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睡前故事 / 小故事 / 成语故事 / 儿童故事 / 故事会 /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宝宝睡前故事

什么是动机


2022-07-29 00:25:17 宝宝睡前故事



目录

?动机的定义?动机的作用?动机的分类?动机的理论

动机的定义

由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的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返回目录

动机的作用

1. 激活功能

动机是个体能动性的一个主要方面,它具有发动行为的作用,能推动个体产生某种活动,使个体由静止状态转向活动状态。如为了消除饥饿而引起择食活动,为了获得优秀成绩而努力学习,为了取得他赞扬而勤奋工作,为了摆脱孤独而结交朋友等。动机激活力量的大小,是由动机的性质和强度决定的。一般认为,中等强度的动机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2. 指向功能

动机不仅能激发行为,而且能将行为指向一定的对象或目标。如在学习动机的支配下,们可能去图书馆或教室;在休息动机的支配下,们可能去电影院、公园或娱乐场所;在成就动机的驱使下,们会主动选择具有挑战性的任务等。可见,动机不一样,个体活动的方向和所追求的目标是不一样的。

3. 维持和调整功能

动机具有维持功能,它表现为行为的坚持性。当动机激发个体的某种活动后,这种活动能否坚持下去,同样要受动机的调整和支配。动机的维持作用是由个体的活动与他所预期的目标的一致程度来决定的。当活动指向个体所追求的目标时,这种活动就会在相应动机的维持下继续下去;相反,当活动背离了个体所追求的目标时,这种活动的积极性就会降低,或者完全停止下来。有时,们在成功的机会很小时,也会坚持某种行为,这时,的长远信念起决定性作用。

▲返回目录

动机的一般分类

1. 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根据动机的性质,的动机可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生理性动机也称驱力,它以有机体自身的生物学需要为基础,例如,饥、渴、缺氧、疼痛、母性、性欲、睡眠、排泄等动机,都是生理性动机。生理性动机推动们去活动,从而满足某种生物学需要。当这种生理的需要得到满足时,生理性动机便趋于下降。由于人是社会的实体,人的生物学需要以及满足这些需求的手段,都将受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因此,人的生理性动机也必然打上社会生活的烙印。例如,母性的动机是一种生理性动机,但是,母亲对子女的抚爱与照料,不但有血缘上的关系,而且也因为母亲有照料子女的社会责任与义务。因此,在人类的个体身上,纯粹的生理性动机是很少的。

社会性动机有时简称动机,它以人的社会文化的需要为基础。人有权力的需求、社会交往的需求、成就的需求、认识的需求等,因而产生了相应的权力动机、交往动机、成就动机和认识动机等。这些动机推动人们与其他人交往,希望获得社会和他人的赞许,希望参与某种社会团体,并能在其中获得某种地位等,当这些社会性的需要获得满足时,社会性动机才会缓解下来。

2. 原始动机与习得的动机

根据学习在动机形成和发展中所引起的作用,人的动机可分为原始动机与习得的动机。

原始动机是与生俱来的动机,它们是以人的本能的需求为基础的,饥、渴、母性、性欲等动机,都属于原始性动机。人受饥、渴的推动而产生觅食、找水的活动,是不需要经过学习的。人的认识性动机有一部分也具有与生俱来的性质。例如,婴儿出生后,就对环境中的新事物表示好奇和兴奋,这种原始的动机推动婴儿注视周围的一切,并逐渐产生对事物的摆弄、抓握等行为。人对事物或活动的兴趣与爱好,就是在这种原始动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习得的动机是指后天获得的各种动机,或者说,经过学习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各种动机。例如,初生的婴儿不懂得什么叫恐惧,也不要求得到父母的赞许,因而他们不具有恐惧和获得赞许的动机;以后,儿童在生活中懂得了什么叫恐惧和赞许,因而会在这些动机的支配下产生相应的行为。人们要求参加一定的社会团体,与周围人进行交往,并获得一定的成就,这些更是通过学习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3. 有意识的动机与无意识的动机

根据动机的意识水平,人的动机可分为有意识的动机和无意识的动机。

人的动机有一部分发生在意识得水平上,即人能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动机是什么,也能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在追求什么样的目标。但是,在自我意识没有发展起来的婴幼儿身上,他们的行为动机是无意识的;在成人身上,也有无意识的或没有清楚意识到的动机,例如,对活动的定势与意向等,人们意识不到它们的作用,但能在它们的支配下产生各种各样的行为。又如,一位教师对某个学生的印象好,认为他聪明、勤奋、成绩优秀,因而在评分时不自觉地降低了评分的要求,并忽略了学生试卷中存在的错误;反之,对印象差的学生,不相信他在考试时会得到优秀的成绩,因而评分时不自觉地提高了评分的要求,对其试卷中的问题也比较敏感等。在人们的日常交往、处理工作和各种事务中,在言语交际、批评与自我批评时,人的各种无意识的动机也是起作用的。

