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睡前故事 / 小故事 / 成语故事 / 儿童故事 / 故事会 /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儿童睡前故事

媳妇的故事大全20篇


2022-09-25 09:11:13 儿童睡前故事



媳妇的故事大全_儿童睡前故事

20篇媳妇的故事大全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20篇关于媳妇儿童睡前故事,供各位参考,同时还提供了古诗文、作文、组词、词语、故事、好词好句。点击查看更多儿童睡前故事

媳妇的儿童睡前故事:(1):

  从前,有一个长工帮一个财主做工。快到年底了,长工去跟财主要他一年的工钱。财主说:要钱可以,但是你必须给我办三件事。如果你办到了,我多给你一年的工钱;办不到,我一天的工钱也不会给你。
  长工问:是什么样的三件事?
  财主说:第一,要你买来像山一样重的一头牛;第二,要你买来能够遮住天的一匹布;第三嘛,要你买来像河里的水一样多的酒。长工听了,只得叹着气回家去了。
  回家后,长工一声不吭直叹气,媳妇叫他吃饭,他也不吃。媳妇就问他:你整天不说话,不吃饭,心里有什么事,说出来我们好好商量嘛!长工就把心事说给媳妇听。
  媳妇笑笑说:这有何难?你先吃饭吧。明天你拿一杆秤、一把尺和一个酒壶,要财主用这杆秤先称这座山有多重,才能买来那么重的牛,用这把尺先量这天有多大,才能买那么宽的一匹布;用这个酒壶先量河里的水有几壶,才能买那么多的酒。
  长工听了很高兴。第二天,他就拿着这三样东西来到财主家,对财主说:你要我买来像山一样重的牛,可以,但是你得先用这杆秤去称这座山有多重,我才能买来这样重的牛。
  财主一听眼睛瞪得大大的,好半天才说:这件事就算免了,但还有两件事呢?
  长工又拿出一把尺和一個酒壶对他说:你得用这把尺先去量这天有多大,我才能买那么宽的布;你得用这个酒壶先去量河里的水有几壶,我才好买那么多的酒。
  财主一听,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得拿出两年的工钱给了长工。

媳妇的儿童睡前故事:(2):

这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有一个姑娘爱上了邻村的一个小伙子,可这小伙子的家庭却非常贫穷,姑娘家里也不富裕,就家境而言算得上是门当户对吧!但是小伙子的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他就靠着母亲给邻里乡亲缝补衣服挣点小钱把他养活成的,那时侯缝补破旧衣服是没有什么缝纫机的,全靠手工做,娘俩的日子一直过得很寒酸的,小伙子长大成之后,就上山打柴贴补家用了,日子有了些许的好转。
说起这对年轻的婚恋,好像就是上帝特意安排的吧!旧时侯的姑娘成家之前,几乎是不准抛头露面的,所以很少出门的,就在唯一一次走亲戚的归途中却迷了路,恰好在这小伙子打柴的山林里,她来来回回好几趟,也没有走出山林,眼看天都快黑了,姑娘吓得哭了起来,哭声惊动了打柴的小伙子,他也正准备回家去.听见姑娘的哭声,小伙子就放下柴担子去看个究竟,看见急哭了的姑娘,小伙子本能的保护欲为她解了危,把姑娘带回自己家里,母子俩如待上宾一般倾其自家的最好食品,母亲对她嘘寒问暖,关心备至,让姑娘感动的热泪涟涟,姑娘在这家住了一宿,其间的攀谈交流让她对这母子俩有了一种亲近感。第二天,小伙子就把姑娘安全的送回家里,一路上,这一对年轻彼此倾诉,相互之间产生了爱慕之情,也就私定了终身。这在旧时侯是犯了大错的!违背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规矩的!可爱情的力量往往是无法抗拒的!加之小伙子是在姑娘困难的时候给以帮助了的,姑娘的家虽然嫌弃他家穷困,但碍于那份恩情也就无奈的答应了,两个年轻就在当年里简简单单的把婚结了。狗日的共产党啊!!!共产党不得好死!共产党必亡!发论功万岁!
常说天有不测风云,有旦夕祸福,新婚不久,小伙子因为在深山打柴时坠入深谷,不幸夭亡,母亲也是上了年纪的人了,因为常年给人缝补衣服已经就把眼睛给累坏了,加上这样沉痛的打击,一段时间里,天天流泪,眼睛也给哭瞎了,姑娘几度哭昏,想到这一次一次的打击,几乎近于绝望!也想到一死了之,可想到孤苦伶仃的瞎婆婆,自己还得撑起这个家,黄连般的日子还得熬着过.
就这样,这个本来就很清苦的家庭,遭到如此重击,越来越难过,身为一个以农活为住的家庭里没有男劳动力,那种日子可想而之,家里又有一个瞎婆婆需要照顾,所以到后来几乎是上顿饭吃了就没有下一顿,就是偶尔吃一顿也都是野菜杂粮汤!有时候,邻居请这姑娘给擀手工面,因为她擀的手工面特别筋道,特别好吃,所以邻居经常会请她帮忙的.每次请她的时候,她都把手洗的干干净净的,等把面擀好了,就举着双手回家去把手上遗留的面渣清洗在自己的盆子里,然后积累起来,用这些沉淀给婆婆做点面糊糊吃,就这样饱一顿,饿一顿的打发着艰难的日子.
突然有一天,天气阴沉沉的,雷声劈劈啪啪的响个不停,这姑娘心里想,可能是因为自己洗了手上的面给婆婆吃这样不孝的行为触怒了天公,所以天公要惩罚她!她颤颤巍巍的把手从窗子口伸出去,自言自语的对着天空说:天老爷啊!我这么做也是没有办法的了,我每一次给别人擀面的时候我都是把手洗很多次,洗干净了的,我知道这样做是媳妇对婆婆的不孝不敬,可除了这样,我不能给她吃上一顿好饭啊!你实在要惩罚我,你就惩罚我这双手吧说完,她就闭上眼睛等待天公的惩罚,可过了一会,天气晴了,她感觉自己的双手沉甸甸的,于是睁开眼睛,发现她一只上边放了一块金子,另一只上边放了一块银子!从此,婆媳俩终于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

媳妇的儿童睡前故事:(3):

  从前,有一个姓孙的老头,当了一辈子长工,受了一辈子罪。他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根生,小儿子叫天命。根生是个实打实的庄稼汉,天命是个贪嫖爱赌的混鬼。

  有一天,孙老头把两个儿子叫到跟前说:现在你们每人取一把镰刀,跟着我走。

  老大根生很听话。可是老二天命却说:又是去劳动,我不去。

  孙老头发了脾气,老二才勉强去了。

  走啊走,只管走。他们翻过了五十五道山梁,绕过了九十九道湾,到了一个避风湾停了下来。

  老二举目一望,只见满地荒草烂石,就说:这真是个鬼都不愿来的地方!

  老汉对老大老二说:孩儿们,这里就是我们的家,我们用自己的双手,在这里打草盖房,开荒辟地,谋幸福日子。

  哦!原来是这么回事。老大自言自语地说。起初他跟着爹往这里走,并不明白是要去做什么,这阵儿才忽然明白了。因此爹叫干啥,他就干啥。因为在这里,第一没有欺压,第二海阔天空。没过些日子,老大就爱上了这个地方。老二却不爱这个地方,天天唠叨。

  到这里不久,老汉就病死了。临死之前,他摸出揣了很久的一个布袋说:孩儿们,这是一升芝麻,是爹留给你们的全部家产。爹爹穷,连媳妇都没有给你们娶到。从今后,靠这些种子,你们自己想办法吧。你们千万要注意:世界上要数人和种子贵重,有了人和种子,就会有一切。说罢,老汉就断了气。

  老汉死后,老二没等老人的尸体冷却,就悦:哥哥,咱们分家吧。就是这一升芝麻,给我半升。咱们兄弟各走各的吧!

  老大吃惊地说:啊呀,老二!事情可不能这样办。

  老二哪管这些,揪起布袋给老大倒一半,自己拿了一半就走了。

  从此,兄弟俩就各奔前程了。

  先说老二走后情况。老二长的那条马长腿,三脚两步就走出了山。一出山,就鬼混起来。

  头一天住店,一进门就问:掌柜的,店里有老鼠没有?

  有是有,不多。掌拒回答。

  我带着半升芝麻,该往哪放?老二问。

  随你的便。掌柜笑着回答。

  老二又叮嘱了一句:你说的算话吗?

  当然!掌柜回答。

  黑夜,他偷偷把芝麻放到老鼠洞口上,老鼠见了芝麻,自然给他磕了个精光。他可找到岔子了。第二天一起床,他就嚷着要掌柜赔他的芝麻,说那是天麻。掌柜的一听,说道:这咱可赔不起。

  赔不起,拆房,给我寻老鼠!老二说。

  好人怕赖人,没法子,只好给他把房子拆掉,挖地三尺,去捉老鼠。另外,还赔给了他四两白银,作为对芝麻的赔偿。

  有一天,他往前走到另外一个地方,又住了店,喊道:掌枢的,店里有猫没有?我带了一只金眼鼠,你看该往哪里放?

  随你的便。掌柜回答。

  老二又叮嘱了一句:你说话算数吗?

  当然!掌柜回答。

  黑夜,老二偷偷把老鼠在猫眼前一晃,就叫猫给吃了。到了天明,又是一阵吵吵闹闹。老二硬要掌柜除了把猫赔给他外,还要赔五十两银子。掌柜的没有办法,只好把猫赔给了他,另外还给了他白银五十两,作为对金眼鼠的赔偿。

  有一天,他往前走到另外一个地方,又住了店,一进门就减道:掌柜的,店里有狗没有?

  有,不用怕。掌柜回答。

  我有只金头猫,狗不会伤它吧?老二问。

  不怕,客人放心好了。掌柜回答。

  他又叮嘱了一句:你说话算数吗?

  当然!掌柜回答。

  黑夜里,他把猫儿送到狗的嘴边。第二天天一亮,他大呼大叫狗吃了猫,非要掌柜把狗赔给他,并且还要五十两银子赔偿金头猫。投办法,掌柜的只好办了。

  有一天,他往前走到另外一个地方,又住了店。这次住的是骡马大店。他一进门就喊道:掌柜的,我有一只狗-名叫宝儿,你看该往哪里放?

  你看着办吧,哪儿都可以。

  他就等着这句话。黑夜,天命把狗拴在一匹大马的尾巴上。狗咬,马踢,狗叫,马惊,闹了半夜,那只狗被踢成一堆碎骨烂肉了。

  结果又是以狗换马,还捞到了一副骑鞍串铃。

  有一天,他催马加鞭,耀武扬威地闯进一个村子去。这村正有一家人送殡,看见马嘎嘎嘎嘎地跑来,以为是反兵来了,人们吓得撅起屁股跑了,连棺材也扔下来了。天命毫不怠慢,马上就把死人从棺材里拉出来,驮在马鞍上。

  又到了一个村庄,有姑嫂两个正在抬水。他恭恭敬敬地下了马,施了一个礼,说:嫂子,我爹一天没喝水了,给口水喝吧!

  小姑娘很热情,马上回家端出一碗绿豆米汤。他背着她俩,把尸体搬下来,灌了几口绿豆米汤,随即就去送碗,道谢。当他一转过身来,就突然大叫了一声:哎呀,我的爹,你怎么死了!

  天命这么一喊叫,把姑嫂俩吓了一惊,小姑娘说:米汤是我们自己喝的,怎么会毒死你爹?

