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睡前故事 / 小故事 / 成语故事 / 儿童故事 / 故事会 /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儿童睡前故事

儿童故事精选:南京的故事大全8个


2022-09-23 15:12:07 儿童睡前故事



儿童故事精选:南京的故事大全_儿童睡前故事

8个儿童故事精选:南京的故事大全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8个关于南京儿童睡前故事,供各位参考,同时还提供了古诗文、作文、组词、词语、故事、好词好句。点击查看更多儿童睡前故事

南京的儿童睡前故事:(1):

第72军军长孙元良被魏特琳隐藏在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的女难民中;教导总队参谋长邱清泉被贝德士密藏在金陵大学管理大楼顶层密室;教导总队第二旅参谋主任廖耀湘被卡尔京特与辛德贝格藏在江南水泥厂难民营;南京卫戍司令部参谋龙应钦与周上校被藏在拉贝住宅的二楼;西方侨民将他们安全送出南京,保存了中国抗日的精英力量

  这一天正是日军进城的日子。任何由于恐惧或受惊而逃跑, 任何天黑以后在街道或小巷被流动巡逻兵抓住,几乎都会被就地处决 而文雅的( 日本) 官员演说却宣称:唯一的宗旨是为中国民的利益而向暴虐的中国政府宣战。简直令作呕。

  这是1937年第一篇对南京大屠杀的现场目击记录,作者是金陵大学历史系美籍教授贝德士。12 月15 日,四名西方记者将这份记录带往上海。12月16日,最后一名西方记者离开南京,临走前他收到基督教南京青年会牧师费吴生的信函。记者以《美国传教士叙述的南京恐怖统治》为题,将信函内容发表在1937年12月22日的《纽约时报》上,成为最早向世界揭露南京大屠杀的报道之一。

  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占南京,类历史上最残酷的一场大屠杀开始。国民政府已迁都重庆,各国使馆纷纷撤侨,英美记者被迫撤离。南京成为与世隔绝的地狱。有22名西方自愿留在南京,成立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保护了大约25万中国,并想方设法把日军屠城真相送出重围,使日本政府在国际舆论压力下,不得不将大屠杀主要责任松井石根及以下将校80 余人撤换回国。在南京城外栖霞山江南水泥厂难民营,还有两名西方人保护了3万多难民。

  得到西方侨民救护的南京千千万万难民感激地称赞他们是活菩萨、守护神。难民们说:使中国人免遭彻底毁灭的惟一原因,就是南京有为数不多的外国人。

  贝德士:冲破封锁只身回南京

  1937年9月19日,日本驻中国第3 舰队司令官在上海向各国使节发出通告,宣称日本空军将于9 月21 日正午12 时以后对南京采取轰炸或其他手段,要求各国人士迅速离开南京。各使馆为保全国民从1937 年8 月中旬就开始撤侨。

  当时金陵大学历史系美籍教授贝德士全家正在日本度假,他非但不庆幸自己躲开浩劫,还与家人分别、冲破封锁只身回到南京。1936-1941年期间,他曾7次访问日本,代表基督教教会,利用当地资料研究亚洲现状、日本社会状况及政府政策动向。从贝德士遗稿可以看出,他在1937年之前就向国际社会发出警告:日本军国主义必将推进大规模侵略战争,当时只有极少数美国学者认识到这一点。

  和贝德士一起留下的,还有美国长老会牧师米尔斯,金陵大学社会学教授史迈士,农艺学教授里格斯,德国西门子公司驻南京办事处负责人约翰拉贝,美国圣公会南京德胜教堂牧师约翰马吉,美国基督教南京青年会牧师乔治费奇(又名费吴生),金陵大学鼓楼医院美籍代院长特里默,医生威尔逊,德国礼和洋行工程师克勒格尔等。这些西方人在南京生活多年,以老市民自居。其中有15人来自美国教会。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北美学生海外布道运动兴起,一批年轻的传教士应此潮流来华,在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任教。这些学者型传教士自称南京帮,将大半生精力都投入到南京高等教育事业。

  1937年11月,日军攻陷上海,大举西进,直逼南京。金陵大学董事会董事长杭立武邀约留下的这些外侨,决定效法上海,成立南京安全区,供难民避祸。东至中山路,北至山西路,南至汉中路,西至西康路。这是一块只有4平方公里的狭长地区,位于南京市西北角。金陵大学(今南京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今南京师范大学),鼓楼医院,美、德、英、日大使馆及许多政府机构、高级公寓、私人洋楼都在安全区范围内。