4. 外在的动机和内在的动机

根据动机的来源,可分为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

外在动机是指人在外界的要求与外力的作用下所产生的行为动机。例如,学生为了得到父母或教师的嘉奖或避免受到父母或教师的责备、惩罚而学习。内在动机是指由个体内在需要引起的动机。例如,由于儿童认识到学习的意义或对学习有了兴趣,因而积极主动地学习。

外在动机与内在动机的划分不是绝对的。由于动机是推动人的活动的内部心理过程,因此,任何外界的要求、力量都必须转化为人的内在需要,才能成为活动的推动力量。在外在动机发生作用时,人的活动较多地依赖于责任感、义务感,或希望得到奖赏、避免受到惩罚的意念,这些心理过程同样属于需要的范畴。在这个意义上,外在动机的实质仍然是一种内部动力。

在儿童动机发展的早期阶段,外在动机具有重要意义。儿童往往先有外在动机,以后才逐渐发展内在的动机。

▲返回目录

动机的理论

01-09-1动机理论

动机是一个较古老的研究课题,已经有一百多年的研究历史。人们对动机的实质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从而形成了各种理论。

1. 本能理论

动力最早是由本能的概念引入心理学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下,许多心理学家相信,人的大部分行为是由本能控制的。本能是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由遗传固定下来,一种不学而能的行为模式,是人类行为的原动力。如蜘蛛织网和海狸筑坝等,都是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本能行为。

20世纪20年代末,本能论开始受到人们的怀疑与批评。它不能确切地解释行为的原因。本能论对人类行为的解释是一种循环论证的过程,如为什么人会有攻击行为?回答是人有攻击本能。你怎么知道人类有这种本能呢?回答是人有各种攻击性行为。另外,本能论列举的许多本能行为(如自信、自卑等),实际上是在学习、经验及文化的影响下形成的。

本能论虽然受到批评,但仍在一些领域占统治地位。一个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它建立在本能论的基础上,认为人的心理活动的原动力是人类生来固有的本能驱力决定的,这种本能驱力使人类产生一种紧张状态,驱使人采取行为,并通过消除紧张来获得满足。精神分析理论还认为,人类最基本的本能是生的本能与死亡本能,它们是人类行为的两种基本动力。另一个是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认为人类行为是由生来固有的自我实现的潜能决定的。

20世纪50年代以后,欧洲一批习性学家在度爆发出对本能行为的研究热情。他们主要探讨控制本能行为的重要因素,如感觉输入机制、待定刺激、学习的作用和中枢机制等,企图揭示影响动物行为的生理因素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2. 驱动理论

由于本能理论在解释人类行为时产生了困难,20世纪20年代武德沃斯(S.Wood-worth,1869-1962)提出了行为因果机制的驱力概念,以代替本能概念。所谓的驱力是指个体由生的需要(如食物的需要、性的需要、逃避痛苦的需要)所引起的一种紧张状态,它能激发或驱动个体行为以满足需要,消除紧张,从而恢复机体的平衡状态。

以后,赫尔(C.L.Hull,1884-1952)提出了驱力减少理论(drive reduction theory)(Hull,1943)。他假定个体要生存就有需要,需要产生驱力。驱力是一种动机结构,它供给机体的力量或能量,使需要得到满足,进而减少驱力。赫尔的理论适用于解释生物的机能,例如吃、喝、睡眠和性行为等。剥夺食物会产生饿(驱力),它推动个体寻找食物和产生吃的行为,进而使驱力减少。随后,赫尔又提出,人类的行为主要是由习惯支配的,而不是生物驱力支配的。他强调经验和学习在驱力形成中的作用,认为学习对机体适应环境有重要意义。驱力为行为提供能量,而习惯决定着行为的方向。赫尔认为,有些驱力来自内部刺激,不需要习得,称为原始驱力;有些驱力来自外部刺激,是通过学习得到的,称为获得性驱力。

赫尔认为,驱力(D)习惯强度(H)和抑制(I)共同决定了一个个体的有效行为潜能(P),它们的相互关系可以表示为:

