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睡前故事 / 小故事 / 成语故事 / 儿童故事 / 故事会 /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儿童睡前故事

有关山西的睡前故事哄女朋友15个


2022-09-10 06:43:43 儿童睡前故事



有关山西的睡前故事哄女朋友_儿童睡前故事

15个有关山西的睡前故事哄女朋友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15个关于山西儿童睡前故事,供各位参考,同时还提供了古诗文、作文、组词、词语、故事、好词好句。点击查看更多儿童睡前故事

山西的儿童睡前故事:(1):

河北省广大地区流传着这样的民谣:“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问我故乡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这是说,自己的祖宗是从山西洪洞大槐树下迁移来的。如果接着要问:为什么迁移呢?那就得从“燕王扫王”说起了。 燕王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四子,名棣,领重兵镇压守大都(即今北京)。朱元璋长子朱标早死,朱元璋死后,根据传长不传嫡的传统,朱标的大儿子朱允(火文)即皇帝位,年号建文。建文帝听从齐泰、黄子澄等大臣建议,大力削藩,剥夺分封全国各地的叔父们的兵权。燕王以讨齐、黄为名,起兵反抗,号称“靖难”。建文帝派兵平叛。于是在河北、山东一带,进行了长达三、四年之久的大战。史书上称之为“靖难之战”,民间传说则为“燕王扫北”。在此期间,人民遭受战乱的破坏和自然灾害的袭击,“村庄毁去十之八九,民仅存十之一二”,“春燕归来无栖处,赤地千里少人烟”。史书上记载,河北这块地方“青辚白骨”,“怵惊心目”,满目荒凉。而山西洪洞一带,却无兵荒马乱之苦,连年风调雨顺,四境安宁,人民生息繁衍,一片升平景象。 “靖难”之役,以朱棣的胜利而告终。1403年,燕王军攻占南京,建文帝于战乱中失踪。燕王即皇帝位,改年号永乐,是为明成祖。明成祖在历史上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大力发展生产,极力恢复河北一带经济。永乐初年,诏令从山西“分丁于真定、南官一带占籍为民。”于是,当时的中央政府便在洪洞县设立一个移民机构,专门办理移民事宜。相传此处有一棵老槐树。故河北老百姓中有“要问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老槐树”的说法。

山西的儿童睡前故事:(2):

  1853年五月,太平天国派天官副丞相林凤祥、地官正丞相李开芳和春官副丞相吉文元率二万余人北伐,任务是乘虚而入,直捣清朝老巢北京。北伐军从仪征出发以后,过关斩将,势如破竹,很快攻入河南,眼看就要在巩、汜间渡过黄河,由河北直趋京津,清政府极度恐慌,马上调兵堵截太平军过黄河入河北。9月2日,太平军在河南济源受到清军胜保阻止后,不能实现原定入河北的企图,改由封门口进入山西垣曲县境内,绕道进击北京,从而拉开了太平军在山西境内25天的军事行动。

  9月3日,太平.军攻克垣曲县城,清军河道观察使张锡藩战死,知县晏宗望等官吏被杀。太平军开仓济民,休整三日,9月7日,太平军攻占绛县,杀知县潘名魁,随即马不停蹄直趋曲沃。次日,曲沃城破,知县丁璜被杀,百姓踊跃欢迎大平军。曲沃陷落,清廷惊慌万状,因为下一个目标就是平阳府,即今临汾,一旦临汾落入太平军之手,平阳至太原一路坦途,无险可守,山西就有全面陷落之虞,因此清廷急令内阁大学士胜保率军全面围堵太平军。9月12日,卧牛城临汾已经在太平军之手,太平军稍做休整即出洪洞北上,在高河桥边太平军因情报不准遭到清军伏击,造成入晋以来与清正规军作战的第一次失利。由于清军扼守霍县至灵石间的韩侯岭一带,太平军当机改北行为东进,经岳阳县之古县镇(今古县)进入屯留、长子县境,9月25日下午攻占黎城,次日拂晓便从黎城出发,经东阳关进人涉县(今属河北),直抵直隶临名关(今河北永年县境),太平军绕道山西入河北的军事行动完成了。

  太平天国北伐军从9月2日由河南济源进入山西垣曲,到9月26日经东阳关出山西,共在山西达25天,先后占领过垣曲、绛县、曲沃、平阳、洪洞、潞城、黎城等一府六县,所至之处军纪严明,杀贪官污吏,开仓济民平冤狱,深得人民拥护。

  

//7o

山西的儿童睡前故事:(3):

  有释迦牟尼真身舍利塔的建造,佛经记载,阿育王继位后成,为报佛恩聚佛祖真身舍利八万四千粒,建塔八万四千座。震旦(即中国)有十九座。这十九座塔,其中部分塔因倒掉、修缮、迁移等原因,相继发现了弥足珍贵的佛祖舍利及大批珍贵的供养物。

  十九座塔中,有五座在我们山西。分别是:建于十六国时期的河东蒲坂塔(今永济莺莺塔)、建于北周的晋州霍山南塔(今洪洞厂胜寺塔)、建于北齐的代州城东古塔(在代县城)、建于隋代的井州净明寺塔(在太原市晋源区)和建于隋代的并州榆社县塔(在晋中市榆社县)。

  幸运的是.山西五塔,虽经千年风雨,其间几次重修,但至今保存完好,所以塔中所埋之物,数百年来从未示人。只是在碑记中有所记述。其实;就佛学价值和历史价值而言.山西五塔可以说是文物大省皇冠上的明珠。

  山西佛祖真身五塔,价值连城。自建成之日起,保护佛陀舍利的职责就落到了五寺高僧的头上。在封建年代,高僧们对佛舍利的存在讳莫如深,甚至采取瞒天过海、移花接木的办法,隐瞒降低人们对佛舍利的关注和兴趣。比如人们谈及莺莺塔、飞虹塔时,议论最多的是男欢女爱的西厢记和价值极高的的明代琉璃构件,而对国之重宝佛陀舍利一无所知。久而久之,后来人甚至包括一些僧侣和学者,对真身五塔都缺乏全面的了解,以至于遗落民间无人识。这种被动、低调的保护办法,直接导致个别佛塔任由风雨剥蚀,备受冷落。如坐落在太原市晋源区古城营村的阿育王塔,周围的其它寺庙建筑早已不复存在,只有孤塔独自挺立风雨中,满目疮痍,破败不堪,随时有倒塌的危险。

  同样是佛祖其身塔,陕西法门寺塔因在风雨中倒掉,佛舍利横空出世,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国家斥巨资重建保护。同时此地也成为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每年给当地政府带来数千万元的收入。而我们山西五塔,因未发生过劫难,佛陀舍利至今长眠地下。世人知之甚少,文化学者缺乏了解,三宝弟子讳莫如深,旅游界不屑一顾,所以山西五塔直到现在处于古老的被动维持、低调保护的状态。

  

/7o8/c.

山西的儿童睡前故事:(4):

  道教与流行于中国的佛教以及伊斯兰教、基督教不同,它是唯一根植于本国、发源于古代文化的民族宗教。它在形成发展过程中虽曾受过佛教的影响,但主流是中国的传统,并从一开始就以儒学辅助者的面目出现,大量吸收汉代阴阳五行化了的儒家经学,因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

  道教产生于东汉末年。早期道教分为五斗米道和太平道两大派别,都是在汉末农民起义的斗争实践中形成发展起来的,所以,早期道教主要是在下层民众中流行,并与农民反对封建剥削压迫的政治愿望相结合,成为发动农民起义的中坚力量。

  五斗米道又称天师道,是由张陵、张衡父子组织发展起来的,尊奉神化后的老子为教主,以《老子五千文》(即《道德经》)为主要经典,自称受命于太上老君而传经布道,最初主要活动于川西北和陕南一带。

  太平道由奉事黄老道的张角所创立,以《太平青领书》(即《太平经》)为主要经典,奉祀“中黄太一”为至尊天神,张角自称“黄天”,有道徒数十万,遍及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汉灵帝中子元年(184),太平道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号召,以头戴黄巾为标志,发动了推翻汉王朝的黄巾起义,“八州之人莫不毕应”,“一时俱起”,“天下响应,京师震动”(见《后汉书·皇甫嵩传》);五斗米道也与黄巾起义东西呼应,张陵之孙张鲁还在汉中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地方政权,统治了近30年。

  黄巾起义被镇压后,太平道传授不明,基本上销声匿迹了;天师道的张鲁后来投降曹操,并被曹操用调虎离山之计将其势力迁往北方,从此便在北方广泛传播开来,同时其内部也开始分化,逐步结束了道教的早期活动阶段。

  南北朝时期,由天师道组合成的道教发展到了上层社会,被改造成为主要为皇权服务的官方宗教,形成了遥相呼应的北天师道和南天师道两大派别。北天师道首领为寇谦之,南天师道首领为陆修静,两派都对早期道教进行了全面改造,修订了教规教仪,使已经上层化了的官方道教从形式到内容都逐步健全和充实,成为封建统治者得力的御用工具,以后便一直受到封建统治者的崇奉和扶植,道教也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当时,北魏王朝统治下的山西是北天师道的策源地和活动中心,对于道教在北方的传播起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山西的道教文化也在这时进入了第一个历史高峰期。

  北天师道的创始人寇谦之,出身于当时北方的大姓豪族。据记载,寇谦之有着异常神奇的生平经历。他“早好仙道,有绝俗之心,少修张鲁之术,服食饵药,历年无效”;因他诚心向仙,便与自称“仙人”的成公兴相遇,即跟随成公兴到华山、嵩山修行,前后共七年,成为“精诚远通”的道土;北魏明元帝神瑞二年(415),因他“守志嵩岳,专精不懈”,又遇到称为“太上老君”的“天神”,赐与他仙经《云中音诵新科之诚》20卷;明元帝泰常八年(423),自称“老君之玄孙”的李谱文来到嵩山,赐与他仙经《录图真经》60卷;太武帝即位的始光元年(424),他便带着他的仙经献给太武帝,太武帝重臣崔浩“独异其言,因师事之,受其法术”,对他无比崇敬,于是,崔浩上疏太武帝,盛赞寇谦之道术“辞旨深妙,自古无比”,在崔浩的影响下,太武帝“欣然”接受了寇谦之的道术,“于是崇奉天师,显扬新法,宣布天下,道业大行”,并在京郊设立道坛,作为北方天师道的活动中心(见《魏书·释老志》)。从此,寇谦之深受太武帝重用,被尊为国师,参咨军国大事,并在太武帝的大力扶植和崔浩的积极协助下,开始了改造早期道教、建立健全北天师道的活动,北方的道教文化也由此进入了繁荣兴盛的发展阶段。

