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睡前故事 / 小故事 / 成语故事 / 儿童故事 / 故事会 /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儿童睡前故事

睡前小故事:审案的故事大全8则


2022-10-09 09:17:27 儿童睡前故事



睡前小故事:审案的故事大全_儿童睡前故事

8则睡前小故事:审案的故事大全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8则关于审案儿童睡前故事,供各位参考,同时还提供了古诗文、作文、组词、词语、故事、好词好句。点击查看更多儿童睡前故事

审案的儿童睡前故事:(1):

从前,鼎州乡下的赵家村有个土财主,外号叫赵剥皮。有天,赵剥皮贴出了一张告示,要请个教书先生教儿子读书。待遇是管吃管住,月薪银子一两。但要等到年底一次结账。而且,结账时还要考先生一个字,如果先生不认得这个字,就说先生没真才实学误子弟,银子就扣了。

告示贴出几天了也没应聘,谁都怕上当。但有一个打村子里路过的王秀才不怕上当,心想自己读了一肚子书,难道还怕一个土财主考吗?于是他就到赵剥皮家当了教书先生。

年底,当王秀才找赵剥皮结账时,赵剥皮就写了个字让他认。这个字是刀字下边一个肉字。王秀才看了说:字典里没这个字呀!赵剥皮说:谁考你字典里的字呀?我考你的这个字连《康熙字典》都还没收进去。王秀才问赵剥皮写的是个啥字?赵剥皮说是古用过的切字。王秀才问怎么会是切字呢?赵剥皮说刀搁在肉上不是切又是啥?王秀才这才知道上当了,说赵剥皮是有意在胡弄他,就坚决要钱。可赵剥皮把脸一变说有约在先,硬是不给。

一气之下,王秀才到县衙里把赵剥皮告了。

县官倒是个好县官,但有个毛病,就是爱喝酒。有次,审理一个犯时,犯怎么也不肯认罪,县官一恼就喝令衙役:给、给我打衙役知道是打屁股,就问他打多少。此时县官还没醒酒,就伸出两根指头说:打、打打打打两斤!笑话一传出,就被称为酒县官。

赶巧的是王秀才来告状时,酒县官的酒也还没醒。他看不清状纸上乱晃的字,就要师爷念给他听。听完诉状后,酒县官当即就派去把赵剥皮叫来了。

赵剥皮一来,酒县官就睁着一双醉眼说:听说你把、把王秀才都考、考住了,好好好好深的学问呀!

财主一看王秀才站在旁边,心里就发毛,正想该如何对付时,酒县官发话了:叫你来、来是我这里也有有有、有个不认得的字,你看是个啥、啥啥啥、啥字?说罢就歪歪斜斜地写了个字。赵剥皮接过纸一看,是竹字下边一个屁字,就说不认得。不料酒县官听了把脸一沉:你这么有有有、有学问,也也也、不认得?分明是瞧、瞧不起本、本官。来!先打打打他刚伸出两根指头,衙役们就忍不住笑了。酒县官听到笑声时一愣,定睛看了看伸出的两根指头后,马上又伸出一根指头说:笑啥?给我打、打打打、打三十大板屁股!

这次不打酒了?衙役们一乐就把财主按在地上脱下裤子,才打了几竹板,赵剥皮的肥屁股上就紫了几大块,痛得他呼爷叫娘大喊大叫:老爷!我真的不认得这个字呀酒县官说:那好,我我我、我告诉你,这个字连、连《康熙字典》都、都还没收进去,是古人用过的打打打打字。你想,竹板搁在屁屁屁、屁股上,不打,那那那、那又干啥?怎么样?等打完了屁股,你该该该该认罪了吧?

老爷!莫打了、莫打了我认罪、认罪于是就把如何造字、如何赖王秀才银子的事说了。

好,酒县官说,只要你认、认了罪,剩下的板子本官就给你免免了。但、但是,免了打却免、免不了罚。为了给你长点记、记性,本官罚、罚你

结果,赵剥皮除了给王秀才结清所赖掉的银子外,又被罚了10两银子。

赵剥皮一走,酒县官就笑了笑说:这土财主以、以为只有他、他会造字,还不知本本官造字的手段比、比他还、还狠几句酒话逗得衙役们哈哈大笑

审案的儿童睡前故事:(2):

  朱武足智多谋,可谓神机妙算。在他上梁山以前,任徐州知府时,重审了一个被前任知府判为死刑的冤案。他上任后调过所有案卷细细审阅,当看到妻害夫的案子时,久久不能平静,越看问题越多,漏洞百出。证据不足,怎么草草定为死罪呢?他掩卷冥思,越想越感到不公,决定重审。

  朱武从死牢中提出死犯李氏,一摔惊堂木喝道:你为何要毒死亲夫,还不如实招来!那李氏听后放声大哭,跪拜道:知府大人,我同夫君恩恩爱爱,怎能毒死他呢?

  朱武又一拍案:大胆泼妇,还敢狡辩?将你如何毒死亲夫的经过从头细细讲来!

  李氏连连叩头道:青天大老爷,民女冤深似海,上任知府屈打成招,判我死刑。我夫确实是吃了黄鳝而死的,如有半句假话,愿死于钢刀之下。请大人明查,我死也暝目。

  朱武听后,又将李氏押入死牢。他又派衙役到街上买各种各样的黄鳝,养在十口大缸里。朱武不管黑夜白昼,没事儿就观看黄鳝。

  一连观了半月,他见两条大黄鳝与众不同,每天晚上昂头望月。他便命衙役将其他九缸鳝鱼放到厨房,做菜,先让狗吃,无有反映再让人吃。人们吃了这些黄鳝也无有任何事儿。他最后又做试验,做后心里明白了。

  眼看处斩李氏日期临近,但不见衙门动静。过了一日,徐州城里城外,贴满了告示:定于某月某午时三刻,在法场设公堂,当众了结妻霉夫柔。

  人们好奇,城乡传遍。他们三三两两,成群结队,向法场拥去,真是人山人海。在外边看不到的就问:知府、罪犯来了没有?

  正在这时,张三的母亲,守着法场,护着李氏,边哭边说:判我儿媳毒死我儿,根本不是那回事。自结婚后,他们夫妻关系很好,儿媳孝敬我比亲生女儿都强。这么善良的儿媳,怎能毒死亲夫呢?围观的人们听张三母亲述说,一个个跟着落泪。李氏已不省人事。

  到了午时三刻,朱武端坐大堂,他望着黑压压的人们,捋下胡须,高声喊道:经重审,李氏毒夫案,已经查清,是起冤案、错案!李氏无罪,现在释放!他话音一落,整个法场,像热锅里撒了把盐,顿时炸了。

  有的喊:为何是错案?