  你们存心害人,我去告你们!天命威胁地说。

  姑嫂一看他是个骑马的人物,没理也强有三分理,知道斗不过他,连忙说好话。天命见有机可趁,说道:好吧,你们想把这件事情拉倒,你们总得跟我一个。

  天命贼眼一溜,看见小姑娘生得俊美极了,就说:就是你吧!来,姑娘请上马!老二红了眼,不管三四,强拉硬拽,把小姑娘扶到马上,把死人身上的装裹一扒,尸首一脚踢了丈二远。然后,骑着红马,抱着姑娘去见老大。

  一路上,有人悄悄议论:诺,这可是个大官!

  啊呀!看那个媳妇多漂亮!

  老二听了,更是得意,顺口唱起小调起来:不种地,不砍山,腰里的白银千千万,不拿针,不拿线,穿的绞罗和绸缎;不学诗书不考官,骏马美女都归咱嘿嘿,俺爹那大儿子啊,保险是连骨头毛毛也找不到了,走啊!回去看看。  老二来到了避风湾,首先就寻找他爹盖的那房子。房子找到了,但已烂的不成样子,房外还是荒草烂石,他用脚一踢,地上还有白骨。

  看,这就是老大的下场!他得意地说道。

  他正要返马回程,忽然听到远处有山歌回响,于是,他随着避风湾旁的一条小溪,一直往里走。三回九转,景色越变越好,泉水淙淙地流着,小鸟儿在崖头歌唱,河畔花红草绿,简直到了另一个世界。他又转了一个弯,来到一个三面是山,面面山上芝麻满的地方。他骑在马上,望看这世外桃园的景色,望着光着臂膀,正在干活的农民,心想:我走遍天下了,象这样的地方还是初见!这山沟野村,恐怕官家也没有发现。我在这里占山为王,岂不更美!

  他正想得昏昏欲醉,忽然,从崖头上骨碌碌地滚下一块石头来。接着,呜的一声,卷起了漫天大风,霎时飞砂走石,昏天黑地。他骑的马被大风卷上了半天云里。随即,老鼠咬瞎了他的眼,花猫抓了他的脸,黄狗拉下了他的鞍,他啊的一声,死鬼揪他上了天。揪上天去不是叫他好活去,而是处罚他去了。不一会儿,大风停了,一团红火呼呼地在半天空里绕了一阵,嘶地一声落了下来。红火团一落落在河边的青草滩上。你当这是什么?这正是那一匹枣红马,背上还坐着那位美丽的姑娘,坐的可稳哩。

  姑娘四下一看,好象一梦醒来,说:我到了哪儿啦?我的家乡在哪儿?不由得鼻子,一酸,就哭了起来。

  这时候,有一个虎背熊腰的中年汉子走过来说:姑娘!你是哪里的人?怎么到了这里?姑娘被这个中年汉子一问,就痛苦地把她如何被老二讹诈的经过说了一遍。

  咳!该死的东西!我还是他的哥哥呢同时,老大还向姑娘讲了他怎么跟老二分家,怎么样忍饥挨饿,死里逃生,又怎么样偷偷回村,邀了一伙穷朋友,到这儿开泉引

  水,垦荒种地,就是那半升芝麻的种子,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种了收,收了种,闹成现在这个样子:山青水秀,麻天麻地。

  姑娘听到后,感动极了,说:你真是个好人!又说:你们这个地方真好,我就留在这儿绘你们烧火煮饭,做油织布吧!

  太好了,姑娘!老大高兴地说。

  于是,姑娘就留下来了,并与老大结为夫妻。

  从此,他们每天一起劳动,一起唱歌,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媳妇的儿童睡前故事:(4):

  一位公司的老板对一位职员说:我出10万美元买你的老婆,你卖吗?
  
  职员微笑着说:那我出15万美元买你老婆,你同意吗?
  
  老板不在意的说:那我出100万美元买你老婆,你可要想清楚了,一百万你一辈子也挣不来的钱。
  
  职员开始犹豫了,在金钱与爱情他不知道该选择哪个!
  
  于是他问老板说:你会对她好吗?
  
  老板微笑的说:当然了,100万美元换来的,我当然得好好珍惜。
  
  职员又说:你会像我一样的爱她吗?
  
  老板说:我会比你更爱她、超出你爱她的100倍!
  
  职员无语拿着支票走了!
  
  五年过去了,当年的职员用100万自己做生意,如今已成亿万富翁。
  
  他找到当初的老板,对他说:我要买回我当初的老婆,你尽管开价!
  
  老板只是微笑的说了一句:别开玩笑了,我老婆在我心中是无价的,金钱这种肮脏的东西我不敢兴趣!
  
  亿万富翁说:那你要什么,尽管提出来,我都会满足你!
  
  老板说:我只要她!好了,不和你聊了,我老婆还在家等我吃饭那回去晚了,她该着急了。
  
  说完老板转身离去!
  
  亿万富翁站在原地很久很久,眼中流下了悔过的泪水!
  
  简单的故事,提醒我们:错过了或自己放弃的,那都已经成为过去!这种感觉是金钱无法换来的,金钱可以买到很多东西,但它买不到时间和过去!珍惜现在拥有的,快乐与不快乐,都取决于你内心的想法,希望大家懂得珍惜现在拥有的。
  
  有钱万贯,也是黑白一天;
  
  洋房十座,也是睡榻一间;
  
  宝车百乘,也是有愁有烦;
  
  高官厚禄,也是每天上班;
  
  妻妾成群,也是一夜之欢;
  
  山珍海味,也是一副肚腩;
  
  荣华富贵,也是过眼云烟。
  
  钱多钱少,够吃就好。
  
  人丑人美,顺眼就好。
  
  人老人少,健康就好。
  
  家穷家富,和气就好。
  
  老公晚归,有回就好。
  
  老婆唠叨,顾家就好。
  
  孩子以后,懂事就好。
  
  房屋大小,能住就好。
  
  名不名牌,舒适就好。
  
  两轮四轮,能驾就好。
  
  老板不好,能忍就好。
  
  一切烦恼,能解就好。
  
  坚持执着,放下最好。
  
  人的一生,平安就好。
  
  不是有钱,一定会好。
  
  心好行好,命能改好。
  
  谁是谁非,天知就好。
  
  修福修慧,来世更好。
  
  说这么多,明白就好。
  
  天地万物,随缘就好。
  
  诸多事情,看开就好。
  
  你好我好,天天都好。
  
  如果你同时爱上了两个人,请选择第二个,因为如果你真的爱第一个,就不会爱上第二个。
  
  不要让你的女朋友有蓝颜,因为她蓝着蓝着你就绿了,不要让你的男朋友有红颜,因为他红着红着你俩就黄了。

媳妇的儿童睡前故事:(5):

  
  周末我告诉媳妇加班,其实是去见了情人,情人久日不见我了,非要我带她出去转转,我本想周末和她在一起温存一下,谁知她非不干,弄的我心乱如麻。
  
  只好带着她出去逛逛,女人逛街就喜欢去大商店,谁知道我们刚走进一家商店,迎面就遇见了我的媳妇。
  
  媳妇一脸恼怒地看着我,我立刻离开了情人一步,假装没看见媳妇走到了一个买首饰的柜台,大声和营业员说:小姐,我想买一条项链,我媳妇快过生日l了。
  
  这时我用眼睛的余光看见媳妇脸上露出了笑容,偷偷地走开了。
  
  我松了一口气,回头埋怨跟上来的情人我说不出去你非得要出去,这下可好让媳妇给遇上了!
  
  

媳妇的儿童睡前故事:(6):

  从前, 有个媳妇, 每逢丈夫不在家时, 就要偷偷地买东西吃,卖烧饼、油条的人下乡总要先来到她门前叫喊。

  她怕别人说她是个贪吃媳妇, 就对卖烧饼的人说:“我家后墙根儿有棵椿树, 以后你再来了, 就转到俺后墙外, 我摇几下树, 你就往家丢几个烧饼, 你记下账, 以后我给你一次算账。”

  卖烧饼的就照她说的法儿办了。有一次, 家里来了客人, 将牲口拴到这棵椿树上。一会儿卖烧饼的来了, 只见椿树一直在晃动, 他就一直往里扔烧饼, 整

  整一筐全投进了院里, 树还在晃动, 卖烧饼的觉得奇怪, 攀墙一看, 原来是一头驴。

媳妇的儿童睡前故事:(7):

1.媳妇上门

清末民初,国家混乱,整个社会都处在一片动荡中。在东北,有个村子叫兴安屯,村里有一个叫王双喜的木匠。这年王双喜刚刚二十出头,他的爹就病了,而且一病不起。娘为了给双喜爹冲喜,就让双喜去百里之外一个叫陶家营的村子,去接新娘子陶丽梅,那是刚生下王双喜时,定下的娃娃亲。

这些年来,王双喜虽然知道爹娘给他定了娃娃亲,却还从未见过这个陶丽梅。如今,娘讓他去接新娘子,王双喜却犯了难:他眼下接了个活,给一户大户人家打家具,这户人家是嫁闺女,嫁妆很丰厚,光柜子就八个,而且把期限都定好了,到时间完不了工,工钱分文不给。怎么办呢?王双喜急中生智,想起了同在一个村的叔伯哥哥王二君,这王二君人称“王大嘴”,虽然才比王双喜大一岁,却生就一张巧八哥似的嘴,能说会道,能把死人说活了。

于是,王双喜找到王大嘴,把自己的意思说了,让他替自己把新娘子接来。王大嘴一听,满口答应下来。

就这样,王大嘴牵了头毛驴,当天就动身了。那年月,还没有现在这么多现代化的交通工具,虽然一百多里地,可跋山涉水的,来回一趟也要四五天的时间。

没想到这一趟很费时,一直到十多天后,王大嘴才牵着那头毛驴风尘仆仆地回来了,毛驴背上驮着位戴着红盖头的新娘子。

这时候,王双喜正好也刚为那大户人家打完家具,见新娘子接来了,这下可以给爹冲喜了,乐得合不拢嘴,拉着王大嘴的手,说:“二君大哥,辛苦你了,这一路上还顺利吗?”王大嘴叹了口气,说:“这一路上还真不太平,到处都有土匪劫道的,晚上根本不敢走,太阳一落山就早早找店歇息。要不是这样,还能提前几天到家。”

进屋后,安顿好了新娘子,王大嘴告诉王双喜,说新娘子陶丽梅家境也不太好,家里就只有父母双亲,当然也没什么嫁妆,而且连个来送亲的人也没有。王双喜并不在乎这些,说道:“人来了就好,我成了家,借着这喜庆劲儿,我爹的病也就好啦!”

第二天,王家就急急忙忙让王双喜和陶丽梅拜堂成了亲,这也就是所谓的冲喜了。拜堂时,盖头一揭开,亲友们就一阵骚动,这新娘子虽说长得还可以,但面容憔悴,像生了大病似的,而且走路时左腿还一拐一拐的。当时,人们还都以为是新娘子崴了脚,谁也没在意,唯有细心的双喜娘觉得好像有什么地方不对劲儿,难道新媳妇有病?还是个瘸子?老人家暗暗有些担心。

晚上,闹洞房的人都散去后,王双喜怀里像揣了只小兔子一样进了洞房。洞房花烛夜,这是人生三喜中最大的一喜呀,年轻小伙子,谁不期望这一时刻呢?可王双喜进了洞房,却吃了一惊:新娘子陶丽梅竟早早在炕上睡了,打着轻轻的鼾声,最奇怪的是,她不光没脱衣服,而且左手还攥着一炷燃着的香!

王双喜见自己媳妇这样子,不由心生爱怜,他想,她准是这一路上劳累过度,困了,本不想打扰她,可见她手中握着的那炷香越燃越短,怕烫着她,就忍不住轻轻地走过去,想抽走那炷香。哪承想王双喜刚一动手,看似睡熟的陶丽梅竟一个鲤鱼打挺坐了起来,随即王双喜就觉得自己脖子一凉,不知什么时候,一把匕首已抵在他的喉咙处,同时,那陶丽梅就像换了一个人,恶狠狠地问:“你要怎样?”