  寇谦之为创立新型的天师道而采取了以下重大步骤。其一,通过制造宗教神话,尊奉太上老君,以确立自己作为新天师道首领和“帝王师”的合法地位。如他说他在跟随仙人成公兴修行期间,成公兴曾对他讲:“先生未便得仙,政可为帝王师耳。”(《魏书·释老志》)意思是自己精诚通仙,之所以未能飞升,是由于仙人留他在人间去做“帝王师”;又如。他说太上老君也曾对他讲:“自天师张陵去世以来,地上旷诚(职)修善之人,无所师授。”于是授予他“天师之位”,赐予他仙经《云中诵音新科之诫》20卷,要他“宣吾《新科》,清整道教”(见《魏书·释老志》)。意思是太上老君鉴于道教创始人张陵死后,天师之位空缺,才命他继承天师,整顿道教。这样,寇谦之即通过制造宗教神话,假托天神名义,使自己作为新天师道首领和“帝王师”的地位合法化了。但是,天师道自张陵开创以来,皆是张姓,代代世袭相传,寇谦之为异性之人,又怎样说明自己继承天师地位的合法性呢?为此,他除了假托太上老君名义取得“天师神授”的合法权外,又提出“天道无亲,惟贤是授”的新理论,以革除教权世袭的传统惯例。说:“有祭酒之官,称父死子系,使道益荒浊。诫日:“道尊德贵,惟贤是授,若子胤不肖,岂有继承先业有祭酒之官?”(《老君音诵城经》)这样,寇谦之也就以异姓之人取得了天师道的合法领导权。从此,天师道的张姓世系便隐没不显了,直至隋唐,天师道皆无确定的传道世系;北宋真宗以后,才又恢复了天师道张姓世袭的地位(参见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魏晋南北朝》,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411页)。

  其二,在取得合法的天师地位基础上,修订教规教仪,确立新的道教宗旨,把天师道改造成为兼融儒家思想、吸收佛教教仪的新宗教,成为主要为皇权服务的御用宗教。他借太上老君之口宣称:“除去三张(张陵、张衡、张鲁)伪法”,“专以礼度为首”(《魏书·释老志》)。就是全面革除早期天师道的教规教仪,以遵守纲常名教视为第一信条,使道教与儒学融为一体。他还宣称,在新天师道崇奉的天上“三十六宫主”中,佛被排在第32位,也是道教的真神,因此,道教与佛教也是相通的,并且,他所主持的道教活动在诵经、持戒、礼拜、祈祷等方面都大量吸收了佛教的教仪。同时,他又借老君玄孙李谱文之口宣称:他继承天师之位的任务是“辅佐北方太平真君”(《魏书·释老志》),并声称太上老君授予太武帝以“太平真君”之号,要太武帝“以真君御世”,“以成太平真君”。太武帝欣然“从之”,“于是亲至道坛,受符录”(《魏书·释老志》)。从此,太武帝身为国君又披上道教领袖的外衣,寇谦之是道教教主,又充当太武帝国师,北魏朝廷变成了政教合一的政权,新天师道变成了北魏政权的御用宗教。

  由上可见,“寇谦之的新道教实为儒、释、道三家思想的产物,其形式虽为道教的形式,但其内容多为儒家的礼法、佛教的戒律,并且吸收了某些当时流行的以老庄思想为中心的玄学思想”(汤一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陕西师大出版社1988年,第229页)。这也就与早期道教有了很大不同,更加适应封建统治阶级的要求了。

  魏晋南北朝以后,从隋唐到北宋,道教在统治者的大力扶植下继续向前发展,尤其是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儒、释、道之间的思想大辩论,道教的教理进一步深化了,从而吸收儒学和佛学来充实自己的教义,进一步显示出儒、释、道三教文化的交汇和融合;同时,道教内部南北不同的学术流派亦互相交融,从而使它的教理向纵深和细密的方向发展。

  到南宋和金、元时期,道教又进入鼎盛。当时,由于南宋与金、元南北对峙,民族矛盾尖锐,道教内部也随之宗派迭起,南北各地均先后出现了众多不同的道教流派,可谓教派林立。到金、元之际,全国又形成遥相呼应的南北两大教派,即北方的全真教和南方的正一教。全真教由王重阳创立,正一教由张天师第38代子孙张与材掌教,两大教派都提倡儒、释、道三教同源一致,大量融合儒、佛思想,尤其是以援引和融摄理学思想为特色。

  王重阳创立的全真教在元初受到统治者的大力扶植,其弟子丘处机深为元太祖重用,掌管天下道教,使全真教风靡一时,其教理更加突出“三教圆融”。王重阳“以道德性命之学创为全真,洗百家之流弊,绍千载之绝学,天下靡然从之”(元·李鼎:《大元重修古楼观宗圣宫记》)。他把理学家的“道德性命之学”作为全真教的宗旨,并宣称:“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释道从来是一家,两般形貌理无差”(《重阳全真集》卷一、卷十)。同时,全真教也更加世俗化了。它把民间传说“八仙”之一的“纯阳子”吕洞宾奉为“祖师”、“天尊”,俗称“吕祖”。吕洞宾为唐河中府永乐县(今山西芮城县永乐镇)人,出生于山西,也因此,山西地区特别是晋南地区成了全真教文化宝库之一,留下了大量的全真教文物遗产。

  当时,在山西创造全真教文化的著名代表人物是丘处机的弟子宋德方。宋德方道号披云真人,是元太祖十五年(1220)随丘处机西游大雪山晋见成吉思汗的十八侍行弟子之一。西游归来后,随丘处机驻燕京(今北京市)之长春宫,为教门提点。元太宗九年(1237),遵其师丘处机的遗志与嘱托,来到平阳(今临汾市)玄都观,主持刊刻《玄都道藏》,他往返奔波于山西管州(今静乐县)、上党、太原、晋南等地,搜集遗经,设局雕刻,历时近10年,刻成7800余卷,版藏于玄都观,称“玄都宝藏”。这是宋德方一生中最重要的业绩,是他对中国道教文化的杰出贡献,也是山西道教文化发展的光辉一页。《玄都道藏》大功告成后,宋德方被赐号“玄都至道真人”,死后被追为“玄通弘教披云真人”,可见他是长期活动于山西地区的一代有影响的道教宗师。

  同时,吕洞宾家乡、芮城县永乐镇修建的规模宏大

山西的儿童睡前故事:(5):

  近年来,我国历史地理学界兴起了一门新的分支学科——中国古都学。中国古都学将古都定义为:凡中国古代独立王朝或政权的都城(含陪都),有一定的年代,其遗址的现代地理位置确切,距现在有关城市较近,都可叫作古都,都是中国古都学研究的对象。

  山西历史悠久,战略地位重要,古代曾有19个王朝或政权在其境内建都14处,根据上述古都的定义标准,这些都城都属古都。

  山西建都政权最多的古都当属省会太原市。太原古称晋阳,从公元前453年三家分晋到前425年赵献子迁都中牟(今河南鹤壁),晋阳为赵国都城29年;十六国时期,氐族所建的前秦政权在晋阳建都2年;唐末五代,沙陀贵族李克用的晋政权以晋阳为都17年;五代十国时期刘崇所建北汉政权在晋阳建都29年。此外,北齐、唐、后唐等政权还以晋阳为“别都”,陪都达百数十年之久。

  山西建都时间较长的古都城市还有侯马市、大同市、临汾市和夏县。侯马,春秋战国时期称绛,是著名诸侯国晋的都城,从公元前585年营建到前370年迁都屯留,晋阳以此为都达216年;大同市古称平城,从公元398年到公元493年,此城为鲜卑族拓跋部所建北魏政权的都城96年。此外,大同还是契丹族所建的辽政权和女真族所建的金政权的陪都;临汾市古称平阳,从公元前453年到前416年,平阳为韩国都城38年;秦汉之际,西魏王魏豹以此为都2年;十六国时期,从309年到318年,匈奴左部帅刘渊所建汉政权以此为都10年。夏县古称安邑,从公元前453年三家分晋,到前365年魏惠王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此地为魏国都城89年。

  除此而外,建都时间较短(不足15年)的山西古都城市计有:屯留县,公元前370年到前359年,为晋国都城12年。沁水端氏镇,前359年到前349年为晋国都城11年。长子县,从386年到394年,为西燕政权都城9年。朔州市,古称马邑,隋末唐初从617年到620年为定扬可汗刘武周都城4年。长治市,古有黎亭,十六国时期从305年到308年为刘渊汉政权都城4年。离石市,304年为刘渊汉政权都城1年;唐初619年到620年为刘王刘季真割据政权都城2年。阳高县,东汉初称高柳,从公元40年到41年,为汉帝卢芳割据政权都城2年。方山县,古有左国城,公元304年到305年为刘渊汉政权都城2年。隰县,十六国时期称蒲子,公元308年到309年为刘渊汉政权都城2年。

%78><

山西的儿童睡前故事:(6):

  120多年前,山西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灾害波及的时间之久、范围之广、人口之多都是空前的。

  这场灾害在光绪二年(1876)秋已视端倪,当年全省有30余个州县受重灾侵袭。第二年农历丁丑年间,山西绝大部分州县绝收绝种。光绪三年七月初四日,有位名叫温忠翰的御史上奏折称:……山西—省,荒歉更甚于去年,人情汹汹,朝难谋夕,子女则鬻于路人,攘夺或施于里党。啼饥者远离数郡,求食者动聚千人,户少炊烟,农失恒业,……秋禾半皆枯槁,丰稔之望须待来年。”这时,有“剃头”之称的湘系军阀曾国荃来到山西任巡抚,主持荒政事务。灾情在发展,饥民在增多,整村整镇死亡者日以数计。这时西方传教士李提摩太也来到灾区,由太原南行300公里,记录下一份内容翔实的灾情报告。他在光绪四年二月二日的日记中写道:“南行已五百三十里。下一座城我见到了平生最可伯的景象。……城门口旁边堆放着被剥光了衣服的一大堆男尸,一个叠着一个,就好像在屠宰场看到的堆放死猪的样子;在城门口的另外一边同样地堆放着一大堆女尸,衣服也全被剥光,这些衣服全被送到当铺换取食物了。城门口停放着车辆,准备装运这两大堆尸体到城外埋葬,……这一带路上的树都呈白色,从根部往上十尺到二十尺的树皮全被剥光充作食物。我们经过的许多房屋都没有门和窗,全部被拆掉卖了当柴烧了。屋里厨房的锅子,只只都是空的,因为实不掉只好扔在那里,户主都已走光或死去。”光绪四年间,山西的旱灾依然不减,用山川枯竭、赤地千里、饿殍遍野描述当时的情景丝毫不显夸张。

  光绪三四年间的山西大灾震动了朝野上下。大灾发生之后,清政府令江苏、浙江、江西、安徽、湖北、福建、广东、四川等省向山西划银拔粮,同时还实行荒政捐输。光绪三年先在省城设立捐输局,向本省富商巨绅劝捐,后来又陆续在江浙、两湖、两广和直隶、四川等地劝捐。在劝捐局存在的三年内,共捐得赈谷58540石,赈银2200多万两。不过划拨银两漕粮及募捐所得有限,积贫积弱的政府也无力确保灾民的生命安全,全省人口总数从灾前的1600多万下降至灾后1000多万,三分之一的人在大灾中或饿毙或逃亡。大灾对山西近代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非常深刻的不良影响。

s/7o8/c.js

山西的儿童睡前故事:(7):

  中国古代的宗教文化,主要是佛教文化和道教文化。在中国宗教文化园地里;山西地区格外光辉夺目。佛教是西汉末、东汉初逐步由印度传入中国的,道教是东汉末年在中国本土上形成发展起来的民族宗教。无论佛教还是道教,都不是起源于山西地区的宗教,但是,在中国封建时代,山西地区的佛教和道教文化异常繁荣兴盛,是中国佛教文化和道教文化发展的重要基地之一。这种现象,在一定意义上也和山西地区的历史文化传统以及当时的社会政治背景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

