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睡前故事 / 小故事 / 成语故事 / 儿童故事 / 故事会 /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儿童睡前故事

睡前小故事:不离不弃的睡前故事哄女朋友5篇


2022-09-23 15:13:35 儿童睡前故事



睡前小故事:不离不弃的睡前故事哄女朋友_儿童睡前故事

5篇睡前小故事:不离不弃的睡前故事哄女朋友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5篇关于不离不弃儿童睡前故事,供各位参考,同时还提供了古诗文、作文、组词、词语、故事、好词好句。点击查看更多儿童睡前故事

不离不弃的儿童睡前故事:(1):

八年前,妻子由于沉迷赌博,将几年来辛苦攒下的十多万家产全部输光,最终走上了贩卖儿童的犯罪道路,被判十三年有期徒刑,愧疚的妻子一次次提出离婚,都被丈夫拒绝

由于表现良好,妻子即将减刑出狱,突如其来的喜讯让这个痴情的男激动无比8年的守候,8年的不离不弃:我和儿子终于等到这天了!大颗大颗的泪水也在这时淌满了他的脸庞。

麻将牌输掉了10万血汗钱

1991年,李义军24岁,因为不善交际,总也交不到女朋友。这年10月,成都的天气已经有了几分寒意,李义军在一天傍晚骑车回家时,不小心撞上了一个年轻女孩。女孩名叫邹梅,也就是李义军后来的妻子。

邹梅那天应朋友之邀来成都找工作,可左等右等也没等到朋友,身上又只带了10多元钱,连住旅店的钱都不够,她正暗暗着急,不料被李义军撞着了,一肚子火全发泄在李义军身上:你没长眼睛啊?李义军连声道歉,并要送她去医院做检查。见李义军一脸憨厚,邹梅也不好再加责备:算了吧,我没伤着。

天色黑了下来,邹梅却衣衫单薄,李义军并没马上离开,而是关切问道:你好像在等?天快黑了,你等的还来吗?我也不知道邹梅一向快快语,她见李义军一点不像坏,于是说出了心里的焦虑:我身上没有带多少钱,成都又没其他朋友,晚上还不知道去哪里住啊。

听邹梅这样说,李义军发出邀请:你要不嫌弃我家条件差,就去我家住一晚上吧。邹梅吃了一惊。我不是坏李义军接着从身上摸出《工作证》,邹梅扑哧一下笑起来:我能看出你不是坏,要不我也不会跟你说那么多。这天晚上,邹梅果然去了李义军家过夜。李义军的父母见儿子突然带了一个年轻女孩回来,全都认为是李义军交上的女朋友,款待得十分盛情。

不离不弃的儿童睡前故事:(2):

生活像一杯白开水,两个相守相依到老的日子才甜。老伴,见过你年轻时青春靓丽,也见证你日渐沧桑的容颜,却仍然把你当宝,捧在手心。尽管嘴上不说,还是谁也离不开谁。

“我和老头子结婚这么多年,经历了种种风雨,我身体一直不好,他这辈子一直在为我忙忙碌碌,难为他了。”说着说着,张梅英眼角泛起泪光,常年被疾病缠身的她,在丈夫袁伯淦无微不至的照顾下,身体日渐好转。面对命运的残酷,面对生活的磨难,他们用爱撑起了希望与美好。

当初的承诺,一辈子兑现

去采访老夫妻俩这天,恰好是张梅英87岁的生日,吴门桥街道解放社区提前准备好了蛋糕鲜花以表祝福。结婚六十多年来,袁伯淦始终信守当年的承诺,一辈子照顾爱护她。

夫妻俩同龄,年轻时,袁伯淦当过志愿军,后来与张梅英在苏州纺织工业局相识、相恋。张梅英从小生活艰苦,12岁当童工,以减轻家庭负担,工作后更是将全部工资寄回家补贴家用。原本两人打算1955年结婚,不料一天张梅英在家突然吐血,经诊断是支气管破裂,需要马上开刀,切除四根肋骨,拿掉一个肺,开刀整整16个小时。“当时,她提出不结婚了,我没答应,我承诺要照顧她一辈子,不离不弃。”袁伯淦回忆过往,至今觉得历历在目。休养两年半时间,转眼到了1958年,两人组成了家庭。袁伯淦说,之后的十年比较太平,家里先后添了三个孩子。