  德国人拉贝被选为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杭立武被推为国际委员会总干事兼安全区主任。后来杭奉命护送朝天宫古物西迁,离开南京,总干事一职由贝德士继任。经杭立武推荐,乔治费奇被国际委员会聘为副总干事,兼安全区副主任,主持安全区的实际工作。总稽查由约翰马吉牧师兼任。安全区为体现人道、中立,去除政权色彩,挂的不是青天白日满地红,而是民国初年使用过的五色旗;徽章上画着黑圈红十字。大批难民涌向红十字庇护的区域。到12月16日,难民所已发展为25个,后来居住难民人数达25万。日军为使安全区崩溃,百般刁难米煤供应。为养活这几十万人,国际委员会成员一方面与日军谈判争取,一方面偷偷出城购买。贝德士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不再吃面包,和难民一样喝稀饭,以节约粮食。

  西方侨民在救护中国难民期间,还在安全区的难民所甚至自己家中救助了一些中国军队高级将领与军官。按照国际惯例,安全区应当保持中立,只收容难民和解除武装的军人。掩护抗日军官,如被日本人发现,极有可能给国际委员会和整个安全区带来灭顶之灾。但同情中国的外侨决定冒险。第72 军军长兼第88 师师长孙元良被魏特琳隐藏在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的女难民中;教导总队参谋长邱清泉被贝德士藏在金陵大学管理大楼最顶层密室;教导总队第二旅参谋主任廖耀湘被卡尔京特与辛德贝格藏在江南水泥厂的难民营中;南京卫戍司令部卫生部部长金诵盘先被藏在美国大使馆,后被转移到金陵大学美籍教师宿舍楼;南京卫戍司令部的参谋龙应钦与周上校被藏在拉贝住宅的二楼。西方侨民将他们安全送出南京,保存了中国抗日的精英力量。

  费吴生:将胶卷缝在大衣衬里带出南京

  12月13日,南京沦陷。拉贝和乔治费奇立刻来到安全区最南边的汉中路同日军交涉。费奇在地图上用铅笔划出标记,告诉日军安全区的位置。日本军官说:请放心!拉贝和费奇信以为真。没想到他们还未离开,就亲眼看到日军击毙20名惊慌逃跑的难民。接着日军又闯进安全区,强行抓走大批已解除武装的中国士兵。费奇痛心疾首地给友人写信道:我们忙着解除他们的武装,表示他们缴械后可以保全生命。抱歉得很,我们是失信了。不久他们有的被日军枪杀了,有的被戳死了。他们与其束手待毙,不如拼命到底啊!

  在这些外侨中,费奇与中国的缘分也许是最深厚的。他还有一个名字叫费吴生,因为他生于苏州。父母是传教士,早年从美国来到中国。1913年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中,数十万难民涌入上海,费吴生所在的基督教南京青年会立即开展救济工作。在这期间他与孙中山、唐绍仪、伍廷芳等人有深入交往。可以说费吴生不仅是中国通,还算得上中国革命的元老。

  1937年12月19日,费吴生与贝德士、史密斯博士一起到金陵中学,看到一个姑娘正被三个日本兵和一个骑马的日本军官追赶,费吴生一把将姑娘推进自己的汽车,关上车门就向校门外开去。日本军官悍然横马挡在车前,但是马害怕汽车发动机声闪到一边,费吴生等人便开足马力飞驰而去。但更多时候,他们根本无力阻挡野蛮的烧杀淫掠,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发生,悲愤地将暴行如实记录。费吴生在1937年12月10日到1938 年1月11日期间的日记,于1938年1月23日由德国人克勒格尔秘密带往上海,立即广为流传,引起中外舆论界震动。1938年6月2日,芝加哥《视野》杂志刊登了费吴生的日记。此文后来又经缩写,刊载在当时美国发行量极大的《读者文摘》。从1946年东京审判到今天,这些材料一直是指控日本军国主义罪责的铁证。

  1938 年1月23日,费吴生获准离开南京,他将一份胶片缝在驼毛大衣的衬里,带往上海。这份长达400英尺、分为8卷的胶片,放映时间达105 分钟,是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唯一影像文献资料,由牧师约翰马吉拍摄。费吴生和正在上海的英国《曼彻斯特卫报》记者田伯烈,对影片进行了剪辑,并给影片的各部分加了英文标题。然后送交上海柯达公司制作了4份拷贝带到英、德、美国。


南京的儿童睡前故事:(2):

  明太祖一面杀了一些权位很高的大臣,一面把他的二十四个儿子分封到各地为王。其中一部分藩王还拥有军队。明太祖认为这样做,可以巩固他建立的明王朝的统治,哪料到后来反引起了一场大乱。

  明太祖六十多岁的时候,太子朱标死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音wn)以长孙的地位,被立为皇太孙。各地的藩王大都是朱允炆的叔父,眼看皇位的继承权落到侄儿手里,心里不舒服。特别是明太祖的第四个儿子燕王朱棣(音d)一向带兵驻守北平(今北京市),多次立过战功,对朱允炆更不服气。

