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睡前故事 / 小故事 / 成语故事 / 儿童故事 / 故事会 /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儿童睡前故事

有关舌尖的小故事大全7篇


2024-03-21 03:51:18 儿童睡前故事



有关舌尖的小故事大全_儿童睡前故事

7篇有关舌尖的小故事大全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7篇关于舌尖儿童睡前故事,供各位参考,同时还提供了古诗文、作文、组词、词语、故事、好词好句。点击查看更多儿童睡前故事


舌尖的儿童睡前故事:(1):

最近央视播《舌尖上的中国》,俨然中华民间美食大全,惹得一帮吃货半夜起来流口水。让我们来看看唐朝美食的魔力,有的官员甚至因为路边贪小吃断送前程。

  宰相刘晏在路边买饼吃

  唐朝有位位高权重的宰相刘晏,一天,拂晓4点左右,刘晏的车驾就上街了。估计这位宰相大人还有点睡眼蒙眬,但味觉却不蒙眬,被街道边饼店飘出来的香味吸引住了。那种饼,叫胡饼,西域传过来的,且闻那香味,势气腾辉,热腾腾,香喷喷。

  唐朝那时代官吏平民有别,刘晏是朝廷大官吏,不好意思下车去买,于是使人买之。刚刚出烤炉的饼,炙手可热,刘晏不敢裸手拿,就用袖子包起来,就着啃,带着满嘴满脸的饼渣,乐呵呵地对一起等着去上朝的同事们说:美不可言,美不可言。

  到底这胡饼怎么个好吃法,翻阅《唐语林》,有豪华版胡饼的生动记载:用羊肉一斤,一层一层铺在和好的麦粉当中,隔中以椒、豉,就是在饼的隔层中夹放椒和豆豉,润以酥,用酥油浇灌整个巨无霸饼,然后放入火炉中烤,烤到五成熟的时候就取出来吃。麦香、羊肉香、酥油香、椒香和豆豉香,香味喷薄而出,强大得连一代国相也招架不住。

  张衡路边吃饼被人告发

  刘晏作为宰相吃路边小食,大为失态,倒也无事,不过上溯回去半个世纪到武则天时代,一位叫张衡(注:并非东汉科学家张衡)的官员就没他幸运了。

  张衡是朝廷的四品官员。有一天,张大人退朝回来,经过长安的商业区,路旁饼店一批蒸饼刚出炉,路旁见蒸饼新熟,馋得实在不行,心中在做着天人之争:不行,我是国家干部,跟这些个小商小贩交易,岂不是失了国家的体统?

  最后,舌尖的欲望战胜国家的约束,他下马买了几个香喷喷的蒸饼,美滋滋地骑在马上啃起来,遂市其一,马上食之。殊不知,张大人的政治前途就止于这几个包子馒头了。他好歹是个公众人物,朝廷大员在大街上买蒸饼吃的事情传开来了。专门负责纠风的御史在武则天面前奏了他一本,认为张衡路边买蒸饼吃的行为有违官员行为准则,损害了朝廷高官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武则天也觉得挺丢脸,马上批示:流外出身,不许入三品,彻底丧失政治前途。

  马鞍垫能做成美食

  令人拍案称奇的是,除了专业的厨师,在唐朝的行政界和军界都有一批善于烹饪的大师级人物。

  在唐德宗贞元年间,有个将军认为天下没有什么东西是不可以吃的。他自己开饭馆膳堂,什么都可以用来做菜。烹饪原料多元化的程度,足以让人瞠目:居然能将马鞍下面的旧垫子,还有用过的箭壶,修理一番,加工一番,放到厨房里倒腾一番居然成了美食,还挺可口的,修理食之,其味甚佳。据说马鞍垫子在那时叫障泥,还有箭壶,都是熊皮和鹿皮做的,想必比明胶安全。

  《北梦琐言》记载,在唐朝灭亡后不久的四川,有个叫赵雄武的官员,是清官美食家,尤其善于做大饼。他造的大饼,每一张需要三斗面粉做料,不知道是不是膨化的效果,饼出来后有几间房那么大,大于数间屋。个头大,味道如何呢?据说皇宫里头举行宴会,豪宅大院举办宴席,都要买他做的饼,比房间还大的汉堡包堆在宴会上,宾客们剖分而食,赞不绝口。