  一、山西地区的佛教文化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至隋唐时代达到鼎盛,其间,大体经历了佛教经典在中国大量传播、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逐步融合以及建立中国化的佛教宗派这样几个发展阶段。在这几个阶段,都显示出由山西出家的著名高僧的历史贡献,其中最为杰出的代表人物是法显、慧远、昙鸾等几位高僧。

  法显是东晋时杰出的佛经翻译家和旅行家。俗姓龚,平阳武阳(今临汾市西南)人,平民出身。他的三个哥哥都在童年夭折,父母唯恐他不能成人,在三岁时就送他到佛寺当了沙弥(小和尚),希冀依靠“神佛”的保拓,免除夭折之难。法显从小对佛很虔诚,20岁时受了“大戒”,信仰更加坚定,行为更加严谨,众僧称誉他“志行明敏,仪轨整肃”(《高僧传·法显传》)。

  法显生于南北分裂、社会动荡的东晋十六国时代,佛教在北方广泛流行。当时,北方地区先后建立起众多少数民族政权,他们与汉民族隔阂很深,尤其是在思想信仰上,汉族信奉儒家教义,认为“佛,外国之神,非诸华所应祠奉”;他们则主张“佛是戎神,所应兼奉”(见《晋书·佛图澄传》),把佛看作是自己民族的宗教。因此,为了从思想上统治汉族广大民众,他们大力宣扬佛教,政治上扶植佛教发展。如石勒建立的后赵国百姓,在印度高僧佛图澄的宣传下,“多奉佛,皆营造寺庙、相竞出家”(见《晋书·佛图澄传》)。但是,佛教的迅速发展也带来不少混乱。主要是僧人受统治者支持享有特权,于是“真伪混淆,多生愆过”(见《晋书·佛图澄传》),出现大量不法行为,引起民众不满,严重削弱了佛教;同时,佛教自身的规章制度,尤其是戒律也很不健全,当时虽有不少西域僧人翻译的佛经在中国流传,但很不系统,且多是口授相传,辗转流行,不免讹误增损,而戒律的翻译又极为缺乏。戒律的松弛和僧人特权的加大,更造成佛教界的混乱。

  这种状况,对于正直笃信的法显来说,是不能容忍的。为了保卫佛教的纯洁性,以利于佛教的发展,他决心西行印度,到佛教发源地找回完整的戒律,由此建立一套维持僧众团体及僧众个人的规章制度,作为佛教团体和个人的行为准则。于是,东晋隆安三年(399),法显与同学数人从长安出发,“至天竺寻求戒律”(法显《佛国记》,又名《法显传》),登上了西向印度取经的征途。

  法显从长安出发时已是65岁高龄,他们一行数人,西经戈壁,越葱岭,周游天竺,后经印度洋到山东半岛登陆,最后回到东晋都城建康(今南京市)。在外历时15年,历经30多个国家,包括今日我国的西北和阿富汗、克什米尔、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以及我国南海、东南沿海等地,归来时已是80岁老人。他是当时中国走得最远的人,“汉之张骞、甘英皆不至此”(《佛国记》)。

  法显在印度刻苦勤学掌握了梵文梵语,把大量口传佛典记录下来带回中国,归来后,又亲自译成汉文,从此,中国内地佛经结束了西域的中转,直接沟通了东方的两个文明发源地,中国佛教更系统地发展起来了。同时,法显撰写的《佛国记》不仅是一部佛教典籍,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重大意义,而且也是我国最早记录中亚、印度、南洋各国历史、地理、科学、艺术和文化的伟大旅游撰著。唐代高僧义净指出:“自古神州大地,轻生殉法之宾。(法)显法师则创辟荒途,(玄)奘法师乃中开正路。”(转引自靳生禾:《旅行家法显》,第19页)就是说,法显是我国西天取经的开山大师,唐代玄奘进一步开拓了取经道路;而且,法显的《佛国记》也可以同玄奘的《大唐西域记》相与媲美。

  由山西出家的另一位著名高僧慧远,在使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方面做出了杰出的历史贡献。

  慧远也是东晋时高僧,本姓贾,雁门楼烦(今宁武县附近)人,出身士大夫家庭。“年十三,随舅令狐氏游学许、洛,故少为诸生,博综六经,尤善老庄”(《高僧传·慧远传》)。说明慧远少年时代主要学习儒家经典,对当时流行的道家老、庄思想也很精通,但还未形成确定的志向。东晋永和十年(354),慧远21岁,深慕江东范宣子,便偕同其弟一道“欲渡江东”,拜师从学,因北方战乱,道路不通,未能如愿。这时,正值高僧道安在太行恒山(今河北省阜平县北)立寺传教,“声甚著闻”,他又与其弟“遂往归之”。听了道安讲经说法后,十分敬佩,惊叹说:“真吾师也!”认为以前十分喜爱的“儒道九流,皆糠比耳”,毅然与其弟削发出家于道安门下。“常欲总摄纲维,以大法为己任,精思讽持,以夜继昼”,深为道安赏识,24岁便开讲佛经(见《高僧传·慧远传》)。从此,终生皈依佛门,坚定了自己的人生道路。

  东晋太元六年(381),48岁的慧远来到庐山,深感“庐峰清静,足以息心”,便在这幽静秀丽的庐山定居下来,开始了他富有特色的传教生涯,从此足不出山,直至83岁逝世(见《出三藏记集·慧远传》)。慧远在庐山的活动主要分三个方面:

  一是著书立说,阐释佛理,宣扬佛法。他一生“所著论、序、铭、赞、诗、书,集为十卷,五十余篇”(《高僧传·慧远传》),绝大多数作于庐山。通过著书立说,形成了他的以佛教义理为核心,又广泛吸收儒、道各家学说的中国化的佛教思想。他明确主张“内外之道,可合而明”(《沙门不敬王者论》),儒、释、道三教思想可以融合一体。在东晋,一再发生过关于沙门(佛门)该不该礼敬帝王的争论,其实质也就是佛教与中国传统礼教的关系或者说佛教在中国是否合法的争论。为此,他写下了《答桓大尉书》、《沙门不敬王者论》等名篇,一方面主张在家信徒(居士)必须遵从世俗,礼敬君亲,尽忠尽孝;另一方面,出家僧人又必须保持佛门的独立性,不礼敬君亲,无所谓忠孝。他指出,从表面看,沙门不敬君亲是“内乖天底之情”,“外阙奉主之恭”,违反了封建礼教,但这样可以使沙门以其高尚其志的榜样影响民众,从根本上维护了统治者的最高利益。总之,“道法之与名教,如来之与尧孔,发致虽殊,潜相影响;出处诚异,终期则同”(《沙门不敬王者论》)。佛教信仰与封建礼教不过是殊途同归,终极目的是一致的。这样,慧远通过融合儒、释、道思想,从理论上阐明了佛教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一致性,不但成功地解决了关于沙门是否礼敬王者的争论,而且也保证了佛教在中国的合法地位,从而在佛教中国化的道路上迈开了决定性的第一步。

  慧远在庐山的又一主要活动是建立僧团,壮大佛教势力。他培养组织了一个声名远播的庐山僧团及居士群,从而使庐山成为当时中国佛教的两大中心之一。另一个中心是印度僧人鸠摩罗什所在的长安,是主要的译经中心;慧远在庐山除译经传法之外,则努力使佛教中国化。同时,僧团周围还有以上层社会名流为主体的居士群,它是慧远与世俗世界联系的纽带,既能沟通上层统治阶级,又避免了僧侣奔走官府而引起人们的厌恶心理,也有效地壮大了佛教的势力。

  慧远的另一主要活动是广泛接触社会,扩大佛教影响。他居于庐山30余年,虽然“影不出山,迹不入俗”(《高僧传·慧远传》),但并没有绝离尘世,而是不分华夷南北,朝野顺逆,皆与交往,对谁也不亲不疏。从地方官员到朝廷重臣,从著名文学家、道土到农民起义军首领。举凡来访者,无不广泛结交。而且,居于统治阶层的上层人物,大多数是主动与慧远结交的。慧远以其超然出世的态度,周旋于复杂的政治斗争之间,并赢得双方的尊重,这样不但扩大了佛教对社会的影响,而且通过广泛接触上层人物,也使佛教进一步获得了统治者的支持。

  与此同时,慧远还从理论上结合道家“以无为本”的出世主义,宣扬佛教的因果报应说,并把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命运主宰权从天、上帝、鬼神手中夺回,交给每个人的“心’,引导人们从主体自身内部加强修养,积德行善,提倡通过念佛投生西方净土,从而对中国佛教净土宗思想的产生起了先导作用,也因此,唐宋以后的一些净土宗僧人尊奉慧远为中国净土宗初祖。

  继法显、慧远之后,由山西出家的又一位著名高僧是昙鸾,他对中国净土宗的形成起了直接促进作用,可以说是净土宗的实际开创者。“北方大宏净土念佛之业者,实为北魏之昙鸾,故常推为净土教之初祖”(汤用彤:《魏晋南北朝佛教史》下册)。

  昙鸾是北魏雁门(今山西代县)人,他“家近五台山,闻其神迹灵怪,幼即往寻之,便出家”(《续高僧传·昙鸾传》),可见他是在幼年时代怀着对佛教的神奇向往而出家为僧的。出家之后,“广读经籍,尤研四论与佛性”(《续高僧传·昙鸾传》)。一方面广读博览佛教经书和儒道典籍,同时更深入钻研鸠摩罗什所译的大乘佛教中观派的四种基本著作《中论》、《十二门论》、《百论》、《大智度论》和有关佛性的学说。

  昙鸾于南朝梁大通元年(527)来到建康(今南京市),曾与梁武帝谈论佛性,很受梁武帝赞许。后又拜见著名道土陶弘景,陶弘景授予他《仙经》<

山西的儿童睡前故事:(8):

继情妇反腐、小偷反腐之后,2011年年底,反腐阵营又增添了一个浓墨重彩的新成员,它就是劫匪反腐!2011年11月12日,山西太原的两名保安见财起意,强行闯进一个业主家中,抢走大批金银珠宝和现金。按两个保安的设想,他们抢的都是赃款,贪官业主是不敢张扬的。哪知,失主竟直接向警方报警,声称被抢300万,要警方帮其追回被抢财物。

  太原警方很快就将劫匪擒获。然而,让警方大吃一惊的是,劫匪抢夺的财物价值远远不止300万,而是5000万。案件很快被移送有关部门,财物的主人最终浮出了水面,一个名叫白培中的企业老总就这样戏剧性地因为劫匪反腐浮出了水面

  平步青云,金钱美女开路

  1983年,20岁的白培中从一所煤矿技校毕业后进入山西省霍州矿务局,任机电设备公司设备技术员。此后,白培中在霍州矿务局沿着团委副书记、洗煤厂厂长、矿长、副局长、总经理的职位一路晋升。2001年,38岁的白培中成为霍州煤电董事长,同时任母公司焦煤集团董事。