P = D × H - I

但是,驱力减少理论不能解释另一些行为,如什么力量激发了过量的强制性的进食行为?为什么一个人可以通宵达旦地工作?为什么政治家在监狱里可以绝食数日?因为在这些行为中,人的驱力不是减少,而是增加了。

3. 唤醒理论

人类的活动常常不是为了减少驱力,而是要增加驱力,如努力探究新的环境,参加惊险竞技比赛等。针对人类的这种行为,赫布(Hebb,1949)和柏林(Berlyne,1960)等人提出了唤醒理论(arousal theory)。这一理论认为,人总是被唤醒,并维持生理激活的一种最佳水平,不是太高,也不是太低。对唤醒水平的偏好是决定个体行为的一个因素。一般来说,个体偏好中等强度的刺激水平,因为它能引起最佳的唤醒水平(optimal arousal level),而对于过低或过高的刺激,个体是不喜欢的。

研究表明,当人们进入感觉剥夺状态,如蒙上眼睛,塞上耳朵,不能移动,或者进入相当单调的情景时,他们会变得烦躁和渴望刺激。研究还表明,当在强烈光线或噪音的作用下,人们会尽量使自己降低到一种低的唤醒水平(Bexton,Heron Scott,1954)。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安静的办公室里工作了一天后,回到家里总喜欢放点爵士乐兴奋一下;而负责管理三百多个孩子的老师在兴奋了一天后,回到家里常常愿意安静一点。

醒理论提出了三个原理。第一个原理是人们偏好最佳的唤醒水平。研究发现,每一个个体都有自己的最佳唤醒水平,高于这个水平上时就需要减少刺激,低于这个水平时就需要增加刺激。刺激水平和偏好之间的关系是一条倒U形曲线,如下图01-09-1。

01-09-2刺激水平与偏好的关系

第二个原理是简化原理,即重复进行刺激能使唤醒水平降低。例如,一首新的流行歌曲,大家很爱听,人人都唱它,它的唤醒水平是最佳的。以后,经多次重复,人们就会厌烦它,由它引起的激活水平就降低了。过了几年,人们又唱起来,变得很好听,这首歌曲的唤醒水平又恢复到了最佳状态。

第三个原理是个人经验对于偏好的影响。研究发现,富有经验的个体偏好于复杂的刺激。如有经验的音乐爱好者喜欢欣赏复杂的音乐。经验也能够帮助个体更好地组织刺激。例如,初学国际象棋的人,在考虑一个战术时,需要32步;而有经验的人则将32步组成为一步。

4. 诱因理论

驱力理论强调个体的活动来自内在的动力,它忽略了外在环境在引发行为上的作用。针对这种缺陷,人们提出了诱因概念。诱因指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刺激物,它具有激发或诱使个体朝向目标的作用。例如,诱人的美食激发人的进食欲望;漂亮的时装引起人的购买欲;挑战性的任务激发人的成就需要。诱因可以是物质的,如食物、时装等,也可以是复杂的时间和境遇,如获得名誉、地位等。凡是人们希望得到的、有吸引力的刺激都可以成为诱因。诱因有积极和消极之分,有吸引力的刺激物称为积极诱因;个体回避的刺激物(如痛苦、贫穷、失败等)称为消极诱因。

赫尔接受力诱因这一变量,把它作为行为的决定因素之一,它修改了自己的公式,在其中增加了诱因动机(K):

P = D × H × K × I

诱因是个体行为的一种能源,它促使个体去追求目标。诱因与驱力是分不开的,诱因是由外在目标所激发,只有当它变成个体内在的需要时,才能推动个体的行为,并有持久的推动力。

5. 动机的认知理论

现代认知理论认为,个体对来自外界的信息经过编码、贮存、提取和输出等加工过程,在头脑中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观念。这些观念在刺激和行为间起中介作用,它既能引起行为,又能改变行为,在这个意义上,认知具有动机的功能。近年来,动机的认知理论成为深受人们重视的一种动机理论。

1) 期待价值动机

动机的期待价值理论是早期的一种动机认知理论,这种理论将达到目标的期待作为行为的决定因素。新行为主义者托尔曼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提出,行为的产生不是由于强化,而是由于个体对一个目标的期待。托尔曼(Tolman,1932)将期待定义为刺激与刺激的联系(S1—S2)或反应和刺激的联系(S1—R—S2)。如看见闪电(S1),就期待雷声(S2),这是有刺激引起的期待;平时努力学习(S1—R),期待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S2),这是由反应引起的期待。期待(expectation)是重要的,它帮助个体获得目标。