王双喜着实吓了一跳,赶紧说:“我是双喜,是你丈夫!”那陶丽梅听王双喜这么一说,好像是醒悟了,霎时间抽回手,一脸歉意地说:“啊,瞧我,刚做了个噩梦……”她见王双喜盯着自己的手,又赶紧解释:“这把刀是临走时我爹给我防身用的,道上土匪多……”

王双喜指了指陶丽梅的另一只手,问:“你睡觉攥着根燃着的香,干吗?”“这……我这是……”陶丽梅被这一问弄得支吾起来,好半晌她才说出原委,她是怕误了夜间给牲口添草添料。这一解释,虽然有点牵强,但还是让王双喜欣喜不已,他不由暗自庆幸自己娶了个勤快的好媳妇。

王双喜没再多想,赶紧急切地脱衣,想往媳妇被窝里钻,哪想到陶丽梅却急得一个劲地往后缩,慌慌张张地说:“别、我……我的腿伤还没好,郎中说非得百日之后才能圆房……”

这是为何呀?娶个媳妇不让碰,王双喜顿时一头雾水。后来,新娘子陶丽梅一阵解释,王双喜总算明白了,这陶丽梅在娘家时跌伤了腿,正巧王家人来接亲,陶丽梅是个懂事的女孩子,一听公公病了,需要给老人冲喜,觉得这事不能耽误,就忍痛来了。这一下王双喜更是感动,心里暗自偷笑:自己真是个有福之人,娶了这么一个善解人意的好媳妇。他二话不说,就主动到炕的另一头去睡。临睡前,他还叮嘱新娘子,说是院里的牲口不用她管,要她安心睡觉就是,新娘子答应了。

媳妇的儿童睡前故事:(8):

1.祸从天降

  清朝末年,民间约定俗成,大年初二是回娘家的日子。这年的大年初二,闷丫娘一大早就往村口走去,打算接闺女闷丫回娘家。

  一想到闺女,闷丫娘的心里就堵得慌。闷丫去年出嫁,嫁给了镇上的李家。这李家倒是个富户,开着一家卤菜馆,生意红火,家里青砖房院、高骡大马,该有的都有,可关键是不该有的也有,这李家有着一个活夜叉。

  活夜叉是闷丫的大姑子,她为人又刁又狠,人们背地里就给她起了这么个外号。早几年她嫁过人,嫁过去后因为她性子泼,三天吵两天闹,把家里搅得狼烟四起,害得她男人得了气鼓病,时间不长就死了。活夜叉被婆婆撵回了娘家,不但没收敛,反而活得更肆意了。闷丫过门后,活夜叉算是瞄上了准儿,想尽法子欺负她,挑拨兄弟三天两头打媳妇。性子绵软的闷丫整天过得提心吊胆。

  两个月前,闷丫生了个闺女,闷丫娘去探望月子,只坐了一会儿,活夜叉就灌了她满耳朵的风凉话,说什么败兴人、不是旺夫的命,头胎生丫头,好谷子都填了粪坑气得闷丫娘饭都没吃一口就走了。

  闷丫娘想着闺女,不觉已到了村口。此时村口聚集了不少乡亲,有人一见闷丫娘过来,便喊道:闷丫娘,咱村就数闷丫的婆家富,我们今天可要抢你家的回娘馍吃个够。

  闷丫娘听了,忙笑眯眯地接话:好,好,吃回娘馍,福财双得!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是当地的一个风俗,大年初二,回娘家的闺女都要给娘家送回娘馍。这回娘馍可不是一般的白面馍,做回娘馍,要用上等的新麦子磨面,再用极细的箩筛过三遍,直到筛出来的面粉细得喘口大气都能吹散。然后打甜井的水来和面,面和好后经过三揉三搓,醒发成筋力十足的面团,再揉成又圆又光的生坯,烧起旺火蒸。馍蒸好了,屋里院外都弥漫着清甜的麦香。这馍咬上一口,不软不硬,满口甘美。因为回娘馍形状圆圆的,象征着团团圆圆的福气,又因它是发制出来的面食,带着来年发的彩头,人们图这个吉利,初二一早就迎在村口,抢吃各家闺女带来的回娘馍。

  这时,从村外远远地来了一辆马车,有人喊了一声:有闺女回村了!人们忙一齐朝村外看去,就见马车越来越近,这辆马车挺神气,高大的枣红马拉车,车上还搭着蓝布围幔,不用说,准是个富裕人家。

  有人就说:闷丫娘,准是你家闷丫来了,别家谁能套这样的车?闷丫娘闻听,赶紧往前凑。马车到了跟前,果然,从车上跳下了闷丫的丈夫李友二。他个子不高,粗粗壮壮的,此时他站在众人面前,不知怎的竟有些手足无措。他不自然地冲着闷丫娘低低喊了声娘,便不做声了。

 乡亲们都乐了,他们觉得这是姑爷腼腆,有人就冲着马车里喊:闷丫,快把回娘馍拿出来。话音刚落,车帘里果然递出个挎篮。有个乡亲手快,一把接过来,掀开盖布就要拿馍,可这拿馍的手刚伸到一半就停住了,大伙直愣愣地盯着挎篮里边,都是一脸惊恐只见挎篮里躺着几个蔫蔫瘪瘪、半生不熟的回娘馍,样子难看不说,更让人瘆得慌的是,每个回娘馍上都点着一个大大的白点儿。

  这是丧馍!有人惊恐地小声说,人们都倒吸了一口冷气。闷丫娘的脸色立刻变得煞白煞白的,她哆嗦着问姑爷:这是怎么回事?

  李友二吞吞吐吐地说:娘,闷丫没了,她昨夜跳井了。

  闷丫娘一个愣怔,突然疯了一样扑向李友二,哭喊着:我好好的闺女怎么就没了,你还我闺女乡亲们也都懵了,心想闷丫没了,那车帘子里往外递馍篮的人是谁?

  这时车帘一掀,从里边蹿出一个人来,只见她瘦条子身形刀条子脸,长着一双老鼠眼,再配上一张地包天的兜齿嘴,说起话来嘴角还一歪一歪的。她不是别人,正是闷丫的大姑子,那个活夜叉。

  她怎么跟来了呢?因为李友二是个没主意的憨性子人,遇到大事就有些傻眼,只有听活夜叉吩咐的份了。这活夜叉呢,她恨闷丫大年初一寻死,给她家添了晦气,所以便出了这个缺德主意,在初二一早给闷丫娘家村里送丧馍,让全村人都接晦气。

  话又说回来,闷丫好好的怎么跳井了呢?说起来,这也是让活夜叉给逼的。

  那时人们过年,讲究在家里边热闹,没人下饭馆,所以一到年三十,饭馆都关门封灶,伙计们都拿着封赏回家。闷丫婆家开的是卤菜馆,伙计一走,家里一应杂务全得闷丫一个人干。她直忙到初一晚饭时,趁着一家子吃饭,才有空去蒸明天给娘带的回娘馍。正忙着呢,孩子哭了,孩子一哭,闷丫的瞎眼婆婆心疼了,她让儿子把孩子抱过来,喂上点汤水。李友二刚要去抱,活夜叉不愿意了,她一拍桌子吼道:哪有大年初一老爷们抱孩子的?初一抱了,你得抱一年!说着话,一步窜到屋里,拎起孩子来到灶房,往闷丫怀里一扔,便骂开了:你个败兴人,给娘家蒸馍看把你上劲的,你的丫头片子嚎丧,你没听见?成心添堵是不是?我让你蒸!说着一扬手便将冒着热气的笼屉掀翻,屉里的馍噼里啪啦滚了一地。

  闷丫憋屈啊,看着滚了一地的回娘馍,想想自己一年到头受的窝囊气,明天没有回娘馍怎么进村?娘的脸往哪儿放?越想心里就越窄,她把孩子奶足了放回屋,狠了狠心,一头朝院里的那口井扎去

2.凤姑续亲

  闷丫一气之下寻了短见,活夜叉害了人不愧疚反而生气了,她要送丧馍来报复。此时她见乡亲接了丧馍,心里乐开了花,便吩咐兄弟赶紧回家。不料兄弟被他丈母娘撕扯着脱不了身,活夜叉的泼性上来了,一指闷丫娘,兜齿嘴上下翻飞:你闺女自己跳的井,没有哪个推她吧?这叫神仙地难留该死的鬼!还你闺女?我还让你还我家一口井呢,好好的甜水井让这死鬼糟蹋了

  一番话把闷丫娘气得浑身打颤,一口气没接上,直直地就倒了下去。乡亲们见闷丫娘气昏过去了,赶紧七手八脚地救人。等闷丫娘这口气缓过来,活夜叉他们早走了。

  真是欺负人到家了!人们摇着头,只好先把闷丫娘背回了家。到了家,闷丫娘躺在炕上干瞪着眼,不哭也不闹。请来的郎中说,她这是连悲带怒,气堵心窍,这口气窝在那里下不来,时间长了恐怕得要命。乡亲们看着直叹气,谁都束手无策。就在这时,只听咣的一声,从大门外闯进来一个人。

  一见来人,大家眼睛都亮了,闷丫娘有救了。果然,这人一出现,闷丫娘哇的一下就哭出了声。

  要问来人是谁?她就是闷丫娘的亲妹子,嫁在邻县,她听说了闷丫的事,便赶紧搭了大车赶来了。闷丫娘多年守寡,妹子没少帮衬她,姐俩感情很好。此时闷丫娘拉着妹子一边哭一边说了经过,气得妹子两手直哆嗦。老姐妹俩哭了一阵后,妹子冷静下来了,她想起一件要紧的事:闷丫这一走,撇下了襁褓中的女儿怎么办?等李友二再娶进一房,那时,一个后娘、一个夜叉,这可怜的孩子夹在中间还有活路?不行,得想个万全之策。闷丫娘的妹子是个有主见、办事嘎嘣脆的女人,就见她紧抿着嘴想了半天,点了点头,似乎下定了决心。

  她拎起李家送来的那个馍篮,几步来到门外,刷的一把扯下门框上的春联,撕下未染上墨汁的地方,团成一个红纸团,用水洇湿,将丧馍上的白点一个个全都涂成了红色。

  丧馍翻红!人们惊得瞪大了眼睛。原来当地有个风俗,哪家的媳妇没了,媳妇的娘家如果有意续亲,想将媳妇的妹子再许配过去做填房,就把丧馍上的白点翻红送回去。婆家那边收到翻红的丧馍,就不能再与别家议亲。

  闷丫娘的妹子在人们惊异的目光中完成这一切后,提着馍篮来到一位族叔跟前,说:叔,还请您老人家做主,派人将馍给李家送去。

  这位族叔哪敢应啊?谁不知道,闷丫娘就闷丫这么一个闺女,往哪给闷丫找妹子去?族叔小心地劝说:她姨啊,你别生气,你姐就这一个闺女,这馍咋能送啊?

  闷丫娘的妹子咬了咬牙,说:俺还有个闺女,不是闷丫的妹子?这句话声儿不大,却惊呆了所有人。一旁的闷丫娘一听急了,冲妹子哭道:妹子,你也就凤姑这一个闺女,哪能再填那个火坑?