  一个与白培中很熟悉的山西官员后来称,白培中能够从一个普通技术员升任位高权重的董事长,有其为官之道:善于处理和上级的关系;不和领导抢功,不容易让人产生戒心。

  白培中是山西五台县人,白姓是五台县的大姓,五台县出过很多山西政要。因为有着无为而治的为官哲学,加上官场上多名要人扶持,白培中织就了一张强大的关系网。

  也正是因为这关系网,在一方面扶持白培中平步青云的同时,也为他抹去了政绩上的多处瑕疵。2006年4月到2008年4月,白培中任山西省忻州市副市长,分管工业、煤炭、安全等方面工作,并担任忻州市安全生产委员会主任,在其任期,忻州出过5次死亡人数在10人以上的特大安全事故。但这5次特大安全事故,白培中并未因此受到任何处分或问责。相反,白培中在忻州从政两年之后,不降反升,顺利升职成为山西省最大国企焦煤集团的一把手焦煤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

  焦煤集团旗下有12个子公司,并控股西山煤电、山西焦化两家上市公司,每年销售收入过千亿元,是山西国企老大,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炼焦煤生产企业。在担任焦煤集团一把手后,白培中深知自己能在官场平步青云、逢凶化吉,靠的就是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其实,自从2001年白培中担任霍州煤电董事长开始,他就将绝大部分心思花在笼络关系上。

  首先,白培中利用职权,让一些官员入股煤矿非法获利,让他和保护伞骨肉相连。白培中网络了多名官员为其保驾护航,在他的四周布置了金钟罩,一般事情很难撼动他的位置。在满足这些官员口袋需要的同时,白培中没有忘记满足这些官员下半身的需要。在白培中看来,只有彻底从精神和肉体上全面瓦解这些官员,他们才会乖乖地听他使唤。

  在山西太原杏花岭区的柳巷,外表低调的某酒店是焦煤集团的一家子公司开设的。然而,就是这个外表不起眼的地方,内部装修却极其奢华,在酒店有一处总统套房,据说是白培中为讨好上级领导专门设立的。

  在总统套房里,桑拿、KTV、舞厅、年轻女孩一应齐全。为了取悦领导,白培中亲自过问总统套房的每个细节,并设立相关职位让专人对总统套房进行管理。而且,为了让总统套房里不断有新面孔,白培中还经常召开专场招聘会,给一些漂亮女孩子开出高薪,让她们把服侍领导的任务当做工作来做。

  因为有高官罩着,这家酒店的总统套房里的房事在一些官员里都成了公开的秘密,对有些人来说,这里无疑是最安全档次最高的免费纵欲场合。

  白培中的苦心经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他的这些关系网再次为他遮风挡雨。白培中在担任焦煤集团一把手期间,焦煤集团发生了两起影响巨大的矿难:屯兰矿难和王家岭矿难。屯兰矿难造成74人遇难,王家岭矿难造成38名矿工遇难。这两起矿难后,白培中只是记大过处分,并未影响其职位。

  有了全方位的金钟罩保护,白培中不禁飘飘然起来,此时的他已经是正厅级高官、管理着数万人的山西第一国企,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之时,白培中也不忘趁机为自己大捞一把。为了捞钱,白培中也无所不用其极。焦煤集团是中国最大规模的炼焦煤生产企业,年销售收入过千亿元,白培中动动手,大把大把的钞票就像雪花一样纷纷飘进他的口袋中

  转移赃款,黑钱引人忌妒

  2009年7月,就在白培中大奔钱途时,山西一名厅长被双规。这名曾在当地呼风唤雨、与自己关系密切的厅长东窗事发,让白培中惊出一身冷汗,这名厅长是因其妻子炫富而被揪了出来。白培中及时吸取好友栽跟头的教训,不让自己和妻儿的名下有太多的存款。然而,那一堆堆的钞票、字画、珠宝、黄金以及源源不断送来的金钱该如何处理呢?

  当白培中思来想去没有万全之策时,白培中的妻子李某建议:他们在焦煤集团职工住宅小区有两套房子,一套315平方米,一套168平方米,可以伪装一下用来放赃物。因为这里是员工住宅小区,保护措施严密,是最安全的放钱的地方。

  在职工住宅小区的房子按照李某的意思装修完毕后,李某开始蚂蚁搬家般地转移财产了。

  一天,李某找来几个大纸箱,在夜深人静时,她将一扎扎钞票、珠宝、名人字画等赃物装进箱子封严实。然后,她将纸箱扛上她的奥迪车运往职工住宅小区。

  焦煤集团的职工住宅小区内有四栋26层高楼和一栋六层小楼,白培中的两套房子在26层高楼的最顶层。当李某将部分赃物转移到住宅小区时,已经累得气喘吁吁了,无奈之下,她只好招呼小区的保安来帮她搬东西。

  晚上在小区门口执勤的两个保安,一个名叫崔小银(化名),一个叫孟龙泉(化名),因为前期装修的缘故,李某早已和他们熟悉了,曾多次让他们帮忙搬东西上楼。李某对这两个保安也很好,经常往他们口袋塞一些香烟和茶叶。这次,李某要他们帮忙,崔小银和孟龙泉自然很乐意。

  在从奥迪车里搬运一个纸箱时,崔小银随口问了一句:大姐,这纸箱咋这么沉啊!李某说:这是老家亲戚送的茶叶等土产品。然而,在进电梯时,崔小银抱着纸箱撞了一下电梯,李某立即责怪崔小银小心一点,这种东西要轻拿轻放。崔小银纳闷了,是什么土产品还要轻拿轻放呢?

  接下来的几件事,让崔小银和孟龙泉对李某充满了好奇。那天晚上,李某只要他们将东西搬到门口,就不让他们进屋了,以前,他们都是直接帮李某把东西拿进屋里,还按照李某的要求摆好的。还有,那晚李某一共运了好几次货到住宅小区,都对崔小银和孟龙泉称是土产品,他们更是纳闷了,到底是什么土特产要连夜搬运而且还要轻拿轻放呢?最后,他们两想到一块了,李某的这些土产品中绝对有着不可告的秘密!

  赃物转移到新房后,李某安上一个大保险柜放置那些贵重的珠宝。一系列行动结束后,赃物终于有了安生之所。

  夫妻俩安心了没多少天,烦恼又来了,那些有求于白培中的,一直在按照游戏规则和白培中打交道。只要白培中还在位置上一天,他的钱数就会不断地上涨。怎么处理和这些送礼者的关系呢?在焦煤集团,很多都知道一个公开的秘密,有送礼时,白培中在电话里并不多说话,但是有暗语。如果白培中说:我今天不在家。便意味着让把礼品送到家中。

  于是,白培中在职工小区的家,差点被送礼者踏破了门槛。这些送礼者都是在夜深静时前来拜访,而这些要进住宅小区,就要经过崔小银和孟龙泉把守的门卫岗亭。络绎不绝的送礼者,更加让崔小银和孟龙泉吃定了白培中就是贪官!


山西的儿童睡前故事:(9):

  许多年以前,川西平原闹天旱,旱得多厉害呀!树木枯死了,禾苗焦黄了,水田旱裂了口,堰塘旱现了底,天大都是一轮火红的太阳照着大地。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office:office" />

在靠近小河的村边上,住着一户姓聂的人家,屋头只有一个四十多岁的母亲,大家喊她聂妈妈;一个十四五岁的儿子,名叫聂郎。他们虽说租种着几斗粮的土,但不够吃,聂郎就在外面去打柴、割草来贴补。聂郎很直爽,又能吃苦耐劳,肯帮助别人,又听母亲的话,村子里的小朋友都跟他很合得来。大家称赞聂郎是个好孩子。

有一天,公鸡才叫头遍,聂郎照例把背篼背起出去割草。他朝着赤龙岭走去,边走边想:咋天遇见长生,他说周员外家里,有人送了一匹雪花马,一天能走千里。周员外喜爱得很,要村子里的人割青草去喂。他心在想事,不觉已翻过了赤龙岭。

赤龙岭山脚叫化龙沟,在发春水的时候,鱼虾很多,沟边常常长满绿色的水草。现在却变成了乱石坝。聂郎叹了一口气,正想到别的地方去,忽然看见一团白影于,在土地庙背后一闪,聂郎吃惊地说:“噫,白兔!”

聂郎想到白兔是吃青草的,背起背篼就追,这一趟不晓得跑了好远。白兔跑到卧龙谷的岩下,忽然不见了。那儿却现出了一城青幽幽的嫩草,聂郎好不高兴,取出镰刀,满满割了一背统。

聂郎接连两天,都到那儿去割青草,那草非常奇怪,头天割了,第二天又生长出来。聂郎心想:“我不如把草搬回家去,栽在屋后,也免得天天跑十来里路。”他急忙上前把周围的泥巴刨松,连根拔起。聂郎正想站起身来,忽然看见草根底下有一凼水,水上露出一颗亮晶晶的珠子。聂郎真是欢喜,小心地把它放在怀里,背起青草回去。

这时候,太阳已经落坡,聂妈妈正在屋头煮包谷稀饭。聂郎回来了,聂妈妈用埋怨的口气说;“你怎么这样晚才回来?”聂郎就把搬草的事情讲了,又从怀中摸出珠子。这时候忽然满屋通亮,珠子闪出的光芒照得眼睛都睁不开。聂妈妈赶忙叫他把珠子藏到米坛子里去。聂郎吃了晚饭,就把青草栽在屋后竹林边。

第二天,聂郎很早就爬起来,跑到竹林里一看,“啊嗬!”那窝青草早干死了。他又赶忙进屋着珠子还在不在。他刚揭开坛子的盖盖,便大声喊道:“妈妈,你快来看呵!”原来坛子里装满了米,那珠子仍在米的上面。他们才知道这是一颗宝珠。从此以后,珠子放在米里米涨,放在钱上钱涨。家中有了钱米,再不愁穿愁吃了。邻近几户农民没吃的,聂妈妈就叫聂郎经常给他们送米去。聂郎自己是穷人,只要别人来借,三升两升总是答应下来。这样消息便传开了。村中有个员外叫周洪,是一个恶霸地主。他一听说这件事,便对管家说:

“想个办法,把这颗宝珠弄过手来才好。”

管家说:“员外,聂家是个穷人,多拿点钱给他买就行了。”

聂郎是个聪明的孩子,当然不会上周洪的当。周洪就同管家想了一条毒计,说聂郎偷了周家的家传宝珠,派管家带了四个狗腿子到聂家去抢。聂郎要不交出珠子,就捆送官府办罪。这个计策却被放马的长生听着了,悄悄出去告诉聂郎,要他们快快逃走。聂郎晓得了这件事,正想和妈妈往外走,就碰到周洪的管家。那管家凶恶地挡住了他们的去路,大声喊道:“快快将我家员外的传家宝珠交出,要不你今天休想活命!”

聂郎听了又气又恨,指着管家说道:“你们仗恃周洪有钱,到处欺侮穷人,你说我偷盗宝珠,有什么凭据?”

管家不理睬他,叫狗腿子进屋去搜,没有搜着什么宝珠。管家把眼皮一翻,眼睛一瞪,又叫狗腿子搜聂郎的身上,聂郎急忙把珠子放进嘴里,狗腿子慌忙喊着:“糟了,糟了,聂郎把珠子吞下肚了。”

管家大叫道;“给我打!”