孩子的到来,给家庭带来了喜悦,也考验着张梅英原本就虚弱的身体。袁伯淦因为在机关上班,经常出差,张梅英边工作边照顾孩子,每天很忙碌。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一次巨大的打击让张梅英整个人崩溃,患上了精神分裂症,从此与药物相伴。袁伯淦坚持对她进行心理疏导,就这样张梅英的情绪日渐安定,病情也一天天有所好转。

自学中医,当起“家庭医生”

张梅英常年被多种疾病折磨,当初开刀医生曾断言她活不过50岁,可是袁伯淦不肯放弃,日复一日悉心照料,让张梅英不再卧床消沉,对于生活,她变得积极起来,身体也逐渐有了起色。

这些年,他坚持每天给张梅英按摩腿脚,针灸血道,做米字操,使用各种偏方与窍门,不仅节约了大笔医药费,也有效改善了张梅英的病情。如今张梅英已经能够自己吃饭、下床走动了,堪称奇迹。这份不离不弃的坚守,感动了左邻右舍,这也许就是对夫妻间相濡以沫最好的诠释。

“这个家,有她在,才完整。我尽心尽力照顾她,而她默默无声陪伴我。”袁伯淦谈起这么多年照顾老伴的感受,他说这是爱心、耐心加上持之以恒的吃苦精神,让他坚持了下来。

老年人的爱情,没有了当初的甜蜜,一生的苦乐年华,都在柴米油盐酱醋茶里,都在孩子们的牵挂中。乐观就像是生命里开出的花,在经历了希望、失望和重塑希望之后,如今他们的生活又有了盼头。

不离不弃的儿童睡前故事:(3):

2012年10月26日的《中国梦想秀》舞台上,迎来了一对酷爱音乐的好兄弟夏欢和王海滨。他们演唱了一首经典的摇滚老歌《花房姑娘》。

当熟悉的旋律伴着他们的歌声缓缓响起时,我注意到其中那个叫夏欢的年轻人嘶哑的嗓音很特别,辨识度高,就像周立波说的,只要你给我打电话,一接听起来,我就知道是你。他们的演唱酣畅淋漓,各种乐器玩得得心应手,一曲下来。赢得掌声阵阵。

只是这样的表演在《中国梦想秀》的舞台上并不出彩,技艺精湛的追梦人很多,但他们最后还是通过了三百位梦想观察员中两百多位的投票,离梦想更近了一步。他们的梦想是继续站在这个舞台上表演下去,希望有一天能够成为真正的歌手。

我想,帮助他们这次取得成功的,应该是兄弟间不离不弃共同追梦的温情故事。在现今人心疏离的时候,这样真挚的友情确实让人感动。

夏欢是一名大企业的电工,音乐是他生活中最大的快乐。五年前,他结识了同样喜欢唱歌的王海滨。王海滨是一名碟片小贩,平时靠在街头路边贩卖碟片谋生,但成为一名真正的歌手一直是他孜孜不倦追求的梦想。两个人一见如故,年长6岁的夏欢,有稳定的工作,他没有嫌弃贩卖碟片的王海滨,因为相同的梦想,他们成立了卓绝组合。每天晚上,他们就在一起练习各种乐器,一起唱歌。那是一段美妙而快乐的时光,纵然生活再辛苦,工作再单调乏味,但只要能够继续唱歌,他们就很开心。