  也有的喊:妻毒夫根本不可能!声音时起时伏,其他声音谁也听不到了。

  朱武惊堂木一拍喝道:张三犁地,在坑塘抓到一条望月鳝,回到家中,让妻子做好,中午送到田间。李氏做好,连吃一口也没舍得,就送给丈夫。谁知张三食后浑身青紫,七窍出血,确实是服毒而死。李氏做好黄鳝,连一口都没舍得吃,可见她疼丈夫到何种程度,足见李氏善良,真乃贤妻良母也。

  台下叫喊的人们,又一次沸腾起来。

  有的喊:这朱知府不知同李氏有何关系,这样给她开脱。竟敢当众宣布她无罪,真是昏官,糊涂官。

  也有的喊:你别急,听朱知府把话说完,怎么能这样下结论呢?他宣判总得有根据啊!

  朱武又一摔惊堂木:把杀人凶犯押上大堂!

  台下又一阵拥挤,有的翘首抬脚向台上望去。只见三班衙役从一土罐中抓住一条黄望月鳝,在场内转了一圈,让人们看这条活蹦的黄鳝鱼。

  朱武又命衙役当场杀死这条黄鳝,立即点火煮熟,然后喂了两条大狗。那狗吃了不到半个时辰,突然栽倒在地,七窍出血,立时死亡。

  众人见此,又沸腾起来:朱大人真是清官,为平这冤案,费了多少周折啊!全场上下齐赞朱知府是清官。

  张三的老母,向前抱住李氏,婆媳两个都变成了泪人。朱武重审冤案的故事,一直在民间流传。

  后人有诗赞道:

  徐州来了清知府,他的名字叫朱武;

  重审冤案人称颂,清官美名传千古。

审案的儿童睡前故事:(3):

西汉天汉年间,京城长安出了一桩命案,京都御史李硅之女李艳莲和丫鬟云湘一起上西郊的沣河边踏春,被人给杀了。

都廷尉王起接到地方保正的报案,立即带人展开调查。

李艳莲衣衫被扯破,而随身携带的金银首饰却一点不少,看来罪犯只为劫色。周围除了一些杂草被踩倒外,并没留下更多的痕迹。

李艳莲生得国色天姿、秀雅可人。虽然上门求亲的人络绎不绝,却全都被她拒之门外。在清理现场时,王廷尉发现了一块琥珀色的琨玉,那本是男子的物品。此物遗落现场,看来是双方在扭打时从凶手身上坠落下来的。经查证,此玉乃是御史府的一位舍人张旷的。

王廷尉立即将张旷传到衙门。张旷年近三旬,不仅人才出众,而且饱读诗书,深得李御史的器重。此刻,只见张旷双眼红红的,看样子刚哭过。原来,张旷常出入御史府,不觉对李艳莲产生恋情。李艳莲对张旷也是一往情深,于是二人竟背着父母私订了终身,张旷便将这块琨玉送给李艳莲,李艳莲也将一把羽扇送给了张旷

本来,二人打算将此事禀明父母就立即成婚,不想李艳莲却遭不测,令张旷肝肠寸断、悲痛欲绝,一天到晚以泪洗面。王廷尉道:李艳莲既然将你送她的琨玉当作心爱之物,就该收藏于贴身处,为何散落在外?另外,本廷尉还听说李大人欲将李艳莲嫁给陈都尉的公子陈子玉。陈公子年轻英俊,风流倜傥,而且与李家门当户对。本官推断,李艳莲自知与你私订婚约过于轻率,于是约你在西郊的沣河边见面,提出退婚。当李艳莲退还信物时,你恼羞成怒,将琨玉摔在地上,然后向李艳莲施暴。丫鬟云湘上前保护,你索性将她也给杀了。离开时未能找到琨玉,担心被人发现,仓皇逃去。此案一目了然,你还有何话说?

张旷道:大人此言差矣!小姐出事那天,我正在同窗赵学究家中与诗友们吟诗作对、饮酒聚会。而且在此之前,小姐曾一再表示非在下不嫁,何况在下爱小姐胜过爱自己,我怎么会去杀她呢?请大人明察!王廷尉道:你休要狡辩,事情终会水落石出的,到时让你心服口服!于是命人将张旷关进大牢。

随后,陈都尉之子陈子玉也被传到廷尉衙门。据说出事那天,曾有人在现场附近看见过陈子玉,因此此人也有杀人嫌疑。当提到李艳莲的死因时,陈子玉同样矢口否认。然而对于他们之间的婚姻王廷尉也作了详细的调查。原来,陈子玉虽是都尉府的公子,却不学无术,成天游手好闲,李艳莲早有所闻。加上她早已同张旷私订了终身,因此同陈家的这桩婚事她死活不肯答应。李御史只有这个女儿,视为掌上明珠。李艳莲不答应,他也不好勉强,于是这件事就这样搁了下来。

王廷尉道:陈公子,据本官所知,虽然你俩的婚姻由两家父母做主,而李艳莲爱的不是你,而是张旷,所以你几次与她相见均被回绝。你等不及了,于是在李艳莲出游的那天早晨,你正好在那一带打猎,便悄悄地跟了上去。来到河边时,你再次提起成婚之事,遭到李艳莲的拒绝,你便怀恨在心,见四下无人,对李艳莲进行了非礼。因担心被告发,你便杀人灭口,将她们主仆二人一同杀死事已至此,你还有何话说?

陈子玉道:大人,你可不能冤枉好人!那天我虽去过沣河,只是去打猎,并非是去杀人,随去的几名下人可以作证!王廷尉道:你骑的马,而下人们却是步行。他们的两条腿怎跑得过你坐骑的四条腿?你能说你就没有一时片刻和他们分开过?陈子玉被说得哑口无言,同样被关进了大牢。

李艳莲被害一案,不知怎么捅到了皇上那里。汉武帝命人传下话来,十日之内一定要抓住凶手,绳之以法。而抓来的两个人如果要定他们的罪显然证据不足。于是王廷尉派出大量的快捕继续调查,凡是李艳莲出事那天到过那里的人都得接受盘查。接果,又有一个人冒出水面,这人便是当今皇上已故的妹妹隆虑公主之子昭君。

君娶了武帝的女儿夷安公主为妻,不仅是皇上的亲外甥,而且还是当朝驸马爷,就连那些王公大臣都得敬他三分。昭君仗着自己是皇亲国戚,平日骄奢淫逸、为所欲为,欺男霸女是常有的事,就连夷安公主拿他也没办法。据说那天他曾去游过对岸的樊川,回来的路上在河边与李艳莲邂逅相遇。有人看见他曾调戏过李艳莲,后来又慌慌张张地离开了河岸。由此看来,此人的嫌疑最大,可他是皇上的外甥兼驸马,颇有来头,把他抓来定罪证据同样不足。不抓吧,皇上那边又催得紧。眼看十日期限一天天临近,把个王廷尉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正当王廷尉感到束手无策时,忽然门官来报:太中大夫东方朔造访。东方朔以博学睿智、才思敏捷着称。听说东方朔来了,王廷尉就像遇见救星似的命人打开中门将东方朔迎了进来。东方朔笑道:王大人一向悭吝,今天却开中门迎接下官,想必有事求我吧?王廷尉苦笑道:还真被大人言中了,在下遇上大*烦了于是,将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东方朔道:区区小事,竟把你急成这样,亏你还是廷尉,不如把茅坑让出来让下官来蹲!王廷尉道:下官正有此意,茅坑就在这里,要蹲你就蹲嘛!