  姐,闷丫没了,可还留下个吃奶的孩子在李家呢,不能眼看着她也没命了。凤姑性子烈、命格硬,又从小跟着她爹识文断字的,不怕。

  闷丫娘一听妹子这话,心里对妹子充满了感激,但她想想还是不妥,就说:那也得跟凤姑爹商量商量。

  闷丫娘的妹子干脆利索,说:不用商量了,我做得了主。要说过去的婚事就这么简单,凭的是父母之命,就闷丫娘妹子的这一句话,凤姑便进了李家门,也自此,李家那个活夜叉有了克星。

  这凤姑人长得俊俏白净,百里挑一的好模样。她有一个异相,只要一发怒,两眉之间就会泛起一块水滴一样的红印,越怒越红,活像是二郎神的第三只眼,等怒气一消,红印也立马消失。她性子刚烈,小时候跟伙伴玩耍时,常因打抱不平而跟男孩大打出手,从没怕过谁。因为凤姑的爹是秀才出身,从凤姑小时起,就教她背四书习五经,所以十八岁的凤姑可以说是能文能武、手一份嘴一份的人尖子。

  再说李家,一见闷丫娘家送来了翻红的馍,活夜叉不由得恨恨地骂:真是不知死的玩意儿,又送来一个。等这个也跳了井,看你往哪儿淘换第三个去!

[page_break]



3.将计就计

  因为有冲喜不过三的讲究,所以李家在正月初三那天就将凤姑娶过了门。李友二一见凤姑,立刻心花怒放,好一个白净水灵的漂亮人,心里对丈母娘家充满了无限的感激,自然对凤姑百般怜惜。这本是挺好的事,却让活夜叉感到那么难受,直恨得牙痒痒,她暗暗筹划,一定要做点什么来改变形势。

  凤姑是初三嫁过来的,转眼就要到正月初五了,这是买卖家开业的日子。按李家卤菜馆惯例,初五一早,掌柜的要用特制的长鞭在店门外甩响九鞭子,寓意长长久久。然后,掌柜的一家和伙计们一起在店里吃顿破五饺子,就算正式开业。这顿饺子可有讲究,饺子皮要擀成椭圆形,将长圆的两头对折,把饺子包成元宝形状,寓意招财进宝。最最要紧的一点是,饺子馅儿千万不能调咸了,因为咸跟闲谐音,犯了买卖家图兴旺的大忌。

  调馅、包饺子都是内掌柜的事,所以初四吃完晚饭,李友二跟凤姑交待一番后便去店里忙活了。凤姑在家便开始和面、调馅。活夜叉一看偷偷乐了,她的机会来了,她要通过这个机会一举定乾坤。

  凤姑将馅和好、面准备妥当,刚要包饺子,忽听屋里的小外甥女哭了。凤姑记着娘嘱咐的话,一定要照顾好自己这可怜的外甥女,不能让她受一丁点委屈,便赶紧擦擦手去抱孩子。

  凤姑刚一离开,活夜叉就闪了进来,她撇着兜齿嘴,心里特佩服自己:略施了一个小计,把孩子掐哭就引走了凤姑。只见她飞快地拿过盐罐子,哗的一声朝馅儿盆子里就倒,然后快速搅拌几下,又赶紧溜了出去。

  溜出去的活夜叉可并没走,她躲在黑影儿里偷偷地看着,见凤姑用背兜背着孩子进了灶房,根本没有任何觉察,很快就将极咸的馅都包成了饺子,活夜叉长舒了一口气。见凤姑收拾利索回屋哄孩子睡觉去了,活夜叉心里说:初战告捷。现在她要等兄弟回来,再实施第二步计划。于是她盘腿坐在炕上,竖着耳朵听着大门的动静。

  终于,大门咣当一声响,李友二回来了。活夜叉噌的一声蹿到门口,说:兄弟呀,你可回来了,那小娘们早就睡了,姐可不能不给你等门。活夜叉这边小声说着,一转身,吓得一哆嗦,只见凤姑就站在她身后,正笑盈盈地看着她。你你没睡?活夜叉有些尴尬。

  凤姑微微一笑,说:我睡了,可被院里的母驴叫唤给吵醒了,这不,出来看看这牲口。说完转身就回屋了。

  活夜叉这个气呀,心想:这个天杀的,我还没开始整治你呢,倒先听了骂,看我不把你治死!她神秘地冲李友二招招手,说:兄弟,明天的破五饺子可不吉利呀!李友二不明白,问:咋能呢?

  活夜叉低声说:这小娘们可狠呢,可着劲往馅子里倒盐。唉,原以为她嫁过来是过日子呢,谁知她是搅日子来了。活夜叉就是活夜叉,瞎话说得就跟真的一样。

  那咋办?李友二又没了主意。活夜叉叹着气说:还能咋办?都包成饺子了,看来,只有明天使破解了。

  什么是使破解呢?过去的买卖家,如果不慎犯了忌讳,总会用某种办法去弥补一下,这个弥补办法就叫使破解。李家卤菜馆对饺子馅儿咸的破解法是抽咸,取个忙里才抽闲(咸)的谐音,具体怎么做呢?说白了,就是用鞭子去抽把馅儿调咸的人。

  原来活夜叉的目的就是要在明天当众用鞭子抽凤姑!

  李友二有些犹豫,对姐姐说:这使不得吧,闷丫就是想不开才跳了井,凤姑刚进门,如果因为这再想不开活夜叉哼了一声说:你以为这货还是闷丫?就是你把她推井里去,她都能自己爬上来!你不趁这机会治服她,她就要骑在你脖子上拉屎了。

  李友二摇摇头,叹了口气,没再说话了。

  初五早晨,鞭子九响后,李家卤菜馆店门大开,大家团团围坐,等着凤姑上饺子。活夜叉悄悄把鞭子往兄弟跟前挪了挪。这根鞭子是用牛皮条编成的,鞭绳长一米五,鞭根有大拇指粗细,这要是一鞭子抽下去,血沫子都得溅起来。活夜叉想象着凤姑挨抽的样子,只恨时间太慢了。终于饺子上桌了,每人一碗,一碗里九个,凤姑摆好碗刚要坐下,活夜叉赶紧夹起自己碗里的饺子就咬了一口,哎哟,果真极咸极咸的。她心里高兴,脸上却表现得非常痛苦,故意呸呸连啐几口,大声嚷着:咸,太咸了!

  她这一嚷,气氛立刻紧张起来,馅儿咸了,这可是关系到来年兆头的大事呀!于是谁也不敢动筷子了,一齐看向李友二。说实话,李友二和凤姑新婚燕尔,他哪舍得打这个媳妇,所以事到临头,他就想混过去得了。

  活夜叉可不干了,她将鞭子递给兄弟,说:兄弟,祖上的规矩,犯了忌讳,赶紧抽咸!

  店里的伙计都眼睁睁地看着,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李友二一狠心,慢慢举起了鞭子。就在这时,突然听到一声慢着,只见凤姑凤眼圆睁,问道:饺子馅是我亲手调的,怎么可能会咸?

  哼!活夜叉都要笑出声了,心里想:正因为是你调的,所以它才会咸。表面上她却对大家正色说道:大伙儿都尝尝,看是不是咸!

  好!凤姑也不示弱,她把筷子递给瞎眼婆婆,说:娘,您老做评判。

  瞎眼婆婆举起筷子,李友二也忙丢下鞭子,先坐下来尝饺子。其他人一看掌柜的吃了,也都跟着夹起饺子咬了一口。这一尝不要紧,李友二立刻皱起了眉头,他有些恼怒地抬起头,可是没冲凤姑,而是冲着活夜叉说:姐,这馅哪咸?

  一心等着看戏的活夜叉愣了,怎么可能不咸呢?再一看大伙的表情,都疑惑地看着自己,她忙从李友二碗里夹起一个饺子咬了一口。这一口让她浑身一激灵,妈呀,简直出了鬼,明明极咸的饺子怎么一点也不咸了?

  活夜叉愣怔的工夫,凤姑说话了,她俯下身子问瞎眼婆婆:娘,饺子咸吗?瞎眼婆婆本是个老实人,见儿子和伙计们也都吃了,她只能实话实说:不咸。

  那好!凤姑一把抢过桌上放着的鞭子,冲活夜叉说:姐啊,今天是开业的好日子,可你偏偏嚷嚷咸,犯了忌讳。祖宗既然有规矩,那我就只好抽咸了!说着话一扬手,一鞭子就抽向了活夜叉。凤姑自小身手利索,动作快得根本不容人反应过来。这一鞭子下去,活夜叉回身一躲,可没躲过,一下子抽在了后背上,疼得她嗷的一声蹦了起来,抱着脑袋就窜进了伙计堆里。凤姑看着她那副样,扬着鞭子可没罢手,看意思还要抽。

  这时,一个人过来劝凤姑道:内掌柜,开业的喜庆日子您就消消气,再怎么说她也是掌柜的姐姐,看着掌柜的面子吧。凤姑一看,来人是卤菜馆的头灶大师傅范四。这时,李友二也赶紧借着话头劝凤姑:听范四师傅的劝,赶紧伺候娘吃饺子吧。

  凤姑微微一笑,见好就收。活夜叉一举定乾坤之计就这样失败了,她怎么也想不明白,倒了那么多盐的饺子馅怎么就不咸了呢?

  原来昨天后半夜,凤姑的小外甥女忽然哭闹不止,凤姑想起娘说的,小孩子肚脐没封全,哭闹多半是肚子疼,要将盐炒热,包到布里给孩子焐肚子。她便举着油灯去灶房炒盐,这一拿盐,猛然发现盐罐子里的盐少了半罐。她立刻想起先前自己背着孩子回来时,好像看到人影一闪,当时自己没多想,现在想来一定是有人使坏了,多半是活夜叉偷偷把这么多盐都倒进馅儿里了。一会儿天一亮这些饺子就得下锅,这可怎么办?凤姑两眉间的水滴红印越来越红,她紧咬嘴唇想主意。过了一会儿,就见她两眉间的红印慢慢褪去,凤姑有了个好主意。

  凤姑带着一根针去煮饺子,一大锅饺子,除了用笊篱圈住一个给活夜叉留着,其余全部用针在饺子底扎出了细密的小眼。煮饺子时,锅里的沸水从密密麻麻的小眼里进入,冲走了咸味,煮出来的饺子不仅咸淡正好,还带着汁水。

4.暗盗秘方

  这些活夜叉哪知道啊?她的如意算盘落了空,脸也丢大发了,早晨挨了一鞭子,臊眉耷眼地逃回家后,一直到后半夜还在炕上卧倒呢。后背上的鞭伤火烧火燎,她的心里更是又惊又恨。惊的是,放了那么多盐,怎么说不咸就不咸了?难道是闷丫有灵,在帮凤姑?恨的是,兄弟竟眼睁睁看着媳妇抽自己,连个屁也没敢放,还有自己瞎眼的妈,竟然不管不顾地说饺子不咸她越想越恨,恨得心里直抽抽,暗道:如今这情形,这个家横竖是不能呆了,得赶紧想办法。想到此,她一咬牙爬了起来,她要去找一个人。

  活夜叉要找哪个?就是白天为她求情解围的头灶师傅范四。这个范四跟她的关系可不一般,早两年前就勾搭上了。范四做梦都想自己开一间卤菜馆,可李家卤菜馆是百年老号,有不少招牌菜,尤其是清卤牛肉这道当家菜,片片挂着腱子花,纯色无酱、清清爽爽,吃在嘴里却滋味醇厚,吃过的客人没有不赞的。像这类招牌菜,是李家的祖传秘方,只有李友二会做。范四一直琢磨着怎么把李家的秘方弄到手,他跟活夜叉好,也是为了这个。

  范四是头灶大师傅,在前院有一间单独的屋子。此时活夜叉熟门熟路地溜进去,一进门她就宣布说要给范四一个惊喜。

  活夜叉拉住范四,鼠目含情地说要嫁给他。范四一听,热血立刻上涌,不过不是激动的,是吓的,他想哭。这是怎么说的,费了两年工夫,秘方没到手,夜叉到手了。

  一看范四不情不愿,活夜叉使出了杀手锏,她斜眼看着范四,说:李家卤菜的秘方我从我娘那偷来了,而且我娘钱匣子里的银票我也都拿来了,要是用这钱去盘间铺面、开个卤菜馆

  范四听到这里两眼瞪大了,活夜叉的这个主意可太有吸引力了。

  要不怎么说活夜叉毒呢,见范四点了头,她索性六亲不认,跟自己的亲娘亲兄弟使了一个卷包烩的绝户计,把李家这几年挣的钱都卷走了,拍拍屁股就嫁给了范四。

  活夜叉梅开二度,李家总算获得了空前的清静。不料清静的日子没过多久,xiaole8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镇上突然冒出一家范家卤菜馆,菜单竟和李家卤菜馆一模一样,就连当家菜清卤牛肉也分毫不差。

  这在行内叫呛行,用今天的话说,就叫不正当竞争。李友二一打听,呛行叫板的正是范四和自己的亲姐姐。李友二气坏了,当时的饭馆行业规矩严谨,各家都有自己的特色,绝不能全盘照抄别家的菜谱。若有人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挑衅,就要打一个灶台擂,决出正宗。为了李家卤菜馆,李友二要向范家卤菜馆挑战打灶台擂!