他们抓住一切可以登台唱歌的机会锻炼技艺,每一次都当成一场盛大的演出。如果不是夏欢在四年前的一次演出中声带意外受损,动了手术,原本清亮高亢的嗓音变得嘶哑甚至说不出话,只能发出嗷嗷声的话,他们的音乐之路可能已经走得更远了。每一个人都知道,唱歌靠的是嗓子,每个怀揣音乐梦想的人都会希望自己能有一副好嗓子,唱出天籁之声,而声带受损,那意味着演唱生涯基本上就宣告结束了。

夏欢明白这些。他消沉了。他想退出组合,他不能因为自己而耽误了兄弟的前程,不想自己成为组合甩不掉的沉重包袱。他说:在那种情况下,我不能自私地拖住兄弟,阻碍他在音乐路上前行的步伐。我希望我退出后,他可以有更好的发展,走得更远,飞得更高。夏欢说话的声音有些低沉,回首往事,心里依旧感触良多。

好兄弟王海滨没有因为夏欢声带受损就放弃他。王海滨知道夏欢的梦想从来就没有改变过,也知道他对音乐的痴迷,而在他声带受损的情况下,他最需要的,就是朋友的陪伴和鼓励。王海滨安慰夏欢说:声带受损是坏事,但可能也会因祸得福。比如杨坤,正因为声带小鲒,手术后,反倒因为嗓音的不一样让他从众多音乐人中脱颖而出。他的《无所谓》红遍大江南北。

王海滨说的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他的话像一针强心剂,给在绝望中的夏欢重新燃起了几分希冀,而更让夏欢感动的是王海滨的兄弟情。自从他声带受损后。多少人在幸灾乐祸,唯有身边的好兄弟一直不离不弃。对人生失去热情的夏欢,在王海滨的鼓励下,重新积极地配合医生的治疗。同时继续苦练各种乐器。

夏欢的声带受损严重,虽然通过治疗,他能开口说话了,但嗓音低沉、嘶哑,每说一句话都很困难。可是想唱歌的梦想没有改变,他尝试着想找回过去清亮的嗓音,但一开口就是嗷嗷的气声。周边的人,见夏欢每天还在坚持练习唱歌,就嘲笑他说:一个连说话都不利索的人,还想唱歌,做梦吧!也有人鄙视他说:就你现在的嗓音,唱出来的歌,还能听吗?种种嘲讽再次将夏欢刚刚建立起的自信击落得支离破碎。

夏欢又颓然了。他知道,他再也唱不出美妙的歌声,再也无法飙出曾让他深感自豪的高音。以前,他能够用原调唱出所有张雨生的歌。但现在,他只能叹气了。面对别人无尽的嘲笑和鄙视,他痛苦、茫然,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还要继续在音乐这条路上坚持下去。

王海滨感受到了夏欢的失落和挫败感。不善言辞的他每天只要有空就陪在夏欢身边,让他不那么孤单。他用示弱的方式,让夏欢重新感觉到自己存在的意义和在组合中的重要。王海滨对夏欢说:如果你退出了。那卓绝组合将不复存在。王海滨的良苦用心,夏欢明白,在遭受了那么多的讥讽和白眼后,他更清楚了,所有的人中,只有好兄弟王海滨最懂他,他为什么要为那些不懂自己的人萌生退意呢?

王海滨用自己的真诚再一次挽留住了夏欢。四年中,他们不离不弃,一天也没有停止过追逐梦想的脚步。

他们把兄弟间最真挚的友情当成了前行路上最大的动力。他们苦练技艺。一直坚持走到今天,走上了《中国梦想秀》的舞台。我很羡慕夏欢有一个这样的好兄弟,他们不离不弃,携手同行,一直朝着最初的方向前进。我也很羡慕王海滨,夏欢在用自己的方式帮衬他演出,就像夏欢在《中国梦想秀》的舞台上说的:能够一路陪着自己的好兄弟,看着他进步,看着他有一天能够在音乐的路上走得更远,飞得更高,也是一种幸福。

不离不弃的儿童睡前故事:(4):