  皇帝强人所难赐吃乳酪,

  吃坏爱卿肚子

  有些皇帝比较重口味,例如唐宣宗喜欢吃游牧部落的乳酪饼,美其名曰:银饼。当时的翰林学士韦澳很受他的待见。

  有一年,唐宣宗在太液池避暑,忽然想起要关照这位亲信,于是把韦大人和另一位学士孙宏叫过来,赐给两位干部吃乳酪饼,他以为自己重口味,人家也是重口味。

  韦大人本来就厌烦这油腻的东西,可如今皇恩浩荡不得不吃,结果肠胃受不了这重口味食品,而且当时太液池皇家疗养中心用的不知是什么空调,大暑天却寒气逼人,肥腻食物加上冻人的温度,两位大学士腹泻好几天,真是圣恩消受不起。



舌尖的儿童睡前故事:(2):

最近央视播《舌尖上的中国》,俨然中华民间美食大全,惹得一帮吃货半夜起来流口水。让我们来看看唐朝美食的魔力,有的官员甚至因为路边贪小吃断送前程。

  宰相刘晏在路边买饼吃

  唐朝有位位高权重的宰相刘晏,一天,拂晓4点左右,刘晏的车驾就上街了。估计这位宰相大还有点睡眼蒙眬,但味觉却不蒙眬,被街道边饼店飘出来的香味吸引住了。那种饼,叫胡饼,西域传过来的,且闻那香味,势气腾辉,热腾腾,香喷喷。

  唐朝那时代官吏平民有别,刘晏是朝廷大官吏,不好意思下车去买,于是使买之。刚刚出烤炉的饼,炙手可热,刘晏不敢裸手拿,就用袖子包起来,就着啃,带着满嘴满脸的饼渣,乐呵呵地对一起等着去上朝的同事们说:美不可言,美不可言。

  到底这胡饼怎么个好吃法,翻阅《唐语林》,有豪华版胡饼的生动记载:用羊肉一斤,一层一层铺在和好的麦粉当中,隔中以椒、豉,就是在饼的隔层中夹放椒和豆豉,润以酥,用酥油浇灌整个巨无霸饼,然后放入火炉中烤,烤到五成熟的时候就取出来吃。麦香、羊肉香、酥油香、椒香和豆豉香,香味喷薄而出,强大得连一代国相也招架不住。

  张衡路边吃饼被告发

  刘晏作为宰相吃路边小食,大为失态,倒也无事,不过上溯回去半个世纪到武则天时代,一位叫张衡(注:并非东汉科学家张衡)的官员就没他幸运了。

  张衡是朝廷的四品官员。有一天,张大退朝回来,经过长安的商业区,路旁饼店一批蒸饼刚出炉,路旁见蒸饼新熟,馋得实在不行,心中在做着天之争:不行,我是国家干部,跟这些个小商小贩交易,岂不是失了国家的体统?


舌尖的儿童睡前故事:(3):

6月29日,著名编剧宁财神在微博里发了一条广告帖:给大家介绍我的新偶像,@雨前羽街他把中华小当家里的料理做了一个遍,图文并茂,颤抖吧,吃货们!

这年头,男下厨房不是新鲜事,新鲜的是,这个男不但能吃会做,居然还能够把动画片里的魔幻料理做个遍。

建筑师是个视觉系卧底厨子

雨前羽街的真实身份,是一名建筑师,喜欢看动画,当然,做饭也是他的兴趣之一。

有过留学经历的往往都会感慨,在国外想要吃得饱,吃得好,除了自己做,没有别的路可走。雨前开玩笑说,留学生活是培养厨子的捷径之一。

雨前羽街也如此,在欧洲留学的四年时间里,他去过很多地方,回国工作后,还抽空去了印度,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吃,一路学。他将自己所见所闻的各种料理方法进行融合,取长补短,自成风格。

2011年年底,雨前羽街跟几个朋友聊天,兴趣相投的他们,谈论的自然是美食、动画之类的主题,东拉西扯,有人就扯到了《中华小当家》。

我们当年真的被里面做菜的华丽技巧和刷刷的闪光倾倒了,不过那部动漫里的料理实际可行性又怎样呢?这个还真是没人知道!

雨前羽街说,当讨论到这里的时候,他顺口就说:不然就试试呗!他从2012年年初开始,每周挑战一道菜,花了半年时间,完成了24道菜式!