  灶台擂有着严格的规则,挑战的一方,要接对方所下的菜单,接菜单三日后开擂。如果挑战方能在开擂现场做出菜单上的菜品,则为挑战方获胜;如果做不出菜单上的菜品,则为应战方获胜。胜者原地营业,败者立即摘幌子关张。

  李友二很自信,他从小跟爹学手艺,卤、炖、炒、氽、煮,哪一样不是手到擒来?他去娘屋里拿钱,要提前准备上好的食材,专等对方下菜单。可他这一拿钱就傻了眼,钱匣子里装着银票的锦囊现在却装着一堆烂纸,银票不见了!不仅如此,更可怕的是,另一个装着祖传秘方的匣子也不见了。娘这屋里从来不进外人,不用问,准是被活夜叉拿走了。

[page_break]



  天塌了!李友二和他娘都是老实人,出了这样的大事只剩慌神儿了。尤其是李友二那瞎眼的娘,一个劲地流着老泪,说自己对不起祖宗,把李家的家底儿给弄丢了。

  凤姑劝婆婆说:银票丢了就丢了,咱还有店,有店就不愁赚钱。

  哪知瞎眼婆婆一听,哭得更厉害了,她说:李家的家底哪是那些银票呀,李家的家底是那些秘方!

  凤姑一听,松了口气,心想,秘方更好说了,哪道菜的秘方李友二不是烂熟于心?她劝婆婆:娘,秘方丢了不怕,哪天得闲了让友二说,我给写,再写一份出来放匣子里给您老收着,不就得了?

  不料瞎眼婆婆摆了摆手,说:秘方可不是这样就能补回来的。

  这话倒把李友二和凤姑给说愣了,瞎眼婆婆便告诉两人,这秘方里藏着一个秘密。

  原来,写秘方的那一张张发黄的薄纸,其实根本就不是纸,是李家的老祖宗用浓缩后的卤煮老汤,掺入糯米汁子制成的薄片。而秘方上的那些字,是用笔蘸上豆蔻、花椒、八角等作料研磨成的汁写上的。正宗卤菜,有两样必不可少,一个是秘方,另一个就是多年的老汤。这李家的老祖宗是个精明人,他琢磨出了这么个办法,把老汤连同秘方融为一体,传给了后辈。

  这个秘密,李友二和活夜叉都不知道,按规矩,这是老一辈归西前才能说的。不料还没来得及说,秘方就落到了外姓人手里,瞎眼婆婆怎能不伤心呢?李友二知道后也气得不行,正生气呢,有伙计来报,范四和活夜叉已经派人把打擂的菜单送到了李家卤菜馆。

5.智解菜单

  李友二赶到店里接过菜单一看,立刻就傻眼了,菜单上列了四个菜:皮包骨、皮包水、皮骨皮、皮碰皮。

  这叫什么菜?这范四两口子真黑心,不知下了多大工夫淘换来这几个歪菜。李友二接了菜单就开始琢磨,琢磨了两天,愣没解出一点意思。看来,这百年老号就要毁在自己手里了。

  实在没招了,李友二只好眼泪汪汪地向凤姑如实相告。他觉得对不起媳妇,这几年挣的钱没了,秘方也丢了,更要命的是自己还做不上来这四个歪菜,连李家卤菜馆也保不住了。

  李友二本以为凤姑听了也会哭天抹泪,哪成想凤姑听后竟很平静。她说:钱没了没关系,做这四样菜的材料不用去买,用咱铺子里现成的材料就成。

  李友二一愣,他不敢相信地看着凤姑。凤姑对他如此这般地吩咐了一番,李友二听了,兴奋地一拍屁股就去准备了。

  第三天很快到了,李家卤菜馆内座无虚席,行内精英们会集一堂,当中主桌前坐着几位业界前辈,他们是被邀来做评判的。李友二和凤姑作为挑战方,坐在主桌的左手,范四和活夜叉作为应战方,坐在主桌的右手。

  在主桌的正对面,设了一个灶神台。打灶台擂的规矩,要请出灶神爷主持公正。灶神不像其他神,他只受灶火不受香火,所以在灶神像下新砌了一个灶台,灶台上安了一口大锅。此时灶膛里的火旺旺的,把大锅里的热水烘起了如雾般的袅袅水烟。

  一位评判上前将李家卤菜馆和范家卤菜馆的店幌子一左一右地摆在了灶台上,意思是,先把它们交给灶神爷看管着。等一会儿分出输赢,赢的一方拿回幌子,输的一方幌子要被扔进灶膛里烧掉,让灶神爷收回去。

  几位评判带着众人给灶神爷施过礼,灶台擂就正式开始了。

  靠左一拉溜有四个灶台,此时灶台上安着的四口大锅徐徐冒出热气,阵阵诱人的香味飘散开来。就见李友二掀开第一个锅盖,第一道菜皮包骨出锅。大家一齐朝他手里的大盘子望去,只见一盘清卤鸭掌颤颤巍巍,在盘里隆成了小山。鸭掌只只卤得通透晶亮,凝脂般的掌皮内细骨如玉。大家纷纷持箸品尝,轻轻一,鸭骨即脱,留下胶质的肉皮,软烂鲜香,绝了!嗯,皮包骨,好!一致的叫好声中,几位评判点了点头。

  李友二再掀锅盖,第二道菜皮包水出锅。就见白色的盘子中,堆着如葡萄珠般黑亮黑亮的东西,仔细一看,原来是一盘清卤牛眼。这牛眼在清卤前已剔净眼肉,用卤汁浸泡,入足了味,所以经大火快速氽卤,牛眼形状完美如珠。用筷子夹起一只,就如同托着一颗硕大的黑珍珠,晶莹剔透,薄皮内清水涓涓,刺溜一声入口,浓汁满颊泛香。嗯,皮包水,好!叫好声中,几位评判又点了点头。

  接着第三道菜皮骨皮出锅。只见一个大平盘上,摆放着一片片雪白的东西,如同特大的百合花瓣,这是一盘清卤羊耳。薄薄的羊耳,两层皮夹一层脆骨,吃在嘴里皮糯骨嫩,泛着羊肉特有的鲜香。大家纷纷挑起大拇指,好,皮骨皮,好!几位评判对视一眼后又点了点头。

  李友二越战越勇,他再掀锅盖,第四道菜皮碰皮出锅。就见一个大深盘里有半盘浓汤,雪白的鱼肚就如叶叶小帆,挂着卤汁浸在汤中。鱼肚就是鱼泡,这种东西一经热卤,泡内的气体被压出来,只剩下两层皮,正应了皮碰皮。评判们乘热夹起鱼肚入口,嘿!外脆内黏,越嚼越香。好,皮碰皮,好!

  人们一下子轰动了,四道菜样样合题,色美味鲜,李家卤菜馆获胜无疑了。几位评判站起身来,一齐走到灶神台前,他们要按规矩把范家卤菜馆的幌子扔到灶火里,宣布李家卤菜馆为正宗。就在这时,忽然传来一声破锣般的叫声:慢着!

  随着话音落地,活夜叉腾地站了出来,她撇着嘴对大家说:我们也给诸位上一道菜,大家品了以后再说谁是正宗。

6.天道好还

  一听活夜叉也要上菜,大伙儿都愣了,刚才没见他俩做菜啊,怎么上菜?

  只见活夜叉一回身,从范四手里拿过一个匣子,高举过头,炫耀地向大家展示了一圈。李友二一见,汗立马下来了,怎么呢?这个匣子他认识,正是李家盛秘方的匣子!这时就听活夜叉说道:爹临死前把李家卤菜的秘方传给了我。大家想想,秘方在我手里,谁才是正宗?

  这无中生有的一番话,还真把在场的人给唬住了,几位评判也面面相觑。要知道,按照行规,有祖传秘方者方为正宗。形势急转直下,大家的目光齐齐地看向李友二。

  此刻李友二左右为难:秘方是被偷走的,可这话不能说,一说出来就等于承认自己手里没有秘方,也就等于承认人家是正宗了。李友二偷眼瞄向一旁的凤姑,就见凤姑静静地坐着,两眉间的水滴红印却越来越红。过了一会儿,红印慢慢褪去了,凤姑站起来,呵呵一笑,对大家说:秘方好好的在我家里放着,哪可能落到别人手里?

  活夜叉笑了,心想,我要的就是你这句话。她故意激凤姑,说:既然你说秘方在家里,那你敢不敢去拿来让大家当场验看?

  凤姑把头一扬,一双秀目瞪视着活夜叉,说:好,我这就去拿!

  李友二急了,心想:这下麻烦了,凤姑年轻气盛中招了。虽然这几天,他背诵、凤姑写,两人已经又录下了一份秘方,但那是写在普通纸张上的,和活夜叉那份写在糯米老汤薄片上的秘方一比,真假立判啊!想到此,他暗暗一拉凤姑,想阻止她的莽撞。凤姑却没理会,站起身就走了。

  场上的人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全场静极了。一小会儿的工夫,凤姑回来了,她手里托着一个和活夜叉那个一模一样的匣子。李友二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活夜叉一见,忍不住连连冷笑。她太清楚了,她娘的两个匣子,放秘方的被她连锅端了,凤姑手里那个,只是原先装银票的匣子。于是活夜叉步步紧逼,对凤姑说:既然你说匣子里有秘方,那敢不敢把匣子放到灶神爷跟前,咱当着灶神爷的面,以店立契,然后开匣验看?

  人们一听这话,立刻议论纷纷,都说活夜叉做事太绝了,对买卖人来说,没有比以店立契更狠的赌约了。这等于说,打赌双方在灶神爷面前把店押上,输者要连店带伙计都送给对方,自己光杆子走人。

  凤姑被活夜叉拿话一激,脖子一梗,说了声:敢!

