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睡前故事 / 小故事 / 成语故事 / 儿童故事 / 故事会 /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儿童睡前故事

为什有些人毫无成就,却很自恋?


2022-07-29 00:26:12 儿童睡前故事



[心结] 生活总在操我

如果你是一位生活拮据、多年不得志、自命清高的编剧。某天你得到一个难得的机会,有位黑帮大哥愿意不惜血本,投资你手上一篇没愿意投资,小众的文艺舞台剧,将其送上全国最华丽的舞台,条件是你必须让大哥的情妇担纲剧中重要角色,你会如何抉择?

伍迪.艾伦(Woody Allen)1995年的作品子弹横飞百老汇(Bullets Over Broadway)陈述的正是这样一个两难处境。

自从舞台剧顺利获得金援,剧作家戴维(David)成天在剧场和各路优秀演员,以及完全没有表演天份的老大情妇奥莉芙(Olive)排戏。他每天都在诅咒自己,和同居多年的女友宣告自己成了艺术界的娼妓。

工作之余,戴维身边有一群和他同样落魄的艺术家,有的满口充斥对社会的不满、对商业化的不屑,还有对于自身从事艺文创作的优越感。

为何他们毫无成就,却自恋不已?

§ 你真的爱自己吗?

杜克大学行为经济学教授丹.艾瑞利(Dan Ariely)在不理性的力量书中称这种心理现象为「工作付出效应」,具有以下四项特征[1]:

1.投入的努力会影响工作成果,还会改变我们自己,以及我们对成果的评价。

2.更多的投入确实会产生更多的爱恋。

3.我们对给的心血结晶评价过高的情况极为根深蒂固,以致会误以为其他也同样偏爱我的作品。

4.虽然已极力投入,但若功败垂成,我们就不会对那件事产生太大的依恋。

艾?瑞利举了一个例子,最早食品公司研发出用一个步骤就能制作出面包的料理粉,本着高度便利的优势,却不被消费者所青睐。通过心理学和营销专家的检讨,发现过 份便利造成消费者对产品缺乏自我认同,因此食品公司更改配方,让消费者在制作过程中需要付出一点额外的劳力,这才解决了销售方面的困境。[2]

换言之,戴维等艺术家们,他们自认怀才不遇,可实际上他们很可能并非如自己所认定的那般才华洋溢。他们平庸而不自知,却陷在对自己过高的评价和付出努力所带来的自我感动中。

所以有时我们表面上以为在坚持梦想,实际上可能是盲目而顽固的在自我欺骗。我们以为在做自己,实际上是沉溺于自慰般的感动。

§ 放下手上的奖杯,才能看清双手的掌纹

正如伍迪.艾伦于2013年蓝色茉莉(Blue Jasmine)的剧本摘要中,自陈作品的中心思想在于揭示「们往往刻意忽视生活的残酷与现实」[3]的消极心态。

当戴维萌生辞退工作的念头,拒绝任何对于想要左右这出戏偏离原意的恶势力,奥莉芙身边那位连小学都没毕业的保镖奇奇(Cheech),他屡屡在排练中提出意见,结果每个意见都确实点出戴维剧本中的盲点。戴维慢慢了解,眼前这位貌似莽撞而粗鄙的黑帮杀手,具有比他高出不知多少倍的天赋。渐渐地,戴维越来越仰赖奇奇的意见,直至整部戏几乎成了两的共同创作。

戏上演了,在美国各地皆获得前所未有的好评,观众、演员和剧评家都把戴维视为新世代的伟大编剧。当众的赞赏声越发热烈,戴维的内心越发沉重,怀着欺世盗名 的罪恶感,以及对自身能力的失落感,脸上的笑容随之僵化在每一个华丽的社交场合,他一方面是会场的焦点,另一方面又体认到自己形同外来者──这些成功根本 不属于他原始的作品,他真正的能力。

因为演出之故,戴维和饰演女主角的海伦(Helen)有了私情,他问海伦:「你爱的是我,还是我的才华?」面对自己的女友,他也问了类似的问题:「如果我没有才华,妳还会不会爱我?」

对戴维而言,幻想的破灭倒不见得是件坏事。正因为体悟到了自身的平庸,戴维才能清醒的面对自己,重新认识真正的自己。

蓝色茉莉中的贾思敏(Jasmine)选择逃避,子弹横飞百老汇中的戴维则选择坚强面对。尤其在知悉奇奇为了作品的完美性,将那位以拙劣演技不断伤害演出的奥莉芙杀害后,戴维内心的良善唤醒了他做为,而不是做为一位艺术家。

§ 回归素朴的美丽

尽管奇奇的才华比自己高,戴维最终选择当一位好,胜过当一位艺术家。正如他的女友爱伦(Ellen)对他说的心底话,「她爱血肉之躯的戴维,胜过艺术家戴维。」

爱伦的话点出了爱情的某种矛盾,戴维和海伦出轨,在于海伦是优秀的演员,能够在艺术上跟戴维对话,甚至给戴维指引。可是海伦的人生奉献给了事业,她欣赏戴维 的才华,被戴维吸引,但戴维清楚吸引他的是奇奇带来的灿烂幻影。反而在艺术方面并不契合,纯粹爱着戴维的女友爱伦,她才有足够的胸襟包容戴维的一切,即使 平庸,即使失败。

反过来看,戴维何尝不是如此,即使海伦如何美丽动人,那个人永远不会爱上完整的自己。唯有在「平凡」的爱伦面前,戴维才能成为某个人心中的唯一,一位永远不凡的剧作家。

§ 子弹横飞无碍幸福之路

人生在世,幸福本身就是生活的目的。我们不须要特地去追问「为什么要追求幸福」的问题,因为这是所有人都要从事的真理。但我们须要了解我们所追求的目的,以便寻求实现的方法,诉诸行动。

当我们反思自身,无论他人做了什么抉择,我们都必须做出一个属于我们,一条开展在我们眼前的道路,但无论我们选择什么职业,或以某项活动为我们人生的职志,都是为了换取幸福。有些人像海伦,一位优异的演员,一生矢志于演艺事业;有些人像奇奇,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视人命如草芥。

我相信戴维还会写下去,即使一辈子都没法像奇奇,仅凭灵光一闪便能写出旷世巨作。但这无碍于戴维对幸福的追求,他已经找到属于自己的朝圣之路,卸下不切实际的自恋,跳脱其他艺术家朋友给自己设下的囹圄。

有些人像戴维,他挣扎、妥协、谋求改变,然后在这中间受到自己思绪反复变动的折磨。表面上他最终对创作让步,从艺术之梦苏醒,可就在承认生活的种种恐惧之际,方能极其勇敢的面对自己内心更大的渴望,进而成为真正的自己,拥抱完整的爱情。

通过戴维的视野,伍迪.艾伦又一次警醒人们对自身的盲目。比起蓝色茉莉,子弹横飞百老汇的故事更显光明:们若能认清自己,了解内心真正的企求,放下对外在价值的盲目信仰,真正的幸福自然会在平凡的岁月里,成就所有的不凡。

[结语] 无论大小,每颗星星都有属于自己的光。

[1] 丹.艾瑞利(Dan Ariely)着、姜影译:不理性的力量(The Upside of Irrationality)。台北:天下,2011,页141。

[2] 心理学、营销专家Ernest Dic reality and the truth they don’t want to see.” Woody Allen, Blue Jasmine: ?pdf/, p.3.


儿童故事网     蜀ICP备2022017070号-2    www.0551dy.com      Sitemap    Baidunews
法律声明:如有侵权,请告知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30个工作日内处理。E_mail:ybzzkj  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