  朱棣在明太祖的儿子中是比较精明能干的。据说有一次,明太祖叫朱允炆对对子,出的上联是风吹马尾千条线,朱允炆对的下联是雨打羊毛一片膻(音shān)。明太祖嫌他对的不好,马上沉下了脸。朱棣正好在旁边,就接嘴说:孩儿倒也想了一个下联。明太祖叫他说来听听。朱棣说:日照龙鳞万点金。原来龙是皇帝的象征。朱棣的对语,无非是想讨明太祖的欢心。明太祖听了,连声夸奖朱棣对得好。朱棣也就更不把朱允炆放在眼里了。

  朱允炆虽然老实,对朱棣瞧不起他,毕竟还看得出来。皇太孙的东宫里,有个官员叫黄子澄,是朱允炆的伴读老师。有一次,朱允炆一个人坐在东角门口,皱起眉头长叹气。黄子澄见他心事重重,问太孙为什么发愁。朱允炆说:现在几个叔父手里都有兵权,将来怎么管得了他们。

  黄子澄跟朱允炆讲了一个西汉平定七国之乱的故事,接着说:当时吴楚七国诸侯这样强大,但是到他们发动叛乱,汉景帝一出兵,他们就垮了。殿下是皇上嫡孙,将来也不怕他们造反。朱允炆听了,心总算放宽了一点。

  公元1398年,明太祖死去,皇太孙朱允炆即位,这就是明惠帝,历史上又叫建文帝(建文是年号)。当时京城里就听到谣传,说几位藩王正在互相串联,准备谋反。建文帝听了这消息害怕起来,把黄子澄找来说:先生可记得那次在东角门说的话吗?

  黄子澄说:陛下放心,我怎么会忘记呢!

  黄子澄退出宫门,就找建文帝另一个亲信大臣齐泰一起商量。齐泰认为诸王之中,燕王兵力最强,野心又大,应该首先削除燕王的权力。黄子澄不赞成这个做法,他认为燕王早有准备,先从他下手,容易打草惊蛇,不如先向燕王周围的藩王下手。周王朱棣(音xiāo)是燕王的弟弟,他的封地在开封。如果先把周王除掉,就好比砍掉燕王的翅膀,下一步再除掉燕王就不难了。两人商量停当,就向建文帝回奏。建文帝听了很高兴,就找个由头派兵到河南把周王朱棣抓起来押到南京,削去王位,充军到云南。接着,又查出三个藩王有不法行为,把他们一个个削去王位。

南京的儿童睡前故事:(3):

  南京古称应天府,在长江之滨。古时长江年年泛滥,官府束手无策,百姓苦不堪言。某任应天府尹素有爱民之声,每日虔诚向天祈求解决水患,感动了神明。有神仙梦中指点他江里有沉船成妖。城内大户某家有金盆,使金盆沉江可镇此水妖,江乃靖。
  于是府尹就去找此大户借盆,大金盆是大户家的传家宝,自然不肯外借。府尹放下老父母的架子,软磨硬泡,连诓带骗,大户才答应更鼓敲五下你给我还回来。
  古代报时方式讲究「晨钟暮鼓」,也就是上午钟楼敲钟,下午鼓楼打鼓。鼓一共打五次,第一次称一更,半夜第三次敲鼓也就是半夜三更,凌晨最后一次称五更。
  大户所谓更鼓敲五下就是说金盆只借给你们一天,五更鼓一敲一天结束,你就赶紧给我还回来。
  府尹把金盆借到手,连颠带跑地赶到梦里神仙指点的地方,把金盆扔到江里。一时间,长江怒涛为之平静。江边围观的万民倒伏跪拜,其呼府尹「青天老爷」。
  府尹用金盆把水妖砸死,解决了心头患,欣慰无比。但到了傍晚却犯了愁,他身为父母官,从人家大户手里借了数斤重的金盆,所谓有借有还,要还,现在扔到长江里去了,怎么还?可不还的话大户告他「公开索贿」,这巨额的黄金,几个脑袋也不够杀。一时间府衙里商量对策众人愁容满面,一筹莫展。
  到了四更,东边已经露出了微微的晨光,府衙里的众人仍是无计可施。这时,陪府尹去借盆的小衙役生了一个妙(损)计(招)大户讲鼓敲五下还给他。鼓楼是咱们管的,吩咐鼓楼的打鼓佬和打更人都别打五更鼓不就好了!
  府尹哈哈大笑,连忙吩咐衙役班头全城把打更人、打鼓佬全部抓回府衙(打鼓佬一脸懵逼),阻止他们打五更鼓。大户在家里不吃不喝等着五更鼓响,府尹来还盆,晨钟敲响天大亮也没等到鼓敲五下.
  大户气的直跺脚,鸣冤击鼓去找府尹要盆,府尹便解(耍)释(赖)道:你讲更鼓敲五下还给你,鼓又没打五下你要啥自行车!员外你这样不讲诚信,本道可是很为难的呦。大户被气的七窍生烟,也无计可施。
  此后,为了防止大户和后代要盆,南京鼓楼成了定例,晚上打鼓只打四下,五更不打鼓,天亮直接敲钟。留下谚语南京不打五更鼓。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南京的儿童睡前故事:(4):

