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睡前故事 / 小故事 / 成语故事 / 儿童故事 / 故事会 /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儿童小故事

儿童故事精选:千古的睡前故事哄女朋友20个


2022-09-10 06:43:58 儿童小故事



儿童故事精选:千古的睡前故事哄女朋友_儿童小故事

20个儿童故事精选:千古的睡前故事哄女朋友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20个关于千古儿童小故事,供各位参考,同时还提供了古诗文、作文、组词、词语、故事、好词好句。点击查看更多儿童小故事

千古的儿童小故事:(1):

  康熙帝坐在上书房,御览礼部呈送上来的进士卷子,好钦定状元。其中一份卷子让他大为惊讶,倒不是别的,而是因为这份卷子不是按常规的浓墨书写,却呈现淡淡的霞色,如血。
  这就奇怪了,说是舞弊吧,可谁有这样的胆子,这样明显的卷子又怎么呈送得上龙廷御案?康熙百思不得其解,就叫来礼部考官龙额图。龙额图一见大惊,却也不知底细,因为殿试的主考官是皇帝,连皇帝自己负责的事情自己都不知道,他当然也不知道。但有一点他向皇上作了禀报,就是在礼部读卷的时候,读卷大臣并没有向他呈报有这样另类的红卷存在。
  专门负责誊录的几名官员被传唤到君王跟前,康熙将卷子掷给他们,喝一声:你们说这是怎么回事吧?
  原来这进士卷子在读阅之前,为了不让读卷官员认出考生字迹,以杜绝徇私舞弊,除了封弥糊名,即平常所说的密封之外,还派小楷写得好的专人将所有考生的卷子重抄一遍。这样,字迹是一致的,墨色也应该是一致的。
  负责誊录这份卷子的官员名叫汪士礼,出自徽州,官做得不大,但却儒雅,虽无实权,却深受皇上赏识,并受君王影响,从而养成一雅好,就是和皇上一样喜欢收藏笔墨纸砚,一些从家乡来的考生也将从老家带来的文房四宝赠送给他,不图别的,只图个乡情热闹。
  汪士礼跪在康熙面前,一字一板地说:臣在誊录到这份卷子时,已至三更,眼看就剩下这一份了,本想一口气给誊完,可是朦朦胧胧感觉有个人进来了,看穿戴好像是古代的帝王,我就想抬头仔细看一下,可是实在抵不住突然袭来的瞌睡,就往桌上一趴睡过去了。第二天醒来,发现昨晚的墨汁已干,正打算重新研墨,却发现面前另有一砚新墨,当时并没在意,只当是下人给我研的,于是早膳也没用,就将这份卷子誊录好了。在礼部读阅时也无异样,没想到现在到了君王跟前会变成这个样子
  康熙度量他的话,好像说得不假,却又将信将疑,就说:你将那砚墨拿过来给朕看看。
  传下话去不久,即有家人将那砚墨端了过来。墨仍滋润,有一股异香,如茶如酒,亦如夜来香,闻了令人神清气爽,浑身通透。康熙心中暗自讶异,亲自摆好纸笔,跟汪士礼说:你再来写几个字给朕看看。
  汪士礼不敢怠慢,就在宣纸上写了山河一统四个大字。字色黑亮如漆,润泽饱满异常。可大家等了半天,却并不见得这几个字有什么变化,更不见有什么血色出现。
  康熙不悦,对汪士礼说:可见你对朕说的全是假话。
  汪士礼又往君王面前扑通一跪:为人臣者忠君为本,臣若有半句假话,愿受天惩
  龙额图趁机进言说:听说民间有砚名血,砚之如丹砂,书之如明霞可臣就是不曾见过。不知此砚可是?
  也有大胆的抄录官员奉承道:这卷子在君王面前变成红色,就是一种祥瑞
  可康熙并不是好糊弄的,他看了大家一眼,心中若有所思。他刚人主中原不久,招纳贤才为的是稳固江山万世基业,但若有人想趁科举之机弄虚作假,徇私舞弊,他势必重惩。但为了服人,重惩必重证据。
  他让龙额图将这名考生的原卷给取了过来。
  这名考生名叫江自清。隶属徽州府,歙县人,康熙一想汪士礼也是那里人,他看了看汪士礼,猜疑其中必有隐情。可当他俯身审视考生江自清的卷面,却让康熙大吃一惊,因为他原来卷上的字迹比汪士礼抄写的要好很多,蝇头小楷,个个珠圆玉润,如蓓蕾初开,墨香轻漾,令康熙爱不释手。也就是说,汪士礼完全没有必要对这份卷子再作什么修饰或作个什么红色墨记。
  到这时,康熙才将文章的内容细品了一遍,不品倒罢,一品康熙却陡然变了脸色。
  乍看是一篇好文,盛赞满清大一统,但其中浊非浊,清非清,浊清自明一句触动了康熙敏感的神经,这是什么话?这不是骂我大清吗!于是将龙牙一咬,脸色一黑:着查江南考生江自清,与汪士礼一道送交顺天府严加论处!
  康熙这一发怒,汪士礼和江自清肯定难免一死,就是其他的涉考人员包括旗人龙额图在内也难免要受到牵连。
  有两个太监上来,正要拉汪士礼出去,可事情却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那铺在案上的山河一统四个大字在浑然不觉之中居然变成了霞色,如血。
  康熙第一个发现了这种变化,惊讶得半天说不出话来。他怔了一怔,挥了一下手,制止了太监。
  众人松了一口气,不知道事情会如何发展。
  康熙端起那砚墨来,放在眼底下仔细端详,觉得这方砚不同寻常,砚上有山,山上有云朵,云朵中有白鹤,配以芝兰,令人见而忘俗,而那砚池,却似人的泪眼。他又让人将那墨汁洗干净了,再拿过来看,这才发现这个砚处处不同于它砚。似玉质,实又非玉,墨绿里间杂淡淡的红,淡淡的彩,似有血液在流动。看砚色约有千年之久,应是一方古砚。康熙见过也收过很多名砚,独此难以辨识,心中不由大惑,忍不住问汪士礼:这块砚得自哪里?
  汪士礼见皇上的语言温和了许多,便答道:微臣不敢相瞒,这块砚就是江南考生江自清亲 共2页: 上一页12下一页

千古的儿童小故事:(2):

宋参政林存墓,俗称驸马墓,龙台驸马名闻遐迩,但知其名不知其真墓在哪里。据民间传说,驸马林存被皇帝误杀之后,赐金头御葬,造七七四十九台墓,所以其真墓葬于何处,难以找到。

龙台村确有林存墓,在村边附近九龙山北麓,但墓在文革期间已毁,只留下墓地。民间传说:林存中了进士之后,因年富力强,德才兼备,被宋朝皇帝招为驸马。有一天晚上,林存与公主戏玩,自吹家乡琅岐岛有千里花园,万亩鱼池,双龟把口,五虎守门。自己平时:玩龙台,睡凤窝,吃金春白米,佐银鱼干汤。还有:日出西洋镜,雨落打十番等美景,双狮戏珠,九龙卧波,金鸡报晓,白猴镇江等等自然景观。公主听后不信其言,以为驸马戏弄金枝玉叶。第二天,公主上朝奏父皇,说驸马口出狂言,大吹其家乡琅岐岛如何堂皇富丽,如蓬菜仙岛,比皇宫还胜十陪。皇上听到驸马玩龙台,睡凤窝这明明是欺君之罪。什么千里花园,万亩鱼池,我皇宫御花园也没有这么大,这不是蔑视皇家。皇帝越想越气,第二天就下旨命太临到琅岐岛调查驸马有否谋反之罪。

那太临也是琅岐人,与驸马素有私怨,有一次,太临借半副銮驾回故乡琅岐岛省亲祭祖,很是威风,并在家乡办几桌酒请父老宗亲,与太临相比,十分寒酸。龙台族人对驸马说:太临是你奴仆,还带半副銮驾回来,文武百官个个巴结,你身为驸马,冷冷清清回乡,太临也看不起你。驸马道:为官要清廉,不要讲排场而劳师动众,太临狐假虎威,我要叫他丢脸。随即,驸马就写了几字,叫人送到太临家中。太临正在陪乡老族亲饮酒,见是驸马派人送信,信中叫他到龙台找驸马,有急事面谈。太临心中不高兴,但也不能不去。到了龙台村,驸马故意把筷子丢在桌下,太临也只好爬到桌下为驸马拣筷子,非常狼狈。酒残席散,太临愤愤而归,从些两人结下私怨,太临一心想雪被侮辱之恨就是没有机会。这一次,皇上命太临回乡调查驸马历史及在家乡所作所为,他非常高兴,认为雪耻的机会来了。他回到琅岐岛玩了几天就回京,面奏皇上,说驸马林存十条大罪,诬告驸马原是海洋大盗,勾结盗贼积草存粮,招兵买马,想谋反大业,夺取大宋江山,还说驸马玩龙台,睡凤窝是存篡位之心,乃欺君之罪。皇上以为太临与驸马同乡,不会说假话,而且皇帝最怕臣子欺君,谋反大业,就怒气冲冲,下旨叫武士抓拿驸马,推出午门斩首。

公主听说父皇要斩驸马,哭哭啼啼去找母后,皇后与公主上朝,奏请皇帝,要为驸马求情。皇上问公主日:驸马对你讲的那些话是什么时候讲的。公主答道:是晚上睡时戏言也。皇上恍然大悟,些乃冤枉.心想,杀了驸马,不是叫自己的爱女一辈子守寡?遂下旨免死,并叫王宰相重新审理。可是,那太临还没等午时三刻,就把驸马杀了,人头落地,无法挽回。

王宰相也是琅岐人,素来对驸马十分了解,见驸马被错杀,愤愤不平,面奏皇帝日:驸马所言句句是真,不是欺君,更没有谋反之意。龙台,凤窝是琅岐岛的两个村,龙台村是驸马家乡,驸马玩龙台那有什么错?而且驸马经常睡在凤窝村其舅父家中,这也是无可非议的。琅岐岛确实有双龟,五虎,双狮,九龙,金鸡,白猴等岩礁,山峰,因形像而得名,而且琅山油菜花遍地,山花盛开,好似千里花园,闽江口碧波万顷,天然鱼场,更无蔑视皇家富丽堂皇之罪。而且,金春大米即大麦,银鱼干汤即海蜇皮,至于日出,雨落不过系自然景观罢了。

皇上经宰相说明,才知驸马所说的话,不是妄言,十分后悔,遂下旨将太临午门斩首。

驸马即死不能复生,可惜公主也成了寡妇,为了安慰公主,帝赐金头御葬。龙台驸马成为千古遗恨,其故事一直流传到今。

千古的儿童小故事:(3):

人活着大凡都有一股子气。是这股子气支撑着生命,有些人为此而生,为此而死。有的人靠着这股子气,干出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而名垂千古;有的人靠着这股子气,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无所不为而遗臭万年。在中国历史上形成鲜明对照的有两个阉人---西汉司马迁和清末李莲英。一个重于泰山,一个轻如鸿毛。

太史公司马迁可谓是为《史记》而生,为《史记》而死的,是《史记》支撑了他后半辈子的生命。司马迁出生在史学世家,其父司马谈汉武帝时为太史令。他一生的愿望就是要写出一部史学巨著,然而未能如愿,抑郁而死。可庆幸的是儿子司马迁完成了他的遗愿,写出了名垂千古的《史记》。