这半年时间里,他每周都会将自己制作的小当家菜式晒出来,图文并茂,再写上一份《小当家料理实验性研究报告》,让那些和自己一样对这部动画片有深深感情的网友一起,在美食中怀念童年。

其实,许多网友在看到他制作的豆腐像模像样的时候,就已经心悦诚服、顶礼膜拜了。

有的料理,直接被宣告是不可能的任务。动画片里有一道国士无双面,要做的是碱水面,最终这个料理被雨前认定为坑爹。做面食我没什么经验,去问了同学的奶奶、邻居家的姑姑,还有我妈,关于这个不加水但是加很神奇的碱水还能拉得很长的面到底有多靠谱呢?她们的答案非常一致:滚!

雨前自己动手了,他用高筋粉、鸡蛋和面,并再三尝试了碱水的用量后,终于做出了一碗疑似pasta的碱水面,最后我明白了,碱水是为了让面团表面更光滑,更劲道。

爱厨房爱贫嘴爱生活

雨前热爱厨房,热爱贫嘴,也热爱老妈,甚至,他对美食的浓郁兴趣,也是源自母亲的言传身教。雨前很自豪,他妈妈也是一位美食达人。

因为爱美食,珍惜食物,老妈对雨前做小当家料理,常常有不满。做云炸龙虾那道菜的时候,我妈看到我花100多块钱买回来的龙虾,眼睛都蓝了!

中国真人版《中华小当家》的编剧也因此关注到他,在得到宁财神的推荐之后,雨前一度说受宠若惊,甚至假装惊恐地开玩笑说我不会被杀掉吧。


舌尖的儿童睡前故事:(4):

 央视纪录片名导

  陈晓卿1965年出生于安徽灵璧,被北京广播学院录取,学习摄影专业,硕士毕业后进入中央电视台。

  1991年南方发大水,淮河流域的水把村子围成许多小岛。陈晓卿奉命拍摄一个与洪水抗战的片子,取名《孤岛纪事》,在央视播出后评价不错。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还指示要把它做成英语版,而他在安徽做英语版的过程中,又与安徽台的同事开始策划一个新片《远在北京的家》。

  该片是反映保姆生活的,关于这个主题陈晓卿早在广院念书时就动过念头。有几次坐火车回家,与在北京当保姆的女孩同一趟车,听见她们说话时故意卷着舌尖说北京话,陈晓卿就觉得有意思,很想用镜头来思考这一变化的意义。

  陈晓卿与摄制组在安徽无为县妇联帮助下,找到了22个第一次去北京做保姆的女孩,从离家的那一刻起开始跟拍,一直拍到进入北京,在某个家庭做起保姆。摄制组是临时组建的,经费很有限,出差时只能坐火车,还常常自己往里贴钱。拍摄都是在业余时间完成的,为了与保姆们保持联系,有时不拍片也要去看一看她们。陈晓卿把粗编带给朱羽君看,朱老师感动得哭了。1993年《远在北京的家》送去参加四川国际电视节,获得纪录片大奖。

  此后,陈晓卿在纪录片界名声大震,片约不断。2006年拍摄《森林之歌》时,他就想要像国外一样拍摄纪录片。你知道好莱坞的编剧怎么卖剧本?要卖一个100分钟电影剧本,你必须在3分钟内说服投资人和导演。我们也是这么干的3分钟内必须感动我,然后再告诉我你要怎么拍摄,情节点在哪儿、高潮在哪儿、什么地方是铺垫。一开始他就告诉手下,一定要把它做得吸引人。结果,每个编剧至少被打回去了四五次。


舌尖的儿童睡前故事:(5):

如果有人问,去年最成功最火爆的综艺节目是什么?可能有人会说《非诚勿扰》,也有人会说《快乐大本营》,但相信更多人的答案会是:《中国好声音》。没错,《中国好声音》火了导师,火了选手,火了节目,还火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浙江卫视当家男主持,华少。

最近,华少出了新书,首次曝光他从一个内向男孩成长为一名电台dj,从一个电视台打杂的临时工成为著名主持人的成长经历。

突破自我是最难的

2013年5月28日,我坐在《中国好声音》第二季宣传片录制现场的后台化妆间。看着镜子里的我,恍惚觉得第一季的录制还是昨天的事情。一年的时间就这样掠过

英文中有一句谚语,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句话用在电视圈,却只对了一半。《中国好声音》虽然第一季大获全胜,但第二季的压力比第一季大得多。我从镜子中看到现场的计时器,大脑一片空白,眼前也变得有些模糊,只有那闪烁的数字告诉我,离《中国好声音》第二季开播,已经没有多久了。

华少,你准备好了吗?