2) 动机的归因理论

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用因果关系推论的方法,从人们的行为结果寻求行为的内在动力因素,称之归因(attribution)。

海德(Heider,1958)指出,当人们在工作和学习中体验到成功或失败时,会寻找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一般来说,人会把行为的原因归结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种。内部原因是指存在于个体本身的因素,如能力、努力、兴奋、态度等。外部原因是指环境因素,如任务难度、外在的奖励与惩罚、运气等。海德还提出了“控制点”(locus of control)的概念,并把人分为“内腔型”和“外腔型”。内腔型的人认为成败是由自身的原因造成的,而外腔型的人认为成败是由于外部因素造成的(Rotter,1966)。

韦纳(Weiner,1971)系统提出了动机的归因理论,证明了成功与失败的因果归因是成就活动过程的中心要素。韦纳也把成就行为的归因划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同时把“稳定性”作为一个新的维度,把行为原因分为稳定的和不稳定的。如能力、任务难度是稳定的;而努力和运气是不稳定的。根据这几个维度,韦纳(1972)提出了下列归因模式(Weiner,1972),如图01-09-2。

01-09-3韦纳归因模式图

韦纳(1972)根据自己的研究提出,如果一个新的结果和过去的结果不同,人们一般归因于不稳定的因素,如努力和运气等;如果新结果与过去的结果一致,人们一般归因于稳定的因素,如任务难度和能力等。这种归因会使人们对下一次的行为结果产生预期。具体说,如果将成就行为归因为不稳定的因素,人们会预期结果与上一次不一致;如果归因于稳定因素,人们会预期结果可能与上一次一致。

同时,韦纳还发现,归因会使人出现情绪反应。如果把成就行为归结为内部原因,在成功时会感到满足和自豪,在失败时会感到内疚和羞愧。但是,如果把成就行为归结为外部原因,不论成功还是失败都不会产生太突然的情绪反应。近20年来,他对情绪的动力作用进行了大量研究,提出了动机和情绪的归因理论(Weiner,1986)。

3) 自我功效论

班杜拉(Bandura,1977)的自我功效论是另一种动机的认知理论。他认为,人对行为的决策是主动的,人的认知变量如期待、注意和评价等在行为决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期待是决定行为的先行因素,强化的效果存在于期待奖赏或惩罚之中,是一种期待强化。

班杜拉把期待分为结果期待合和效果期待两种。结果期待是指个体对自己行为结果的估计(或强化)。如相信上课认真听讲,下课认真做作业就会取得好的成绩。效果期待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来完成某一行为的推测和判断,这种推测和判断就是个体的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个体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和完成某一项活动,属于高自我效能感,否则就是低自我效能感。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的高低,直接决定个体进行某种活动时的动机水平。

班杜拉还认为,自我效能感建立在四种信息源的基础上。一是个体自己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成功的经验往往会提高个体的自效能感,而多次失败的经验则会降低自效能感。二是替代性经验,即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而获得的信息,对自功效感也有重要作用。如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人考上了大学,就会增强自己考上大学的信心。三是言语说服。他人的建议、劝告、解释和激励等也可能改变人们的自效能感。四是情绪唤起,正情绪可以增强自效能感,负情绪则会减弱自效能感。

总之,班杜拉(1994)强调自效能感是成就活动的一个重要维度。

4) 成就目标理论

在早期的动机研究中,目标被认为是影响行为的环境因素之一;关于目标本身的特性,以及这些特性对动机的影响,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有一批学者以目标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以目标结构为核心的目标理论,并使之成为90年代动机研究的一个热点。

什么是目标?目前仍有不同法。但一般认为,目标是个体要努力达到的、具体的成绩标准和结果(LockeLatham,1994;Bandure,Schunk,1981)。如学生提出期末考试的成绩要达到优秀的标准,工人提出年终要超额完成生产任务等,这些就是学习或生产的目标。

成就目标理论是由德韦克等人(Dweck et al.1988)提出的。这个理论认为,不同个体对自己的能力有不同的法。这种能力的潜在认识会直接影响到个体对成就目标的选择。如有些个体会将成就情境做是提高自身能力的机会,并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和发展能力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而另一些个体则将成就情境做是对自身能力的一种经验和测量,他们关心怎样去证明自己的能力,而避免得到低的成绩。

▲返回

参考资料: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D].

词条主要贡献者:大


儿童故事网     蜀ICP备2022017070号-2    www.0551dy.com      Sitemap    Baidunews
法律声明:如有侵权,请告知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30个工作日内处理。E_mail:ybzzkj  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