前往西郊的路上,东方朔问道:既然知道张旷与陈子玉不是凶手,为何要把他们关进大牢?王廷尉道:正是为了麻痹凶手说话间二人早已来到杀人现场,王廷尉指着被压倒的杂草和残留的血痕一一介绍起来,不想东方朔似听非听。突然发现一处石缝里有个洞,他忙趴在地上对着洞穴说起话来。这时,旁边树上传来喜鹊的叫声,原来树上有个喜鹊窝,于是他又跑到树下学起鸟叫来,王廷尉见了不觉直摇头。

转眼十天已过,皇上就要前来观王廷尉审案了,而东方朔由于昨晚喝多了酒还在呼呼地睡大觉,连武帝来到他床边他都不知道。一旁的王廷尉急忙将他摇醒,东方朔迷迷糊糊地看见武帝就在跟前,慌忙从床上爬起来接驾。

武帝询问查案的事,王廷尉支支吾吾半天不敢吭声。后来给问急了,不得不把东方朔推了出来。武帝问道:东方朔,现在蹲在廷尉茅坑上的人是不是你?那好,朕问你,谋杀李艳莲的凶手查出来了吗?东方朔道:查出来了。武帝道:是谁?东方朔道:此人乃长安城里的人精,臣惹不起,因此不敢说。武帝道:还有你东方朔不敢惹的人?好,朕替你撑腰,现在就告诉朕,凶手到底是谁?东方朔道:此人乃陛下的亲外甥、当今的驸马爷昭君!武帝见说不觉一怔,问道:有证据吗?东方朔道:人证物证样样俱全,臣岂敢胡说?

武帝沉吟片刻,见所有的人都把目光集中到他身上,知道是在等他发话,于是道:还愣着干吗?既然是他,那就赶快升堂呀!

刚好昭君昨天酒后杀了夷安公主身旁的仆人,被拘系在内官那里。因为他是皇亲国戚,不敢随便惩处,现在皇上发话了,没有什么顾虑了,便将他押到廷尉衙门来。东方朔又道:陛下,臣还有一个请求,此案须到案发现场去审,因为证人不便进城!武帝不知他瓶里装的什么药,只得随他一起去了西郊的沣河边。

君五花大绑,被推到东方朔面前。东方朔道:昭君,你是怎样强暴李艳莲并杀死她们主仆二人的,说来听听!昭君道:东方朔,你血口喷人!说本殿杀人,有何证据?

东方朔道:你要证据吗?于是撅着嘴吱吱地唤了几声,顿时树洞里、草丛间、地穴内跳出无数只田鼠,密密麻麻盖满了整个河滩。其中一只田鼠一下跳到公案上。东方朔指着田鼠说道:这就是证人!

审案的儿童睡前故事:(4):

乾隆年间,浙江绍兴来了一位知县,是满族人,叫哈雷顿。

  当时正值大旱,为体恤百姓疾苦,他上任第二天便带着师爷微服出访。

  哈雷顿来到西门外,瞧见一头水牛拉着一个圆鼓鼓的东西在原地打转,便奇怪地问:这是啥玩意儿?

  这位绍兴师爷是个混饭吃的,竟连石碾也不识,可他怕老爷怪罪,灵机一动,随口说:老爷,那是圆鼓。

  哈雷顿把圆鼓听成缘故,记在心里。

  他们来到河边,见两人踩着圆滚筒,下面连着长方体的木条格,水哗哗地上来了。

  哈雷顿觉得很有趣,又问:这是啥玩意儿?

  这师爷却连水车都不识,胡乱地说:回老爷,那是走动。

  哈雷顿这回没听错,把走动记下了。

  他们又行了一段路,见一个农夫拿着两个T字型的东西在水田里劳作,那是在耘稻。

  这师爷说不出这农具叫啥,见木棒的一头钩住木轴的一头,便说:老爷,那叫勾搭。哈雷顿听了点点头。

  为怕时间长了忘记,哈雷顿回到县衙,便将缘故、走动、勾搭这六个字工工整整写在纸上,贴在案头。

  这天一位寡妇到县衙击鼓喊冤,哈雷顿命令升堂,三班衙役喊着虎威站立公堂两旁。

  寡妇被带到堂上,眼泪汪汪地说:无赖把我抽满水的田掘开一个口子,将水偷放到他自己田里,害得我家稻田干裂,秧苗枯死。我与他评理,他却撒赖,求青天大老爷为小女子作主。

  稻田干裂秧苗枯死哈雷顿亲眼所见,旱情确实不轻,可这偷水的事没有证据怎么审?他眉头蹙紧想不出个主意来,瞥见案头上那六个字,不由心里一亮,问:有缘故吗?

  寡妇想无赖偷水哪来缘故,便回说没有。

  那么有走动吗?

  寡妇想我怎么会跟无赖走动?忙回说没有。

  哈雷顿有点火了,沉着脸说:你既没有缘故,又没有走动,那么定有勾搭了!

  寡妇一下呆住了,半晌才连声叫屈:冤枉!冤枉啊民妇虽不是名门闺秀,但也懂得三从四德,岂会做出这种伤风败俗的事?望大老爷明察!

  哈雷顿没耐心了,一拍惊堂木:大胆刁妇,竟敢诬告邻农!秧苗枯死那是天意。本县怜你是个妇道人家,不予追究。来啊将她轰了出去!