司马迁10岁就随其父来到京城长安。在父亲和其他名家巨儒的熏陶下,他12岁就开始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艰难历程。他游尽大江南北,遍踏齐鲁大地,拜谒名人故里,探究轶事传闻,立下志向要写出一部史学巨著,完成父亲的未竟之业。然而,生多桀,世事难料。公元前99年,司马迁为李陵辩护下了大狱。倔强的司马迁在狱中备受凌辱,死不屈服。第二年李陵被杀,他也被处以宫刑。在古代,可杀不可辱的士大夫被阉割,那是一个污及祖先,见笑亲友的奇耻大辱。司马迁之所以能忍辱负重苟活下来,完全是为了一部《史记》。他说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公元前96年,汉武帝大赦天下,50岁的司马迁出狱当了中书令。他在夕阳的余晖下,闭门谢客,秉烛笔耕,终于在公元前91年完成了130篇,52万余言的《史记》。司马迁成了历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星。后评价他时用了西汉文章两司马,南阳经济一卧龙,两司马就是司马迁和司马相如,一卧龙指的就是诸葛亮。

李莲英,就是被慈禧太后称作小李子的宦官。李莲英出生在直隶河间府,自幼家境贫困,但他生来聪明伶俐,胆识过。他父亲是个缝鞋的皮匠,虽然劳苦操作,仍不能维持一家生计。小莲英在鞋匠铺里帮忙,一面干活,一面听说书。什么《三国演义》、《济公传》、《列国志》等,其中的古今传奇物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在这些传奇物中,李莲英最崇拜的是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的曹阿瞒,口蜜腹剑,两面三刀的李林甫,还有权倾朝野,腐化奢侈的阉魏忠贤。每当他拿起刀子干活的时候,这些人物的形象就浮现在眼前,脑子里同时闪过一个念头我怎么样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使我们老李家门楣生辉呢?终于有一天他对父亲说:我也净了身,进宫当太监得了。父亲想到当太监毕竟也是一条生路,总比在家饿死强。于是,李莲英来到北京南长街会计胡同的净身处,一刀下去,一声惨叫,16岁的李莲英就变成了非男非女的阉人。

李莲英进宫后,投靠了慈禧的总管太监安德海。他演习礼法,悉心琢磨,奴颜婢膝,隐忍不发,靠着自己的小聪明从一个小小的听差太监做起,终于熬到了后宫的大总管,甚得慈禧的宠爱。李莲英忍受痛苦,奴颜婢膝,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于是开始效法魏忠贤,勒索钱财,扩充权势,作威作福,为所欲为。同治9年,声名显赫的李莲英耀武扬威地回到故里。一路上,州府大人骑马护送,知县老爷拉纤推船。回到家乡后,他横行乡里,把河间搞了个天翻地覆。李莲英光宗耀祖,改换门庭的愿望实现了。然而月无百日园缺,人有旦夕祸福。光绪34年,老佛爷慈禧一命呜呼,李莲英大放悲声,惶惶如丧家之犬,他的荣华富贵也随之到了尽头,落得个满门抄斩,身首异处。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南宋末年民族英雄文天祥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国历史上两个阉人都留名后世。司马迁被施以宫刑,心中忘不了父亲临死前的嘱托,忍辱负重,完成了史学巨著《史记》,为后人所称颂。李莲英心怀一个光宗耀祖的梦想,自请阉割,作威作福,受到了后人的唾骂。一个重于泰山,一个轻于鸿毛,两者都是人生的悲剧,能不发人深省?

千古的儿童小故事:(4):

诸葛亮是千古名相似乎是历史定论。其实,诸葛亮只能算是一个千古忠臣,并非千古名相;而史书中说诸葛亮是一个千古名相,这就有待于商讨了。因为诸葛亮就是不能识大体、弃细务,凡事必亲躬,说明身边人才贫乏;有良才而不用,以庸才而误事,没有识人之明;统兵无功导致几次伐魏失败,这乃是为官为相之忌。但诸葛亮对蜀汉忠心不二,真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所以说诸葛亮只能说是忠臣,而非千古名相。

诸葛亮是英雄,他自称才比管仲一点儿也不过分,但是他也有很多问题,有些是个人性格造成的。然而一个高大的英雄的背影也是高大的,尽管是背影。后来,诸葛亮曾经为刘备制定了一系列统一天下的方针、策略,辅佐刘备振兴汉室,建立了蜀汉政权,形成了与曹魏、孙吴三足鼎立的局面。所以诸葛亮在刘备打下的江山中功不可没,而在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又辅佐他的儿子刘禅多次出师北伐中原,最后因为身心交瘁、积劳成疾才死于军中,实现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铿锵誓言,赢得了后人的景仰和推崇。

但是作为一个名相,诸葛亮并没有领导才能,事必躬亲就是说诸葛亮不论大事还是小事,都要自己亲自去做,而这并非一个好的领导者所为。一个好的领导者会知人善任,并不会像诸葛亮那样。在唐代赵蕤的《长短经》上说:知人,是君道;知事,是臣道。无形的东西,才是有形的万物的主宰;看不见源头的东西,才是世事人情的根本。这是教导人们要发挥人才的作用,不要事无巨细都要一个人去完成。所以说,会办事的人只是办事的人,而会使用人的人,才是真正的领导者。

千古的儿童小故事:(5):

据悉,中央电视台正在拍摄的全本《秦始皇》,与秦始皇有情感关系的4个女子分别是赵姬、黎姜、阿若、敏代。秦始皇嬴政是否真是一个铁胆柔情男儿汉?据历史记载,赵姬,秦始皇的母亲,是与秦嬴政联系最为紧密的女人。她与吕不韦生下了嬴政,并瞒过了子楚。嬴政即位后,赵姬成为太后,吕不韦拜为相国,继续淫乱不止。后来,她又与他人通奸,并生有二子。嬴政得知此事后,无情地将母亲赶出家门。秦国大臣纷纷劝谏,可他根本听不进去。并下一道骇人的命令凡就此事劝谏者格杀勿论!但群臣仍继续进谏,秦王连声喊杀,前后共杀27名大臣,尸体高垒于城门之下。

但自从茅焦冒死进谏之后,得知将母后驱出家门有百害而无一利时,秦始皇亲自将太后迎回咸阳。可赵姬却变本加厉地放纵情欲,给嬴政带来无地自容的耻辱。他恨他的母亲,以至他会毫不顾忌母子亲情,又将其逐出家门,幽禁宫中。由此秦王对淫有一种特殊的憎恶感。他曾竭力表彰巴蜀寡妇轻富贵而不淫的贞洁操守。这种女性才是他理想的母亲形象。在电影《荆轲刺秦王》中有一个美丽的女人,就是由巩俐扮演的赵女。赵女儿时,与在秦国做人质的嬴政青梅竹马。后来随嬴政回到秦国。不料为了给嬴政攻打燕国找借口,到燕国寻找刺客,却爱上荆轲。电视剧《秦始皇与阿房女》中也演绎了一段嬴政与阿房女的生死恋。

专家们一致认为,这种故事虽然美丽,但都是虚构的。史料并没有诸如此类的记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彭卫说,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六国的妃嫔全押送到秦国。除此之外,并没有详细的后宫记载,关于秦始皇的个人感情就没有了。秦始皇仅仅是一个暴君吗

历代,一直都对秦始皇持否定态度,认为他是一个暴君。弑父驱母、焚书坑儒都是揭露秦始皇凶狠残暴的有力证据。难道秦始皇真的那么残暴吗?

千古的儿童小故事:(6):

(一)杀机四伏的饭局鸿门宴

出席宴会人员:刘邦

张良

樊哙曹无伤项羽

范增

项庄

项伯

饭局的始末:

秦末,刘邦与项羽各自攻打秦朝的部队,刘邦兵力虽不及项羽,但刘邦先破咸阳,项羽勃然大怒,派英布击函谷关,项羽入咸阳后,到达戏西,而刘邦则在霸上驻军

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在项羽面前说刘邦打算在关中称王,项羽听后更加愤怒,下令次日一早让兵士饱餐一顿,击败刘邦的军队

一场恶战在即刘邦从项羽的叔父项伯口中得知此事后,惊讶无比,刘邦两手恭恭敬敬地给项伯捧上一杯酒,祝项伯身体健康长寿,并约为亲家,刘邦的感情拉拢,说服了项伯,项伯答应为之在项羽面前说情,并让刘邦次日前来谢项羽

鸿门宴上,虽不乏美酒佳肴,但却暗藏杀机,项羽的亚父范增,一直主张杀掉刘邦,在酒宴上,一再示意项羽发令,但项羽却犹豫不决,默然不应范增召项庄舞剑为酒宴助兴,趁机杀掉刘邦,项伯为刘邦,也拨剑起保护舞,掩护了刘邦,在危急关头,刘邦部下樊哙带剑拥盾闯入军门,怒目直视项羽,项羽见此人气度不凡,只好问来者为何人,当得知为刘邦的参乘时,即命赐酒,樊哙立而饮之,项羽命赐猪腿后,又问能再饮酒吗,樊哙说,臣死且不避,一杯酒还有什么值得推辞的樊哙还乘机说了一通刘邦的好话,项羽无言以对,刘邦乘机一走了之刘邦部下张良入门为刘邦推脱,说刘邦不胜饮酒,无法前来道别,现向大王献上白璧一双,并向大将军范增献上玉斗一双,请您收下不知深浅的项羽收下了白壁,气得范增拨剑将玉斗撞碎

千古的儿童小故事:(7):

太行山上到处长着一种药材,有秧有根,秧叫夜交藤,根叫何首乌。夜交藤像红薯秧一样,能扯几尺长,但每株何首乌上面只长两根藤秧,不是一个往南扯,一个往北扯;就一个向东长,一个向西长。奇怪的是这两根藤秧白天往两个方向生长,到了夜里,便渐渐靠拢,头挨头,尾接尾,相互缠绕,如胶似漆,并随风抖动,俨然一对亲密恩爱的情侣,因此故名夜交藤。这种奇怪的现象,还流传着一段美丽的传说呢。

在很早以前,太行山里住着一个英俊健壮的小伙子,叫车表,以打柴为生,苦度岁月。有一天,他上山打柴时,忽然听见猛虎的叫声,紧接着便有人大喊救命。他握着板斧急忙跑过去,只见猛虎用利爪按着一位姑娘,张开血盆大口,眼看姑娘就要命丧黄泉。车表急中生智,甩手把板斧扔过去,正中老虎额头。只听咔嚓一声,老虎的天灵盖被劈成两半,顿时气绝身亡。

车表来到姑娘跟前,仔细一看,不禁大吃一惊,原来这位虎口余生的姑娘不是别人,正是他童年的好朋友柏羽。

柏羽躺在草丛中,脸色煞白,昏迷不醒,衣服也被老虎抓破,雪白细嫩的皮肤上有几道血印子。车表急忙从坡上采了几种花草,放进嘴里嚼了嚼,敷到柏羽的伤口上,又从自己的衣服上撕下几绺布条,为柏羽包扎伤口,这才小心翼翼地把柏羽扶起来,又是拍背又是掐人中,忙活了好一阵,柏羽才慢慢苏醒过来。她看见车表跪在自己身边,又看看地上的死虎,便什么都明白了,只叫了一声车表哥,就一下子扑到了车表怀里。

柏羽家是当地的富户,家有良田千亩,房屋百间,奴仆成群,长工结队,车表就是她家的一个长工。柏羽和车表从小在一块玩耍,可谓青梅竹马。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门第的悬殊,两个人渐渐疏远了。不过,车表那英俊的脸庞和勤劳能干的禀性,让柏羽越来越敬佩和爱慕。每当车表挑着柴火走进她家,她总要推开窗户看一阵子,或走出闺房,无话找话地跟车表搭讪。车表见柏羽如此看重自己,就在山上打柴时顺便采些野花和山果送给她。时间一长,柏羽的心里便萌发出爱情的萌芽,她想:自己要能嫁给车表那该有多好啊!车表呢,因自己家境贫寒,从没想过这回事。