2013年,《中国好声音》的竞争对手越来越多,不少卫视都推出了类似的节目,选秀战不断升级,这种无形的压力使每一个参与第二季制作的人都不敢稍有懈怠。

但在我看来,《中国好声音》唯一的对手是自己,是《中国好声音》第一季。

《中国好声音》第二季要想超越第一季,的确很难,因为第一季实在太好。我和第二季的制作人员闲聊,他们甚至抱怨说:真后悔去年做得那么好,早知道这样。把效果降个30%,我们今年就好过多了!所以,又有人说:太成功了往往就没有了未来。这样的情况。你一定也非常熟悉吧?

当然,话可以这么说,但事一定不能这么做。文化产品的一个可怕之处是无法在销售前做出准确的市场评估,降低30%的效果,也许《中国好声音》就会沦为一档平庸的选秀节目,就不会有今天的幸福的烦恼了。

说到第二季的制作,我们必须把第一季的成就完全抛诸脑后。所有《中国好声音》的同事都有这样的信念:不留恋过去,只超越自己。于我也一样,第一季我野蛮生长得很欢快,这一季要怎么办?

在第二季的《中国好声音》里,还有很多亟须突破之处。有些甚至是瓶颈。其一,在全国各地。有更多的学员希望自己被发掘出来,我们如何给他们创造机会。其二,这一季还是会有很多广告,用什么方式去处理,到现在都是一个让我头疼的问题。快是不能再快了。我的舌头天天锻炼也就那么三两肉。慢?不能慢,慢了肯定被人骂:做作!此刻的我,正在抓耳挠腮,满脸愁云,从没想过口中之肉会成为我最大的负担。其三,我在思考。如何运用去年的经验并积极创新,在第二阶段的对战赛和最后总决赛的部分,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在自己和导师之间寻找平衡,制造合理气氛,为节目服务。如何让大家认为,华少除了嘴快,还是一个有些风格的主持人?

在第一季结束之后,我们举办了一个庆功宴,我和几位导师都参加了。大家都特别自豪,觉得节目和选手都很出色。席间,刘欢老师和我举杯,有那么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一开始,我们听说是你主持的时候,有点儿担心。

担心的原因是,他们不希望在这样的节目里,主持人影响导师,或者通过影响观众的方法去影响导师。主持人在现场一起哄。带动观众给某个选手一呐喊,导师的意见就很有可能被大众的意见绑架,这样很可能给导师造成压力。削弱导师的专业判断力。所以,他们很庆幸我没有变成那样的主持人。

虽然在第一季中的表现还过得去,但我一想到第二季。心里就总是战战兢兢,甚至有一种等待审判的感觉,可这些是《中国好声音》和我本人都绕不开的必修课。

让我开口说话的女神

成为主持人,可能最吃惊的要数我的家人。小时候的我,性格与如今大相径庭,不仅极其内向,见了陌生人还会害怕,几乎到了能不说话就不开口的地步。

上了小学后,我的社交恐惧症略有好转,跟老师、同学多少有了些交流,但我对说话这件事产生特别的兴趣,是从第一届国际大专辩论赛开始的。

那届辩论赛中,我认识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偶像姜丰。她是那一届复旦大学队的女辩手,也是辩论队的一辩。

辩论赛在全球华语地区掀起了收视高潮,就像我们现在追着看《中国好声音》一样。当年的姜丰,亦如而今的李宇春,一战成名。她和队友们过五关斩六将,为中国拿下了首届国际大专辩论赛的冠军。

从那时起,姜丰便成为我的偶像。她唇枪舌剑、针锋相对所折射出的魅力与智慧,每一场都令我折服:她和队友与对手之间你来我往的缜密逻辑,更是对我触动颇深。

不用说,我坐在电视前直直地盯着画面的一幕,肯定被父亲看在了眼里。他对我的这种爱好很是鼓励,还在辩论赛结束后给我买了本《狮城舌战》。


舌尖的儿童睡前故事:(6):

(一)