第72军军长孙元良被魏特琳隐藏在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的女难民中;教导总队参谋长邱清泉被贝德士密藏在金陵大学管理大楼顶层密室;教导总队第二旅参谋主任廖耀湘被卡尔京特与辛德贝格藏在江南水泥厂难民营;南京卫戍司令部参谋龙应钦与周上校被藏在拉贝住宅的二楼;西方侨民将他们安全送出南京,保存了中国抗日的精英力量

这一天正是日军进城的日子。任何人由于恐惧或受惊而逃跑,任何人天黑以后在街道或小巷被流动巡逻兵抓住,几乎都会被就地处决……而文雅的(日本)官员演说却宣称:唯一的宗旨是为中国人民的利益而向暴虐的中国政府宣战。简直令人作呕。

这是1937年第一篇对南京大屠杀的现场目击记录,作者是金陵大学历史系美籍教授贝德士。12月15日,四名西方记者将这份记录带往上海。12月16日,最后一名西方记者离开南京,临走前他收到基督教南京青年会牧师费吴生的信函。记者以《美国传教士叙述的南京恐怖统治》为题,将信函内容发表在1937年12月22日的《纽约时报》上,成为最早向世界揭露南京大屠杀的报道之一。

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占南京,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一场大屠杀开始。国民政府已迁都重庆,各国使馆纷纷撤侨,英美记者被迫撤离。南京成为与世隔绝的地狱。有22名西方人自愿留在南京,成立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保护了大约25万中国人,并想方设法把日军屠城真相送出重围,使日本政府在国际舆论压力下,不得不将大屠杀主要责任人松井石根及以下将校80余人撤换回国。在南京城外栖霞山江南水泥厂难民营,还有两名西方人保护了3万多难民。

南京的儿童睡前故事:(5):

图为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常志强

人民网9月18日电 国家公祭网自9月17日起,每天公布一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口述证言,将连续100天公布100位幸存者证言。

今天公布第二位幸存者常志强证言:

我叫常志强。我原来姓戴,在抗战胜利后改名,于1928年出生。1937年农历冬月十一,日军在南京大屠杀。那时我家住在城东八宝街1号,家里有太祖母、祖母、父母亲、姐姐戴桂珍(属虎)和我以及四个弟弟,共10口人。父亲叫戴英俊,母亲张氏(属猴),那时我家在金陵闸附近开了一间小商铺(小木棚),卖点小商品(香烟火柴等),维持生活。

日军在进攻南京前,先对八府塘进行轰炸。记得那是一个晚上,日军飞机扔炸弹,很多人被炸死烧死,有的人被炸得尸体横飞。因为那里是贫民窟,大多是草房,轰炸还引起大火,烧得不成样子。由此,造成人们极度混乱和恐慌,纷纷逃往外地。过了一段时间,日军逼近南京,形势也更加紧张。老祖母对父亲说:你们赶快到难民区逃命去吧,我老了,只好听天由命吧!分手时,父母亲当时都哭了。那时父母拖儿带女,带着我们姐弟六个:姐姐11岁,我不到10岁,还有四个弟弟,阿龙8岁,阿三6岁,小发4岁,最小的弟弟叫小来,还在吃奶。我们从金陵闸出来,向难民区逃难。刚走到王府园旁的内桥,就被中国守军封锁拦住了,不给我们走。他们说,再走就要开枪了。我们和其他难民一起,过不了内桥,只好先回到王府园,打算第二天再走。

南京的儿童睡前故事:(6):

  明太祖一面杀了一些权位很高的大臣,一面把他的二十四个儿子分封到各地为王。其中一部分藩王还拥有军队。明太祖认为这样做,可以巩固他建立的明王朝的统治,哪料到后来反引起了一场大乱。

  明太祖六十多岁的时候,太子朱标死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音wn)以长孙的地位,被立为皇太孙。各地的藩王大都是朱允炆的叔父,眼看皇位的继承权落到侄儿手里,心里不舒服。特别是明太祖的第四个儿子燕王朱棣(音d)一向带兵驻守北平(今北京市),多次立过战功,对朱允炆更不服气。

  朱棣在明太祖的儿子中是比较精明能干的。据说有一次,明太祖叫朱允炆对对子,出的上联是风吹马尾千条线,朱允炆对的下联是雨打羊毛一片膻(音shān)。明太祖嫌他对的不好,马上沉下了脸。朱棣正好在旁边,就接嘴说:孩儿倒也想了一个下联。明太祖叫他说来听听。朱棣说:日照龙鳞万点金。原来龙是皇帝的象征。朱棣的对语,无非是想讨明太祖的欢心。明太祖听了,连声夸奖朱棣对得好。朱棣也就更不把朱允炆放在眼里了。

