子如出一辙,皆是校园里外无所适从的游魂。

前田那句,「好帅啊!」对菊池来说非但不是称赞,反倒是加深他对自己的不确定感。众人只见到他的表象,但他又何尝不想看一看自己的内在,了解自己的心呢?

相对地,尽管没有被大学或职业球队看上的高三棒球社社长,他对自己可能无缘更高一层的赛事,依旧忠于自己对棒球的喜好。在美妙的合奏中抚慰失恋的长泽,她在团队中顾及团体表现,对恋爱她虽有痛,却不畏疼痛的设下一个给自己的停损点。三人纵使生活中各有不如意,但他们无怨无悔,因为他们的生活有重心,他们不为一个幻影而活,正因为积极付出,他们理解现实,并且不逃避现实的挑战,这才得以活出了他们自己。

桐岛退社后,他还会是校园中的明星吗?他还会被人们崇拜吗?桐岛退社了,他为自己做出了选择。有些人却还在迷惘中无法自拔,无法像桐岛一般潇洒。这不是因为桐岛样样比别人强,而是因为他不害怕为自己做选择。围绕桐岛活着的人,或许正是因为桐岛的退社,而突然意识到自己有一天也将从高中生活,从惨绿的岁月中毕业,可是他们都还没有准备好,无法像桐岛那样潇洒的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奥威尔最后也从孩提的盲目崇拜中觉醒,写下观察社会底层,诉说时代浪潮的经典巨著1984。奥威尔将自身整体的拼图拼上,成为自己的主人,也唯有如此,他才能在著作中注入深刻的灵魂。

生命要深刻,就必须与青春期与童年顺利道别。道别不是意味着永远不见,而是意味着人生不同阶段的和解。

听说桐岛要退部,对青春期的道别,也是让曾经走过青春岁月的人们反思,「你是否为自己而活?」,抑或「到底什么时候,你才要开始活出自己的路?」

们曾经懵懂,因为们曾经年轻;们曾经愚蠢,因为们曾经如戴维一般无所畏惧。有一天,们会懂得什么是真正的恐惧,不是生活挑战不断,而是们不知该为何而战。

p.s. 手机刷累了,不妨听听的网路电台吧。这期给大夥儿导读卓尔,谢谢你毁了人生欢迎收听:


儿童故事网     蜀ICP备2022017070号-2    www.0551dy.com      Sitemap    Baidunews
法律声明:如有侵权,请告知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30个工作日内处理。E_mail:ybzzkj  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