  喳!三班衙役大声答应,把寡妇赶出县衙。

审案的儿童睡前故事:(5):

  皖北古黄县和芒山县以巴清河为界,河南岸属古黄,河北岸属芒山。巴清河上有座桥,桥名就叫做巴清桥。
  清代雍正年间初春的一个早晨,早起下田的农夫在巴清桥南发现一具横躺在血泊里的中年男尸,分明是被人劫杀!当地里正慌忙报告古黄县的陈知县。陈知县年老迂腐,怕的就是断案子,不少案子到了他手里都是稀里糊涂结案的,人送外号陈糊涂。
  一听县境内出了凶杀案,陈知县的头顿时大了,他极不情愿地坐着青毡小轿来到现场,围着尸首干转半天,一筹莫展,最后一挥手,命衙役将尸首抬到桥北,然后打道回府桥北就是芒山地界了,芒山县的于知县明敏能干,人称于青天,这茫无头绪的案子就请他来断吧!
  只说于知县接到报案后,带着衙役飞马来到桥北岸,对尸首一番勘验,倒也真显得比陈知县有点能耐。他揪起尸首的衣袖嗅了嗅,闻到一股淡淡的药材味,断定死者八成是个药材贩子,又循着星星点点的血迹,找到了桥南的那滩血迹,判断出陈知县已经移了尸。
  当下,于知县命手下衙伇分头传来两县境内几家大药铺的掌柜,命他们辨认一下尸首。果然,药铺的掌柜们一致认出尸首是个姓董的老药客,家在药都亳州,常年推着一辆独轮车,来往于芒山古黄一带兜售药材。按季节推算,他这番应该是来贩卖防治春疫的、被称为老三样的药材板蓝根、金银花和艾叶,不承想中途被人劫杀,连独轮车也不见了!
  但在弄清了死者的身份之后,于知县再也找不到其他的破案线索了,他眉头皱得老高,最后一咬牙,命衙役快马加鞭,再去古黄,务必请来陈知县,两知县共勘此案。
  陈知县心中有鬼,不敢不来。两知县相见于巴清桥旁的河神庙里,打躬寒暄之后,一谈案情便争吵起来。于知县指责陈知县不该移动尸首,嫁祸他人;陈知县岂肯再认这壶老醋钱,硬起嘴巴说河南岸那滩血迹是猪血!
  两知县高一声低一声地越吵越厉害,手下的衙役们也各为其主,大嚷大叫。吵嚷声很快惊动了巴清河两岸几个村庄的村民们:官老爷吵架,太稀罕了!一传十,十传百,大伙不约而同都来河神庙看热闹,里三层外三层,围观两个知县大老爷在神台上像斗架的公鸡那样斗嘴。
  争吵了半天,红头涨脸的于知县大概意识到有失体面,终于住了口,把陈知县扯到了神像后面,两人一番耳语。等两人出来,竟然都脸一寒,喝令两县的衙役关上庙门,把几百个看热闹的村民悉数拘禁,一一询问姓名,登记造册。众村民不由莫明其妙。
  于知县拍打着神案,吹胡子瞪眼地道:尔等可知罪?不经官府同意,擅自观听官府审案,实乃冒犯官府之罪,依大清律,要重打四十大板!这下众人全傻了:重打四十大板,可不是小事,轻则皮开肉绽,重则要了性命!不少胆小的村民,忍不住腿一软,跪下磕头求饶。
  这时,陈知县拱拱手发话了:于大人,这些老百姓固然无知有罪,但毕竟是你我治下的子民。我们做知县的,应当爱民如子,不妨轻饶他们一回。
  如何轻饶法?我们不能徇情枉法!于知县依旧板着面孔。
  陈知县嘻嘻一笑,指着董药客的尸首,朗声道:俗话说,民不举,官不究。刚才本县听那几个药铺掌柜说,这董药客家在几百里之外,家中妻小无依无靠的。我们不妨派个衙役去他家,就说董药客暴病而死,因担心引发春疫,官府把他的尸首就地火化了。他的妻子,是个从未出过远门的妇道人家,还能跋山涉水来到我们这儿,为她的丈夫鸣冤叫屈吗?如此一来,这人命案子,你我两县都无需深究了!
  于知县翻了翻眼睛,无可奈何地叹口气:也罢也罢,这案子也只好按你的法子去办了。只是,董药客被劫走的药材到哪儿寻找去?到时候怎么向他的妻子交代呢?
  这好办。陈知县胸有成竹地捋捋胡须,对台下的村民们发话道,刚才本县替你们求情,于大人答应饶了你们的打板子之罪。但是,你们还是要受点轻微处罚的。董药客丢失的板蓝根、艾叶、金银花这老三样药材,要着落在你们身上!你们回去之后,按人头各买二两老三样来。如此,估摸着也就凑够董药客的药材了。记住,三天后仍来这个河神庙交药材,由几位药铺的掌柜登记验收,不得有误。否则,打板子之罪不可再轻饶!
  众村民这才明白:两个知县实在破不了这起人命案,便个唱黑脸,一个唱红脸,合演一出戏,来个清楚不了糊涂了,又拿老百姓顶缸,真是一对糊涂蛋!但合起来才六两的老三样药材也只不过十来文钱,远比打板子强多了,大伙儿不由得松了一口气,争先恐后地走出了河神庙。
  待村民都离开并将董药客的尸首就地焚化之后,陈知县没好气地对于知县讥讽道:于老弟,今天你出的好主意你这唱黑脸的可占了大便宜了,想来你平时的青天名声就是这么来的?
  于知县呵呵一笑:陈兄,这出戏还没唱完呢,三天后你我还得来这河神庙里接着唱,到时候让你来当青天,如何?
  只说百姓们去药铺买老三样,没想到无奸不商,药铺掌柜们趁火打劫,不约而同地把老三样的价钱提了十几倍!大伙为免挨扳子,也只得咬牙购买。不过,由于老三样隔年药效大减的缘故,各个药铺的存货都不多,转眼之间一销而空。
  没买到药材的村民们叫苦不迭,犹自围着药铺吵闹,你一言我一语,咒骂着草菅人命的昏官和黑了良心的奸商。就在这时,人群里忽又一阵骚动,竟然有人在药铺外叫卖老三样,价钱也比药铺要便宜些
  三天后,于、陈两位知县带着衙役们再次来到了巴清河河神庙,而村民们也陆续赶到了,提着大包小包的老三样,按名册向药铺掌柜们交验。不料,于知县又甩下一纸簿册,要求村民们还须说清楚自己的老三样购自何药铺何人之手,另由县衙师爷登记入册。众人连同陈知县在内,都觉得纯属多此一举,于知县却笑而不语。
  不一时,登记好的簿册呈上案台,于知县接过后略略一瞧,依旧笑着转交给了陈知县,话中有话地请他细细过目。陈知县大诧,待细看罢簿册,不由倒抽一口冷气:村民们所购买的老三样除一部分购自那几家药铺之外,大部分竟然是一个叫张大行的村民和他老婆出手转卖的!就算陈知县再糊涂,这下脑袋也开了窍:一个村民怎么藏有这么多老三样?实在可疑!
  张大行何在?陈知县不觉拍案而起。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于知县扯扯他的袖子,往台下人群中一指,那个满头大汗、在人群里躲来藏去还直往台上偷看的汉子,就是张大行!
  陈知县急命衙役将那汉子捉上台,一问,果然就是张大行!没等陈知县再拍案台,张大行己瘫倒在地,一五一十将自己劫杀董药客的经过兜底吐出
  这张大行家居巴清河边,平时拿起锄头是农民,放下锄头便拿刀作贼。那天傍晚他见董药客推着独轮车赶路,以为车中所载定然是贵重物品,便跟踪至巴清桥桥南,一刀杀了他,趁着天色昏暗,将独轮车推回家。到家后,张大行才发现全是值不了几两银子的老三样,不由暗叫晦气!
  第二天听说两知县为推诿案子在河神庙吵架,心怀鬼胎的张大行自然赶过来看动静,后来见两知县糊涂结案,连董药客的尸首也焚化了,心中暗喜。
  待看到村民们争购老三样导致老三样价钱直翻跟头,利令智昏之下,张大行忙和妻子分头兜售老三样万不料今日于知县命村民们登记老三样购自何人,张大行一听,顿感不妙,心虚胆寒,形迹慌张,被于知县一眼识破!
  陈知县审得明白,即命衙役将张大行押至古黄县死牢。台下的村民们方才大悟:原来当初两个知县吵架是假,设圈套让杀人凶手自投罗网是真!
  于知县又笑着提醒陈知县道:陈兄,案情水落石出,董药客的药材也悉数追回,但你总不能到时候让董药客的妻子再把这些药材推回亳州,一个妇道人家哪有这力气?倒不如陈知县一愣,随即大悟:对,不能便宜了这几个借机发黑心财的掌柜!当下他又一拍案台,喝令几个药铺掌柜上前来,将那些老三样原价购回反正药铺用得着!卖得的钱连同从张大行家中起出的赃款,日后都交给董药客的妻小,也算对他们有所抚恤。
  几个药铺掌柜恰似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只能连连点头。百姓无不拍手叫好,夸赞陈知县是青天!可不知咋的,陈知县听了却面红耳赤,羞愧不已地望着于知县。
  于知县哈哈一笑上了马,对陈知县拱拱手道:陈兄,咱们这七品芝麻官,只要心里有百姓,凡事多谋细思,斟情酌理,好多难案就可迎刃而解。咱们后会有期!说罢,马鞭一扬,绝尘而去