此刻,柏羽温顺地躺在车表怀里,感到十分幸福,脸上也泛出玫瑰色的红晕,她柔声说:车表哥,你不知道我多喜欢你,我愿意永远和你在一起。车表望着她那秀丽红润的面孔,激动地说:柏羽妹,我也喜欢你,可惜你是东家的女儿,我是你家的长工,家境悬殊。自古道,贫富有别,你我永远不会走到一起的。柏羽忙说:我不管什么贫富,反正我喜欢你,我要嫁给你。车表被柏羽的一片真情打动了,便说:好吧,只要你不嫌我穷,我无话可说。于是,两个人就在山坡上撮土当炉,插草为香,让青天作证,定下了终身。

就在这时,柏羽的父亲柏斯领着一伙家丁赶来了。原来,柏羽偷偷和丫鬟来山上游玩采花,不料竟碰上了老虎。丫鬟一见,急忙跑回去报信。柏斯见女儿还活着,这才放心了。但他一见女儿躺在穷樵夫车表的怀里,不禁勃然大怒:车表,你这个穷小子,为何抱着我女儿不放?还不赶快滚到一边去!柏羽见父亲如此蛮横,就替车表辩解:爹,是车表把我从虎口下救出,又给我包扎伤口。他是我的救命恩人,你怎么呵斥他呢?柏斯捻了捻山羊胡,对车表说:要不是看在你救了我女儿的分上,今天非杀了你不可!随即便强拉着柏羽下山了。从此,车表和柏羽的关系更密切,情谊更深了。白天,柏羽以游山采花为名,在山上与车表见面,面对红花绿草、蓝天白云,两个人憧憬未来,沉湎在美好的遐想之中;夜里,柏羽偷偷地从家里溜出来,到河边柳荫里与车表幽会,面对清风明月,高山流水,两个人倾诉衷肠,海誓山盟,陶醉在甜蜜的热恋之中。时间一长,两个人便到了如胶似漆、鱼水难分的地步。

一天夜里,柏羽又来找车表,哭着说:车表哥,我父亲要把我嫁给一个富家子弟,明天就要过门,这可怎么办呀?车表一听,如五雷轰顶,冰雪浇身!他怔了好久才说:羽妹,你是不是真心爱我?柏羽回道:这还用问!你嫌我穷不?不嫌,你拎着棍子要饭,我替你打狗。车表一拍胸脯:那好,跟我走!上哪儿?到很远很远的地方。柏羽抓住车表的手:好,咱现在就走。于是,一对情人手拉着手,趁着月色匆匆地出逃了。一路上,穿山越涧,涉水跨沟,日夜兼程,拼命赶路。渴了,掬把山泉水润喉;饿了,摘个野果子充饥。就这样走啊,走啊,不知翻了多少座大山,趟了多少道河流,终于在一个山脚下停下来。这里山清水秀,绿树繁花,百鸟啁啾,蝴蝶蹁跹,环境十分幽雅,宛若世外桃源。两个人相视一笑,便决定在这里安家。

就在这时,忽见远处烟尘滚滚,遮天蔽日,一支人马向这里奔来。原来柏斯得知女儿跟车表私奔后,便马上派人追赶,终于在这里找到了他俩。一对情人历经千辛万苦,心想总算逃出了尘世,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了,谁知他们终究没能逃出柏斯的手心,被押解了回去。

回到家后,柏斯就命家丁将车表活活打死了,然后把尸体扔到山上的一个乱石坑里。柏羽听到车表惨死的消息后,哭得死去活来,气断肠绝。这天深夜,她不顾一切地跑出家门,来到山上,抚着车表的尸体,放声大哭,直哭得云彩皱起了眉,老天落下了泪。柏羽哭道:车郎啊车郎,如今你死了,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车郎,你等等我,我也要跟你一块去。咱生不能做夫妻,但愿死后能在一起。哭罢,便照石头狠命撞去,随后倒在车表的身边,微笑着闭上了眼睛。此刻,天公震怒,大地颤抖,电闪雷鸣,暴雨倾盆,山崩地裂,泥石横流,车表和柏羽的尸体顷刻间被坍下来的山石泥流掩埋了。

翌年春天,大地泛绿,百花盛开,在车表和柏羽掩埋的地方长出了两根碧绿的嫩芽,并渐渐长成几尺长的藤秧。白天,两根藤秧各分东西,向相反方向攀爬;夜里,就合拢在一块,相互紧紧地缠绕在一起,难舍难分。人们说,那两根藤秧就是车表和柏羽,白天是陽间,他们不能到一块;夜里属陰间,便合到一处相互拥抱,激动得浑身颤抖。那瑟瑟响动的声音,如诉如泣,悲悲切切,似在诉说着绵绵情意和幽幽怨恨。

千古的儿童小故事:(8):


宋参政林存墓,俗称驸马墓,龙台驸马名闻遐迩,但知其名不知其真墓在哪里。据民间传说,驸马林存被皇帝误杀之后,赐金头御葬,造七七四十九台墓,所以其真墓葬于何处,难以找到。
龙台村确有林存墓,在村边附近九龙山北麓,但墓在文革期间已毁,只留下墓地。民间传说:林存中了进士之后,因年富力强,德才兼备,被宋朝皇帝招为驸马。有天晚上,林存与公主戏玩,自吹家乡琅岐岛有“千里花园,万亩鱼池,双龟把口,五虎守门”。自己平时:“玩龙台,睡凤窝,吃金春白米,佐银鱼干汤。”还有:“日出西洋镜,雨落打十番”等美景,“双狮戏珠,九龙卧波,金鸡报晓,白猴镇江”等等自然景观。公主听后不信其言,以为驸马戏弄金枝玉叶。第二天,公主上朝奏父皇,说驸马口出狂言,大吹其家乡琅岐岛如何堂皇富丽,如蓬菜仙岛,比皇宫还胜十陪。皇上听到驸马“玩龙台,睡凤窝”这明明是欺君之罪。什么“千里花园,万亩鱼池”,我皇宫御花园也没有这么大,这不是蔑视皇家。皇帝越想越气,第二天就下旨命太临到琅岐岛调查驸马有否谋反之罪。
那太临也是琅岐人,与驸马素有私怨,有次,太临借半副銮驾回故乡琅岐岛省亲祭祖,很是威风,并在家乡办几桌酒请父老宗亲,与太临相比,十分寒酸。龙台族人对驸马说:“太临是你奴仆,还带半副銮驾回来,文武百官个个巴结,你身为驸马,冷冷清清回乡,太临也看不起你。”驸马道:“为官要清廉,不要讲排场而劳师动众,太临狐假虎威,我要叫他丢脸。”随即,驸马就写了几字,叫人送到太临家中。太临正在陪乡老族亲饮酒,见是驸马派人送信,信中叫他到龙台找驸马,有急事面谈。太临心中不高兴,但也不能不去。到了龙台村,驸马故意把筷子丢在桌下,太临也只好爬到桌下为驸马拣筷子,非常狼狈。酒残席散,太临愤愤而归,从些两人结下私怨,太临心想雪被侮辱之恨就是没有机会。这次,皇上命太临回乡调查驸马历史及在家乡所作所为,他非常高兴,认为雪耻的机会来了。他回到琅岐岛玩了几天就回京,面奏皇上,说驸马林存十条大罪,诬告驸马原是海洋大盗,勾结盗贼积草存粮,招兵买马,想谋反大业,夺取大宋江山,还说驸马玩龙台,睡凤窝是存篡位之心,乃欺君之罪。皇上以为太临与驸马同乡,不会说假话,而且皇帝最怕臣子欺君,谋反大业,就怒气冲冲,下旨叫武士抓拿驸马,推出午门斩首。
公主听说父皇要斩驸马,哭哭啼啼去找母后,皇后与公主上朝,奏请皇帝,要为驸马求情.皇上问公主日:"驸马对你讲的那些话是什么时候讲的."公主答道:"是晚上睡时戏言也."皇上恍然大悟,些乃冤枉.心想,杀了驸马,不是叫自己的爱女辈子守寡?遂下旨免死,并叫王宰相重新审理.可是,那太临还没等午时三刻,就把驸马杀了,人头落地,无法挽回.
王宰相也是琅岐人,素来对驸马十分了解,见驸马被错杀,愤愤不平,面奏皇帝日:"驸马所言句句是真,不是欺君,更没有谋反之意.龙台,凤窝是琅岐岛的两个村,龙台村是驸马家乡,驸马玩龙台那有什么错?而且驸马经常睡在凤窝村其舅父家中,这也是无可非议的.琅岐岛确实有双龟,五虎,双狮,九龙,金鸡,白猴等岩礁,山峰,因形像而得名,而且琅山油菜花遍地,山花盛开,好似千里花园,闽江口碧波万顷,天然鱼场,更无蔑视皇家富丽堂皇之罪.而且,金春大米即大麦,银鱼干汤即海蜇皮,至于日出,雨落不过系自然景观罢了."
皇上经宰相说明,才知驸马所说的话,不是妄言,十分后悔,遂下旨将太临午门斩首.
驸马即死不能复生,可惜公主也成了寡妇,为了安慰公主,帝赐金头御葬.龙台驸马成为千古遗恨,其故事直流传到今.省闽剧团还把龙台驸马故事编成闽剧演出,剧名就

千古的儿童小故事:(9):

吕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名载史册的皇后。在秦末复杂的政治风云中,她和丈夫刘邦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平民皇帝患难与共,在打出一个汉家天下的同时,她也磨练成为有胆有识的女中丈夫。

作为人妻,她没有因丈夫的三宫六院生出多少嫉妒之心;但作为人母,她却不得不为儿子的太子地位殚精竭虑。夫可让,子不可夺,在汉宫惊心动魄的夺嫡斗争中,为了母爱,她竟然以惊人的残酷,酿造了千古奇祸人彘,从而使她变成了历史罪人。

然而,她仍然不失为一个不可多得的女政治家。

如鼓瑟琴风雨同舟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江苏沛县城内有一大户人家,主人姓吕,名父,是沛县县令的知交。吕父有一女儿,名雉,字娥姁,生得端庄秀媚。吕父不顾县令三番五次求娶,却把女儿许配给了本地一名无赖刘邦。刘邦本出身农家,从小游手好闲,后来混了一个亭长的小官吏,虽有微薄的薪俸,但不几日便倾于酒肆娼寮,身上常常一文不名。那天吕公大宴宾客,刘邦拿不出贺仪,写了一张空头拜帖,上书贺仪一万钱,投到吕公门下。谁知吕公不但将他迎为上宾热情款待,又见他相貌不凡,言语慷慨,还将女儿许嫁给他。

洞房花烛夜,吕雉偷眼打量丈夫,见他虽然已届壮年(这年刘邦三十三岁),却是高鼻梁,美须髯,气度非凡,心中暗暗喜欢。第二年,她生下一个女儿,过了三年,又生下儿子。除了操持家务、奉养公爹和一双儿女外,她还时常下田耕作。

千古的儿童小故事:(10):

清朝嘉庆九年,河北邢家村有个男子,名叫邢大,17岁,面容姣好,艳丽非凡,胜过美女。他父母早亡,又不会什么手艺,靠人施舍为生。

  同村有个洪大也是个孤儿,靠祖上遗留下来的很丰厚的家业,过着安逸的生活。此人游手好闲,无所事事,惟独有龙阳之癖,极好男色。有一回途遇邢大,一见钟情,回到家中,竟然整夜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这一天上午,洪大又遇着邢大,便蹑脚蹑手悄然尾随其后,来到邢家。邢大见有客来,居然紧张莫名,如同少女初见生人般的羞涩。洪大见他生活的困苦境况,十分慷慨地说:小弟生活实在可怜,令人垂泪,不如跟我回去,给我做个伴,我一定会让你吃穿不愁,幸福如意。邢大见有人雪中送炭,自是感激涕零,于是跟随洪大进了洪家。