作为一个正宗的南方人、湘西的土家女,小时候我对面这种东西几乎是到了厌恶的地步。当然,一个人厌恶一个地方的食物,莫名其妙地也会厌恶那个地方的人。

读大学的时候。宿舍里有一个北方女生,每天早上去食堂买五个馒头,一粒米饭都不吃,中午晚上都打菜,然后就着两个冷馒头啃得津津有味。还要感叹一点儿没我姥姥蒸的好吃。惹得我们三个地地道道的湖南人背后总要嘀咕,说那样的一个面疙瘩,干巴巴,无滋无味,有什么好吃不好吃的。后来居然还排斥到觉得吃面的人又粗又莽又蠢,可北方美女也丝毫不跟我们一般见识,照样啃着她的馒头,腰圆体壮,就像那个馒头一样。当然,这个干粮渐渐成为我们半夜饿肚子时的佳肴。谁饿了,一定能在她的饭盒里找到个冷馒头,来点儿湖南风味的老干妈辣椒酱,津津有味地啃一顿。到了毕业的时候,我们三个湖南妹抱着这个馒头女哭得一塌糊涂,还相约以后一定要到她家里去吃她姥姥蒸的馒头。

十二姐写了一篇文章,里面说肉汤可融化一颗心。说吵架后男人莫名其妙回了家,看见肉汤里还放着一个黄澄澄的荷包蛋,立刻心下柔软。有人回复说:真有人往肉汤里放荷包蛋?还不如给狗吃。然后借此抨击整篇文章,说是傻女人做的事情。一向淡定的十二姐暴跳如雷,骂道:真是连狗的情趣都不如。其实嘛,那篇文章讲的就是我,我就是那个往肉汤里放荷包蛋的傻女人。


舌尖的儿童睡前故事:(7):

 央视纪录片名导

  陈晓卿1965年出生于安徽灵璧,被北京广播学院录取,学习摄影专业,硕士毕业后进入中央电视台。

  1991年南方发大水,淮河流域的水把村子围成许多小岛。陈晓卿奉命拍摄一个与洪水抗战的片子,取名《孤岛纪事》,在央视播出后评价不错。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还指示要把它做成英语版,而他在安徽做英语版的过程中,又与安徽台的同事开始策划一个新片《远在北京的家》。

  该片是反映保姆生活的,关于这个主题陈晓卿早在广院念书时就动过念头。有几次坐火车回家,与在北京当保姆的女孩同一趟车,听见她们说话时故意卷着舌尖说北京话,陈晓卿就觉得有意思,很想用镜头来思考这一变化的意义。

  陈晓卿与摄制组在安徽无为县妇联帮助下,找到了22个第一次去北京做保姆的女孩,从离家的那一刻起开始跟拍,一直拍到进入北京,在某个家庭做起保姆。摄制组是临时组建的,经费很有限,出差时只能坐火车,还常常自己往里贴钱。拍摄都是在业余时间完成的,为了与保姆们保持联系,有时不拍片也要去看一看她们。陈晓卿把粗编带给朱羽君看,朱老师感动得哭了。1993年《远在北京的家》送去参加四川国际电视节,获得纪录片大奖。

  此后,陈晓卿在纪录片界名声大震,片约不断。2006年拍摄《森林之歌》时,他就想要像国外一样拍摄纪录片。你知道好莱坞的编剧怎么卖剧本?要卖一个100分钟电影剧本,你必须在3分钟内说服投资人和导演。我们也是这么干的3分钟内必须感动我,然后再告诉我你要怎么拍摄,情节点在哪儿、高潮在哪儿、什么地方是铺垫。一开始他就告诉手下,一定要把它做得吸引人。结果,每个编剧至少被打回去了四五次。

  有了剧本,陈晓卿让编导们确定镜头脚本,直至分镜头,严格制定每天的拍摄流程,哪天拍动物的爪子,哪天拍动物的皮毛,写得详详细细,但意外还是不断发生。为了拍摄长白山的野猪,摄制组在野猪出没的地方投了上千斤的玉米,并在附近选好位置,搭建了掩体。很快,野猪就真的出现。不曾想,忽然一阵大风吹过,掩体顿时被吹倒了,人与摄影设备完全暴露在野猪面前。野猪见势不妙,扭头就跑,比刘翔跨栏还快。

  生活中的超级吃货

  陈晓卿多次获得国际、国内电视节大奖,是一个著名纪录片导演,但很少有人知道,他早就是一个美食专栏作家,而且早在十年前,他就做过七八家电视台的美食节目嘉宾,平时最爱品尝和研究美食。陈晓卿的手机里,除了无数张自拍的美食照片,还存着北京乃至全中国好几百家餐馆的数据资料,包括餐馆的名称、地址、电话,甚至罗列着各个餐馆的招牌菜。他有一张令人吃惊的美食地图。