审案的儿童睡前故事:(6):


今天是周五,是玉皇大帝专门接待众仙告状的日子。时凌宵宝殿神仙云集,袖带飘飘,香气缭绕,好不热闹!玉帝魏峨高坐,面容祥和,声音洪亮,众爱卿,今天开庭审理掌管风、雨,雾三位神仙的冤屈,请被告依次上殿。
第位上前的是风婆婆,她身着绿衣,头插金簪,胳膊挽着灰色的风口袋。她走到玉帝面前,大声呼喊,我状告减少的森林,增多的楼房。千百年来,我风婆婆兢兢业业管理风口袋,春风化雨,夏风熟麦,秋风扫落叶,冬风开梅花。江河湖海鼓帆送航,密林花海拂绿送香。我并不求夸赞,只是尽职尽责。可是现在我屡屡被谴责成制造沙尘暴的罪魁祸首,心里实在委屈,请玉帝明理。
玉帝捋捋胡子,问风婆婆,你受委屈了,只是与森林和楼房有何关系?风婆婆说,请我的证人太白金星。
太白金星须发皆白,水袖飘飘,面如满月目似朗星,他快步走出仙班队伍,走到玉帝面前深鞠躬,然后,从宽大的袖筒里掏出个宝物往空中抛去,刹那只硕大的眼睛浮在大殿上方。
金星说,这个是我近年打造的宝贝,叫地球时光眼。记录着500年来的变化。
大家嘘了声。
只见金星朗声说到,回到从前的森林。
话音刚落,大眼睛里出现了望无际的原始森林,林林总总高大粗壮的松树白桦山杨,遮天蔽日密不透风,松鼠杜鹃在枝头跳跃,斑斓猛虎在林间散步,野狼在游荡赤狐在假寐,在这片浩瀚的绿色海洋里,飞禽走兽和睦相处。
正当众仙看的入迷,金星大声说,出现今天的森林。
大眼睛眨巴下:参天的密林被个个巨大的原型树墩代替,上面成百上千的年轮仿佛道道伤疤格外刺眼。老虎,豺狼,狐狸早已绝迹,杜鹃松鼠也不知道哪里去了。在树墩深处,有几个小黑点,越来越近,越来越近,原来是几个伐木工人在休息,电锯在旁边,香烟在手上,脚下个未掐灭的烟头点燃小草在燃烧。所有的树已全部砍完,大把的钞票正向他们招手。
森林消失后,这里很快被沙化,哪怕微风也能扬起尘土。随着沙化越来越厉害,吹过的风裹着漫天黄沙就形成沙尘暴,风婆婆很无奈啊。金星边摇头边说。
玉帝点点头,问到森林消失是沙尘暴的罪魁祸首,那越来越多的高楼有何罪过?
金星微微笑,陛下请看。大眼睛眨了下出现片绿树合抱的村落,青砖红瓦掩映树叶之间,绿水环绕阡陌纵横,鸡犬相闻金鳞游泳。微风吹过,水波兴,稻花香,浣女唱,老农笑。
正当众仙陶醉其中时,眼睛忽然转换另个画面:挖掘机长长的手臂在地下使劲掏,仿佛要把大地母亲的肠子掏出来,每掏把都是满满的泥土,堆在起;推土机如同所向披靡的坦克对着排排房屋摧古拉朽,尘土滚滚,遮天蔽日。瞬间,昔日弥漫泥土清香的村落成为钢筋铁骨的城市,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把脚伸进大地母亲的肚子,抓着五脏六腑,把头钻到天空的怀里,恨不能刺破云霄插进凌宵宝殿。沥青水泥的马路,歪歪斜斜的小树,阵风过扬尘无数。
众仙无不惋惜,风婆婆说,请玉帝明断,如果我这风只带给人间灾难,我就烧掉口袋,不再刮风。
不行不行,千万不能,风婆婆,我那花果山万亩蟠桃园还需要您的风授粉呢,我那风力发电机还指望您发电呢!
大家哄堂大笑,齐声说,还是悟空聪明。
玉帝沉思片刻,低沉的说,风婆婆,你的委屈我知道了,请先退下休息,是否还行风再做商议。请司雨的龙王代表东海龙王诉说冤情。
东海龙王已经是个耄耋老人,驼背躬腰,走起路来颤颤微微,说起话来哼哼唧唧。
老龙王对玉帝说,我状告数不清的工厂和密密麻麻的烟囱。我作为龙王,大海是我的家,可是成千上万的河流都变成干裂的土沟,长此以往我这东海也就没有水了,我将无家可归。我管理着行雨的大事,滋润大地,灌溉庄稼,辛辛苦苦为人间造福,但是这些年招了很多骂,因为我的雨成了酸雨。它酸化土壤,使沃野变成死亡之土;它腐蚀建筑物和古迹,让人类文明满目疮痍;它污染水体,叫种类繁多兴旺的水族大家庭遭受灭顶之灾。
说到水族的消失,老龙王涕泪纵横,那些微不足道的鱼鳖虾蟹都是他血浓于水的亲人。
大殿内阵鸦鹊无声,听的见沉重的心跳。
停顿了会,玉帝对金星说,请再睁开时光眼,让众卿看看吧。
金星长袖甩,时光眼闪现百年前画面:人间遍布清澈见底的河流湖泊,水草参差,鱼虾肥美。云来雨飘,人间欢腾:孩童仰着粉嫩的小脸张开小嘴吞咽雨水,大人用盆盆罐罐盛装雨水淘米洗衣;田地里庄稼如饥似渴的吸收雨水,派茂盛;山野大地房屋小路花草树木,世上万物都在雨中洗了个痛快淋漓的澡,焕然新。
看到自己曾经给人间造福,龙王无限感慨。
可是眼睛眨,展现出成片的工厂,不计其数的地下管道像血盆大口,延伸到几百米下的地下,贪婪的吮吸地下水,眼看着浩渺澄清的地下湖在缩小,在消失,地上河在沉降,在干涸。片密密麻麻的烟囱,像条条凶恶的火龙,吐着火舌冒着浓烟,数不胜数的硫化物氮化物,弥散到空气和太空,遇到龙王撒落的雨滴,便毫不犹豫的融进去,把原本纯洁干净的精灵变成肮脏污秽有毒的酸水。
面对这幕,老龙王痛苦万分,他浑身发抖,声音哽咽,玉帝,这雨咱还下嘛?
陛下,把火焰山重新点燃,让人间永无半点雨滴吧,牛魔王字句,气呼呼的发表自己的观点。
玉帝脸凝重,摆摆手让龙王退下休息。
最后告状的是七仙女,这是玉帝最疼爱的小女儿,掌管天宫落入人间的精灵,雾。七仙女美丽善良,心灵手巧,她身粉红的纱裙,长长的裙摆和飘带,袅袅婷婷走到玉帝面前,深深万福,父皇在上,孩儿状告川流不息的汽车和污秽浑浊的空气。