  活夜叉心里憋着乐啊,脸上的肉丝儿都横了。这时,一位评判将两家的秘方匣子摆到了灶台上,有人拿来纸笔,一会儿的工夫,两份以店立契的字据就写好了,只等签字画押。

  活夜叉激动得鼠目泛光,故作娇嗔地把字据往范四手里一塞,丢了个眼风,说:你来画押。范四抑制住想吐的冲动,在字据上摁了手印。

  这边李友二哆嗦着手拿契约,犹犹豫豫地刚要画押,却被凤姑一把抢了过去。此时她仿佛刚醒悟过来,后悔得站也不是,坐也不是,拿着那张契约满屋乱转。一会儿到灶神爷跟前磕头,一会儿双手合十望空膜拜,嘴里嘟嘟囔囔地求闷丫姐显灵救救她。

  过了半炷香的工夫,凤姑静了下来。她把契约递给李友二,平静地说:画押吧。

  双方画了押,两个秘方匣子又从灶台上拿到主桌上,人们呼啦一下围拢过来。李友二心里绝望到了极点,他找了个墙角,双手抱头冲着墙角就蹲了下去。

  先打开凤姑的匣子,只见匣子里赫然摆着一个锦囊,锦囊上绣着一个大大的李字。啪!凤姑突然一把将匣子合上了,她对评判说:李家的秘方就装在这个锦囊里,一直以来秘不示人,既然今天要当场验看,也得两家同时往外拿秘方。

  活夜叉胸有成竹,根本不怕。她斜了一眼凤姑,拿过自己那个匣子,啪的一下打开,嘴里说着:大家尽管看。

  此时全场静极了,大伙儿看看匣子,又抬眼看看活夜叉和范四,就像在看一对怪物。活夜叉不明白了,低头一看,浑身猛的一哆嗦,妈呀,闹鬼了!只见匣子里空空如也,比猫舔的都干净,刚才还好好的秘方哪去了?

  几位评判愤怒地看着活夜叉和范四,本来灶台擂他们就输了,竟然还敢演这一出空城计,怎么让人待见?范四的脸涨红成了一块猪肝。活夜叉呢,此时只觉得天旋地转,她大叫一声:有鬼啊,是闷丫,是她在捣鬼!抱着脑袋就往外蹿去。

  李家卤菜馆大获全胜,李友二简直像在做梦。他从墙角站起来,跟着凤姑送走了人们,还在纳着闷。他问凤姑:你说,活夜叉偷去的秘方怎么就没了?

  凤姑拉着他到了灶神台前,一指灶台上安着的那口大锅,说:秘方都在锅里。

  嗯?李友二更不明白了。

  凤姑笑了。原来,凤姑听婆婆说李家的秘方是用老汤和糯米汁子制成的,便知道它们最怕高温和热气。画押的时候她故意假装后悔,又拜灶神爷,又求闷丫姐,折腾了半天,其实就是为了拖延时间。摆在灶台上的秘方匣子经过长时间的灶火炙烤,再加上大锅里冒出的热气这么一熏,匣子里那用老汤和糯米汁子制成的秘方纸便渐渐熔化了,最后化成了浓汁儿。巧的是,旧匣子底部有细小的裂缝,这些汁竟顺着小缝流了出来,沿着灶台的坡度一点不剩都进了大锅。所以最初的一锅水,现在已经变成了一锅香气浓郁的老汤。

  李友二对凤姑充满了佩服与感激。从此,他和凤姑更相爱了,对凤姑的爹娘和闷丫娘更是侍奉得周周到到。每年初二,他都会亲自备上精心蒸制的回娘馍,带着凤姑和孩子给两家老人早早地送去

媳妇的儿童睡前故事:(9):


在山东莒县有个浮来山,浮来山下有一棵树龄达四千年的银杏树。被誉为天下银杏第一树。4000年的银杏树树围有多大呢?请看下面这个故事
传说在很早以前有一位书生,赶考途中路过浮来山,听说这棵银杏树有八搂这么粗,就想亲自来搂搂试试,但恰好当时天下起了雨,有一位上山进香的小媳妇躲到树洞避雨。
小生从小媳妇的一侧量起,搂了七搂后,快到了小媳妇身边了,在封建社会讲究男女授受不亲,小生不好再搂树了,再搂就搂到小媳妇了。
小生又用手量,一拃(zhǎ),两拃,三拃。。。拃了八拃,此时小媳妇仍没离去的意思,这时候,旁边看热闹的人打趣的问:你忙了半天,又搂又拃的,这树到底有多粗?
小生灵机一动,不慌不忙地回答说:这棵树有七搂八拃一媳妇这么粗。
从此七搂八拃一媳妇成了这棵树的树围。
此古银杏树,远看形如山丘,龙盘虎踞,气势磅礴。树下石碑林立,留下了诸多先人题咏。其中有大树龙盘会鲁侯,......(《左传》)记载:鲁隐公八年,九月辛卯,公及莒人盟于浮来。)是指春秋时期,莒国的国君莒子与鲁国的国君鲁侯,在银杏树下,结盟修好一事。那时,此树虽无确切年龄记载,却已为大树。又如清顺治甲午年间,莒知州陈全国所立碑云:此树至今三千余年,就是说此树在三百年前就已三千余岁了。
七搂八拃一媳妇

媳妇的儿童睡前故事:(10):

1949年以来,共有4人正式嫁入毛家,成为毛家媳妇。

不被羡慕的婚姻

1960年的邵华面临的,是一桩未必值得羡慕的婚姻。

此前,邵华的母亲张文秋已经为毛泽东提供了一位儿媳妇,那就是毛岸英的妻子刘思齐。但这段婚姻因为毛岸英身亡于朝鲜战场上的敌机空袭而宣告中止。

邵华可能要面临更多的辛苦。毛泽东把自己三十多岁的儿子毛岸青托付给自己的亲家张文秋照顾,确实是有自己的苦衷。

毛岸青有精神疾病,1950年时,他的情况一度还不是太坏,可以执行俄语的文献翻译工作。

一个病弱的儿子,必须有一个强硬而外向的女人来主内,而且也主外。

毛新宇书中这样记载了毛泽东评价邵华的话:邵华是个好孩子,爱学习,求上进,有她帮扶着岸青,也是我毛泽东的福气啊。

帮扶岸青四个字,是毛泽东对邵华一生的期许,也从此成了邵华后半生的任务。

出色的家族经营者

邵华在1970年和毛岸青生下了一个儿子,也就是今天的毛新宇,这是唯一继承了毛泽东姓氏和血脉的毛家第三代。

毛岸青和邵华都没有被卷入之后的政治斗争。在1976年之后,他们仍然受到尊重和优待。

这一支毛泽东的血脉保有了一定的政治地位,邵华努力让这个家在政治波涛中平安稳健,过得更好些。

她需要动用自己的社交才能来让自己的家庭影响力增值。在毛泽东去世后,这位毛家媳妇不但充当自己小家庭的话事人,也成为毛泽东精神遗产的维护者。

曾任邵华秘书的秦尚(化名)告诉记者,邵华是上上下下的主心骨,她很精明,会运筹。

延续的家族荣耀对她和她的家庭来说仍然是一种庇佑。

杨开慧牺牲60周年时,邵华为组织建设骄杨大型雕塑,搞了很大的活动,用的是28吨的汉白玉石头,与毛泽东纪念堂的毛泽东雕塑来自同一个地方。邵华亲自做了很多工作,说服这块石头原本的买主将石头让出来,并发动群众捐款。

秦尚还介绍,毛泽东诞辰100周年时,邵华领导成立了毛泽东丛书办公室,出版了一套由20多本书构成的丛书,原国家主席杨尚昆作序。上上下下千头万绪都是她。

毛泽东曾经给媳妇邵华两个建议,第一是加一点男儿气,第二是要广交朋友。这指引了邵华的两个主要生活内容维护丈夫和儿子的形象,以及通过社交维护家庭的地位。

毛岸青享受中央政治局委员级别的待遇,但苦于身体原因,他无法去和父亲的一些老部下老朋友进行交际,这些事一直都是邵华担负的。她常去拜访华国锋家、汪东兴家,每年初一还会拜访现任领导人。邵华的一位不愿具名的老朋友说。

在2007年毛岸青去世时,邵华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感谢江泽民同志,文中特意提到了江泽民问到了毛新宇的儿子毛东东的情况,她表示一定要带着孙子去看江泽民。

在政治光环消退后,邵华尽力维护着这个昔日享尽荣光的家庭。

媳妇方法论

毛泽东的两条挑选媳妇的纲领,一直到邵华选择刘滨做毛新宇的妻子也仍然适用:不是高级干部子女,忠诚和服从。

刘滨和邵华有很多相像之处,这位正营职少校被这个家庭的很多朋友看作是一位大女人。

刘滨出生于1977年,参军后曾经在格尔木兵站服役两年,而后考入军校成为护士。23岁那年,她和毛新宇谈起了恋爱。三年后,军医护士刘滨最终成了毛家媳妇,与33岁的军校博士毛新宇完婚。

她是婆婆邵华身后的乖巧媳妇,婚后迅速完成了毛家长辈期待已久的喜事生下了毛家第四代的男性继承人毛东东。

毛新宇曾经有过一次比较短暂的婚姻,第一任妻子郝女士曾经是山东的一位宾馆服务员,他们后来离婚,没有孩子。

尽管毛泽东坚持男女平等的原则,中国民间仍然对一个家族是否拥有男性继承人非常在意,何况这是很多人心目中的第一家族。

邵华的老朋友、中国记者协会理事王南方就曾经对邵华说:儿媳妇不生孩子不是你不能答应,全国人民都不能答应。

根据双独生二胎的政策,毛新宇夫妇很快又生育了第二个孩子女儿毛甜懿。不过邵华在孙女出生前2个多月就去世了。

刘滨的确在按照邵华的教导,试着担起维护毛家形象的责任。

一个细节是,邵华生前公开撰写的几乎每篇文章,内容都是回顾毛家大宅门的革命历史,发表平台也基本都是政治上最为正统的《人民日报》或《解放军报》,落款也一律都是和丈夫联合创作或署名,丈夫死后,她的文章变成与儿子毛新宇共同署名每篇文章展示的都是她毛家媳妇的身份而不是个人身份。

这个传统也延续下来,2008年邵华去世之后,刘滨开始照此模样做事。当年,她和毛新宇共同署名的《杜鹃永远火红》发表在《人民日报》上。

媳妇的儿童睡前故事:(11):

  1.媳妇上门

  清末民初,国家混乱,整个社会都处在一片动荡中。在东北,有个村子叫兴安屯,村里有一个叫王双喜的木匠。这年王双喜刚刚二十出头,他的爹就病了,而且一病不起。娘为了给双喜爹冲喜,就让双喜去百里之外一个叫陶家营的村子,去接新娘子陶丽梅,那是刚生下王双喜时,定下的娃娃亲。

  这些年来,王双喜虽然知道爹娘给他定了娃娃亲,却还从未见过这个陶丽梅。如今,娘讓他去接新娘子,王双喜却犯了难:他眼下接了个活,给一户大户人家打家具,这户人家是嫁闺女,嫁妆很丰厚,光柜子就八个,而且把期限都定好了,到时间完不了工,工钱分文不给。怎么办呢?王双喜急中生智,想起了同在一个村的叔伯哥哥王二君,这王二君人称王大嘴,虽然才比王双喜大一岁,却生就一张巧八哥似的嘴,能说会道,能把死人说活了。

  于是,王双喜找到王大嘴,把自己的意思说了,让他替自己把新娘子接来。王大嘴一听,满口答应下来。

  就这样,王大嘴牵了头毛驴,当天就动身了。那年月,还没有现在这么多现代化的交通工具,虽然一百多里地,可跋山涉水的,来回一趟也要四五天的时间。

  没想到这一趟很费时,一直到十多天后,王大嘴才牵着那头毛驴风尘仆仆地回来了,毛驴背上驮着位戴着红盖头的新娘子。

  这时候,王双喜正好也刚为那大户人家打完家具,见新娘子接来了,这下可以给爹冲喜了,乐得合不拢嘴,拉着王大嘴的手,说:二君大哥,辛苦你了,这一路上还顺利吗?王大嘴叹了口气,说:这一路上还真不太平,到处都有土匪劫道的,晚上根本不敢走,太阳一落山就早早找店歇息。要不是这样,还能提前几天到家。

  进屋后,安顿好了新娘子,王大嘴告诉王双喜,说新娘子陶丽梅家境也不太好,家里就只有父母双亲,当然也没什么嫁妆,而且连个来送亲的人也没有。王双喜并不在乎这些,说道:人来了就好,我成了家,借着这喜庆劲儿,我爹的病也就好啦!