  陈晓卿有个绰号叫扫街嘴,没事就沿着北京的大街小巷展开地毯式搜索,凡是看上去还不错的餐馆,都要找个机会尝尝,并且有心地把餐馆的名字和地址都记下来。陈晓卿说这完全是因为梁实秋的文字,让他对北京小吃产生了浓厚兴趣。

  陈晓卿的美食专栏,散见于多家杂志报章。他热衷平民美食,因此写的很多都是街头小吃,螺蛳粉、牛肉面、卤煮,但是这些再常见不过的小吃,在他的笔下都显得熠熠生辉。

  陈晓卿的吃货功力,身为好友的浙江卫视纪录片高级编辑夏燕平领教过好多回。他在北京为吃犯愁的时候,只要给陈晓卿发一条短信,对方会不厌其烦发来十几条推荐。但陈晓卿从来不推荐饭店里的美食,大多是路边摊和民间私房菜。

  生活中,任何人有陈晓卿这样的朋友,都会有惰性。快到饭点的时候,各种寻求餐馆地址的电话短信纷至沓来。你只需说出自己是在北京、成都或广州等城市的哪条街,想吃什么风味的,他马上就能提供最佳方案。有一次,陈晓卿的朋友王小山要请大学同学吃饭,打电话问有什么好的馆子,陈晓卿不光推荐了馆子,还直接给餐馆打电话订位,顺带把菜都点好了。

  烹饪《舌尖上的中国

  因为是吃货,陈晓卿一直想做一个比较大型的纪录片,以美食的角度,展现中国人生活当中的状态和智慧。没想到正赶上了好时候,2011年央视纪录片频道成立,需要各种类型的纪录片。陈晓卿向台里报了这个选题,很快就得到批准。

  拍摄前,陈晓卿曾与美食家蔡澜、沈宏非深入探讨,达成共识所谓美食,其实就是热爱生活的一种方式,不一定非要高居庙堂。他们决定以此为拍摄基调。于是,找寻质朴、安然的中国原味的态度,贯穿到《舌尖上的中国》。中国人热爱美食,是源于对生活的热爱,大味必淡,往往在最边远闭塞的厨房里,你能尝到最好的人间味道。陈晓卿说。

  寻找关于食物的故事以及故事里的主人公,是摄制组最头疼的事情。编导之一的张铭欢把这个过程形容成大海捞针。《时间的味道》一集中,原计划要去香港大澳岛拍摄咸鱼腌制,但到了岛上,却发现根本找不到初定的那个人,只能重新找人。几经周折,张铭欢通过当地最受欢迎的虾酱牌子找到了岛上的一个偏僻小作坊,作坊门口坐着一位老奶奶。老奶奶说啥,我都没听懂,但我看作坊的墙上挂着好多照片,看着照片,老奶奶忽然哭了。原来,照片上的人是她故去的老伴,他俩做了一辈子的虾酱,但先生先走了。

  拍遍五湖四海美食,却难得亲口尝鲜。陈晓卿说拍片子和当厨师一样,都很辛苦。做菜不是为了自己吃;拍片是为了让观众高兴。

  2012年5月14日,《舌尖上的中国》第一集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的那晚,陈晓卿在博客上做了一个谦虚的推荐:今晚没事都看看吧。不难看,真的。

  不仅陈晓卿,甚至连央视领导都没料到,这部美食纪录片播出后,竟打败热播电视剧。有网友说:《舌尖上的中国》虽是讲美食,但给人带来的更多的是感动。看着笋挖出来,火腿吊起来,渔网里闪闪发亮,揭开蒸笼冒着白花花蒸汽的馒头、拉面摔打在案板上的脆响、驮着黄馍馍的人的朴素的笑,都让人激动得想落一点泪去,多可爱的中国

  令全世界吃货惊喜的是,从今年9月开始,陈晓卿还要拍摄《舌尖上的中国》第二部和第三部。这场更大的盛宴无疑更值得期待



儿童故事网     蜀ICP备2023002510号-8    www.0551dy.com      Sitemap    Baidunews
版权所有:宜宾市智创网络科技 如有侵权,请告知。E_mail:ybzzkj  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