  洪大当即为他置衣备食,关怀备至,但醉翁之意不在酒。这一天,两个人喝酒,你来我往,邢大已经是不胜酒力,东摇西晃,脸色绯红。洪大见状,兴奋异常,即借着酒性,伸开双臂,拥抱求欢。邢大惊诧万分急忙拦阻说:小弟受兄德泽,没齿难忘,可我是个男子呀,怎么能如此报答你呢?洪大认真地说:我只图好色,不分雌雄,你若肯蓄发跟我一起,我可以对天发誓,绝不再娶!邢大经不住他的软磨硬缠,又因其对己有恩,只得听之任之,任其摆布。从此,邢大果然蓄发,还涂脂抹粉,着女服,行女步,与洪大俨然是一对夫妻。

  洪大有个结义兄弟叫刘六,经常来洪家串门。洪大介绍邢大说:这是我妹妹。刘六对邢大颇有好感。三年之后,洪大得了重病,半身不遂,倒卧在床上,整天唉声叹气。这时,对邢大早已生情的刘六提出想以重金聘娶洪大的这个妹妹。

  这一夜,洪大涕泪纵横地对邢大说:我已病入膏肓,再也活不了多长时间了,只是时刻牵挂着你的将来。考虑再三,我看刘公子极喜欢你,不如你顺势嫁给他,一则能为我料理后事,二则你也有个安身之所,两全其美,我也心安了!邢大听罢伤心欲绝,泣不成声道:话虽然有道理,但是他以后发觉真相,我该怎么办呢?洪大道:他如果知道了,你就随机应变,刘公子为人老实,也不至于太糟。事到如今,邢大只好点头应允。

  次日,洪大便将此事告知刘六,刘六欣喜若狂,当下转告父母,择吉日完婚。成婚那天,父母亲戚乡邻见新媳妇温顺柔美,都赞不绝口。夜深客散,刘六步入洞房。纸终究包不住火,美女突变成俊男,刘六顿时惊得目瞪口呆,不知所措。邢大却极尽媚态,柔言蜜语劝道:你千万不要害怕,我早已经想好了出路。我有祖传秘技,能够使仙人附体,治百病有神效,如果我们做这生意,肯定能够赚到很多钱,今后任你娶妻买妾,养儿育女,我绝无怨言,更不阻止。事已至此,刘六只得答应了。

  不久,刘六便告别父母,带着邢大来到附近乡村传播说是仙姑下凡来给百姓治病。结果生意兴隆,人们争相宴请就诊。刘六每日收入颇丰,自是欣喜万分。

  当时,县衙里有一个好色的衙役,听说行医的妇女极其美艳,垂涎三尺,就假装有病叫邢大来诊治。邢大刚一进屋,这个衙役就出其不意把他紧紧抱住。事出突然,邢大掩饰不及,结果被衙役识破真相,将邢大连同刘六一起绑去县衙,邀功请赏。

  嘉庆十二年四月,这一古今所稀的案件被送入刑部,一时朝野震动,舆论哗然。结果,邢大被判左道惑人罪,处斩刑;刘六被刺配黑龙江给索伦达呼尔为奴。

千古的儿童小故事:(11):

 高考落榜,古时叫科场落第。落第是很不幸的事,但也有人因落第而另辟蹊径,花开他处。

  在唐代诗人中,张继不是大家,《唐诗三百首》里只选了他一首,而就这一首,便足以使他千古不朽,这就是无人不知的《枫桥夜泊》。寒山寺也拜其所赐,成为远近驰名的游览胜地。这首诗,其实是他的落第诗,是他生活中最暗淡冷凄的日子里的作品。当年,自视甚高,又志在必得的张继,没想到会名落孙山,铩羽而归。落第是读书人的奇耻大辱,他欲哭无泪,亦无人可言,一肚子郁闷无处宣泄,这时,归船来到了苏州,停泊在寒山寺外。夜里睡不着觉的张继,愁肠百转,万念俱灰,面对点点渔火,耳闻夜半钟声,突然诗意大发,灵感喷涌,随口吟道: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从此,张继成了诗坛不朽传奇,《枫桥夜泊》红遍天下,寒山寺香火繁盛至今。

  诗圣杜甫,也是科场的倒霉蛋,几次科场失意,最终也没有插花游街、马蹄轻疾的风流,衣锦还乡、袍笏加身的荣耀。而他最负盛名的《望岳》,就是第一次科举失败后的产物。少年心事当拿云,24岁的杜甫自然也不例外,满腹经纶,雄心万丈,在他眼里,中个把进士那还不是手到擒来。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他落第了。落第归来,怀才不遇,他是满腹的怨气、怒气、戾气、不服气,无颜见江东父老,正好家里还有几个闲钱,就让他外出游历,其实就是散心。一路东去,晓行夜宿,不觉到了泰山脚下。来自平原巩义的杜甫,还从来没见过这样雄伟磅礴的大山,不禁眼睛一亮,胸襟舒展,多日郁闷于胸的晦气一扫而空。登高四望,只见峰险松奇,白云缭绕,远处黄河如带,顿时诗性难耐,不假思索,一行行隽永而壮美的诗句便如颗颗明珠连缀成串,历史上最伟大的诗篇闪亮登场: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科场遭受重创最甚者,莫过于柳永,他是皇帝亲自拿掉的。他本来考得不错,自己也信心满满,曾对人夸口说,定然魁甲登高第。可没想到,宋仁宗认为他政治上不合格,就把他给黜落了,并批示: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落第后,柳永心灰意懒,无脸见人,干脆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从此无所顾忌地纵游妓馆酒楼之间,致力于民间新声和词的艺术创作。科场上的不幸,反倒成全了才子词人柳永,使他的艺术天赋在词的创作领域得到充分发挥。《雨霖铃》缠绵悱恻,凄婉动人,离愁别恨,催人泪下;《八声甘州》痛苦愤懑,愁绪如水;《望海潮》极尽铺陈,美不胜收,竟引得金主完颜亮遂起投鞭渡江、立马吴山之志。一时间,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柳永成了婉约派的龙头老大。今日想来,还真得感谢宋仁宗,如果不是他把柳永一脚踢出科场,历史上就可能多一个浑浑噩噩的芝麻小官,而少了一个辉耀古今的词坛巨擘。

  科场失意文坛得意者的名单还可列举很长,譬如李白、孟浩然、贾岛、苏洵、唐伯虎、吴承恩、吴敬梓、蒲松龄、归有光、郑板桥、魏源和他们同场考试的状元、探花、榜眼,早已被人忘记了,而这些落第者则千古留名、熠熠闪烁。


千古的儿童小故事:(12):

朱佑樘就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用实际行动实践一夫一妻的皇帝。他一生只娶了一个张皇后,从不纳宫女,也不封贵妃、美人,每天只与皇后同起同居,过着平常百姓一样的夫妻生活,实在不易。

孝宗和张皇后是患难之交,一对恩爱夫妻。从接受的教育看,他也很早就懂得若想当个好皇帝,就不能爱美人废江山的道理。两人每天必定是同起同卧,读诗作画,听琴观舞,谈古论今,朝夕与共。这不经意间的举动,创造了古往今来一个特殊的纪录,也算是朱佑樘作为一代明君的佐证之一。

正是由于孝宗坚持只宠皇后一人,使得他成为历代皇陵中只葬着夫妻两人的绝无仅有的典型,给他明君贤主色彩颇浓的一生更加平添了许多亮色。

千古的儿童小故事:(13):

隋文帝历史上迷倒君主的美艳女人不计其数,然而,历经多次改朝换代,却总是让九五至尊的君主拜倒在石榴裙下的女人,在中国历史上恐怕屈指可数。萧皇后就是这样的一位奇女子。

萧皇后在做皇后之前的身份是公主,她的父亲是南北朝末期西梁孝明帝萧岿。萧公主出生时,著名的占卜奇人袁天纲为她的相貌而惊奇不已,仔细推算了她的生辰八字,最后得出八个字的结论:母仪天下,命带桃花。然而,因为萧公主出生的年份是二月,而当地的风俗认为二月出生的子女不吉利,所以萧岿就把她交给堂弟萧岌收养。不久,她的养父萧岌过世,她的舅父张轲不得不收养自己的外甥女。

隋文帝杨坚即位后,立长子杨勇为太子,封次子杨广为晋王。这位隋朝的开国皇帝希望从一向关系良好的西梁国挑选一位公主作为晋王之妃。萧岿得知此事后就去占卜,但占卜的结果是,自己身边的女儿皆不宜,最后,萧岿不得已接回了由舅父收养的女儿,占之结果是大吉大利。于是,只有九岁的萧公主便嫁给了年已二十一岁的杨广,被封为晋王妃。因为萧公主年纪尚小,所以接入宫后并未马上成婚。

杨坚的独孤皇后对这位稚嫩可人的小媳妇十分喜爱,把萧公主当成是自己的女儿抚养,为她请了许多师傅,传授她读书、作文、绘画、弹筝等。聪明过人的小媳妇学什么像什么,而且往往是一点就通。四五年下来,萧公主不但出落成一个雪明花艳、亭亭玉立的美人,而且知书达礼、多才多艺。转眼到了开皇十三年,受命镇守扬州的晋王杨广回到京都长安和小媳妇萧公主完婚。这一年,杨广二十五岁,小媳妇才刚满十三岁。杨广是出了名的好色之徒,见到容貌秀丽、风姿绰约的小媳妇自然喜欢得不得了。且杨广得知占卜奇人袁天纲早年曾说过自己的这位小媳妇母仪天下的话,他更为高兴。把这位小媳妇视为自己命中的福星。

千古的儿童小故事:(14):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管仲

  公元公元前685年,一位叫管仲的失意商人拉弓满弦,向公子小白射出凶猛的一箭,镞羽响处,只见小白应声倒下。

  公元这一年,地处山东半岛的齐国发生内乱,齐襄公被弑,朝政一时空虚。他的两个兄弟公子纠和公子小白此时都被流放在外地,谁先赶回都城临淄,谁就最有可能登基。纠和小白的身边各有一位商人出身的谋士,一个叫管仲,一个叫鲍叔牙。小白接受鲍叔牙的计策,向莒国借了兵车,日夜兼程回国。辅佐纠的管仲见此情景,就自告奋勇率三十乘兵车到半途去截击小白。在即墨城附近,管仲一箭将飞驶中的小白射倒。然而,这一箭只射中了战袍上的带钩,死里逃生的小白及时归国掌权,是为齐桓公。

  公元当了国君的小白论功行赏,想拜鲍叔牙为相,同时当然还要宰了管仲。谁知鲍叔牙对他说:我的才能只能让齐国平安,如果您要称霸天下,一定得拜管仲为相。

  公元鲍叔牙与管仲其实是一对常年合伙做生意的好朋友

  管仲(?~公元前645年),名夷吾,字仲,出生于颍上(今安徽颍上县)一个没落贵族家庭,少年时替人牧过马,后来结识了年长于他、家境颇好的鲍叔牙,两人合伙做皮毛生意。有地方史志记载,他们游走于燕、赵、齐三国之间,曾在现今河北省的蠡县一带规划过三十个大小不等的皮毛集市(时称吁),一直到今天,那里仍是北方最大的皮毛市场之一。

  管仲早年的名声似乎不太好,是一个爱占小便宜和贪生怕死的家伙。他与鲍叔牙合伙做生意,本钱大多是鲍出的,可是赚了钱以后,管仲却要分大头,鲍的仆人们很不忿,鲍叔牙却说:这没什么,管仲家里穷,又要奉养母亲,多拿一点没有关系。他们的生意后来破产了,西汉刘向在《说苑》一书中说管仲三辱于市,也就是说他多次经商失败,不是一个特别成功的商人。管仲还十分热衷于功名,曾到处去求官,可都干不了几天就被辞退了。他和鲍叔牙一起去当兵,每次打仗总是逃跑在前,大家就骂管仲是胆小鬼,鲍叔牙又站出来替他说话:你们误会管仲了,他不是怕死,他得留着命去照顾老母亲呀!到了后来,他们就分别投靠了公子纠和公子小白。