聂郎被打得昏死过去,幸好左邻右舍出来几十个人把管家哄走了。他们把聂郎抬进屋去.给他医治创伤。聂妈妈坐在床边流着眼泪看护着儿子。

半夜以后,聂郎忽然醒来喊道:“我口渴呀!我要吃水呀!”聂妈妈看见儿子能够说话了,当然很高兴,赶快递了一碗水给他,那碗水一到嘴巴就干了。聂郎不断地嚷着要水喝,后来索性扒在水缸边,“咕嘟、咕嘟”地把水缸里的水吃干了,聂妈妈吓得只是发抖。

“儿子,你吃了这样多的水,怎么得了阿!”

“妈呀!我心头象烈火在烧.难过得很!妈,我还要吃水。”

“水缸里的水,都被你吃干了,哪里还有水!”

“我要下河吃水!”

山西的儿童睡前故事:(10):

他虽然隐居菁山、闭门写书,表面上似乎看破政治,远离尘世,实际上,他参与政治的欲火并没熄灭,他是一个不甘寂寞的人。

  他病重期间,以悲哀的语调说:我不能随蒋公回大陆去了,这是我深感遗憾的。

  蒋介石一手策划排除阎锡山职权

  1949年12月7日,这是成都一个少有的寒冷天,空旷的成都机场上更是冷风如刀,寒气逼人。从清晨起,机场各处戒备森严,秩序井然。早晨10点钟左右,几辆小车先后驶进机场,从车上下来一批国民党高级官员,他们簇拥着一个中等身材、有点肥胖的老人,这老人身穿黑色披风,头戴礼帽,眼中闪出威严的光芒,他就是赫赫有名的山西王,国民党行政院长阎锡山。

  阎锡山自从在广州组阁、取代何应钦后,率领他的政府内阁从广州移到重庆,从重庆迁至成都,发誓要与人民解放军顽抗到底。可是时运不济,西南地区卢汉、刘文辉发动起义,倒戈投向共产党,现在,人民解放军已兵临成都城下,再要顽抗,只能是死路一条。阎锡山也顾不得当初的誓言,不再坚持死守成都,尽快逃往台湾,他终于面临了别离大陆的时刻。

  六十七岁的阎锡山家乡观念很重,在别离大陆之际,他想多看看大陆的一切,但处于如此危急时刻,他不仅不能去老家山西五台县去看看,甚至连成都市的杜甫草堂、望江亭也没有时间去观赏了。他到飞机场后,急忙与送行的官员告别,匆匆钻进了机舱,飞机很快起飞,阎锡山只能在机舱俯视眼底山河。此去台湾,不知等待他的将是什么命运?

  当时的台湾,犹如惊涛骇浪中的一叶孤舟,处于严重的危机与混乱之中。阎锡山到了台湾后,仍想拼死挣扎。他向蒋介石提出了保卫台湾海南岛收复大陆计划方案,方案却被蒋介石束之高阁。特别是阎锡山还想重温大陆的旧梦,他写信要李宗仁回台湾继续当总统,他好继续当行政院长。这就为蒋介石所嫉恨,决心将他赶下政治舞台。

  此时,蒋介石正着力于将国民党党政军大权独揽手中,而阎锡山出任行政院长本是蒋介石与李宗仁矛盾的产物,蒋氏父子在台湾一手遮天,台湾的政治舞台已不能容忍李宗仁,阎锡山岂有立脚之地。

  1950年1月,蒋介石一手策划成立了国民党改造案研究小组,把阎锡山排除在外,这就说明阎锡山将被挤出台湾的权力中心。

  3月1日,蒋介石在宣布引退一年又两个月后,复行总统职权,宣布将重组政府,这无疑是向阎锡山发出了要其下台的敦促令。作为李宗仁代总统时代的行政院将被新政府所取代而成为历史,行政院长的宝座将易人。于是,识时务的阎锡山只好率全体行政院阁员向蒋介石提出总辞职,当即获得批准。

  阎锡山辞职不久,蒋介石对人事安排做了重大调整。蒋的亲信陈诚被任命为行政院长,取代阎锡山;吴国桢被任命为台湾省主席;亲美派军人孙立人当上了陆军总司令;周至柔被任命为空军总司令;桂永清被任命为海军总司令。蒋介石还任命他的儿子蒋经国为国防部政治部主任,掌握一切党政特务机构。所有一切重要部门的职务,都与阎锡山无关,这样,阎锡山就无声地从台湾政治舞台上消失了。

  为了安抚阎锡山,不致引起国民党其他元老太多的怨恨,1954年2月19日,在台湾召开的国民大会上,蒋介石虚情假意地表彰了阎锡山,他以十分感激的腔调说:自三十八年底及三十九年初,赤焰滔天,挽救无术,人心迷惘,莫可究极,甚至敌骑未至,疆吏电降,其土崩瓦解之形成,不惟西南沦陷,无法避免,即台湾基地,亦将岌岌欲坠,不可终日当此之时,中央政府幸有阎院长锡山,苦心孤诣,撑持危局,由重庆播迁成都,复由成都迁移台湾,继续至当年三月为止,政府统绪,赖以不坠者,阎院长之功实不可泯。说完这番话,蒋介石将眼光转向在主席台上就座的阎锡山,频频微笑,向他表示致意。在蒋的示意下,台下也响起了一阵掌声。

  狡兔三窟曾隐居石头窑洞

  阎锡山并非是目光短浅之人,他靠自己的深谋远虑统治山西几十年。1949年,他从太原逃到南京时,就已断定这个政权不会长久,因此,他给自己的未来做了精心安排,他先将他的继母和二儿媳送到台湾,给他们一大笔钱,在台北设立了阎公馆;继而,让他的第四个儿子阎志敏远走美国,并带走大宗财产,在那里买下高级别墅;然后,又派他的亲戚徐士珙到日本,也给其大量资金,让其在东京营建新的巢穴。三个地方都作了准备,真可谓狡兔三窟。现在,阎锡山被免职的下场确是应验了当初的预料,他本来是准备在台湾长住下去的,但免职后,他考虑了很多,蒋介石既然不容他,台湾也决非久居之地,不如远走他国,去了却人生的最后岁月。于是,阎锡山便向蒋介石写了报告,说他身体有病,想出国治疗,提出了到日本或者美国的要求。

  国民党一些元老大凡要出国,多是以病为由,如李宗仁、孔祥熙、宋子文等,一旦出去以后,便不再回来,且在海外互相联络,独成一体,甚至有的人还写文章、发表谈话,攻击与谩骂台湾政权。这一点,蒋介石甚为恼火。他不能放阎锡山出去,他知道阎锡山在罢免行政院长后满腹牢骚,只是在台湾不敢表露而已。一旦出去,又将是他的一个对头,这只虎不能放出去。因此,蒋介石没有批准阎锡山的出国报告。

  蒋介石大权在手,阎锡山不敢碰硬,只好乖乖留下来,在台湾消磨多余的岁月。阎锡山本来在台北闹市区准备有豪华的公馆,但他不愿住在那里。为了避免经常见到那些上台的新贵,惹些不必要的麻烦,他搬到了市郊阳明山的菁山居住。那里虽然风景如画,环境幽静,空气清新,但地区偏僻,交通不便,而且连起码的现代生活设施如自来水、电灯、电话都没有。但阎锡山不管这些,硬是住了下来。为了适应环境,他叫人把房间用石头垒成西北地区的窑洞一样;没有电灯,就点煤油灯;没有自来水,就像当地山民一样,到涧边取水。堂堂国民党的行政院长,在下台后,就住在这石头窑洞中,像古代人一样,过起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周而复始的隐居生活。

  阎锡山在菁山一住就是十年,这十年中,他起居很有规律。每天早晨7时起床。早餐后便开始写作;午饭后,休息两小时,然后会客、座谈、看书或思考;晚饭后,他喜欢一个人到野外散步,呼吸新鲜空气,欣赏阳明山暮色中绮丽的风光;回来后,便拿出一部《易经》来,慢慢阅读。岁去年来,逝者如斯,他长住在此,怡然自得。

  十年时间中,阎锡山的主要工作是著书立说。这期间,他先后写作并出版了大量书籍。纵观那些书的内容,纷纭复杂,但只有一个中心思想,便是反共。阎锡山并没有从在大陆遭到的失败中找到人生的真谛,淡化其反共的意识;相反,他从反面去总结教训,更加顽固地坚持其反共立场,卖力地鼓吹反共的陈词滥调,在反共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阎锡山虽然隐居菁山、闭门写书,表面上似乎看破政治,远离尘世,实际上,他参与政治的欲火并没熄灭,他是一个不甘寂寞的人。除了写书、在书中大谈政治外,他还常到台北一些机关、学校、团体,向公众发表反共演讲。他虽然年迈体衰,但只要有人邀请,他必去无疑,几乎每月都有十几次演讲,有时一天讲几次,真可谓不辞劳苦。

  临终念念不忘山西老家风景

  在写作与演讲之余,阎锡山还在他的寓所里接待各类人物。时常有很多人前去拜访,有亲朋故旧、政界显要、民意代表、军界首领、实业巨子、企业领袖、教授学者、神父牧师、新闻记者等。在与这些人的会谈中,他也不忘大搞反共宣传,不厌其烦地劝导别人去反共,企图以此博得蒋介石的好感。

  阎锡山自认为是了不起的先哲仁人,但他不知道,他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终不过是一跳梁小丑。过度的劳累,使阎锡山的身体急剧垮了下来,体内各种疾病交替出现,而且日趋严重。他先患糖尿病,不久,又出现冠状动脉硬化,随后,又是心脏病,这诸多病症时刻困扰着他,威胁着他,使他不得安宁。再加上年龄一天天增大,各种器官日趋老化,身体的抵抗能力逐渐减弱。阎锡山已是日薄西山,昏惨惨黄泉路近。


山西的儿童睡前故事:(11):

他虽然隐居菁山、闭门写书,表面上似乎看破政治,远离尘世,实际上,他参与政治的欲火并没熄灭,他是一个不甘寂寞的人。

他病重期间,以悲哀的语调说:“我不能随蒋公回大陆去了,这是我深感遗憾的。”

蒋介石一手策划排除阎锡山职权

1949年12月7日,这是成都一个少有的寒冷天,空旷的成都机场上更是冷风如刀,寒气逼人。从清晨起,机场各处戒备森严,秩序井然。早晨10点钟左右,几辆小车先后驶进机场,从车上下来一批国民党高级官员,他们簇拥着一个中等身材、有点肥胖的老人,这老人身穿黑色披风,头戴礼帽,眼中闪出威严的光芒,他就是赫赫有名的山西王,国民党行政院长阎锡山。

阎锡山自从在广州组阁、取代何应钦后,率领他的政府内阁从广州移到重庆,从重庆迁至成都,发誓要与人民解放军顽抗到底。可是时运不济,西南地区卢汉、刘文辉发动起义,倒戈投向共产党,现在,人民解放军已兵临成都城下,再要顽抗,只能是死路一条。阎锡山也顾不得当初的誓言,不再坚持死守成都,尽快逃往台湾,他终于面临了别离大陆的时刻。

六十七岁的阎锡山家乡观念很重,在别离大陆之际,他想多看看大陆的一切,但处于如此危急时刻,他不仅不能去老家山西五台县去看看,甚至连成都市的杜甫草堂、望江亭也没有时间去观赏了。他到飞机场后,急忙与送行的官员告别,匆匆钻进了机舱,飞机很快起飞,阎锡山只能在机舱俯视眼底山河。此去台湾,不知等待他的将是什么命运?