  在南溪镇水市社区马路边,总能看见一对母子在散步。

  47岁的汪自军双手紧握着已经78岁的母亲李后英,一边走着路,还时不时看看前面的路。

  李后英是位盲人,在汪自军三岁那年便失去了视力,为了让看不见的母亲能散步,汪自军这样陪母亲散步已经很多年了。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汪自军常说:父母恩重如山,我们做子女的无论怎么报答也不算过分。

  盲母命运多舛 黑暗中拉扯大孩子

  妈妈三岁那年就得病看不见了,三十多岁那年,她遇见了比自己大15岁的爸爸,她把爸爸当成了她生活的眼睛,爸爸却因为当兵,把自己的眼睛弄瞎了。汪自军说起自己的父母无不感伤,那时候,为了能抚养我健康长大,爸爸每天天不亮就出门摆摊给人算命,妈妈则摸黑去山上弄柴火,生活勉强维持着。

  汪自军19岁那年,爸爸生病,由于得不到治疗早早去世了,家里的顶梁柱轰然倒下。

  那时候,我妈妈就常会沉默地自己烧饭、洗衣、做家务,碰伤、烧伤是家常便饭。汪自军说,有次我甚至看见妈妈悄悄抹眼泪。那时候我就想,无论如何,我要好好照顾她,让她受的那些苦,流的那些泪都有回报。

  从那以后,汪自军变得越来越坚强,他自己找人学习建筑技术,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手工匠人。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我是盲人家的孩子早成人。汪自军说。

  儿不嫌母丑 汪自军服侍盲母不离不弃

  常能看到汪自军急匆匆回来照顾母亲,又急匆匆去上工的身影。他很孝顺,常看到他给母亲端茶倒水、喂饭。

  他母亲被检查出患有严重的双膝盖骨质增生,不能走路,汪自军就每天都抱着母亲上铺、去洗手间等,有好转的时候他还常扶着母亲在周围散散步,锻炼身体,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他的坚持很让人敬佩。汪自军是我们心中的榜样!说起汪自军,周围邻居无不竖起大拇指为其点赞。

  去年6月的一天,汪自军两口子都出去做工了,只留下眼盲的母亲李后英。恰恰就是这一天,李后英因为看不见路,腿脚也不太利索,走楼梯时不慎摔下楼去,中了风,不太爱说话的母亲变得越发沉默。如果不是我们都走了,她也不会从楼梯上摔下去。汪自军自责地说,从那以后,我就告诉自己,无论如何也不能只留下她一个人在家。

  三百六十五天,三百六十五个日日夜夜的坚守,汪自军每天都重复昨天的事,利用下班时间服侍母亲李后英,任劳任怨。

  以前,妈妈是我的眼,抚养我长大,现在和未来,我就是她的眼,只要我还拗得动,我就会照顾好她,替她看遍所有她想看的风景。汪自军一边给母亲喂饭一边对记者说。

不离不弃的儿童睡前故事:(5):

她,新婚第五天就遭遇不幸,变成高位截瘫。他,不离不弃,守候妻子39年,帮助她重拾生命。她以他们的故事为原型,写成长篇自传体小说《忧愁河》。

  作为飞行员的他说:一生只选择一个职业,那就是飞行;一生只选择一种爱情,那就是相守

  地震撕裂幸福  新婚五天遭遇人生劫难

  一场灾难,让生活像是从沸点一下跌到了冰点;你日复一日地悉心照料,却又将黑暗变成了耀眼的黎明。世上有多少条忧愁河,就会有多少支欢乐的歌这饱含深情的话语,出自长篇自传体小说《忧愁河》,作者叫张胜兰,文中的你,是她的飞行员丈夫闫志国

  闫志国与共和国同龄,年轻时,他是一名空军飞行员,经常驾驶歼击机驰骋蓝天。在他25岁时,因忙于工作还没谈上恋爱,组织上很关心,开始替他张罗对象。那时,他所在的部队驻扎在河北。一天,团副政委给了他一张年轻女兵的照片。那正是年轻时候的张胜兰,福建某空军部队卫生队的一名护士。