  鲍叔牙向齐桓公举荐这样一个人,实在是奇怪的事情,不过更奇怪的是,齐桓公居然言听计从,真的把管仲拜为国相。

  华夏文明是地球上历史最为悠久的文明之一。大约在公元前21世纪,在黄河中游产生了第一个国家政权夏王朝。约400多年后,商汤灭夏,建立了商王朝,又过了约600年,在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立周王朝。周王朝实行的是封建制,即封土建国,周天子将土地及居民分封给亲戚及功臣,各诸侯有权管理封地内的一切资源,并拥有军队。诸侯对天子定期进行朝贡。周朝建立之初,分封了1000多个诸侯国。

  民国学者钱穆在《国史大纲》一书中称,中国为世界上历史最完备之国家。以史书记载论,从公元前841年开始,中国就明确有年可以考据。当时的天子是周王朝的第十代周厉王,他任用佞臣,导致国人暴乱,厉王被迫出逃,朝政由大臣召穆公、周定公共同行政,号为共和。公元前771年,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被犬戎杀死,西周终结,周平王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附近),是为东周。管仲当国的公元前7世纪,正是礼崩乐坏的年代。

  从迁都的公元前770年起,到公元前476年,史称春秋时代。在这290多年间,周天子的权威日渐丧失,社会风雷激荡,战火连天。仅据《春秋》记载的军事行动就有480余次。司马迁在《史记》中称,春秋时期,被杀的国君有36位,被灭亡的国家有52个,很多诸侯四处奔走而不能保全自己的国家。在这期间,一些诸侯国脱颖而出,先后称霸,最著名者有五霸,齐桓公正是五霸之首。

  齐国在众诸侯国中并不是最显赫的一个,它的祖先不是周王后裔,而是辅佐武王灭商的姜尚。齐国的疆界不大,东至海(黄海),西至河(黄河),南至穆陵(今山东临朐县),北至无棣(今山东无棣县),所以司马迁称之为区区之齐在海滨。

  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具有完备的经济思想的人正是管仲,他辅佐齐桓公成就了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业。管仲兴齐,靠的并不是兵戈征伐,司马迁如此评论他的当国之道:其为政也,善因祸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也就是说,管仲最擅长的是配置资源,提高效率,以妥协和谨慎的方式重建各种秩序。这些特征无疑很有点企业家的精神。

  这位在商场上滚过烂泥、在战场上当过逃兵的政治家不喜欢开天辟地式的创新,而是往往以循古制的名义来进行改革,他注重秩序和政策的延续,是一个天生的保守主义者。他在经济上的创新很多,其中最值得记载的是三项:四民分业、贸易兴国和盐铁专营


千古的儿童小故事:(15):

 吕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名载史册的皇后。在秦末复杂的政治风云中,她和丈夫刘邦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平民皇帝患难与共,在打出一个汉家天下的同时,她也磨练成为有胆有识的女中丈夫。

  作为人妻,她没有因丈夫的三宫六院生出多少嫉妒之心;但作为人母,她却不得不为儿子的太子地位殚精竭虑。夫可让,子不可夺,在汉宫惊心动魄的夺嫡斗争中,为了母爱,她竟然以惊人的残酷,酿造了千古奇祸人彘,从而使她变成了历史罪人。

  然而,她仍然不失为一个不可多得的女政治家。

  如鼓瑟琴风雨同舟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江苏沛县城内有一大户人家,主人姓吕,名父,是沛县县令的知交。吕父有一女儿,名雉,字娥姁,生得端庄秀媚。吕父不顾县令三番五次求娶,却把女儿许配给了本地一名无赖刘邦。刘邦本出身农家,从小游手好闲,后来混了一个亭长的小官吏,虽有微薄的薪俸,但不几日便倾于酒肆娼寮,身上常常一文不名。那天吕公大宴宾客,刘邦拿不出贺仪,写了一张空头拜帖,上书贺仪一万钱,投到吕公门下。谁知吕公不但将他迎为上宾热情款待,又见他相貌不凡,言语慷慨,还将女儿许嫁给他。

  洞房花烛夜,吕雉偷眼打量丈夫,见他虽然已届壮年(这年刘邦三十三岁),却是高鼻梁,美须髯,气度非凡,心中暗暗喜欢。第二年,她生下一个女儿,过了三年,又生下儿子。除了操持家务、奉养公爹和一双儿女外,她还时常下田耕作。

  这年秦二世下诏,命各郡县遣送一批罪徒去骊山修筑秦始皇的陵墓。沛县县令派刘邦押送一百多名犯人向西进发,谁知,半路上罪犯逃走大半,刘邦无法交差,干脆放走了全部犯人,自己则带了十几名追随左右的壮士逃到芒砀山间暂居避祸。不久刘邦便与好友萧何、夏侯婴等人率三千沛县子弟起兵反秦。这样一走就是数年,一家人的生计全部压在吕雉一人身上,度日艰辛异常。

  汉二年(公元前205年)四月,已经当了汉王的刘邦同楚霸王开始了楚汉之争。在彭城(今江苏徐州市)刘邦大败,几十万人马只剩了数百骑,仓皇逃走。彭城离刘邦老家沛县不远,吕雉听到风声,心惊胆战,担心项羽的部队追杀过来,一家人岂不遭到毒手?她当机立断,赶快带着家人慌不择路地逃出村去。忽有一队楚兵追杀过来,将他们四人冲散。慌乱中,吕雉只顾扶住公公逃命,却不见了一双儿女。翁媳二人急得放声大哭,哭声惊动了正在四下里捉拿刘邦的楚军。偏偏有几个楚兵认出刘邦的父亲和妻子,便将吕雉和刘太公捆绑起来,押回楚营。

  这时候,刘邦已经逃回关中重新整顿部队,再度与项羽作战。楚汉两军对垒于河南荥阳一带,项羽天天到刘邦阵前叫骂,逼刘邦出来应战。

  一天,忽有军士慌里慌张报告刘邦:不好了!楚霸王将太公和夫人押在阵前,就要下俎(古代的一种祭器)烹杀了!刘邦走出军营,只见项羽骑着乌骓马,扬戟大呼:刘邦小子听着,若不肯出降,我便烹食汝父!那吼声震动山谷,响彻云外。又见项羽身后,白发苍苍的老父双手被绑,坐在一尊青铜制成的大俎内,俎下堆满干柴。不远处,妻子吕雉也被绑在一个木桩上,已昏死过去。他不忍再看,便退回营帐。

  一会儿,汉营中传出话来:汉王说: 我与项羽曾共奉义帝,情如兄弟,我父即是汝父,若想烹食汝翁,请分我一杯羹喝。

  项羽听罢,气得七窍生烟,大骂刘邦小子无赖,喝令军士立即点燃俎下干柴。危急之际,项羽的叔父项伯竭力劝阻项羽不要过于鲁莽,说:争天下者多不顾家室,杀了刘太公,恐无益处,反更添仇恨,骑虎难下。项羽这才作罢。

  这场风险,真正磨练了吕雉的胆量,她惊叹项羽的英勇盖世,也佩服丈夫的临危不惧。无毒不丈夫的做人信念就此深深地在她心中扎了根。

  这年九月,楚汉停战,达成和约。项羽把吕雉和刘太公放归汉营。父子夫妇一别六年重新相见,悲喜交集。吕雉当了汉王王后,从此告别了朝不虑夕、胆战心惊的离乱生活。

  多谋善断剪灭叛王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二月,刘邦灭了项羽,在汜水之南被拥立为皇帝,册立吕雉为皇后,儿子刘盈为皇太子,不久迁都长安。两年之后,由丞相萧何主持建成新的皇宫未央宫,吕雉便成了未央宫的第一位女主人。

  刘邦登位后,将执掌兵权的韩信视作心腹之患,先用分封诸侯王的办法迫使韩信交出兵权,回到封地。接着,又借故把韩信降为淮阴侯,押回长安软禁起来。韩信闷闷不乐,托病不出。

  汉高祖十年(公元前197年),代国丞相陈豨起兵谋反,刘邦亲自率军讨伐。长安宫廷所有政事,内托交皇后吕雉,外则委请丞相萧何代管。吕后不敢懈怠,每天一早临朝,与群臣一起商议军国大事,退朝后又忙于披阅文书奏章直至深夜。

  一天,吕后收到一份密奏,是韩信的一名贴心随从告发韩信说: 不久前,陈豨秘密进京同韩信密谋,计划先由陈豨在代国举兵,乘刘邦带兵讨伐、长安空虚之时,再由韩信率兵杀进未央宫,诛灭吕后及太子,一举颠覆汉家皇基。吕后阅罢奏章,大惊失色,连夜召萧何入宫密商对策。她流着眼泪对萧何说:皇上远离都中,若让韩信得逞,非但我母子肝脑涂地,只恐汉室社稷一倒,黎民百姓又将遭受离乱之苦。请相国速速定计剪灭逆贼。

  萧何同韩信私交不错,见韩信犯了死罪,不忍心将他殊灭,但吕后一番义正辞严的话又迫使他不得不放弃私情。他想,自己身为丞相,岂能不以江山黎民为重,庇护反逆?于是同吕后密商至深夜。

  几天之后,一名将士风尘仆仆驰入长安,直奔吕后居住的长乐宫。他自称是皇上从前线特派的使者,向皇后及大臣们传报佳音: 反贼陈豨已被扫平,皇上不日将班师回京。第二天一早,未央宫钟鼓齐鸣,阙门大开,文武大臣鱼贯而入,上殿向吕后道贺。少顷,又见丞相萧何匆匆进殿奏道:淮阴侯韩信在宫门外等候召见。

  不一会儿,韩信懒洋洋地举步走来,刚进殿,两旁涌出大批武士,将韩信捆得结结实实。韩信不由大叫:丞相救命!萧何丞相在哪里?这时的萧何早已不见踪影。武士们如狼似虎把韩信押上殿,在御座前跪下。只见吕后杏眼圆睁,怒视韩信,斥道:无知莽夫!皇上待你不薄,因何一而再、再而三谋划造反?韩信大呼冤枉。吕后又喝令:今奉皇上诏令,将反贼韩信立即斩首,灭三族!说完,也不加审讯,命武士们把韩信拖至偏殿处决。

  韩信至此,方知上了萧何的当,悔不该被他骗进皇宫,羊落虎口。原来,所谓刘邦遣使者报喜一事纯属假造,目的为诓骗韩信入宫道贺,可乘机将他擒杀。那天韩信本托病未来,是萧何特意去把他召来的。临死前,韩信仰天长叹道:不想一世英雄,今日死于一妇人之手!

  灭韩信一举成功,使吕后看到了自己参与朝政的能力。她想到儿子刘盈懦弱仁孝,将来继承皇位后,这些功高位重的异姓诸侯王怎肯向他委屈称臣?她打定主意,趁刘邦在位时,设法要将几个异姓王一一剪除,以确保儿子的皇位。

  过了几个月,吕后接到心腹宦官报告说: 有人告发梁王彭越谋反,但经廷尉审讯,彭越并无反意,因此皇上便免去彭越死罪,废为庶人,发配蜀中。

  吕后听罢,忧喜参半。喜的是又一名异姓诸侯王犯下死罪,忧的是皇上竟然放虎归山,岂不又成心腹大患?她不顾暑天溽热,立即出宫直奔刘邦居住的洛阳。车驾走到郑地(今河南新郑),忽见官道上远远走来一名身穿囚衣、披镣戴锁的犯人,后面由四名军士押解。坐在凤辇上的吕后,一眼认出这犯人正是彭越,忙令车驾停住。她装作十分惊讶的样子问道:梁王所犯何罪,竟至于此?