  朱允炆虽然老实,对朱棣瞧不起他,毕竟还看得出来。皇太孙的东宫里,有个官员叫黄子澄,是朱允炆的伴读老师。有一次,朱允炆一个人坐在东角门口,皱起眉头长叹气。黄子澄见他心事重重,问太孙为什么发愁。朱允炆说:现在几个叔父手里都有兵权,将来怎么管得了他们。

  黄子澄跟朱允炆讲了一个西汉平定七国之乱的故事,接着说:当时吴楚七国诸侯这样强大,但是到他们发动叛乱,汉景帝一出兵,他们就垮了。殿下是皇上嫡孙,将来也不怕他们造反。朱允炆听了,心总算放宽了一点。

  公元1398年,明太祖死去,皇太孙朱允炆即位,这就是明惠帝,历史上又叫建文帝(建文是年号)。当时京城里就听到谣传,说几位藩王正在互相串联,准备谋反。建文帝听了这消息害怕起来,把黄子澄找来说:先生可记得那次在东角门说的话吗?

  黄子澄说:陛下放心,我怎么会忘记呢!

  黄子澄退出宫门,就找建文帝另一个亲信大臣齐泰一起商量。齐泰认为诸王之中,燕王兵力最强,野心又大,应该首先削除燕王的权力。黄子澄不赞成这个做法,他认为燕王早有准备,先从他下手,容易打草惊蛇,不如先向燕王周围的藩王下手。周王朱棣(音xiāo)是燕王的弟弟,他的封地在开封。如果先把周王除掉,就好比砍掉燕王的翅膀,下一步再除掉燕王就不难了。两人商量停当,就向建文帝回奏。建文帝听了很高兴,就找个由头派兵到河南把周王朱棣抓起来押到南京,削去王位,充军到云南。接着,又查出三个藩王有不法行为,把他们一个个削去王位。

南京的儿童睡前故事:(7):

2010年9月5日凌晨,南京发生了一桩骇人听闻的惨剧:某服装店女老板周萍杀死了熟睡中的丈夫和他们11岁的亲生儿子,随后自杀。案发后,周萍被抢救过来,而她的丈夫和儿子则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一个事业有成的女人为何对亲人痛下杀手?震惊全城的惨案背后有着怎样错综复杂的纠葛?本刊特约记者经过深入采访,了解到该案内幕

签下婚前协议

剩女的爱情如此卑微

现年42岁的周萍来自江苏省盐城市农村,高中毕业后到南京打工。繁华的省城南京让她大开眼界,她梦想着能在这里扎下根来。

周萍曾先后在几家服装专卖店做过营业员,也和几个南京的小伙子交往过,但始终没能发展到谈婚论嫁的关系,原因就在于门不当户不对,她得不到对方家庭的认可。几番折腾,周萍跨入了剩女行列,老家的父母催促她随便找个人嫁了,可这反倒刺激了倔犟的周萍,她暗下决心:我一定要嫁个城里人!

1997年,28岁的周萍在南京某报的征婚信息上看到了刘松的资料。她主动联系刘松,两人在新街口的一家咖啡厅相约见面。刘松谈吐文雅,周萍对他的第一印象很好。她了解到,刘松比她大7岁,是南京某大型机械制造集团公司的中层干部。周萍很不解:像刘松这么优秀的男人,为何到了35岁还未成家?刘松笑着解释道:我是家中的独子,父母都是国企退休干部,他们对未来的儿媳十分挑剔

刘松对周萍的印象非常好,夸赞她是自己所见过的最清纯最质朴的女孩,并对她展开了追求。刘松十分细心体贴,周萍上晚班时,他总是提前到门店站岗,并买好夜宵等她下班,送她回出租屋。两人很快陷入了热恋。

第二年开春时,刘松带周萍回家见了父母。刘松的父母得知周萍老家在农村,没有稳定的工作后,立刻流露出鄙夷的神情。饭后,周萍抢着去洗碗,谁知洗到一半,刘母方莉娟就冲进来,拦住她说:你出去吧,你不知道怎么洗!说着,就把周萍刚刚洗过的碗又重新洗了一遍。这严重伤了周萍的自尊,当天回家,她就痛哭了一场。

刘松对周萍用情很深,坚持非她不娶。方莉娟夫妇无奈极了,商量之后,他们让儿子再次把周萍带回家,郑重地对她说:你要想嫁给刘松,必须答应我们两个条件:第一,婚前财产公证,如果将来你们离婚,你不能带走刘家一分钱;第二,反正你也赚不了几个钱,婚后辞职算了,安心在家做家务,我们会给你发生活费。

这哪是找儿媳啊?简直是找保姆!周萍羞愤难当,一气之下冲出了刘家。委屈的她打电话向父母哭诉自己的遭遇,老两口连夜坐车赶到南京,劝女儿跟刘松分手。母亲老泪纵横地说:他们太欺负人了!咱家再穷,也不能受这种气!父亲更是斩钉截铁地说:赶紧分手!不然,等你嫁过去了,有你受的欺负!