  照片中的张胜兰穿着军装,英姿飒爽,她出自军人家庭。这让闫志国一下就相中了。从此二人书信传情,虽然一直没见面,但相互挂念。通过两年的鸿雁传书,两人终于约定在张胜兰的老家唐山见面。那天,闫志国早早等在唐山凤凰山公园,一眼就看到恋人。在拜访了女方父母后,并定下了婚期。

  1976年7月23日,闫志国和张胜兰在唐山结婚。他们计划在唐山住几天,然后于29日回河北永清老家拜见父母。可哪里想到就在他们离开唐山前的一天,灾难突然降临。7月28日凌晨3点48分,闫志国和张胜兰仍在睡梦中,倏然间地动山摇,大地震来了。

  闫志国的头、腿都被砸伤,他大喊身边的妻子,却发现她一动不动。当时,房子的门已经被碎砖头堵住了。闫志国和张胜兰的妹妹一起把张胜兰从窗户递了出来,抬到了院子里。闫志国瞧见妻子的脚上被砸掉了一块肉,他赶紧从屋里拿出碘酒,往她的脚上抹,但张胜兰一点反应都没有。

  张胜兰就这么一直昏迷着,直到四十多分钟后,才终于苏醒,她微弱地喊脖子疼。闫志国带着新娘连夜从唐山赶回遵化,再奔天津蓟县,他心急如焚,一定要把妻子救活。闫志国不顾自己的伤痛,背着妻子赶到了蓟县的医院,一片忙乱中,医生看了看后说病情严重,让他去大医院检查治疗。

  7月30日,筋疲力尽的闫志国拖着重伤的妻子来到了北京。经过北京一家医院的诊断,张胜兰的颈椎第五、六节粉碎性骨折,中枢神经重度损伤,心脏搏动、血压、呼吸出现异常。紧接着又辗转到了北京更好的医院,先后做了8次手术,妻子的命终于保住了,但仍处于奄奄一息!

  闫志国悲戚地问医生,妻子还能活多久,医生一直眉头紧锁。一年?医生没吭声。半年?医生还是皱着眉头。三个月?医生终于点了下头。那一年,闫志国27岁,张胜兰比他小一岁。

  什么?新婚的妻子被砸成重伤只剩三个月的生命,闫志国不敢相信,更无法接受。他泪流满面地恳求医生,不管多大代价,一定要救救他的妻子!张胜兰的颈椎严重错位,要在颅骨打洞实施复位。此后四十多天,她的头部坠着几十公斤的铅块,喝水就像倒灌颅腔。闫志国配合医生,照顾婴儿一样伺候着妻子,一步不离,硬是闯过了三个月的生命期限。医生惊叹,这是生命奇迹再现!

  妻子高位截瘫  丈夫不离不弃

  从北京医院回来的几个月里,张胜兰几乎说不出话,只有眼珠能转动。新婚才几天的妻子一下子瘫痪在床,闫志国肝肠寸断。那时正是夏天,他们住在防震帐篷里,闫志国一直用手给妻子扇着扇子,驱赶着蚊蝇,给她喂饭,处理排泄物闫志国的精心照料,像对孩子般的呵护,陪着妻子闯过了一个又一个生命关口,张胜兰顽强地活了下来。但张胜兰从此再也站不起来了,且终身不能生育,必须要有人长期照顾。

  知道自己这辈子只能卧床且不能生育了,张胜兰觉得对闫志国太残忍。在经历了一番思想挣扎后,一天,她强忍泪水说:志国,咱们离婚吧,我不想再拖累你。你把我照顾得这么好,已经仁至义尽了。直视病瘫的妻子,闫志国微笑着拉起她的手,你瞎说啥啊,你别乱想了,只管安心养伤,我是不会离开你的。

  得知闫志国家里的情况,战友们深表同情,也都纷纷劝他,是否考虑重新组建家庭。当时,领导和战友心存疑虑,如果闫志国有一个重病的妻子,他是否还能继续上天飞行呢?