  彭越伏在地上哭泣道:臣不幸受小人诬陷,多亏皇上开恩,发配蜀中。但此去迢迢数千里,不知何时回归故乡。乞请皇后奏明圣上,将小臣放回昌邑故里(今山东巨野),臣感恩不尽。说完,叩头不止。


千古的儿童小故事:(16):

太行山上到处长着一种药材,有秧有根,秧叫夜交藤,根叫何首乌。夜交藤像红薯秧一样,能扯几尺长,但每株何首乌上面只长两根藤秧,不是一个往南扯,一个往北扯;就一个向东长,一个向西长。奇怪的是这两根藤秧白天往两个方向生长,到了夜里,便渐渐靠拢,头挨头,尾接尾,相互缠绕,如胶似漆,并随风抖动,俨然一对亲密恩爱的情侣,因此故名夜交藤。这种奇怪的现象,还流传着一段美丽的传说呢。

在很早以前,太行山里住着一个英俊健壮的小伙子,叫车表,以打柴为生,苦度岁月。有一天,他上山打柴时,忽然听见猛虎的叫声,紧接着便有人大喊救命。他握着板斧急忙跑过去,只见猛虎用利爪按着一位姑娘,张开血盆大口,眼看姑娘就要命丧黄泉。车表急中生智,甩手把板斧扔过去,正中老虎额头。只听咔嚓一声,老虎的天灵盖被劈成两半,顿时气绝身亡。

车表来到姑娘跟前,仔细一看,不禁大吃一惊,原来这位虎口余生的姑娘不是别人,正是他童年的好朋友柏羽。

柏羽躺在草丛中,脸色煞白,昏迷不醒,衣服也被老虎抓破,雪白细嫩的皮肤上有几道血印子。车表急忙从坡上采了几种花草,放进嘴里嚼了嚼,敷到柏羽的伤口上,又从自己的衣服上撕下几绺布条,为柏羽包扎伤口,这才小心翼翼地把柏羽扶起来,又是拍背又是掐人中,忙活了好一阵,柏羽才慢慢苏醒过来。她看见车表跪在自己身边,又看看地上的死虎,便什么都明白了,只叫了一声“车表哥”,就一下子扑到了车表怀里。

柏羽家是当地的富户,家有良田千亩,房屋百间,奴仆成群,长工结队,车表就是她家的一个长工。柏羽和车表从小在一块玩耍,可谓青梅竹马。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门第的悬殊,两个人渐渐疏远了。不过,车表那英俊的脸庞和勤劳能干的禀性,让柏羽越来越敬佩和爱慕。每当车表挑着柴火走进她家,她总要推开窗户看一阵子,或走出闺房,无话找话地跟车表搭讪。车表见柏羽如此看重自己,就在山上打柴时顺便采些野花和山果送给她。时间一长,柏羽的心里便萌发出爱情的萌芽,她想:自己要能嫁给车表那该有多好啊!车表呢,因自己家境贫寒,从没想过这回事。

此刻,柏羽温顺地躺在车表怀里,感到十分幸福,脸上也泛出玫瑰色的红晕,她柔声说:“车表哥,你不知道我多喜欢你,我愿意永远和你在一起。”车表望着她那秀丽红润的面孔,激动地说:“柏羽妹,我也喜欢你,可惜你是东家的女儿,我是你家的长工,家境悬殊。自古道,贫富有别,你我永远不会走到一起的。”柏羽忙说:“我不管什么贫富,反正我喜欢你,我要嫁给你。”车表被柏羽的一片真情打动了,便说:“好吧,只要你不嫌我穷,我无话可说。”于是,两个人就在山坡上撮土当炉,插草为香,让青天作证,定下了终身。

就在这时,柏羽的父亲柏斯领着一伙家丁赶来了。原来,柏羽偷偷和丫鬟来山上游玩采花,不料竟碰上了老虎。丫鬟一见,急忙跑回去报信。柏斯见女儿还活着,这才放心了。但他一见女儿躺在穷樵夫车表的怀里,不禁勃然大怒:“车表,你这个穷小子,为何抱着我女儿不放?还不赶快滚到一边去!”柏羽见父亲如此蛮横,就替车表辩解:“爹,是车表把我从虎口下救出,又给我包扎伤口。他是我的救命恩人,你怎么呵斥他呢?”柏斯捻了捻山羊胡,对车表说:“要不是看在你救了我女儿的分上,今天非杀了你不可!”随即便强拉着柏羽下山了。从此,车表和柏羽的关系更密切,情谊更深了。白天,柏羽以游山采花为名,在山上与车表见面,面对红花绿草、蓝天白云,两个人憧憬未来,沉湎在美好的遐想之中;夜里,柏羽偷偷地从家里溜出来,到河边柳荫里与车表幽会,面对清风明月,高山流水,两个人倾诉衷肠,海誓山盟,陶醉在甜蜜的热恋之中。时间一长,两个人便到了如胶似漆、鱼水难分的地步。

一天夜里,柏羽又来找车表,哭着说:“车表哥,我父亲要把我嫁给一个富家子弟,明天就要过门,这可怎么办呀?”车表一听,如五雷轰顶,冰雪浇身!他怔了好久才说:“羽妹,你是不是真心爱我?”柏羽回道:“这还用问!”“你嫌我穷不?”“不嫌,你拎着棍子要饭,我替你打狗。”车表一拍胸脯:“那好,跟我走!”“上哪儿?”“到很远很远的地方。”柏羽抓住车表的手:“好,咱现在就走。”于是,一对情人手拉着手,趁着月色匆匆地出逃了。一路上,穿山越涧,涉水跨沟,日夜兼程,拼命赶路。渴了,掬把山泉水润喉;饿了,摘个野果子充饥。就这样走啊,走啊,不知翻了多少座大山,趟了多少道河流,终于在一个山脚下停下来。这里山清水秀,绿树繁花,百鸟啁啾,蝴蝶蹁跹,环境十分幽雅,宛若世外桃源。两个人相视一笑,便决定在这里安家。

就在这时,忽见远处烟尘滚滚,遮天蔽日,一支人马向这里奔来。原来柏斯得知女儿跟车表私奔后,便马上派人追赶,终于在这里找到了他俩。一对情人历经千辛万苦,心想总算逃出了尘世,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了,谁知他们终究没能逃出柏斯的手心,被押解了回去。

回到家后,柏斯就命家丁将车表活活打死了,然后把尸体扔到山上的一个乱石坑里。柏羽听到车表惨死的消息后,哭得死去活来,气断肠绝。这天深夜,她不顾一切地跑出家门,来到山上,抚着车表的尸体,放声大哭,直哭得云彩皱起了眉,老天落下了泪。柏羽哭道:“车郎啊车郎,如今你死了,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车郎,你等等我,我也要跟你一块去。咱生不能做夫妻,但愿死后能在一起。”哭罢,便照石头狠命撞去,随后倒在车表的身边,微笑着闭上了眼睛。此刻,天公震怒,大地颤抖,电闪雷鸣,暴雨倾盆,山崩地裂,泥石横流,车表和柏羽的尸体顷刻间被坍下来的山石泥流掩埋了。

翌年春天,大地泛绿,百花盛开,在车表和柏羽掩埋的地方长出了两根碧绿的嫩芽,并渐渐长成几尺长的藤秧。白天,两根藤秧各分东西,向相反方向攀爬;夜里,就合拢在一块,相互紧紧地缠绕在一起,难舍难分。人们说,那两根藤秧就是车表和柏羽,白天是阳间,他们不能到一块;夜里属阴间,便合到一处相互拥抱,激动得浑身颤抖。那瑟瑟响动的声音,如诉如泣,悲悲切切,似在诉说着绵绵情意和幽幽怨恨。

千古的儿童小故事:(17):