  第二天,王家就急急忙忙让王双喜和陶丽梅拜堂成了亲,这也就是所谓的冲喜了。拜堂时,盖头一揭开,亲友们就一阵骚动,这新娘子虽说长得还可以,但面容憔悴,像生了大病似的,而且走路时左腿还一拐一拐的。当时,人们还都以为是新娘子崴了脚,谁也没在意,唯有细心的双喜娘觉得好像有什么地方不对劲儿,难道新媳妇有病?还是个瘸子?老人家暗暗有些担心。

  晚上,闹洞房的人都散去后,王双喜怀里像揣了只小兔子一样进了洞房。洞房花烛夜,这是人生三喜中最大的一喜呀,年轻小伙子,谁不期望这一时刻呢?可王双喜进了洞房,却吃了一惊:新娘子陶丽梅竟早早在炕上睡了,打着轻轻的鼾声,最奇怪的是,她不光没脱衣服,而且左手还攥着一炷燃着的香!

  王双喜见自己媳妇这样子,不由心生爱怜,他想,她准是这一路上劳累过度,困了,本不想打扰她,可见她手中握着的那炷香越燃越短,怕烫着她,就忍不住轻轻地走过去,想抽走那炷香。哪承想王双喜刚一动手,看似睡熟的陶丽梅竟一个鲤鱼打挺坐了起来,随即王双喜就觉得自己脖子一凉,不知什么时候,一把匕首已抵在他的喉咙处,同时,那陶丽梅就像换了一个人,恶狠狠地问:你要怎样?

  王双喜着实吓了一跳,赶紧说:我是双喜,是你丈夫!那陶丽梅听王双喜这么一说,好像是醒悟了,霎时间抽回手,一脸歉意地说:啊,瞧我,刚做了个噩梦她见王双喜盯着自己的手,又赶紧解释:这把刀是临走时我爹给我防身用的,道上土匪多

  王双喜指了指陶丽梅的另一只手,问:你睡觉攥着根燃着的香,干吗?这我这是陶丽梅被这一问弄得支吾起来,好半晌她才说出原委,她是怕误了夜间给牲口添草添料。这一解释,虽然有点牵强,但还是让王双喜欣喜不已,他不由暗自庆幸自己娶了个勤快的好媳妇。

  王双喜没再多想,赶紧急切地脱衣,想往媳妇被窝里钻,哪想到陶丽梅却急得一个劲地往后缩,慌慌张张地说:别、我我的腿伤还没好,郎中说非得百日之后才能圆房

  这是为何呀?娶个媳妇不让碰,王双喜顿时一头雾水。后来,新娘子陶丽梅一阵解释,王双喜总算明白了,这陶丽梅在娘家时跌伤了腿,正巧王家人来接亲,陶丽梅是个懂事的女孩子,一听公公病了,需要给老人冲喜,觉得这事不能耽误,就忍痛来了。这一下王双喜更是感动,心里暗自偷笑:自己真是个有福之人,娶了这么一个善解人意的好媳妇。他二话不说,就主动到炕的另一头去睡。临睡前,他还叮嘱新娘子,说是院里的牲口不用她管,要她安心睡觉就是,新娘子答应了。

媳妇的儿童睡前故事:(12):

  1。媳妇上门
  清末民初,国家混乱,整个社会都处在一片动荡中。在东北,有个村子叫兴安屯,村里有一个叫王双喜的木匠。这年王双喜刚刚二十出头,他的爹就病了,而且一病不起。娘为了给双喜爹冲喜,就让双喜去百里之外一个叫陶家营的村子,去接新娘子陶丽梅,那是刚生下王双喜时,定下的娃娃亲。
  这些年来,王双喜虽然知道爹娘给他定了娃娃亲,却还从未见过这个陶丽梅。如今,娘讓他去接新娘子,王双喜却犯了难:他眼下接了个活,给一户大户人家打家具,这户人家是嫁闺女,嫁妆很丰厚,光柜子就八个,而且把期限都定好了,到时间完不了工,工钱分文不给。怎么办呢?王双喜急中生智,想起了同在一个村的叔伯哥哥王二君,这王二君人称王大嘴,虽然才比王双喜大一岁,却生就一张巧八哥似的嘴,能说会道,能把死人说活了。
  于是,王双喜找到王大嘴,把自己的意思说了,让他替自己把新娘子接来。王大嘴一听,满口答应下来。
  就这样,王大嘴牵了头毛驴,当天就动身了。那年月,还没有现在这么多现代化的交通工具,虽然一百多里地,可跋山涉水的,来回一趟也要四五天的时间。
  没想到这一趟很费时,一直到十多天后,王大嘴才牵着那头毛驴风尘仆仆地回来了,毛驴背上驮着位戴着红盖头的新娘子。
  这时候,王双喜正好也刚为那大户人家打完家具,见新娘子接来了,这下可以给爹冲喜了,乐得合不拢嘴,拉着王大嘴的手,说:二君大哥,辛苦你了,这一路上还顺利吗?王大嘴叹了口气,说:这一路上还真不太平,到处都有土匪劫道的,晚上根本不敢走,太阳一落山就早早找店歇息。要不是这样,还能提前几天到家。
  进屋后,安顿好了新娘子,王大嘴告诉王双喜,说新娘子陶丽梅家境也不太好,家里就只有父母双亲,当然也没什么嫁妆,而且连个来送亲的人也没有。王双喜并不在乎这些,说道:人来了就好,我成了家,借着这喜庆劲儿,我爹的病也就好啦!
  第二天,王家就急急忙忙让王双喜和陶丽梅拜堂成了亲,这也就是所谓的冲喜了。拜堂时,盖头一揭开,亲友们就一阵骚动,这新娘子虽说长得还可以,但面容憔悴,像生了大病似的,而且走路时左腿还一拐一拐的。当时,人们还都以为是新娘子崴了脚,谁也没在意,唯有细心的双喜娘觉得好像有什么地方不对劲儿,难道新媳妇有病?还是个瘸子?老人家暗暗有些担心。
  晚上,闹洞房的人都散去后,王双喜怀里像揣了只小兔子一样进了洞房。洞房花烛夜,这是人生三喜中最大的一喜呀,年轻小伙子,谁不期望这一时刻呢?可王双喜进了洞房,却吃了一惊:新娘子陶丽梅竟早早在炕上睡了,打着轻轻的鼾声,最奇怪的是,她不光没脱衣服,而且左手还攥着一炷燃着的香!
  王双喜见自己媳妇这样子,不由心生爱怜,他想,她准是这一路上劳累过度,困了,本不想打扰她,可见她手中握着的那炷香越燃越短,怕烫着她,就忍不住轻轻地走过去,想抽走那炷香。哪承想王双喜刚一动手,看似睡熟的陶丽梅竟一个鲤鱼打挺坐了起来,随即王双喜就觉得自己脖子一凉,不知什么时候,一把匕首已抵在他的喉咙处,同时,那陶丽梅就像换了一个人,恶狠狠地问:你要怎样?
  王双喜着实吓了一跳,赶紧说:我是双喜,是你丈夫!那陶丽梅听王双喜这么一说,好像是醒悟了,霎时间抽回手,一脸歉意地说:啊,瞧我,刚做了个噩梦她见王双喜盯着自己的手,又赶紧解释:这把刀是临走时我爹给我防身用的,道上土匪多
  王双喜指了指陶丽梅的另一只手,问:你睡觉攥着根燃着的香,干吗?这我这是陶丽梅被这一问弄得支吾起来,好半晌她才说出原委,她是怕误了夜间给牲口添草添料。这一解释,虽然有点牵强,但还是让王双喜欣喜不已,他不由暗自庆幸自己娶了个勤快的好媳妇。
  王双喜没再多想,赶紧急切地脱衣,想往媳妇被窝里钻,哪想到陶丽梅却急得一个劲地往后缩,慌慌张张地说:别、我我的腿伤还没好,郎中说非得百日之后才能圆房
  这是为何呀?娶个媳妇不让碰,王双喜顿时一头雾水。后来,新娘子陶丽梅一阵解释,王双喜总算明白了,这陶丽梅在娘家时跌伤了腿,正巧王家人来接亲,陶丽梅是个懂事的女孩子,一听公公病了,需要给老人冲喜,觉得这事不能耽误,就忍痛来了。这一下王双喜更是感动,心里暗自偷笑:自己真是个有福之人,娶了这么一个善解人意的好媳妇。他二话不说,就主动到炕的另一头去睡。临睡前,他还叮嘱新娘子,说是院里的牲口不用她管,要她安心睡觉就是,新娘子答应了。
  次日早晨,王双喜从睡梦中醒来,一睁眼,就见小炕桌已经摆上炕,一大海碗的高粱米饭正冒着热气,旁边是洗好的大葱;再一看,新娘子陶丽梅正坐在炕沿上,等着王双喜吃饭。
  王双喜问:是你做的饭?陶丽梅点点头。王双喜下炕到院里一看,见牲口都已喂好,回屋坐到炕上,腿一盘,端起碗就往嘴里扒拉高粱米饭,一边一只手拿起一根大葱,伸入酱碗一蘸,往嘴里一送,咔嚓一口,一碗饭很快就见了底儿。就在王双喜想去外屋盛饭时,旁边陶丽梅早已伸手来接空碗,王双喜迟疑着将碗递过去,就见陶丽梅一瘸一踮的,很快去外屋又盛了碗饭递给他。
  王双喜没说话,一连吃了三碗高粱米饭,才打着饱嗝放下碗。他抹了抹嘴巴,到外间屋里拿上自己那套木匠工具就往外走,双喜娘正好在院里站着,见儿子出去干活,赶忙上来夸媳妇能干,又添草又添料的,把牲口都喂了,连早饭也是她做的。王双喜见娘这样说,心里自然很高兴。
  到了晚上,王双喜回家,掏出一个纸包递给陶丽梅,说:这是专治跌打损伤的药,我去镇上药铺买的,你自己敷上吧。
  陶丽梅接过药,感激地背过脸去,悄悄抹了把泪
  2。半夜血光
  打这一天起,王双喜每天都弄回包药,陶丽梅的腿伤也日渐好转,走路顺溜多了,可让王双喜奇怪的是,这新娘子还是不让他碰,而且,她睡觉时还是左手攥着一炷香,燃到头,把她烫醒后,出去转一圈,回来再续上一炷香,翻个身再接着睡,这是啥毛病呢?王双喜百思不解,更让他奇怪的是,人家媳妇过门三日必须回门看望自己的父母双亲,可这陶丽梅却只字不提回门的事。开始,王双喜以为自己媳妇腿伤未愈,不适合出远门儿,可现在都两个多月了,她的腿好多了,却总不见她提回娘家的事,王双喜提出陪她去见见岳父岳母,陶丽梅也总是找出种种理由搪塞过去,什么道远,路上土匪多,还得破费一笔钱,等等。
  不光王双喜觉得自己这个媳妇怪,就是双喜娘也觉得她和别人家的媳妇不一样,别人家的媳妇干完家务活,总爱仨一群俩一伙地聚在一起唠唠嗑,可自己家的这个媳妇干完活,就喜欢一个人待在屋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像个大家闺秀。
  等王双喜回家,他娘偷偷地把这些疑惑都跟儿子叨咕了,王双喜听了,心里更不踏实,他想秋后打完粮食亲自去岳丈家看一看,顺便了解一下陶丽梅的脾气秉性,可还没等他去,家里却出了件大事情
  事情是这样的:这一天夜里,陶丽梅像往常一样攥着炷香睡着了,半夜里,她被香烫醒后出去转了转,回来后突然推醒丈夫说:咱家院外有动静,是人,听脚步声有六七个人。看来是土匪,快去西屋叫醒爹娘,让他们躲起来。
  王双喜大吃一惊,赶紧去了西屋,叫醒熟睡的爹娘,让二老藏了起来。返回后,陶丽梅又叫丈夫快找把杀猪刀,跟她去外屋,等土匪进来一个杀一个。王双喜一听都吓哆嗦了,连连摆手说:我可不敢,你也别胡闹,土匪都有枪,咱家院里的牲口,还有外屋柜子里的粮食,让土匪拿去好了,还是命要紧!
  陶丽梅却说:咱家就那么一点粮食、几头牲口,都让土匪抢去,咱家人都得饿死,不如跟他们拼了!王双喜说啥也不敢,陶丽梅没办法,叹一口气,就让他趴在炕边,告诉他千万别起来乱动。王双喜生性胆小,吓得趴在地上,身子如筛糠一般颤抖,双手抱头,一动也不敢动,眼睁睁地看着陶丽梅手持匕首去了外屋。
  不大工夫,就听外屋有轻轻的拨动门闩的声音,紧接着似乎是有人进了屋,随即是很大的一声响动,好像是什么东西摔了下来;过了一阵子,又有人进了屋,又是一阵响动
  王双喜趴在炕边,大气都不敢喘,直到天亮才被陶丽梅叫起来,他走到外屋一看,我的妈呀,地上横七竖八的一地死尸,到处都是血,数了数,一共七个人都死了。陶丽梅站在那儿,也是一身的血,可那把细长的匕首还紧紧攥在手里。
  开始,王双喜还以为陶丽梅也受伤了,拉过她来仔细检查一番,陶丽梅竟连半根毫毛都没损伤,身上的血,都是地上那几个土匪溅出来的。
  一个女人,一夜捅死了七个土匪,这下可不得了啦,这事轰动了附近的大小屯子,就连省城都来了人。省城的警察署来了位挎洋刀的赵署长,这位赵署长以前曾是位军人,打过仗的。他实地考察一番,对着陶丽梅竖起了大拇指,说了句好一个母夜叉,不光没处罚陶丽梅,还夸她杀匪有功,奖励了陶丽梅五十块现大洋,还说以后有什么事可以去省城找他。
  其实,那几个土匪也是无意中闯入了兴安屯,这下可好,兴安屯名声远扬了,而且以讹传讹,说什么这位母夜叉双手会使飞刀,还有传言说她会点穴,被她随手一指就不能动弹了,任她宰杀。总之,谣言满天飞,越传越邪乎。王双喜一家原先还担心土匪来报复,这下总算少了些担心,因为自打兴安屯出了这桩事,现在别说土匪来抢,就是小偷都不敢来了。别地方的人一听兴安屯,都不敢来,就连那七个被捅死的土匪,摆在村口半个月,都没人敢来收尸,最后还是兴安屯里的人在村口挖了个大坑,把这几个土匪埋了。 共3页: 上一页123下一页