  这个严酷的问题,张胜兰也为闫志国考虑着,她再次真诚提出离婚。那时,闫志国是部队的飞行尖子,他心里清楚,空军飞行员要求有超强的心理素质。别说旁人怀疑的目光,连闫志国自己也扪心自问。连续几天,他在矛盾中痛苦挣扎。

  闫志国回到老家,听说儿媳妇在地震中受了重伤,不但无法生育,还要人照顾,父亲低头吸着烟,母亲老泪纵横。整个屋子空气似乎凝固了,沉闷得让人窒息。

  突然,闫志国站起来大声说:我不能离开患病的妻子!闫志国眼含热泪对着一屋子人说,胜兰是在航空兵部队大院里长大的,和飞行员结婚苹果好吃,寡妇难当的话从小就听过。

  在领结婚证的前一个月,她战友的丈夫在一次飞行事故中牺牲了。既然当初胜兰选择了我,现在我也不会离开她。全家人被闫志国的话感动了。父亲终于发话:志国,咱家从来没丢过脸,既然这样,你就去照顾媳妇,我们支持你!

  1976年底,伤愈后的闫志国申请回到部队继续飞行,把照顾妻子的重任拜托给她的妈妈和妹妹。他向部队首长保证:请领导放心,我一定会比以前飞得更好!虽然对病床上的妻子很牵挂,但只要上了飞机,他就会强制自己不去想家里的事情。直到飞机落地,他才会再惦念妻子。休息时,闫志国会迫不及待赶往唐山,一迈进家门便对妻子嘘寒问暖。

  闫志国了解妻子的心思,她很喜欢孩子。一天他带回了一个洋娃娃,可爱极了,张胜兰煞是高兴。他把她放进妻子怀里,摸摸娃娃的小脑袋,风趣地说:小丫头,好好伺候妈妈,别调皮。张胜兰舒心的笑容里含着泪水。

  夫妻俩给小丫头取了个名字叫盼盼。这一天是11月25日,就定为盼盼的生日。一到每年的11月25日,夫妻俩都为这个娃娃过生日。此后,每年逢张胜兰的生日,闫志国都要送她一个娃娃和小动物。在他们卧室的一角,已围坐着二十多个娃娃,每个娃娃都有漂亮的名字。张胜兰喜欢被娃娃们包围簇拥着,称这是他们夫妻俩的小小幼儿园。

  结婚前,闫志国和张胜兰通信一共有两百多封。结婚以后,回到部队继续飞行的闫志国,又和躺在病床上的张胜兰相互通了近三百封信。印象最深的一封信,就是在他刚回到部队,他在信里写道:胜兰,我迈着沉重的步伐离开你,到了门口都不敢回头看你,怕流泪会影响你。

  通过针灸治疗以及闫志国一遍遍为妻子按摩,又帮她在床头拉练吊环。终于,张胜兰的双臂能够缓缓抬起,几根手指也能慢慢蠕动了。

  1978年10月,张胜兰用绳子把笔绑在手上,开始给丈夫写出了第一封信:志国,我很想你,祝你身体好,工作好,飞行安全当闫志国看到妻子用十几个小时,刻写出来的字迹时,泪水夺眶而出。此后,两人经常通信,患难夫妻沉浸在欢乐中。

  你是我心中的太阳  让我们一起慢慢变老

  闫志国一如既往地照顾着妻子。工作的时候,他在天上,围着云彩转;休息的时候,他在家里,围着妻子转。当张胜兰手术后又满头秀发,志国高兴得合不拢嘴,搂着她在额头上吻了又吻,说:假小子又变成大姑娘啦!他买回电梳子和电吹风,把她抱上轮椅,剪了个运动发型,再推到镜子前:你瞧,这姑娘真漂亮。张胜兰从镜中看见女儿妆,不但高兴,更感惊奇,这两年,自己依然年轻、圆润,竟然没有重病的痕迹。这都是志国的功劳啊!她感激地望着丈夫,娇羞浮现在红扑扑的脸上。