  江户幕府统治日本时期,各种演艺活动和艺人十分活跃。其中有一位叫云中轩的浪曲艺人,唱功十分了得。可这云中轩十分神秘,剧团上下对他的出身、来历一无所知。他每次上台,都要涂上厚厚的白粉,一下台卸妆后,立即坐进轿子,匆匆离去,所以连他的年龄甚至相貌都是个谜。
  剧团老板有个朋友叫三太夫,他十分欣赏云中轩的表演,想暗中挖角,把云中轩带去江户发展。
  一日,三太夫单独约云中轩到一家居酒屋密谈。云中轩如约而至,脸上虽已卸了妆,却还是略施薄粉。三太夫殷勤招待,他鼓起如簧之舌,把好话说尽,就是想请云中轩去江户演出,可云中轩半点不为所动,始终一言不发。三太夫讨了个没趣,只得悻悻离去。
  一转眼,整整五年过去。这期间,江户突然崛起一个艺名川上鹤的浪曲艺人,其唱功精湛,迅速红透全城。三太夫在江户的剧团原本数一数二,却不敌川上鹤的有力竞争,日趋凋敝。
  这天午后,三太夫正闷在家中发愁,忽然仆人来报:有位关西来的云中轩,前来拜访。啊!三太夫十分惊讶,五年前苦苦敦请不得的人,此刻竟不请自来了。三太夫急忙让人把云中轩请入屋。
  云中轩的脸上依然敷着薄粉,只是脸色愈发煞白,不等三太夫开口,就开门见山道:我这次来,一是为了救你,二是为了救我师弟。时间紧迫,客套话就不必说了。三太夫震惊道:我有什么祸事?你师弟又是哪位?云中轩答道:川上鹤,就是我的同门师弟。我们一师学艺,十年前各奔前程。他为成名不择手段,如今大祸将至。当年师父托我照顾他,所以我特来江户寻他、救他。不然,你也会被他害死。
  三太夫半信半疑:那我该怎么做呢?云中轩道:很简单,让我进你的剧团。川上鹤原本在盂兰盆节有演出,请替我安排就在那天首演。三太夫又惊又喜,说:这真是求之不得呀!
  此后云中轩就在三太夫家暂住下来,三太夫兴冲冲地忙前忙后,安排演出事宜。很快,宣传布告就贴得满街都是。
  盂兰盆节也称鬼节,这天也是云中轩在江户首次登台的日子。人们都拥到三太夫让人搭起的大舞台周围,要瞧瞧关西来的名角是不是名副其实。哪知开演了两个时辰,还都是往常那些节目,一些不耐烦的观众喝起了倒彩。
  忽地,一声弦乐响起,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登时,所有人都安静下来。云中轩旋身登场,启嗓献艺。他唱的是从能剧改编的名曲《敦盛》,说的是日本源平合战时,美少年平敦盛在决战前夜吹奏起心爱的笛子,优美的笛声传入敌军阵中,源氏猛将熊谷被深深打动。次日大战爆发,平家大败,平敦盛逃到海边,被熊谷捉住。熊谷见少年腰间的笛子,动了恻隐之心,便想放走他,但平敦盛不肯失节,慷慨请死。云中轩把平敦盛殉难前后的哀戚、倔强演绎得真实感人。那唱腔金声玉润,如飞泉鸣玉,感心动耳。观众们听得如痴如醉,泪如雨下。
  云中轩一曲唱毕,台下观众齐声喝彩。在欢腾的人群中,三太夫却注意到角落里有个人正死盯着云中轩。本来他藏的位置很巧妙,极难被发现,但由于他的面孔和云中轩一样煞白,三太夫还是认出了他。没错,是川上鹤,他果然也来了。等到云中轩下台,三太夫悄悄地将此事告诉他,云中轩满头冷汗,未发一言。
  七天后,川上鹤到了三太夫宅邸,指名要与云中轩密谈。三太夫怕他对自己的台柱子不利,便躲在房外偷听。屋里的两人刻意压低了声音说话,三太夫听得断断续续:就你能用那秘法?凭什么我不能?师弟,我来江户是为了你好,劝你过了一阵,川上鹤气鼓鼓地拉开门,径直离去。云中轩则对三太夫说:十日后,我要和师弟在将军座前斗唱!
  由于天下太平,江户幕府历代将军都十分重视发展文教,围棋、书法、曲艺、茶道等,都可在将军面前比试切磋。这几日云中轩的大名也传到了将军耳中,将军正有意请云中轩去献技,三太夫便顺水推舟,兴冲冲自去张罗。
  转眼到了斗唱之日,将军对云中轩和川上鹤说道:听闻云中轩擅演信长,川上鹤爱扮光秀,今日斗唱,就请二位合唱一出《本能寺之变》如何?
  《本能寺之变》讲述了一代枭雄织田信长被部下明智光秀背叛,在本能寺遭袭,被逼自焚的故事。这是一出大戏,两个角色戏份都很重,唱段也多,极考验唱者功力。
  云中轩有意推却,川上鹤却跃跃欲试。最终,碍于将军威严,云中轩还是点了头。不一会儿工夫,两人已在台上摆好架势开唱了,他们合着音弦,口中放歌,弦音凄切,歌声悲凉,甚是动人心弦。台下坐着的都是贵宾,他们跟随戏中故事,一时激动、一时紧张、一时哀伤,完全被带进了历史的时空中,谁也没注意到两位表演者的面色不断地越变越白
  云中轩和川上鹤彼此较劲,你唱一句他接一句,口中幻化出兵士的厮杀呐喊声、火焰燃烧的噼啪声、士卒临死的惨叫声、信长与光秀的互斥怒骂声,情景十分逼真。渐渐地,两人唱到了高潮信长举火自焚的那一幕,观众们都知道最精彩的时刻即将到来。
  突然,川上鹤大叫一声,面露狰狞,右手从袍袖中抽出一把明晃晃的短刀,猛向云中轩刺去,观众们惊得尖叫起来。那短刀刺到云中轩胸前,却像被一层看不见的气墙挡住,刺不进去。云中轩也身体震颤,面孔扭曲,他急忙死死摁住自己的右手,嘶声喊道:师弟,快逃!川上鹤脸色惨白,苦笑道:来不及了,魔王来了只听云中轩又大吼一声,脸上像罩了一层严霜,厉声道:光秀逆贼,还我命来!飞起一脚,把川上鹤踢倒,也拔出一把利刃,就要刺下。川上鹤无处闪避,只能等死。
  就在千钧一发之际,云中轩的左边身躯猛然一震,左手呼一下夺过右手的短刀,向自己的胸膛用力刺进去。这几下兔起鹘落,变化过快,观众和三太夫都呆住了。等定下神来,将军的侍卫们急忙拔刀持枪,上前将云中轩和川上鹤团团围住。云中轩躺在台上,已奄奄一息,川上鹤抱住师兄的身躯,哭号道:师兄,我对不起你!云中轩凄然道:我、我总算没有辜负师父的嘱托。你以后,千万不可再用这邪法唱曲了。说完双眼一闭,气绝身亡。
  将军座前献艺竟出了这么大差池,三太夫大罪难逃,和川上鹤一起被押入牢狱。三太夫满腹狐疑,过了数日,终于忍不住向关在一起的川上鹤问起。川上鹤苦笑着说:关进监牢这几天,我并未化妆敷粉,你看我的脸色还白不白?三太夫说:这几日我也正感奇怪,怎么你的脸色和你师兄一样,白得不像正常人?川上鹤道:不错,其实我和师兄早已不是活人,我们是亡灵!
  三太夫吓得弹起身,道:什么?你们、你们竟然是亡灵!
  确切地说,是半亡灵!川上鹤语调悲哀,接着说道,世人都以为红伶唱曲演戏,靠的是天赋和磨练,可这样磨练出的技艺再超群,也只能达到人的境界。我们这一派要求达到三界合一、艺臻鬼神,我们师祖殚心竭虑,终于找到一门秘法,那就是让鬼神来演自己。
  此话怎讲?
  那些已经作古的帝王将相、英雄巨盗,个个都有可歌可泣的故事。师祖传下的秘法,就是召请戏中角色的亡魂前来附体,让他们在舞台上自己演自己!
  三太夫听得毛骨悚然,只觉后背阴风阵阵。川上鹤继续说道:我们这一派本来门徒众多,后来用了师祖的秘法,技艺是突飞猛进了,可身上积的魔孽就越来越深,受到的反噬也越来越重,最后没一个好死。所以传到我师父时,他老人家就不许我们用这邪法,但我一心想出人头地,便偷学了秘法,逃出师门。师兄怕我的召魂术招来大魔头,为祸人间,便也恳请师父传授了秘法,出师后四处寻我。我有心避而不见,他只好用秘法卖唱,激我出头。我曾劝他和我联手称霸全艺界,他执意不肯,反劝我收手,所以我们就定下用斗唱来决胜负。
  三太夫听得呆了,片刻后又问:你师兄说,你想害我?
  川上鹤冷笑数声,说:你的剧团在江户还有些名声,始终是我的阻碍。那天盂兰盆节,鬼门大开,万鬼齐出,召魂附体最为厉害。我本打算唱上一曲《酒吞童子》,召来无敌恶鬼,顺势取你性命。偏偏被我师兄识破,他故意唱一曲《敦盛》,召来成神的敦盛附体,用大慈悲心压制我的恶鬼心,使我害不得你。
  三太夫回想起那天唱完《敦盛》后,云中轩满头冷汗的模样,心中生出无尽感激。他又问道:你们师兄弟面色一样苍白,想必就是召魂留下的恶果了?
  川上鹤答道:不错,师兄和我都演了不少场,鬼神附体多了,已逐渐没了自我,因此只能算半亡灵了。三太夫长叹一口气,说:可是你师兄为了救你,在被信长完全附体前,情愿选择自尽。他人性尚在,比起你强多了。
  川上鹤目中噙泪,说:确实如此。我本打算借光秀附体,趁机杀了师兄,可是信长死后,化作了大魔王,光秀已不是他的对手,反要被信长所杀。如不是师兄舍己救人,我已遭魔手说罢,川上鹤闭眼垂头,不再说一言。
  此后幕府虽然屡屡审问,川上鹤和三太夫都沉默无语,而因为云中轩是自杀,幕府不好把川上鹤定罪,只判了三太夫失职之罪。二人被关押数年后,先后获释出狱。川上鹤从此渺无踪影,三太夫也关了剧团闭门隐居,只剩下斗唱那天有幸在场的观众,在余生里不时地回味:真是千古绝唱啊!可惜从今往后,再也欣赏不到了。

千古的儿童小故事:(18):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管仲

公元公元前685年,一位叫管仲的失意商人拉弓满弦,向公子小白射出凶猛的一箭,镞羽响处,只见小白应声倒下。

公元这一年,地处山东半岛的齐国发生内乱,齐襄公被弑,朝政一时空虚。他的两个兄弟公子纠和公子小白此时都被流放在外地,谁先赶回都城临淄,谁就最有可能登基。纠和小白的身边各有一位商人出身的谋士,一个叫管仲,一个叫鲍叔牙。小白接受鲍叔牙的计策,向莒国借了兵车,日夜兼程回国。辅佐纠的管仲见此情景,就自告奋勇率三十乘兵车到半途去截击小白。在即墨城附近,管仲一箭将飞驶中的小白射倒。然而,这一箭只射中了战袍上的带钩,死里逃生的小白及时归国掌权,是为齐桓公。

公元当了国君的小白论功行赏,想拜鲍叔牙为相,同时当然还要宰了管仲。谁知鲍叔牙对他说:我的才能只能让齐国平安,如果您要称霸天下,一定得拜管仲为相。

公元鲍叔牙与管仲其实是一对常年合伙做生意的好朋友

管仲(?~公元前645年),名夷吾,字仲,出生于颍上(今安徽颍上县)一个没落贵族家庭,少年时替人牧过马,后来结识了年长于他、家境颇好的鲍叔牙,两人合伙做皮毛生意。有地方史志记载,他们游走于燕、赵、齐三国之间,曾在现今河北省的蠡县一带规划过三十个大小不等的皮毛集市(时称吁),一直到今天,那里仍是北方最大的皮毛市场之一。

管仲早年的名声似乎不太好,是一个爱占小便宜和贪生怕死的家伙。他与鲍叔牙合伙做生意,本钱大多是鲍出的,可是赚了钱以后,管仲却要分大头,鲍的仆人们很不忿,鲍叔牙却说:这没什么,管仲家里穷,又要奉养母亲,多拿一点没有关系。他们的生意后来破产了,西汉刘向在《说苑》一书中说管仲三辱于市,也就是说他多次经商失败,不是一个特别成功的商人。管仲还十分热衷于功名,曾到处去求官,可都干不了几天就被辞退了。他和鲍叔牙一起去当兵,每次打仗总是逃跑在前,大家就骂管仲是胆小鬼,鲍叔牙又站出来替他说话:你们误会管仲了,他不是怕死,他得留着命去照顾老母亲呀!到了后来,他们就分别投靠了公子纠和公子小白。

鲍叔牙向齐桓公举荐这样一个人,实在是奇怪的事情,不过更奇怪的是,齐桓公居然言听计从,真的把管仲拜为国相。

千古的儿童小故事:(19):

在中华大地这个历史舞台上,上下五千年中来去匆匆走过了许多位风云人物。秦始皇就是在这个历史舞台上留下了重重脚印的一位。他从父亲秦庄襄王手中接过了秦国先公先王传下来的统一六国事业的接力棒,奋力拚搏,终于跑到了终点,建立了一个空前统一的秦帝国。

秦始皇在中国建立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在我国历史发展长河中,树立起一块新的里程碑,其功绩是伟大的。但是,秦始皇横征暴敛,农民被迫把收获物的三分之二上交赋税,还要负担沉重的遥役,被征去修阿房宫、陵墓、筑长城达200多万人。秦始皇的暴政,给自己种下了覆灭的恶果。

离奇身世

战国末期,各国之间的争斗异常激烈。秦是当时的七雄之一,秦始皇的曾祖父秦昭王听取了范雎远交近攻的战略,把进攻的矛头先对准了邻近的韩国和魏国,而和较远的赵国联合。遵照当时的惯例,两国互换人质以示真诚。秦国派到赵国的是秦始皇的父亲子楚,子楚是秦昭王的孙子,即太子安国君(秦始皇的爷爷)的儿子。子楚的母亲夏姬不被安国君宠爱,子楚又在安国君二十多个儿子中排在中间,不是长子,所以地位很低,挑选人质时便选中了他,于是他便作为人质送往赵国居住。

当时,阳翟有个叫吕不韦的大富商经过赵国国都邯郸时,遇到了子楚,吕不韦是个善于投机钻营的人,一遇到子楚便觉得奇货可居,打起了要利用他来赚取功名利禄的算盘,于是便倾心结纳。子楚身在异国他乡,备感孤独寂寞,现在竟有人如此关心自己,不仅令他感激万分,于是两人渐渐成为好朋友

千古的儿童小故事:(20):

康熙帝坐在上书房,御览礼部呈送上来的进士卷子,好钦定状元。其中一份卷子让他大为惊讶,倒不是别的,而是因为这份卷子不是按常规的浓墨书写,却呈现淡淡的霞色,如血。

这就奇怪了,说是舞弊吧,可谁有这样的胆子,这样明显的卷子又怎么呈送得上龙廷御案?康熙百思不得其解,就叫来礼部考官龙额图。龙额图一见大惊,却也不知底细,因为殿试的主考官是皇帝,连皇帝自己负责的事情自己都不知道,他当然也不知道。但有一点他向皇上作了禀报,就是在礼部读卷的时候,读卷大臣并没有向他呈报有这样另类的红卷存在。

专门负责誊录的几名官员被传唤到君王跟前,康熙将卷子掷给他们,喝一声:“你们说这是怎么回事吧?”