周萍知道,父母说的都在理,可是,真要放弃这段感情,她却又舍不得刘松是如此优秀而深情,错过他,自己还能遇见更好的吗?另一方面,刘松也舍不得与她分手,几次苦劝她;你是嫁给我,又不是嫁给我爸妈!他们的条件你先答应下来,以后再慢慢感化他们。你暂时受些委屈,等我们结婚了,我会好好补偿你的看着刘松灼热的目光,她的心软了。她安慰自己:婚后努力表现,一定能改变刘松父母的看法。

就这样,周萍瞒着父母,咬牙答应了刘家父母的条件。这件事,她只告诉了闺蜜袁颖。袁颖对此很不解,说:你答应了他们,以后在刘家就毫无地位了!难道你愿意一辈子低声下气过日子吗?周萍说:这只是暂时的,我相信他的父母迟早会接受我。袁颖叹道:如果事与愿违呢?你赌得起吗?

周萍不以为然她对刘松有信心,对他们的爱情更是信心十足。她想,只要他们相爱,就可以克服一切困难。

1998年7月,周萍和刘松举办了婚礼。她的父母见女儿执迷不悟,气得撂下一句:以后受了委屈别打电话回来哭!事后,尽管刘松一再邀请,他们也没来参加婚礼。

婚后,周萍在公婆的要求下,把工作辞了,专心做起了保姆。可是,她辛苦操持家务,婆婆却从没一句赞赏的话。刘松发了工资交给她保管,可方莉娟却对她说:每个月给你600元生活费,你还不够用吗,拿那么多钱干吗?周萍只好把钱交给婆婆。刘松怕她伤心,便时常给她买一些小首饰,可是,他又嘱咐周萍把首饰藏好,不要戴在身上,免得被公婆看到这一切,让周萍难受极了。

婚后一年,周萍生下了儿子刘小龙。她高兴地想,有了儿子,自己总该翻身了吧!谁知,儿子刚断奶,就被公婆抢着抱走了两个老人压根就没打算让孙子亲近她。周萍心里一片悲凉

事业红火

无奈亲情崩溃难挽回

一次,周萍向袁颖倾诉自己所受的委屈,袁颖同情之余,又劝她说:事已至此,你要是不想离婚,最好去找份工作。女人要想有地位,就必须有自己的事业。

周萍觉得这话很有道理。她怕公公婆婆反对,决定先斩后奏,偷偷摆起了地摊卖衣服,大半年下来竟攒下了2万元!随后,她拿这两万元做本钱,开起了服装店,生意渐渐做得风生水起。到了2007年,她已在南京夫子庙盘下了3间店铺,开起了3家品牌服装的连锁店,雇员10多人,铺面价值达数百万元。

有了事业以后,周萍不再像以前那样低眉顺首了,她开始时不时反抗婆婆。夫子庙离家较远,周萍每天早出晚归。这令方莉娟很生气,指责她说:家务不做,儿子不管,你是不是不想要这个家了?在母亲的影响下,刘松对妻子也颇有微词,几次要求她转让店面,回来照顾家里。但周萍拒绝道:我不工作,就只能在家做保姆。我再也不想过这种没尊严的日子了!

随着店铺生意越来越好,周萍忙不过来了,她干脆在店里支了一张床,几天才回家一次。这样一来,公公婆婆对她更加不满,刘松也为此跟她吵了好几次。几经考虑,周萍决定买一辆车,以便多回去陪家人。她想,以前,公公婆婆嫌弃自己是个农村打工妹,如今,自己有了事业,还买了车,他们一定会对自己另眼相看!谁知,她把新车开回家后,谁都没有一句赞赏的话。周萍有些不服气,故意提起自己店铺的生意如何红火,还随口对丈夫说道:我一个人忙不过来,要不你辞职帮我打理店铺吧!你现在在公司拿多少薪水,我一样开得起!这话伤了刘松的自尊心,他闷声回道:我的事业正往上走,怎么可能去做你的帮手!公公婆婆也觉得她的话刺耳,黑着脸不理她。

周萍心中十分委屈,但她还是自我安慰:等我事业做得更大时,家人自然会接受我了。此后,她更是一心扑在店铺上。2008年春节前夕,正是店里最忙的时候。周萍正忙得团团转时,刘松打来电话,说:要过年了,你赶紧回来办年货吧!周萍舍不得放弃这赚钱的黄金时期,就拒绝了。刘松失望地说:那你忙吧,最好春节也别回家!说着,便狠狠地挂了电话。

大年三十下午,周萍关了店门回家。然而,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团年饭时,刘松只顾着和父母唠嗑,对她视而不见,而儿子也始终粘着爷爷奶奶。周萍觉得孤独,便把红包拿出来叫儿子:来妈妈这里,妈妈给你压岁钱。

刘小龙看看她,又看看爷爷奶奶,没吭声。她接着又拿出两个红包给公公婆婆,公公婆婆也不接。她既尴尬又心痛:不但丈夫被公公婆婆同化了,就连亲生儿子也对自己如此冷漠!