玉帝满眼怜爱,温和的说,皇儿,它们与雾有啥关系啊,说来听听。
只见七仙女从袖口中拿出卷白纱,轻轻扬手,白纱自动展开漂浮空中。这是种很特别的纱,晶莹剔透,洁润欲滴,远看是纱,近看是片银丝連缀的水。
七仙女温柔的声音如同天籁,只是此时充满伤感,令人落泪。
她说,父皇,这就是我用百分之九十五的瑶池琼浆,百分之五的普陀天虫丝织成的云锦,因为水多丝少极难成功,耗费我所有的心血和功力。它们在高天是飘荡的云,在地面是弥漫的雾;早晨在树林,晚上在原野;缠绕大山增加伟岸和神秘,游荡大海制造海市蜃楼;是文人墨客笔下的主角,是才子佳人心中的精灵。雾是纯洁的水,只给人间美,绝不害人。但是现在切都变了,雾已成霾,遭万人痛恨。
说完,七仙女慢慢拽下漂浮的云锦,走到玉帝跟前,把它放到水晶龙案上。
玉帝仔细端祥,不时摇头和点头。龙案上这片宝贵的云锦,已经不是纯洁无暇的样子,这里片淡淡的红,那里片朦朦的黄,还有黑,绿,说不清的颜色。
众仙见玉帝脸色越来越青,正在纳闷。突然玉帝大手挥,案上云锦下腾空,逐渐放大,放大,直到个个水分子,都看的清二楚。
众仙定睛细看,只见很多水分子已被乱七八糟的杂质取代,他们形状各异,五彩斑斓:有圆球,有长条,有绞链,有长剑。有的像刺猬长满刺,有的像毛毛虫都是毛。有的松软如土,有的坚硬如铁,有的略带甜香,有的奇臭无比。好端端块天宫至宝,已经被糟蹋的面目全非。
众神无不痛心不已。
玉帝苍凉的声音传来,金星,打开时光眼,让大家看看吧。
时光眼里,是水泄不通的汽车,跑着的暂停的,无不在冒烟。林立的工厂,数不清的烟囱,看不到边的油罐,无休止的放炮开山,浓烟混着沙尘,股脑的弥散弥散,钻进雨钻进雾,清新透明的空气点点浑浊,越来越找不到原来的颜色,变成笼罩数十里的霾
再看眼可怜的人间吧:雾霾之下,公路封闭,飞机停航,回家的人如热锅上蚂蚁。还有可怜的倒霉蛋,连环事故中死的死,伤的伤。有人戴口罩,有人光着脸,不论蓝的黑的白的花的,薄的厚的布的纱的口罩,统统挡不住那些隐藏在霾中的杂质,他们张牙舞爪兵不血刃长驱直入,占领肺泡的各个角落,然后用刀砍用剑刺用针扎,使出浑身解数。直叫原本粉红的肺泡慢慢成黑色绿色,原本均匀有力的呼吸逐渐急促逐渐微弱。过不了多久,这个伤痕累累的肺脏要么生出肿瘤,要么不能扩张,个个鲜活的生命便随之完结。
眼睛眨,切换到医院的病房:不管年轻的年老的男的女的,普通群众还是干部职员,不管是英俊潇洒还是卑鄙龌龊,只要你是人,只要你活在这个环境下,肺癌就像黑白无常抓捕灵魂样,个都不会放过,只是时间的问题。每个病人脸上都笼罩着无奈和绝望,愤恨和焦灼,都忍受着剧烈的疼痛化疗的折磨,都将倾家荡产无所有。
污染的空气不仅毁掉了七公主的云锦,更毁掉人类自己!金星悠悠的声音在大殿上空萦绕盘旋回荡。
好端端的人间,糟蹋成了这个模样,人也太不知好歹!玉帝,你下道旨意,我提着金箍棒捣毁人间,让切从头再来!悟空是个急性子,早就气的火冒三丈,按捺不住。
哪吒,老牛等众仙也都在擦拳摩掌,跃跃欲试。
玉帝说,众位爱卿,请安静,让我们好好商议下,再做行动。
第二天,众仙披挂整齐,随玉帝杀出天宫,站上云霄。
玉帝声令下:风雨雷电,给人间点颜色看看!
话音刚落,刹那间电闪雷鸣,暴雨滂沱。飓风卷起万丈海浪,撞击着脆弱的堤坝;惊雷劈开千年古树,引起漫山大火;群山在颤抖,山洪如巨龙倾泄而下;大地在呜咽,深深的裂痕是他无法愈合的伤疤!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是何其渺小脆弱!只有躲藏,只有战栗,只有等待,毫无良策。
突然,玉帝摆手,示意各神暂停发威。
他指着人间几个黑点说,靠近看看,还有不怕死的,在干啥?
原来是个骑三轮车的老人,风雨把他打翻,车的苹果满地乱滚。有几个路过的小学生,帮他拾起来,个不少的放回车子。
看到这幕,玉帝脸色稍解。
然后,他带领众仙驾着祥云向东查看,在个美丽的广场上空驻足。绿草如茵,鲜花盛开,个年轻妈妈领着幼小的孩子在玩耍。孩子伸着小手要摘花,妈妈阻止说,不能摘,花有生命,要爱护。孩子点点头,缩回小手。他张开小腿,跑进草坪,妈妈把拉他出来,认真的对他说,小草是我们的朋友,也要爱护。
这幕被众仙尽受眼底,玉帝下意识的捋捋胡须,微微颔首。
接着,他们飞越片石头山,看见位老人在用力的搬开石块,刨出深坑,载下棵棵树苗,汗水湿透衣背,碎石磨破双手,但是每当他回望成片的小苗,微笑浮现在黝黑的布满皱纹的脸。老人欣慰的笑容感染了玉帝,丝微笑浮现他的嘴角。
他们又飞越个个城市,发现自行车越来越多,机动车越来越少。他们飞越工厂矿区,看到烟囱在推到,煤矿在关停。
终于,玉帝笑了。他问大家,诸位怎么想,毁掉人间吗?悟空啥意见?
没有回答,大家都在思考。
玉帝说,人间还有爱,还有希望,再给百年的时间,看他们能不能抓住这个机会。百年后,我们再做评判。到那时,如果环境仍然没有改善,就毁掉地球,让切重生!
众神都认同玉帝的主意,皆随他回天宫休息。
只是我们,人间小小的分子,能心安理得的休息嘛?场大难让我们侥幸逃过,可是躲过了初,躲不过十五,我们需要好好的思索,努力的去做,为自己赢得活下去的机会!