  对瘫痪妻子的执着守护,闫志国虽感动了不少人,但还是有人劝他另组家庭。闫志国听着,总是笑笑不吱声。

  一次,河北石家庄有位容貌娇好的姑娘把自己的玉照寄给他,又直接给闫志国打电话,强烈要求和他结婚,而且承诺可以一起照顾张胜兰。面对如此灼热的示爱,闫志国当时心里还真的动了一下,但很快,他骂自己胡思乱想,于是,对那位姑娘一口谢绝了。

  然而1982年时,凭借良好的飞行技能和管理水平,33岁的闫志国从飞行处主任破格晋升为团长,这下闫志国更火了,一些朋友出于好心,又来劝他离婚。那段时间,三天两头有年轻姑娘,甚至刚毕业的女大学生,主动写信或电话联系闫志国,追求他,弄得闫志国简直哭笑不得。最后,他想出一个办法,在部队驻地的营房贴出告示:我闫志国谢绝所有好心人的关心,我宣告绝不会和我的妻子离婚,请大家别再折腾和费心了!

  而张胜兰也听到了点滴传闻,她心中很难受。一次,闫志国休息回家,她鼓起勇气对丈夫说:志国啊,我非常感谢你的不离不弃,但如果长期拖累你,我的心很不安,我会自责一辈子的。我看我看咱俩还是离了吧。

  闫志国长吁了一口气,蹲下身子拥住妻子,脸色凝重地说:胜兰,什么都别说了,你是我的唯一,是我心中的太阳。别人说三道四,咱再也别去理会它,答应我,好吗!张胜兰把头埋进丈夫的怀里,像一个受了委屈的孩子大哭起来夫妻俩约定:此后,张胜兰再也不准提这件事!

  闫志国知道张胜兰喜爱文学,就买来不少中外名著让妻子阅读,鼓励妻子创作。1987年,张胜兰以他们的故事为原型,创作了长篇自传体小说《忧愁河》,好评如潮。《忧愁河》于1991年由蓝天出版社出版。就在这年,闫志国被北京市妇联授予北京市好丈夫的称号

  1995年,闫志国转业到中国货运邮政航空公司,他主动辞去领导职务,为的是有更多时间照顾妻子。闫志国把张胜兰从唐山接到了北京,每天照料着她的饮食起居。刷牙、洗脸、按摩、活动肢体除了上班,在家他成了大忙人。一开始,闫志国不会做饭炒菜,他就让妻子在轮椅上做指挥。两人你说做,配合默契。一年四季,志国都保证胜兰有新鲜水果,只要胜兰爱吃,他总是想方设法去买。

  光阴似箭,一晃十几年过去了。2009年闫志国退休,他每天推着轮椅上的妻子,陪着她出门散步。张胜兰喜欢去北海公园,在水边夫妻俩一起看景色,水中倒映出二人甜蜜的笑容。

  转眼间到了2014年5月,张胜兰不幸又得了结肠癌,手术后7月份开始做化疗,化疗让她的身体很难承受。

  闫志国日夜陪护着妻子,胜兰,别怕!有在,你一定会好起来的!在丈夫的精心照料下,张胜兰又一次被拉出了鬼门关!

  2015年3月,康复后的张胜兰和闫志国来到央视《向幸福出发》栏目。张胜兰微笑地说,如果用四个字来形容丈夫闫志国的话,那就是无价之宝!栏目组无不为这对恩爱夫妻的真情所感动!

  如今,张胜兰仪态端庄,精神饱满,比她65岁的年龄显得年轻很多。她无限感慨地说:活着就靠一股精气神,这都是志国给的啊!


儿童故事网     蜀ICP备2022017070号-2    www.0551dy.com      Sitemap    Baidunews
法律声明:如有侵权,请告知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30个工作日内处理。E_mail:ybzzkj  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