为了不让自己被边缘化,周萍开始奋争。她出钱把家里的电器、家具全部置换一新;婆婆过生日时,她特意送了一个按摩椅;2008年4月,公公患眼疾,她又让公公住进南京爱尔眼科医院的特护病房,并包下了所有的医疗费。

可是,周萍的努力并没有收到成效,公婆和丈夫仍处处冷落她,儿子更是一见她就跑。一次,她忍不住生气地问儿子:你怎么这么怕妈妈?妈妈是老虎吗?儿子竟哇地哭了,边哭还边往奶奶身后躲。周萍见状,恨不得也大哭一场。

周萍不甘心失败,她把这一切都归咎于和公婆住在一起。于是,她开始筹划着买房,并且专门看离刘家很远的小区。刘松对此极力反对,于是,两人取了个折中的办法,在刘家所在的小区内买了一套二手房。2008年6月,他们搬家了。在周萍的强烈要求下,儿子刘小龙也跟她住进了新家。

婚姻一败涂地

疯狂举刀为哪般

2009年1月,南京下了雪。周萍带着孩子去紫金山公园玩,谁知,刘小龙在雪地上竟把小腿摔骨折了!这下,周萍成了刘家的公敌,公婆、丈夫轮番责备她不负责任,儿子也哭着埋怨她,似乎他的骨折就是妈妈一手造成的!在医院里,小龙被爷爷奶奶和爸爸围拢着,倒把她这个当妈的晾到了一边,周萍心头一阵发冷,泪水潸然而下

2010年春节前,周萍接受教训,提前一天放了员工的假,回家和丈夫、儿子团聚。晚上,她把买给丈夫的新衣服拿出来,谁知,新衣却勾起了刘松的满腹委屈:这几年,你管过我和儿子么?你只关心你的生意和你的自尊!

刘松越说越气,竟要叫儿子去爷爷奶奶家。周萍不让他带走儿子,刘松于是问儿子:你想留在这里,还是跟我去爷爷奶奶家?刘小龙拽着爸爸的衣服不放,说:我要去奶奶家!说完,他们便摔门而去。周萍忍不住伏在沙发上,泪水滂沱而下

第二天是大年三十,周萍想来想去,还是去了婆婆家。当时已是吃午饭的时间了,她生气地发现,他们摆好了桌子碗筷,唯独没有给她留位置!刘松还说:今天饭菜不够,你自己再去做点吧。周萍当即爆发了:你们还当我是家人吗?就算我是一个外人,你们也不该对我这样冷漠呀!说着,她负气出了门。

当天深夜,刘松才带着儿子回到家,周萍余怒未消,等儿子入睡后,和刘松大吵一架。儿子被吵醒了,生气地说:你们吵吧,我去奶奶家了。

就这样,刘松刚回家没多久,就又带着儿子去了父母家。周萍的心渐渐死灰一片,不由得想到了离婚。可是,想到自己为了这桩婚姻付出的艰辛努力,她又不甘心。为了保卫婚姻,她努力和刘松搞好关系,还在他心情好的时候,拉着他一起去应酬生意上的朋友。但是,刘松发现妻子在应酬上十分老到,而且还陪着客人唱歌跳舞,很是气愤,两人的争吵不断升级。

2010年9月3日,周萍在夫子庙的店铺里巡视时,突然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恭喜你呀!听说你老公要升公司副总经理了,而且已经公示出来了!周萍一怔,刘松从来没跟她说过要升职的事呀!想到最近,丈夫的很多消息,她都要从朋友口中才能得知,她隐隐不安起来。她打电话询问刘松,可刘松却冷淡地否认了。当天晚上,周萍回家后,发现刘松躺在沙发上,满面潮红,似乎喝醉了酒。儿子刘小龙告诉她:爸爸升职了,刚才在爷爷奶奶家喝酒庆祝

你升职为什么不告诉?你还当是你的妻子吗?周萍愤怒地质问刘松。刘松却冷笑一声,并不搭理她。

周萍一夜无眠,她决定再做最后一次努力。第二天,她早早地回到家里,为丈夫泡茶,给儿子洗衣服。刘松见了,不屑地说:你现在知道当个好妻子、好妈妈了?太晚了吧!这话如同一把匕首刺向周萍的心,她彻底绝望了

9月5日晚,周萍的店铺关门后,她几次打刘松的手机,想约他出来谈谈,可刘松始终不接电话。周萍的心直往下沉,想想丈夫升职后,她在这个家会更加孤立,种种后果都朝着不利的方向发展,她觉得现在无论她挣多少钱,都无法扭转这一局面了。她突然产生一个疯狂的念头:既然如此,倒不如一起死!