审案的儿童睡前故事:(7):

  审猴尿
  南宋宝庆二年,设镇平县,第一任县令元好问,为官清正,断案有方,百姓都尊称他为元大人。
  元大人上任的第二天,就有人来击鼓告状。元大人接过状纸,只见上面写道:小民侯妙,状告本村王二,其父生前将他家三亩二分地以五百两纹银卖予小民。现其子王二不肯交割,望大人高悬明镜,为民作主。
  元大人忽然想起,昨天到任就听人说:镇平县城西有个欺压乡邻、无恶不作的土豪,此人名叫侯妙,人们对他恨之入骨。因山里的猴子尿又辣又臊,就送他个外号猴尿。莫非堂下告状的侯妙就是此人?
  元大人看完状纸问道:侯妙,听你所言,王二的父亲把地卖给你,可立有卖地契约?
  侯妙答道:有!有!小民有契约。说着,忙从怀中掏出契约,递给旁边站班衙役,交于元大人。元大人看过契约,沉思片刻,又问道:可有证人?侯妙急忙回答:有!有!中人、证人都在堂外。元大人命速传中人、证人上堂。衙役把中人、证人带到大堂,元大人抬眼望去,这一干人衣帽不整,跪在大堂眼神飘忽不定,都不像本分之人。
  元大人对这一干人审视过后,朗声问道:王二的父亲把地卖给侯妙,你等可知详情?一干人同声答道:知道,知道。元大人命衙役速传王二上堂。话音刚落,外面急匆匆走进一人,朝着元大人当堂跪下,声泪俱下道:元大人,小民冤枉啊!望大人为小民作主。
  元大人问道:下跪者可是王二?小民正是王二。元大人又问:你父亲生前把地卖给侯妙,你为何拒不交割?
  王二闻听,哭诉了事情的经过:
  我父亲去世时,小民已二十五岁,当时家中一切事务均由小民作主。家父有病卧床,得的是心胸疼痛之症,侯妙多次托人到我家说合,要买我家那块地,父亲因这是祖上留下来的老业地,说啥也不肯卖,侯妙见买地不成,就放出口风说,地若不卖给他,就断了我家车路。元大人问道:何为断了你家车路?王二道:我家这块地四面都是侯妙的地,他断了我家车路,不许我家的人畜车辆从他的地头经过。这块地就成了闷葫芦,哪还种得成?到那时,这块地想卖也得卖,不想卖也得卖,老父听如此说,当时气结胸心,来不及救治,活活气死在家中,死时只有四十几岁。王二说罢,泪流不止。
  元大人听了王二的诉说,又看看堂下跪着的一干人,心里已明白了几分。立即命人把中人、证人等带下堂去,单留侯妙一人。元大人问道:侯妙,交接地契之时,你家可吃酒席?侯妙答道:买卖地产房屋,设宴招待中人、证人,这是老规矩了,小人哪能少得了。元大人又问:这几个中人、证人可都在场?侯妙答:在场,在场!元大人微微一笑道:这就好办了。
  元大人命这一干人一个一个进来,一个一个地问:侯妙买地吃酒席时,你可在场?在场,在场。在哪面坐?这些人万没料到元大人会问及这事,要串供已来不及,只好胡诌一气,随便说个方向。元大人命师爷一一记下,命衙役抬来一张方桌,证人和中人一共六个,就搬来六把椅子。在大堂上安放停当。命这六位中人、证人按自己说的方位对号入座。
  此时,大堂外面已被百姓们围得水泄不通,都要看看这位新上任的县太爷如何审问这个祸害乡里、欺诈良民的猴尿。
  只见六个人乱了一阵,一个人按自己报的方向坐了上坐(坐北朝南),其余五人报的都是左边(坐东朝西),两个人同坐一把椅子,已经挤得吭哧吭哧,还剩一人急得团团转,头上直冒汗。元大人惊堂木一拍:大胆,还不快快坐下,再不坐,小心大棍伺候!这人吓得哆哆嗦嗦,坐在了两个人的腿上。
  此时围观的百姓哄堂大笑,个个捧腹。
  元大人待六人坐定,问道:侯妙,吃酒席你是主人。这座位你是怎么安排的?围观的百姓又一次笑弯了腰。
  猴尿见事情败露,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滴。
  元大人威严地大喝一声:大胆侯妙,竟敢串弄作假,欺瞒本县,诬告良民,还不从实招来!侯妙见抵赖不过,更怕皮肉受苦,就一五一十地如实招了供,把如何伪造地契,串通几个酒肉朋友作假证的经过和盘托出。
  元大人听后说道:刁民侯妙,欺压良善,丧尽天良,本当办你个诬告之罪,念你尚能如实招供,拉下去重责四十大板,日后若再为非作歹,定要严厉惩办。堂前站班衙役大都为当地人,对猴尿的为人了如指掌,恨之入骨,元大人话音刚落,众衙役一拥而上,把猴尿当堂按下,重重打了四十大板。侯妙被推出大堂,在街道旁捡了个打狗棍当拐杖,一瘸一拐地回家去了。
  王二谢过元大人明断之恩,回家安心种田。
  审瞎子
  这年农历三月十八日,镇平城隍庙庙会。
  一日早饭后,元大人正在审阅案卷,忽听大堂外三声鼓响,急忙升堂,命衙役带过击鼓人。元大人朝下看去,堂下跪着一老一少,老者双目失明,六十岁上下。那少年十六七岁,跪在堂下眼泪汪汪地说道:大人,小人今早拉了两捆山柴进城赶会,临行时我娘把织的两匹布命我带到会上去卖,同卖柴的钱合在一起多称些棉,够今春纺织度日。行至半路,遇到这个老头,想搭我的车进城赶会。我看他是个盲人,怪可怜的,就扶他坐上车来。不料到城里下车时,他把我的包袱抱在怀里,硬说包袱是他的,望大人明断。
  瞎子也说道:启禀青天大老爷,小老儿今日进城卖布,顺便乘他的车,谁想临下车时,他竟讹我的布,望大人高悬明镜,替小民作主!
  元大人命衙役从瞎子怀里取过包袱,问道:包袱里的布可有记号?少年回答说:临出门时,娘只交代让我卖布,我也说不上有啥记号。瞎子急忙接口说:大人,这布是我的,我有记号,布面一尺二寸宽,两丈四尺长,两匹布宽窄长短一样。元大人命人取来尺子当堂量过,竟同瞎子说的分毫不差,元大人当即勃然大怒道:清平世界,朗朗乾坤,年轻人竟来讹诈老人,天理难容!少年听了,只是流泪,说不出话来。元大人又平和地说道:看这布染得黑蓝黑蓝的,颜色真够足的。少年结巴着还没说出话来,瞎子急忙说道:我外甥是开染坊的,我让他把这两匹布颜色染好点,好卖个大价钱。元大人和当堂众衙役听了,都笑得前仰后合。瞎子听众人大笑,朝上直翻白眼,不知何故。
  这时,只听堂上惊堂木一响:大胆刁民,坐了人家的车,不思感谢,反而恩将仇报。明明是生白布两匹,哪来的颜色。还不从实招来。瞎子这时方知中计,无奈事已败露,又怕皮肉受苦,只好乖乖地招了供。
  原来瞎子一坐上少年的车,摸摸身旁有个包袱,把包袱抱在怀里说道:我把包袱抱着,免得滚下车去。少年只当瞎子是好意,就放心赶他的车。瞎子摸摸包袱里是两匹布,就见财起意,一路上用手卡了布的长短,又一页一页数了布的层数,心里暗暗记下。
  元大人狠狠地斥责了瞎子,念其是盲人,免了四十大板,又亲手把布交给少年。一时三刻,了结了这桩公案。
  元大人任镇平县令六年之间,全县境内,村村无讼,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家家安居乐业,被后人广为称颂。  