当时的台湾,犹如惊涛骇浪中的一叶孤舟,处于严重的危机与混乱之中。阎锡山到了台湾后,仍想拼死挣扎。他向蒋介石提出了“保卫台湾海南岛收复大陆计划方案”,方案却被蒋介石束之高阁。特别是阎锡山还想重温大陆的旧梦,他写信要李宗仁回台湾继续当总统,他好继续当行政院长。这就为蒋介石所嫉恨,决心将他赶下政治舞台。

此时,蒋介石正着力于将国民党党政军大权独揽手中,而阎锡山出任行政院长本是蒋介石与李宗仁矛盾的产物,蒋氏父子在台湾一手遮天,台湾的政治舞台已不能容忍李宗仁,阎锡山岂有立脚之地。

1950年1月,蒋介石一手策划成立了“国民党改造案研究小组”,把阎锡山排除在外,这就说明阎锡山将被挤出台湾的权力中心。

3月1日,蒋介石在宣布引退一年又两个月后,复行“总统”职权,宣布将重组政府,这无疑是向阎锡山发出了要其下台的敦促令。作为李宗仁代总统时代的行政院将被新政府所取代而成为历史,行政院长的宝座将易人。于是,识时务的阎锡山只好率全体行政院“阁员”向蒋介石提出总辞职,当即获得批准。

阎锡山辞职不久,蒋介石对人事安排做了重大调整。蒋的亲信陈诚被任命为行政院长,取代阎锡山;吴国桢被任命为台湾省主席;亲美派军人孙立人当上了陆军总司令;周至柔被任命为空军总司令;桂永清被任命为海军总司令。蒋介石还任命他的儿子蒋经国为国防部政治部主任,掌握“一切党政特务机构”。所有一切重要部门的职务,都与阎锡山无关,这样,阎锡山就无声地从台湾政治舞台上消失了。

“狡兔三窟”曾隐居石头窑洞

阎锡山并非是目光短浅之人,他靠自己的深谋远虑统治山西几十年。1949年,他从太原逃到南京时,就已断定这个政权不会长久,因此,他给自己的未来做了精心安排,他先将他的继母和二儿媳送到台湾,给他们一大笔钱,在台北设立了“阎公馆”;继而,让他的第四个儿子阎志敏远走美国,并带走大宗财产,在那里买下高级别墅;然后,又派他的亲戚徐士珙到日本,也给其大量资金,让其在东京营建新的巢穴。三个地方都作了准备,真可谓“狡兔三窟”。现在,阎锡山被免职的下场确是应验了当初的预料,他本来是准备在台湾长住下去的,但免职后,他考虑了很多,蒋介石既然不容他,台湾也决非久居之地,不如远走他国,去了却人生的最后岁月。于是,阎锡山便向蒋介石写了报告,说他身体有病,想出国治疗,提出了到日本或者美国的要求。

国民党一些元老大凡要出国,多是以病为由,如李宗仁、孔祥熙、宋子文等,一旦出去以后,便不再回来,且在海外互相联络,独成一体,甚至有的人还写文章、发表谈话,攻击与谩骂台湾政权。这一点,蒋介石甚为恼火。他不能放阎锡山出去,他知道阎锡山在罢免行政院长后满腹牢骚,只是在台湾不敢表露而已。一旦出去,又将是他的一个对头,这只虎不能放出去。因此,蒋介石没有批准阎锡山的出国报告。

蒋介石大权在手,阎锡山不敢碰硬,只好乖乖留下来,在台湾消磨多余的岁月。阎锡山本来在台北闹市区准备有豪华的公馆,但他不愿住在那里。为了避免经常见到那些上台的新贵,惹些不必要的麻烦,他搬到了市郊阳明山的菁山居住。那里虽然风景如画,环境幽静,空气清新,但地区偏僻,交通不便,而且连起码的现代生活设施如自来水、电灯、电话都没有。但阎锡山不管这些,硬是住了下来。为了适应环境,他叫人把房间用石头垒成西北地区的窑洞一样;没有电灯,就点煤油灯;没有自来水,就像当地山民一样,到涧边取水。堂堂国民党的行政院长,在下台后,就住在这石头窑洞中,像古代人一样,过起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周而复始的隐居生活。

阎锡山在菁山一住就是十年,这十年中,他起居很有规律。每天早晨7时起床。早餐后便开始写作;午饭后,休息两小时,然后会客、座谈、看书或思考;晚饭后,他喜欢一个人到野外散步,呼吸新鲜空气,欣赏阳明山暮色中绮丽的风光;回来后,便拿出一部《易经》来,慢慢阅读。岁去年来,逝者如斯,他长住在此,怡然自得。

十年时间中,阎锡山的主要工作是著书立说。这期间,他先后写作并出版了大量书籍。纵观那些书的内容,纷纭复杂,但只有一个中心思想,便是反共。阎锡山并没有从在大陆遭到的失败中找到人生的真谛,淡化其反共的意识;相反,他从反面去总结教训,更加顽固地坚持其反共立场,卖力地鼓吹反共的陈词滥调,在反共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阎锡山虽然隐居菁山、闭门写书,表面上似乎看破政治,远离尘世,实际上,他参与政治的欲火并没熄灭,他是一个不甘寂寞的人。除了写书、在书中大谈政治外,他还常到台北一些机关、学校、团体,向公众发表反共演讲。他虽然年迈体衰,但只要有人邀请,他必去无疑,几乎每月都有十几次演讲,有时一天讲几次,真可谓不辞劳苦。

临终念念不忘山西老家风景

在写作与演讲之余,阎锡山还在他的寓所里接待各类人物。时常有很多人前去拜访,有亲朋故旧、政界显要、民意代表、军界首领、实业巨子、企业领袖、教授学者、神父牧师、新闻记者等。在与这些人的会谈中,他也不忘大搞反共宣传,不厌其烦地劝导别人去反共,企图以此博得蒋介石的好感。

阎锡山自认为是了不起的先哲仁人,但他不知道,他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终不过是一跳梁小丑。过度的劳累,使阎锡山的身体急剧垮了下来,体内各种疾病交替出现,而且日趋严重。他先患糖尿病,不久,又出现冠状动脉硬化,随后,又是心脏病,这诸多病症时刻困扰着他,威胁着他,使他不得安宁。再加上年龄一天天增大,各种器官日趋老化,身体的抵抗能力逐渐减弱。阎锡山已是日薄西山,“昏惨惨黄泉路近”。

1960年5月初,阎锡山突然发生腹泄,不久,腿部和脸部出现浮肿,他气喘吁吁,站立不稳,不能自持,常常要人扶着在沙发上坐一下,或者用小车推着在室外走一圈,自理能力一天天减弱。

阎锡山知道自己在这世上不会有太多的时间了,他常常望着窗外的山峦和树木出神,随从人员问他想什么,他长叹一声,感慨地说:“这阳明山比我们文山树多,风景好!”随从人员知道他说的文山,是他老家山西省五台县河边村的那个小山头,是啊,老人在想他的家乡,他已是十几年没回老家了。

“我们没有到过文山,文山一定好玩吧?”随从人员好奇地问。

“嗯,很好玩,山上有很多树,山下,滹沱河水缓缓流过,山水相映,也是很美的,当然,跟阳明山比,就差些了。唉,现在不知是什么模样了。算了,不谈这些了。”阎锡山叹了口气,又不说话了,依旧望着窗外的山峦与树木出神。见到亲人故友,阎锡山情绪十分低落,他以悲哀的语调说:“我不能随蒋公回大陆去了,这是我深感遗憾的。”

5月21日,阎锡山因感风寒,患了感冒,早晨便卧床不起,左右扶他起床时,发现他的腿已完全不能站立,口中不能言语,手已麻木,连衣扣也不能扣上,头低垂,不能抬起,与前判若两人。由于离市区远,医治措施拖到了第二天。

5月22日,家人请来医生,经诊断后确定,阎锡山所患感冒已转成肺炎,情势严重,必须赶快送医院治疗。于是,家人迅速将阎锡山抬上救护车,准备送台北市台大医院诊治,但车行中途,阎锡山病情转危,不几分钟,便已昏迷。到台大医院后,虽经多方抢救,终因耽误太久,而无力回天,阎锡山最终死于台大医院,终年78岁。

阎锡山本来已被蒋介石忘掉,但现在人已死了,蒋介石还得装模作样表示一下,他派人送来了“怆怀耆勋”的匾额,以示哀悼。5月29日,阎锡山入殓时,蒋介石亲自致祭,言语动情,让人感动,似乎他与阎锡山从来是患难与共、生死相依的,他对阎锡山的死是真心痛悼。

阎锡山的灵柩埋葬在阳明山七星山南面一块坡地上,这里有山有水,绿树成荫,景色秀美,是山西五台县的文山所不及的。但阎锡山倘若地下有知,他还是不会满意,他倒是愿意长眠在他的家乡,与文山的轻风明月相伴,听滹沱河那潺潺的流水声。

山西的儿童睡前故事:(12):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其国力强大、文化繁荣,执当时世界文明之牛耳,至今,世界各国的华人、华裔仍以被称为“唐人”而感到自豪与骄傲。纵观唐王朝兴败盛衰的历史过程,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唐王朝的发展与山西人紧密相连、休戚相关。山西人导演了李唐王朝这出人间历史剧,成为唐朝兴衰成败的晴雨表。

  为唐朝创立准备人才资源的山西人

  古谚曰: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唐王朝创立于公元618年,但在隋朝时就有人为它的建立准备和积累着人才资源,把这个未来王朝作为他的理想来勾画。他就是隋代大儒“文中子”王通。

  王通(?——617),字仲淹,河东龙门(今万荣县通化镇)人。隋文帝在位时,王通曾上书陈治国安邦十二策,希图在政治上有所作为。朝廷也任用他做过一些小官,却始终没有重用他的意思。隋炀帝继位,王通看到自己在政治上已无所作为,便辞官回家。在家乡聚徒讲学,著书立说,培养人才。以便通过他的弟子来实现他的政治抱负。

  王通的家族是魏晋南北朝时赫赫有名的太原王氏。这支王姓族人从春秋战国时开始,历秦、汉、三国到魏晋,英才俊杰,层出不穷,在社会上享有很高的威望。到王通及其后人时,太原王氏又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王通的弟弟王绩,是初唐时有名的诗人;孙子王勃,更是“初唐四杰”之一,他们的诗赋脍炙人口,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王通的学生如河南董恒、南阳程元、中山贾琼、河东薛收、太山姚义、太原温彦博及京兆杜淹等,都是唐初社会的干才。而王通的朋友兼学生中更有一大批兴邦谋国的智能之士,如绛州通守陈叔达、阳城尉房玄龄、巨鹿道士魏征、马邑郡丞李靖、太原士人温大雅、京兆人杜如晦等,后来都成为大唐王朝的开国元勋或佐世良才。唐朝兴起于山西,王通又为其培养了这样一支雄厚的人才队伍,使得唐王朝近300年辉煌的发展史始终与山西密切相关。