当晚11点,周萍回到家,此时丈夫和儿子已经睡着了。她打开客厅的灯,坐在沙发上默默流泪。想到这么多年的婚姻保卫战屡遭败局,再想到结婚前,父母和好友规劝自己的话,她心中充满了悔恨。如果能回到12年前,她一定断然与刘松分手,可是那时的她又怎能想到,这个和她恩爱有加的男人,这个被她视为唯一筹码的男人,不但没能帮她融入这个家庭,反而一步步冷落了自己,还带着儿子加入了公公婆婆的统一战线。在这个家里,她早已没有了立足之地,生活还有什么希望呢?

半个小时后,刘松醒了,看到客厅里亮着灯,他没好气地说:你怎么又回来这么晚?还让不让人睡觉了?真自私!这话刺激了周萍,让她下了最后的决心。她到卫生间去取事先准备好的尖刀,然后轻轻走到卧室,趁刘松不注意,一刀刺向他的脖子!鲜血立刻喷了出来,刘松惨叫一声,捂着脖子挣扎着掉到床下,很快不再动弹了。

此时,儿子刘小龙已被吵醒了,看着满床的鲜血,他吓得号啕大哭。周萍慌了,本来她计划杀夫后立刻自杀,但看着受了惊吓的孩子,她突然想到,父母的死会给孩子留下一生的阴影,倒不如让孩子也陪自己去死。于是,她搂过刘小龙说:妈妈对不起你,你陪妈妈一起去天堂吧!

11岁的刘小龙吓得赶紧往客厅里跑,此时周萍已丧失理智,几步追上儿子,朝他的脖子上捅了一刀!看到儿子惊恐的眼神渐渐黯淡下来,她流着泪说:别怕孩子,妈妈一会儿就来陪你了。说着,她用刀割向了自己的手腕

第二天早上7点多,方莉娟像往常一样来到儿子家,准备送孙子上学。刚用钥匙打开门,她就吓呆了:屋里一片血腥,一家三口都躺在地上,浑身是血!

方莉娟立即大喊邻居帮忙,并打电话报警。120赶到时,刘松和刘小龙已确认死亡,而周萍则尚有鼻息,警方立即将她送至南京市中医院急救。经过抢救,周萍奇迹般苏醒过来,并对警方承认了自己杀夫弑子的行径。

方莉娟夫妇无法承受丧子丧孙之痛,整天以泪洗面。周萍的父母得知消息后,精神受到巨大刺激,屡屡向亲友哭诉:们早就劝过她,这样的婚姻不幸福!这个傻女儿就是不听们的话呀!而周萍面对审讯人员,也是痛哭流涕,当初就不该答应那个屈辱的婚前协议,结这个婚然而,一切后悔已迟,等待着周萍的将是法律的严正制裁!

南京的儿童睡前故事:(8):

图为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

  1937年的12月,对于每一个南京人来说特别漫长,有的人在这一个月中痛苦地死去,而有的人幸免,夏淑琴、常志强、杨翠英就是后者之一,对于那场惨绝人寰的浩劫,几位老人至今不能忘记。

  面对幸存者越来越少的情况,夏淑琴、常志强等几位老人率先和口述协会签订了采访协议,84岁的夏淑琴老人说,一定全力配合采访人员,做好证言,要将的亲眼所见、亲身经历永远留在世上。

  夏淑琴(1929年出生在南京)

  日军进攻南京前,家里共有9口人。外祖父 (70多岁)、外祖母(70多岁)、父亲 (40多岁)、母亲(30多岁)、大姐 (16岁)、二姐 (14岁)、大妹妹 (4岁)、小妹妹 (1岁)和8岁的一家人租住在城南新路口5号一哈姓的房屋里。

  1937年12月13日上午,一队日本兵(约有30人)来到我家门前敲门,刚刚打开门的哈姓房主就遭到枪杀。我父亲看到这个情况就跪在日本兵面前,恳求他们不要杀害其他人,也被日本兵用枪打死。母亲吓得抱着1岁的小妹妹躲到一张桌子下面,被日本兵从桌子下面拖出来用刺刀把她杀死。

  后来,几个日本兵闯进隔壁房间,那里还有外祖父、外祖母及两个姐姐。外祖母拼命护着她们,被日本兵开枪打死,外祖父急忙去扶外祖母,也遭枪杀。两个姐姐被日本兵用刺刀刺死。当时我躲在床上的被子里,由于恐惧,吓得大哭,被日本兵用刺刀在背后刺了三刀 (至今留有伤疤),我当时昏了过去,不省人事。也不知过了多久,我被4岁的小妹妹的哭声惊醒,看到周围全是亲人的尸体,我们俩哭喊着要妈妈。我们到处找吃的东西,幸好家里有些炒米、锅巴,就这样,我们与亲人的尸体一起生活了14天。


儿童故事网     蜀ICP备2022017070号-2    www.0551dy.com      Sitemap    Baidunews
法律声明:如有侵权,请告知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30个工作日内处理。E_mail:ybzzkj  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