审案的儿童睡前故事:(8):

  从前,永嘉县一位新上任的丁知县,他性情刚直,为官清正,办事认真。
  一日,丁知县坐在大堂批阅诉状,突然门口传来一阵争吵声,抬头一看,见一个后生和一个乡下人拼死命争夺着一只大白鹅,边骂边走进公堂来。
  丁知县喝问道:你们两人为何在此大吵大闹?
  那后生抢先说:老爷在上,我住在东门城门头,早上拿米糠在门口喂鹅,这个乡下佬趁我转身进屋的时节,捉走我的大白鹅,被我逮牢了,还不肯还我,请老爷为小民做主。
  丁知县又问乡下人:后生说你偷他的鹅,这事是真的吗?
  乡下人胀红着脸,气呼呼说:老爷,这只鹅明明是我从楠溪带到城里给丈人的。我刚从舴艋船上岸,这无赖就过来,硬逼我把鹅卖给他。我不卖,他就抢,还诬告我偷他的鹅。小人讲的句句是真话,求老爷明断。
  丁知县问他们有没有旁人可以作证,两人都说没有。
  没有?丁知县想了想说:既然没有旁人作证,那就叫鹅自己讲吧!他叫差役拿来张大白纸,摊在大堂上,把鹅放在纸上,盖上箩筐,吩咐两人在旁等候公断。
  一会儿,鹅在箩筐下面扑扑拍了几下翅膀。丁知县听见响声,忙叫差役揭开箩筐,看看鹅到底画了什么字。
  差役不懂得丁知县说话的意思,揭开箩筐看了一看,就禀告说:鹅什么字也没画呀,只拉了一堆屎。
  丁知县皱起眉头,讲:你们当差多年了,还恁糊涂,快再去仔细看来。
  差役不敢怠慢,捂住鼻子,凑近鹅屎细细辨认。看了半日,还是没看出名堂来,只好硬着头皮回禀丁知县讲:老爷,纸上只有一堆青绿色的鹅屎,奴才实在看不出有什么字。
  丁知县听了点点头,就叫两人上堂听判。他指着大白鹅对乡下人说:鹅自己招认是你的,你把它带走。又转身问那后生说:你服不服本官判决?后生还硬说鹅是自己的。
  知县大怒,一拍惊堂木,大声喝道:大胆刁民,竟敢在本官面前耍招。谁不晓得鹅是边吃边拉的。乡下人拔青草喂鹅,它拉的屎是绿色的;你呢,刚才说用米糠喂养,那么鹅拉出的屎一定是黄色的。你自己来看看,这只鹅拉的屎不是绿的?你年纪恁轻,就欺侮乡下人。来人呀,给下去重打二十大板!


儿童故事网     蜀ICP备2022017070号-2    www.0551dy.com      Sitemap    Baidunews
法律声明:如有侵权,请告知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30个工作日内处理。E_mail:ybzzkj  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