  --------------------------------------------------------------------------------促成大唐气象纷呈的山西人

  唐朝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被历代统治者奉为典范,堪称中国封建王朝的极盛时期。现在人常以大唐气象来形容唐朝的昌盛,但促成大唐气象纷呈的却是洇(太原道注:音因,指液体渗透)渗着一群山西人的心血与智慧。

  李渊称帝后,首先面临着统一问题,李世民是南征北战统一全国的主要组织者与指挥者。李渊女平阳公主嫁给临汾人柴绍(?——638)为妻,柴绍在李渊起兵太原时,居长安组织民众响应,为李渊取长安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刘武周是山西北部割据势力的代表,李渊攻占长安,武周一度攻占太原,形成对唐的极大威胁。武德三年(620),李世民率兵击败刘武周,收俘一勇将尉迟恭(585——658),恭字敬德,朔州善阳人,鲜卑族。自后,尉迟恭随李世民击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徐园朗等,战功卓著。一次,李世民大战王世充,被王世充骁将山西长治二贤庄人单雄信围困,敬德跃马大呼,横刺单雄信坠马,救出李世民,从此二人有生死之交。“玄武门之变”发生,尉迟恭射杀武艺高强的李元吉,收杀李建成、李元吉王府余党,并亲自仗剑逼迫李渊让位李世民,李渊称敬德“有安社稷之功”。李世民登基,拜敬德为右武侯大将军,赐爵吴国公,历位显职,被李世民图形凌烟阁以示彰扬,李世民在位由其守卫,乃得安然入寝,李世民死,由其守墓,所以随历史的演绎,尉迟敬德便成了今天的门神形象。

  唐朝完成大一统,温彦博(573——636)立有大功。温彦博,字大临,祁县人,温大雅弟。隋末任幽州总管罗艺司马,在他的极力怂恿游说下,罗艺归唐,使唐北部、东北部兵不血刃而取得统一。贞观四年(630),温彦博任中书令,积极协助唐太宗稳定政局,发展经济,将大批突厥人安置于河套地区。另一个祁县人王(王圭)(570——638),字叔(王介),李建成被杀,王(王圭)以其才干超群、忠事不二被李世民免杀,任为谏议大夫,王以李世民为圣明之主也忠心事之,不久拔为黄门侍郎兼太子左庶予,赐爵永宁县男。贞观八年,任礼部尚书,并任李世民最宠爱的儿子魏王泰师傅。唐太宗嫁女王(王圭)子,以示优宠。王(王圭)敢于犯颜直谏,是与魏征齐名的诤臣之一,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同时,一位由隋入唐历仕三朝的山西老臣裴矩(547——627),因犯颜直谏深得太宗称赞,谓“裴矩廷折不肯面从,每事如此,天下何忧不治哉!”为“贞观之治”增色不少。河津人薛仁贵(614——683)至今家喻户晓,其主要功绩是协助唐太宗、唐高宗平定高丽、突厥。太宗曾言:“朕不喜得辽东,喜得虎将。”薛仁贵成为唐朝稳定边境、扬威周边的著名将领。

  唐玄宗时有两位山西人值得一书。一位是稷山人裴耀卿(681——743),字焕之。开元中,任户部侍郎、京兆尹,他下大力解决漕运,每年仅为关中运粮一项便为国家节约30万缗运费,为“开元盛世”做出了贡献。另一位是祁县人王忠嗣(705——749),原名训,由玄宗赐名忠嗣,是玄宗最为信赖的将领。天宝五年(746),王忠嗣一身兼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镇节度使,控御万里,全国劲兵重镇悉归其掌握。他在边关励精图治,使万里边塞安然,“自国初以来,未之有也”。李光弼、哥舒翰等均为其部下,是安禄山起兵反唐的主要障碍。后被奸相李林甫诬陷,被贬,加速了“安史之乱”的爆发,盛唐由此衰矣。

  使唐鼎革移的山西人

  唐朝之所以兴盛,是因为有唐一代出现了三代英主——唐太宗——武则天——唐明皇,山西人的参与使其更加具有了戏剧性。

  唐太宗做为一代英主,其文治武功千古留传,但他决不会想到,他的一位小小才人武则天,会在他死后革移唐鼎,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位女皇帝。太宗崩,高宗即位,武则天经过一段尼姑生活后被高宗召回宫封为昭仪。永徽六年(655),武则天被立为皇后,号天后,参与朝政。高宗因病不能理政,朝政便由武则天代理。显庆五年(660),武则天开始全面掌握唐朝大权。武则天,并州文水人。其时,朝内由重臣闻喜人裴炎(?——684)协助,外有闻喜人裴行俭(619——682)护持。麟德二年(665),裴行俭任安西都护,曾招抚西域诸国归附唐。仪凤四年(679),西突厥叛乱,他袭俘西突厥可汉都支,稳定了西北边塞。弘道元年(683),裴炎受高宗遗诏辅中宗,炎恪尽职守。中宗要以韦皇后父韦玄贞为侍中,炎坚决反对,几谏无效,便有废立之意。当时高宗曾遗嘱中宗“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兼取天后进止”。武则天在中宗即位后,实际上临朝称制。这样裴炎便与武则天共废中宗,立睿宗。由于武则天把持朝政,裴炎与武则天政见不和,日见疏远。文明元年(684)秋,徐敬业以兴复唐室为名起兵扬州反对武则天,裴炎上书武则天要其归政皇帝,被武则天处死。裴炎死,武则天废睿宗自立为帝,改国号周,自称圣神皇帝,开始大肆诛杀李唐重臣及宗室,重用武姓。武承嗣(?——698)是武则天侄,咸享二年(671)被立为武氏的继承人。嗣圣元年(684)任宰相,以为“武氏当有天下”,为武则天称帝大造舆论。武则天称帝,武承嗣被封魏王,他授意他人上书武则天希望被立为太子,遭到狄仁杰反对,未果,乃忧郁而死。武三思(?——707)亦是武则天侄,天授元年(690)封梁王,神功元年(697)任宰相,极力劝说武则天立其为太子,也没有得逞。武则天之所以未敢传位武姓。是因为太原人狄仁杰在中间起了主要作用。狄仁杰(607——700),字怀英。武则天识其才干,于天授二年拨任宰相,契丹族攻陷冀州,狄仁杰统兵御敌,武则天赐以紫袍、龟带,并亲笔赐“敷政术、守清勤、升显位、励相臣”12个金字,成为出将入相的名臣。神功元年再任宰相,引拔张柬之、桓彦范、敬晖、姚崇等一批著名将相,一方面受武则天信赖,精心治理国家,一方面又为恢复李唐王室极早运作,培养班底,还为后来玄宗“开元盛世”的出现培养了一批人才。圣历年间,武承嗣、武三思极力劝说武则天立武姓太子,狄仁杰犯颜直谏,痛陈利弊,终于使武则天请回废太子中宗李显再立为太子,为恢复李唐王朝奠定了基础。武则天常称狄仁杰为“国老”,并说“见公拜,朕也身痛”。狄仁杰病故,武则天泣曰:“朝堂空矣!”“天夺吾国老何太早矣!”武则天晚年宠信张易之兄弟,汾阳人宋之问(?——712)不顾自己出身进士、诗名极盛的声誉,谄附张易之兄弟及武三思,极尽阿谀逢迎之能事,又主张贡举受赂,其人格污损堕落,为世人所不齿。睿宗时被流放。赐死。神龙元年(705),武则天病重,张柬之、敬晖、桓彦范等发动政变,拥中宗复位,尊武则天为则天大圣皇帝。武则天在位15年,执政近50年,她“劝农桑,薄赋徭”,禁止浮华,重用人才,定边疆,开创“殿试”制度,武周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是历史上少有的治世之才,历来受到史家赞誉。

  革李唐之命,武则天是主要实践者,恢复李唐王室,首推狄仁杰,还有一位主要参与者是临汾人敬晖(?——706)。敬晖,字仲晔。长安三年(703)任中台右丞,即右宰相,极力扼止武三思及张易之兄弟的胡作非为。神龙元年,宰相张柬之与敬晖、桓彦范等联合,逼武则天退位,拥立中宗。中宗复位后,敬晖以大功进爵齐国公,享受免死罪10次的优待。中宗复位,李唐王朝仍不稳固,武三思通过勾结韦后取得中宗信任,被任用为宰相,开始纠集私党,重用兵部尚书宗楚客及周利用、冉祖雍等“三思五狗”,将张柬之等人全部排挤出朝。后因私通韦后及上官昭容,谋废太子重俊,被太子围杀于景龙元年(7o7)。宗楚客(?—<

山西的儿童睡前故事:(13):

  山西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曾经有三个时期最为重要,对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以至于全国的政治、军事局势,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一个是春秋中晚期的晋楚争霸时期,一个是十六国北朝时期,再一个是唐末五代。

  从九零七年朱全忠称帝建立梁朝到九六零年后周灭亡的五十四年中,中原地区先后建立了五个小朝廷,伴随着走马灯式的改朝换代的是军阀间的不断混战和各地割据势力的倏起倏灭。五个小朝廷除后唐建都于洛阳外,都建都于开封,其中有三个小朝廷是以太原为根据地的沙陀人南下建立的,即李存勖建立的后唐,石敬瑭建立的后晋,刘知远建立的后汉。在唐末和梁朝时,山西境内存在着以李克用、李存勖父子为首的割据政权晋国。在五代末的后周时,山西境内存在着刘崇建立的割据政权北汉。所以,中国北方五代的历史,实际可以当作建都于开封(或洛阳)的中央政权同以太原为根据地的割据势力激烈斗争的历史来看。这种一次又一次的激烈斗争,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是以太原割据势力的胜利而告终的。只有到了五代的后期,太原割据势力才衰弱下去,这时,离宋朝统一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分别以开封和太原为中心的两大势力是在镇压黄巢起义的战争中逐渐形成和壮大起来的。黄巢占领长安之后,唐廷动员了它的全部军事力量对付起义军。唐军虽然包围了长安并使起义军屡遭挫折,但由于起义军的英勇战斗,唐军仍然无法改变相持的局面。唐廷不得不下诏赦免沙陀酋长李国昌,李克用父子杀害云中防御使段文楚的罪行,令其率军从山西北部南下助战。李克用的沙陀骑兵“皆衣黑,故谓之鸦军”(《资治通鉴》卷二五五),是当时最强悍的军队。起义军缺乏对付沙陀骑兵的有效办法,几次战斗,都吃了大亏。八八三年五月,李克用首先率部攻入长安,为唐廷立了大功,被任命为河东节度使(治太原),李国昌做了代北节度使(治代州),后来,李克用又南取昭义(治潞州),北取大同(治云州),占领了山西境内的大部分地区,形成了以太原为中心的割据势力,这就是唐末和五代初的晋国。