原来这进士卷子在读阅之前,为了不让读卷官员认出考生字迹,以杜绝徇私舞弊,除了封弥糊名,即平常所说的密封之外,还派小楷写得好的专人将所有考生的卷子重抄一遍。这样,字迹是一致的,墨色也应该是一致的。

负责誊录这份卷子的官员名叫汪士礼,出自徽州,官做得不大,但却儒雅,虽无实权,却深受皇上赏识,并受君王影响,从而养成一雅好,就是和皇上一样喜欢收藏笔墨纸砚,一些从家乡来的考生也将从老家带来的文房四宝赠送给他,不图别的,只图个乡情热闹。

汪士礼跪在康熙面前,一字一板地说:“臣在誊录到这份卷子时,已至三更,眼看就剩下这一份了,本想一口气给誊完,可是朦朦胧胧感觉有个人进来了,看穿戴好像是古代的帝王,我就想抬头仔细看一下,可是实在抵不住突然袭来的瞌睡,就往桌上一趴睡过去了。第二天醒来,发现昨晚的墨汁已干,正打算重新研墨,却发现面前另有一砚新墨,当时并没在意,只当是下人给我研的,于是早膳也没用,就将这份卷子誊录好了。在礼部读阅时也无异样,没想到现在到了君王跟前会变成这个样子……”

康熙度量他的话,好像说得不假,却又将信将疑,就说:“你将那砚墨拿过来给朕看看。”

传下话去不久,即有家人将那砚墨端了过来。墨仍滋润,有一股异香,如茶如酒,亦如夜来香,闻了令人神清气爽,浑身通透。康熙心中暗自讶异,亲自摆好纸笔,跟汪士礼说:“你再来写几个字给朕看看。”

汪士礼不敢怠慢,就在宣纸上写了“山河一统”四个大字。字色黑亮如漆,润泽饱满异常,可大家等了半天,却并不见得这几个字有什么变化,更不见有什么血色出现。

康熙不悦,对汪士礼说:“可见你对朕说的全是假话。”

汪士礼又往君王面前扑通一跪:“为人臣者忠君为本,臣若有半句假话,愿受天惩……”

龙额图趁机进言说:“听说民间有砚名血,砚之如丹砂,书之如明霞……可臣就是不曾见过。不知此砚可是?”

也有大胆的抄录官员奉承道“这卷子在君王面前变成红色,就是一种祥瑞……”

可康熙并不是好糊弄的,他看了大家一眼,心中若有所思。他刚入主中原不久,招纳贤才为的是稳固江山万世基业,但若有人想趁科举之机弄虚作假,徇私舞弊,他势必重惩。但为了服人,重惩必重证据。

他让龙额图将这名考生的原卷给取了过来。

这名考生名叫江自清。隶属徽州府,歙县人,康熙一想汪士礼也是那里人,他看了看汪士礼,猜疑其中必有隐情。可当他俯身审视考生江自清的卷面,却让康熙大吃一惊,因为他原来卷上的字迹比汪士礼抄写的要好很多,蝇头小楷,个个珠圆玉润,如蓓蕾初开,墨香轻漾,令康熙爱不释手。也就是说,汪士礼完全没有必要对这份卷子再作什么修饰或作个什么红色墨记。

到这时,康熙才将文章的内容细品了一遍,不品倒罢,一品康熙却陡然变了脸色。

乍看是一篇好文,盛赞满清大一统,但其中“浊非浊,清非清,浊清自明……”一句触动了康熙敏感的神经,这是什么话?这不是骂我大清吗!于是将龙牙一咬,脸色一黑:“着查江南考生江自清,与汪士礼一道送交顺天府严加论处!”

康熙这一发怒,汪士礼和江自清肯定难免一死,就是其他的涉考人员包括旗人龙额图在内也难免要受到牵连。

有两个太监上来,正要拉汪士礼出去,可事情却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那铺在案上的“山河一统”四个大字在浑然不觉之中居然变成了霞色,如血。

康熙第一个发现了这种变化,惊讶得半天说不出话来。他怔了一怔,挥了一下手,制止了太监。

众人松了一口气,不知道事情会如何发展。 康熙端起那砚古来,放在眼底下仔细端详,觉得这方砚不同寻常,砚上有山,山上有云朵,云朵中有白鹤,配以芝兰,令人见而忘俗,而那砚池,却似人的泪眼。他又让人将那墨汁洗干净了,再拿过来看,这才发现这个砚处处不同于它砚。似玉质,实又非玉,墨绿里间杂淡淡的红,淡淡的彩,似有血液在流动。看砚色约有千年之久,应是一方古砚。康熙见过也收过很多名砚,独此难以辨识,心中不由大惑,忍不住问汪士礼:“这块砚得自哪里?”

汪士礼见皇上的语言温和了许多,便答道:“微臣不敢相瞒,这块砚就是江南考生江自清亲手送给微臣的。”

康熙更为不解:“他为什么要送给你这方砚?不怕招来嫌疑吗?”

“微臣只是个抄写的,就是想舞弊也无能为力,何况微臣一向深受皇家恩典,一心只念忠君报国。再说江自清是江南第一才子,名播一方,为人洒脱飘逸,他根本不屑于用这种手法来取得功名,所以我才敢于接受他的这方砚。本来我想用此砚研墨录卷,可由于太过珍爱,到底没有舍得用它,用真丝将它包裹珍藏于红木柜中。可奇怪的就是在我睡着之时,那个古代君王的魅影出现,这砚便呈现在我的案上,并且砚池有墨,我也为此感到困惑不解。”

康熙置砚于案,沉吟半晌,这砚既然来自徽州歙砚之乡,照说就是歙砚,可这的确又不是歙砚的质料,凭他的经验,这应该是名砚中的名砚,上品中的上品。研出的墨有异香,还有帝王的魅影出现,心想有这等奇事,到底是祥瑞还是异端忌心中难免惴惴不安。便让龙额图急召江南考生江自清。

数百名下手遍访京华旅舍,好不容易才将滞留在京等待发榜的江自清找到,将他带到康熙跟前。

康熙见他发顶乌黑,英气逼人,便说:“你抬起头来,让朕看看。”

只见对方方头大脸,面相大善,肤色不白却极健康滋润,康熙不由心中暗喜。便问:“你将这么好的砚送给汪士礼,不怕招来众人的嫌忌和非议吗?”

江自清开口答道:“非议自口,嫌忌自心,是清是浊,浊清自明。”江自清回答得语音清朗,不卑不亢,掷地有声。

康熙一听这话好像就是他的卷子上的,心中又生不悦,说:“你是想利用‘浊非浊’、‘清非清’、明出‘浊清’来骂朕的大清吗?此等雕虫小技,你认为朕不能识。你想步《南山集》案的后尘吗?你不知道朕是一个杀人好手吗?”

江自清脸色没有稍改:“伏惟君王,此语典出《书》经,说的是浊水不是真浊,因为水浊鱼肥,清风也不是一无所用,清风可以化雨,膏泽万民。臣用此语,实是对君王的真心拥戴.望君王明察。”

康熙听此,不仅没有息怒,反而怒气更盛:“你认为你是江南第一才子,饱渎诗书,朕还要你来教化不成?再说你既然诗书满腹,为什么要用送砚这种手段来谋取功名,你不觉得你的这种做法很卑劣吗?”

那江自清满面涨红,回道:“陛下是用‘君王之心度小人之腹’,我送汪先生这一方砚,只是想证明一件流传千占的传奇……”

那康熙本想问明此砚的传奇由来,没想到江自清居然说出这等话来,不等江自清说完,叫一声:“大胆,自古只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哪有反过来说的?你是说朕是小人吗?来人啦,将此人和汪士礼一道送刑部大狱……”

康熙盛怒未消,本想将江自清处死,但想到此人既是江南第一才子,杀了怕失太多人心,又怕涉有夺砚之嫌,便放宽一等。

毕竟心中有事,到了次年,康熙便带了那方砚顺船南下,到了徽州,便青衣小帽,领一小童,弃舟登岸。

街市繁华,一片歌舞升平景象。康熙心里窃喜。便领小童走进一家小巷深处的古砚斋。

斋主一见康熙出示的那方砚,不由一愣,看看四下无人,便将他引至后堂,坐定,泡上好茶,这才动问:“敢问先生,这方砚得自哪里?”

康熙一笑:“友人相赠,此人在京赴试,相识于京都旅舍,说话投机,性格对路,遂成好友。后此人得罪当朝皇上,被送大狱,而他遗留下来的这方砚便由其家僮代送给我了。想来恐不名贵,否则其家僮一定会带它远遁他乡,而不会在我的手上了。”

那斋主一听,回说:“先生差矣,此为千古名砚。遗世仅此一方。”

康熙拈须:“先生知道此砚的来历?不妨道来一听。让我长长见识。”

那斋主喝了一口茶,说道:“广东端砚,徽州歙砚,甘肃洮河砚,还有山西的澄泥砚为中国四大名砚,可是这方砚却在这四大名砚之上,不是徽州人就不知道它的来历和名贵,有些人也知道,不过只是当作传奇听听而已。”那斋主看了一眼康熙,接着说,“先生有贵人之相,能有此砚,就是命中注定。但这好比是一匹名马,不知此砚来历,就好比名马没有好鞍。我不如成全先生,将鞍子送与先生。” 康熙一拱手:“多谢多谢!” 斋主说,这徽州在宋之前叫歙州,歙山之下有一小镇,镇上有一百年老店,老店有一对夫妻,专挑歙石,以制歙砚为生,它嫩润而坚,滑如肌肤,声如金玉,色如长空,美如天月,其纹理自然,观之悦目,赏之悦心,用之悦意,研之墨意盎然,其色温润澄洁,书之笔走龙蛇,得心应手.墨随意达……家传秘技,砚名四方,生意兴隆异常。 这一年,老夫妻在歙山之上得一歙石,其形其色都是百年难遇,遂用多年功夫将它制成一方巨砚,因价钱昂贵,无人能买。放置数年之后,适逢南唐后主李煜到小镇游赏,看到此砚后,执意要买。好不容易才盼来了一个买主,一家人自是喜不自禁,可是一听说是后主李煜来买,没想到砚主却又执意不卖。

李煜本是文弱书生,但毕竟是一国之主,见到砚主如此不给面子,心中不由恼怒。便说:“在这南唐国土,没有我想要而得不到的东西。”砚主说:“君王何谈来买,就是奉送,小人也是心甘情愿的。但君王是一国之主,不去用心治国,却将心思在这风雪月之上,恐不是子民的福气。砚池虽小,关涉家国大事,因此小人不卖!”谁知李煜一听,不仅不感服,反而来了犟脾气,派人硬将这块巨砚给抬到宫中?

不久山河破碎,国灭家亡。到这时,后主李煜才领悟到歙山砚主是一鬲人,可惜一切悔之晚矣。临出宫门之前,他向宋人提出一个请求,就是要见那位高人一面。见面时,他将自己珍藏多年的一块石送给了那位高人,以作迟来的报答。砚主见那块石上有斑斑血迹浸染,甚为不解,那随人便告诉他,这是后主李煜得知国破之后,怀万般悔恨之情,以头撞石所致:现在这块石送给你,希望能凿之成砚,鉴之于后人……

后来这块石便按李煜之意凿之成砚。因为浸染了李煜之血,便叫龙血砚。其特点是这块砚可以研墨成血,之为霞……但一直不能得以验证。后又经一高人指点,说这砚上浸染的是龙血,只有真龙天子见之,才能出现霞色血字……

斋主深叹一口气“此砚传到今人身上,也不知是几世几代,但此人将此名砚带到京都,一定是想面见君王,以验证其传奇真假……”

说罢悯然,半晌不曾出声。

康熙听到这里,头上不禁有涔涔汗出,连忙告退。急回京都,令刑部快快放人。谁知那江自清英雄气短,一口气不接,竟死于狱中。好在那汪士礼还在,康熙亲自迎他出狱,将那方名砚璧归于他,并官升三级。同时厚葬江白清,昭告徽州府,厚养其父母,免除江氏一族所有赋税以谢天下


儿童故事网     蜀ICP备2022017070号-2    www.0551dy.com      Sitemap    Baidunews
法律声明:如有侵权,请告知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30个工作日内处理。E_mail:ybzzkj  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