  当长安被围,起义军处境艰难紧迫的时候,负责长安东面防务的起义军大将朱温叛变,把同州献给唐军,他因此被唐廷赐名为朱全忠。从此,这个可耻的叛徒成为起义军凶恶的敌人。八八三年,朱全忠被任命为宣武军节度使(治汴州,即开封),开始以开封为根据地,依靠一批起义军的叛徒如李唐宾、王虔裕、李谠、霍存、葛从周、张归霸、张归厚等为骨干力量,经营自己的割据势力。在长期的混战中,朱全忠从弱小变得强大起来,逐渐消灭、吞并或压服了河南、河北、山东的旧藩镇以及以唐代禁军残余势力为基础的陕西新藩镇,初步统一了黄河流域,灭掉唐朝,建立了五代的第一个小朝廷——梁。

  在唐末和梁朝,能够和开封势力抗衡的,主要是李克用、李存勖父子的太原势力。八八四年,李克用应朱全忠等招请率军到河南镇压黄巢起义,李克用至汴州馆于上源驿,朱全忠用突然袭击的办法企图杀死李克用,没有成功。从此,这两大势力之间进行了长达四十年的战争。战争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八八四年到九零八年,朱全忠处于优势,战场主要在山西境内。九零一年、九零二年汴军两次兵临晋阳城下,李克用被压制在河东一隅,不敢与汴军争锋,朱全忠的胜利达到顶点。九零八年,新即晋王王位的李存勖,大破梁军围困潞州的夹寨,解潞州之围,初步扭转了晋军的劣势,李存就勖胜利,使朱全忠“既惧而叹曰:生子当如是,李氏不亡矣,吾家诸子,乃豚犬尔。”(《旧五代史》卷二七)战争进入第二阶段,战场转移至河北,梁晋两军为争夺河北三镇展开了拉锯式的战斗,河北逐渐落入李存勖手中。九一七年,李存勖以魏州为据点向山东、河南进攻,战争转入第三阶段,梁晋两军夹河而战,势均力敌,互有胜负。九二三年,李存勖率轻骑兵奇袭开封,灭掉梁朝,两大势力的斗争以太原势力的胜利暂时告终。

  在旷日持久的战争中,太原势力能够取得胜利,和它的根据地山西的特点是分不开的。

  山西的一个特点是占有从军事上着非常有利的地理形势。山西地处黄土高原的东部,境内山岭峪谷,纵横交错。中部从西北向东南分布着一系列连珠式的盆地,它们依次是大同盆地、忻定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和运城盆地。由于山西地势北高南低,这些盆地略呈阶梯状。发源于管涔山的汾河象一条黄色的彩带,境蜒曲折地流经太原、临汾两大盆地注入黄河。山西的北面出长城与阴山大漠相连,南面以黄河、中条山与河南为界,西面隔汹涌奔腾在一千多里长的晋陕大峡谷中穿行的黄河与陕西相望,东面越过重峦迭嶂、连绵不断的太行山是河北、河南。由于太行山东部地壳曾经断裂下沉,山脉两边形成截然不同的地理景观。山脉西面是起伏不平的山西高原,东面则是开阔平坦的华北大平原,因此,从华北平原看山西,就会有“危乎高哉”的感觉,而山西对河南、河北以及陕西的关中地区就处于居高临下的地势。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说山西“表里山河,称为完固”,“因势乘便,可以拊天下之背而扼其吭也”。可见其地理形势的重要军事意义。

  在山西境内,战略地位重要的地方主要有太原府、河中府、潞、泽、沁、辽及云州。

  太原府(并州)府治所在地晋阳城,位于南北狭长的太原盆地北部,四面环山,有险可控,历来是我国北方的军事重镇。隋代,天下设四大总管并、扬、益、荆,并州居其首。汉王谅为并州总管时,辖区广大,“自山以东,至于沧海,南拒黄河,五十二州尽隶焉”(《隋书》卷四五)。唐代晋阳城地跨汾河两岸,由三个城组成,河西为都城,都城周四十二里,东西十二里,南北八里二百三十二步”(《永乐大典》卷五二四零《太原志》引《晋阳记》)。汾河东岸,有东城,贞观十一年李绩建。东城与都城之间有中城,武后时筑。都城西北的晋阳官,既是行宫,也是北方重要的军事物资仓库,广储军粮、兵器和甲胄。李渊在太原起兵时,晋阳宫监裴寂发宫监库物佐军,“进宫女五百,米九百万斛,杂彩五万段,铠四十万”(《新唐书》卷八八)。所以,晋阳城可以说是城坚粮广,形势险要。唐中期,李光弼以晋阳城为依托,在平定安史之乱的战争中建立功勋。唐末,朱全忠围攻晋阳城,李克用境况窘迫,欲弃城退走云州,他的夫人刘氏劝他不要轻去其城,说:“今一旦出城,便有不测之变,焉能远及”(《旧五代史》卷四九)。李克用才下定决心守城,凭借着晋阳城,终于击退了朱全忠的进攻。

  从晋阳城向南,穿过灵霍峡谷和临汾盆地,是河中府(蒲州)。河中府在唐代曾为中都,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发达,既有盐池之利,又盛产粮食,经济繁荣,十分富庶。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三河是“天下之中”,“土地小狭,民人众”。三河即河东、河南、河内三郡,河东郡就是唐代河中府一带,可见河中府在汉代已经人口稠密,经济文化都比较发达。隋初,文帝巡幸蒲州,赞叹说:“此间人物,衣服鲜丽,容止闲雅,良由仕宦之乡,陶染成俗也”(《隋书》卷一)。河中府交通便利,它既处于西京长安与东都洛阳之间,可以控扼通往长安的漕运路线,又处于太原与长安之间,是关中和太原交通必经之地。河中府位于这样一个重要的十字路口,战略价值自然很高。当朱全忠在河南站稳脚跟之后,为进一步控制关中,夺取唐朝政权,首先出兵取晋绛,以钳制李克用南下驰援关中,他对诸将说:“吾今断长蛇之腰,诸君为我以一绳缚之”(《资治通鉴》卷二六六)。然后取河中,并以河中为基地,打败关中藩镇李茂贞、韩建、李继徽等,胁迫昭宗东迁,得以灭掉唐朝。胡三省在评论朱全忠取得河中的战略意义时说:“全忠所以领河中者,上以制朝廷,下以制李克用也”(《资治通鉴》卷二六六)。

  潞、泽、沁、辽四州,即上党地区,位于山西东南部。从太原经潞州东出壶关,是相州、魏州,从太原经泽州东出天井关是怀州、孟州,从相、魏、怀、孟南下,渡过黄河就可直逼洛阳与开封。因此,无论从河南、河北攻山西,或由山西南下中原,上党地区都是重要的孔道,为古来兵家必争之地。梁晋两军在上党地区进行了激烈的争夺战。九零八年,梁军围潞州,李存勖说:“上党,河东之藩蔽,无上党,是无河东也”(《资治通鉴》卷二六六)。因而倾全力大破梁军夹寨。当晋军乘胜进取泽州时,梁将牛存节说:“要害之地,不可致失”(《旧五代史》卷二二)。苦战十多天,守住泽州,迫使晋军退保高平。可见双方都懂得这个地区战略地位的重要。由于这一带是太行山区,险峰陡立,绝壑深阻,地势高峻,“为天下之脊”,在战争中,易守难攻。九一五年,梁军名将刘(寻阝)趁李存勖大军屯于魏州,晋阳空虚之机,率军经辽州黄泽奔袭晋阳,这本是一条好计,但因遭遇阴雨,“山路险阻,崖谷泥滑,缘萝引葛,方得少进。颠坠岩坂,陷于泥淖而死者十二、三”(《旧五代史》卷二八),只好无功而还。

  云州(大同军节度使治所)是山西高原北部的军事重镇,以云州及长城为第一线,恒山山脉及雁门关(西陉关)、东陉关、飞狐口等关隘为第二线,以及两线之间的大同盆地,共同构成了太原北面纵深很大的防御屏障,它对于保卫华北平原及山西腹地,防御和反击北方少数民族入侵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当石敬塘把燕云十六州拱手让给契丹后,华北平原便无险可守,山西腹地便暴露在外了。契丹铁骑只要突破雁门关,就可以长驱南下,直取晋阳。

  不难看出,太原位于山西腹地,为河东之根本。它通过云州可以控制阴山、幽燕,通过河中,可以控制关中、长安,越过太行山,可以俯瞰大河,凌通汴洛。山西的地理形势居高临下,山谷纵横,使它

山西的儿童睡前故事:(14):

他虽然隐居菁山、闭门写书,表面上似乎看破政治,远离尘世,实际上,他参与政治的欲火并没熄灭,他是一个不甘寂寞的人。

他病重期间,以悲哀的语调说:我不能随蒋公回大陆去了,这是我深感遗憾的。

蒋介石一手策划排除阎锡山职权

1949年12月7日,这是成都一个少有的寒冷天,空旷的成都机场上更是冷风如刀,寒气逼人。从清晨起,机场各处戒备森严,秩序井然。早晨10点钟左右,几辆小车先后驶进机场,从车上下来一批国民党高级官员,他们簇拥着一个中等身材、有点肥胖的老人,这老人身穿黑色披风,头戴礼帽,眼中闪出威严的光芒,他就是赫赫有名的山西王,国民党行政院长阎锡山。

阎锡山自从在广州组阁、取代何应钦后,率领他的政府内阁从广州移到重庆,从重庆迁至成都,发誓要与人民解放军顽抗到底。可是时运不济,西南地区卢汉、刘文辉发动起义,倒戈投向共产党,现在,人民解放军已兵临成都城下,再要顽抗,只能是死路一条。阎锡山也顾不得当初的誓言,不再坚持死守成都,尽快逃往台湾,他终于面临了别离大陆的时刻。

六十七岁的阎锡山家乡观念很重,在别离大陆之际,他想多看看大陆的一切,但处于如此危急时刻,他不仅不能去老家山西五台县去看看,甚至连成都市的杜甫草堂、望江亭也没有时间去观赏了。他到飞机场后,急忙与送行的官员告别,匆匆钻进了机舱,飞机很快起飞,阎锡山只能在机舱俯视眼底山河。此去台湾,不知等待他的将是什么命运?

山西的儿童睡前故事:(15):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由于坚持主张抗金,陆游多次受到主和派的攻击。

  公元1166年,四十二岁的陆游被免了官。报国无路,

  带着满腔的悲愤,陆游回到了家乡山阴(今浙江绍兴)。他整天把自己关在家里读书,常常伴着青灯,独坐到深夜。

  第二年的四月,农村里到处打鼓吹萧,准备迎接春社(祭祀土地神的日子),一片欢乐的气氛。陆游忽然想去看看二十里外的西山。于是他柱着手杖出发了。走着走着,山路渐渐盘旋起来。又走了一个多时辰,人烟渐渐稀少。

  当他登上一处斜坡,放眼望去,前面山重水复,路断人绝,好像无法再前进了。陆游兴致正浓,不肯回头,沿着山坡又走出几十步,转过山角,突然前面不远处,出现了一片空旷的谷地,一个小村庄掩映在绿柳红之中(柳暗明),好像传说中的桃源。

  陆游很高兴,走进这个小村庄,衣着简单、性情纯真的村民用自己酿的腊酒款待了这位客人。

  有了这次难忘的经历和感受,陆游重新振作起来了。写下了《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

  拄杖无时夜叩门。


儿童故事网     蜀ICP备2022017070号-2    www.0551dy.com      Sitemap    Baidunews
法律声明:如有侵权,请告知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30个工作日内处理。E_mail:ybzzkj  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