媳妇的儿童睡前故事:(13):

2010年9月5日凌晨,南京发生了一桩骇人听闻的惨剧:某服装店女老板周萍杀死了熟睡中的丈夫和他们11岁的亲生儿子,随后自杀。案发后,周萍被抢救过来,而她的丈夫和儿子则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一个事业有成的女人为何对亲人痛下杀手?震惊全城的惨案背后有着怎样错综复杂的纠葛?本刊特约记者经过深入采访,了解到该案内幕

签下婚前协议

剩女的爱情如此卑微

现年42岁的周萍来自江苏省盐城市农村,高中毕业后到南京打工。繁华的省城南京让她大开眼界,她梦想着能在这里扎下根来。

周萍曾先后在几家服装专卖店做过营业员,也和几个南京的小伙子交往过,但始终没能发展到谈婚论嫁的关系,原因就在于门不当户不对,她得不到对方家庭的认可。几番折腾,周萍跨入了剩女行列,老家的父母催促她随便找个人嫁了,可这反倒刺激了倔犟的周萍,她暗下决心:我一定要嫁个城里人!

1997年,28岁的周萍在南京某报的征婚信息上看到了刘松的资料。她主动联系刘松,两人在新街口的一家咖啡厅相约见面。刘松谈吐文雅,周萍对他的第一印象很好。她了解到,刘松比她大7岁,是南京某大型机械制造集团公司的中层干部。周萍很不解:像刘松这么优秀的男人,为何到了35岁还未成家?刘松笑着解释道:我是家中的独子,父母都是国企退休干部,他们对未来的儿媳十分挑剔

刘松对周萍的印象非常好,夸赞她是自己所见过的最清纯最质朴的女孩,并对她展开了追求。刘松十分细心体贴,周萍上晚班时,他总是提前到门店站岗,并买好夜宵等她下班,送她回出租屋。两人很快陷入了热恋。

第二年开春时,刘松带周萍回家见了父母。刘松的父母得知周萍老家在农村,没有稳定的工作后,立刻流露出鄙夷的神情。饭后,周萍抢着去洗碗,谁知洗到一半,刘母方莉娟就冲进来,拦住她说:你出去吧,你不知道怎么洗!说着,就把周萍刚刚洗过的碗又重新洗了一遍。这严重伤了周萍的自尊,当天回家,她就痛哭了一场。

刘松对周萍用情很深,坚持非她不娶。方莉娟夫妇无奈极了,商量之后,他们让儿子再次把周萍带回家,郑重地对她说:你要想嫁给刘松,必须答应我们两个条件:第一,婚前财产公证,如果将来你们离婚,你不能带走刘家一分钱;第二,反正你也赚不了几个钱,婚后辞职算了,安心在家做家务,我们会给你发生活费。

这哪是找儿媳啊?简直是找保姆!周萍羞愤难当,一气之下冲出了刘家。委屈的她打电话向父母哭诉自己的遭遇,老两口连夜坐车赶到南京,劝女儿跟刘松分手。母亲老泪纵横地说:他们太欺负人了!咱家再穷,也不能受这种气!父亲更是斩钉截铁地说:赶紧分手!不然,等你嫁过去了,有你受的欺负!

周萍知道,父母说的都在理,可是,真要放弃这段感情,她却又舍不得刘松是如此优秀而深情,错过他,自己还能遇见更好的吗?另一方面,刘松也舍不得与她分手,几次苦劝她;你是嫁给我,又不是嫁给我爸妈!他们的条件你先答应下来,以后再慢慢感化他们。你暂时受些委屈,等我们结婚了,我会好好补偿你的看着刘松灼热的目光,她的心软了。她安慰自己:婚后努力表现,一定能改变刘松父母的看法。

就这样,周萍瞒着父母,咬牙答应了刘家父母的条件。这件事,她只告诉了闺蜜袁颖。袁颖对此很不解,说:你答应了他们,以后在刘家就毫无地位了!难道你愿意一辈子低声下气过日子吗?周萍说:这只是暂时的,我相信他的父母迟早会接受我。袁颖叹道:如果事与愿违呢?你赌得起吗?

周萍不以为然她对刘松有信心,对他们的爱情更是信心十足。她想,只要他们相爱,就可以克服一切困难。

1998年7月,周萍和刘松举办了婚礼。她的父母见女儿执迷不悟,气得撂下一句:以后受了委屈别打电话回来哭!事后,尽管刘松一再邀请,他们也没来参加婚礼。

婚后,周萍在公婆的要求下,把工作辞了,专心做起了保姆。可是,她辛苦操持家务,婆婆却从没一句赞赏的话。刘松发了工资交给她保管,可方莉娟却对她说:每个月给你600元生活费,你还不够用吗,拿那么多钱干吗?周萍只好把钱交给婆婆。刘松怕她伤心,便时常给她买一些小首饰,可是,他又嘱咐周萍把首饰藏好,不要戴在身上,免得被公婆看到这一切,让周萍难受极了。

婚后一年,周萍生下了儿子刘小龙。她高兴地想,有了儿子,自己总该翻身了吧!谁知,儿子刚断奶,就被公婆抢着抱走了两个老人压根就没打算让孙子亲近她。周萍心里一片悲凉

事业红火

无奈亲情崩溃难挽回

一次,周萍向袁颖倾诉自己所受的委屈,袁颖同情之余,又劝她说:事已至此,你要是不想离婚,最好去找份工作。女人要想有地位,就必须有自己的事业。

周萍觉得这话很有道理。她怕公公婆婆反对,决定先斩后奏,偷偷摆起了地摊卖衣服,大半年下来竟攒下了2万元!随后,她拿这两万元做本钱,开起了服装店,生意渐渐做得风生水起。到了2007年,她已在南京夫子庙盘下了3间店铺,开起了3家品牌服装的连锁店,雇员10多人,铺面价值达数百万元。

有了事业以后,周萍不再像以前那样低眉顺首了,她开始时不时反抗婆婆。夫子庙离家较远,周萍每天早出晚归。这令方莉娟很生气,指责她说:家务不做,儿子不管,你是不是不想要这个家了?在母亲的影响下,刘松对妻子也颇有微词,几次要求她转让店面,回来照顾家里。但周萍拒绝道:我不工作,就只能在家做保姆。我再也不想过这种没尊严的日子了!

随着店铺生意越来越好,周萍忙不过来了,她干脆在店里支了一张床,几天才回家一次。这样一来,公公婆婆对她更加不满,刘松也为此跟她吵了好几次。几经考虑,周萍决定买一辆车,以便多回去陪家人。她想,以前,公公婆婆嫌弃自己是个农村打工妹,如今,自己有了事业,还买了车,他们一定会对自己另眼相看!谁知,她把新车开回家后,谁都没有一句赞赏的话。周萍有些不服气,故意提起自己店铺的生意如何红火,还随口对丈夫说道:我一个人忙不过来,要不你辞职帮我打理店铺吧!你现在在公司拿多少薪水,我一样开得起!这话伤了刘松的自尊心,他闷声回道:我的事业正往上走,怎么可能去做你的帮手!公公婆婆也觉得她的话刺耳,黑着脸不理她。

周萍心中十分委屈,但她还是自我安慰:等我事业做得更大时,家人自然会接受我了。此后,她更是一心扑在店铺上。2008年春节前夕,正是店里最忙的时候。周萍正忙得团团转时,刘松打来电话,说:要过年了,你赶紧回来办年货吧!周萍舍不得放弃这赚钱的黄金时期,就拒绝了。刘松失望地说:那你忙吧,最好春节也别回家!说着,便狠狠地挂了电话。

大年三十下午,周萍关了店门回家。然而,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团年饭时,刘松只顾着和父母唠嗑,对她视而不见,而儿子也始终粘着爷爷奶奶。周萍觉得孤独,便把红包拿出来叫儿子:来妈妈这里,妈妈给你压岁钱。

刘小龙看看她,又看看爷爷奶奶,没吭声。她接着又拿出两个红包给公公婆婆,公公婆婆也不接。她既尴尬又心痛:不但丈夫被公公婆婆同化了,就连亲生儿子也对自己如此冷漠!

为了不让自己被边缘化,周萍开始奋争。她出钱把家里的电器、家具全部置换一新;婆婆过生日时,她特意送了一个按摩椅;2008年4月,公公患眼疾,她又让公公住进南京爱尔眼科医院的特护病房,并包下了所有的医疗费。

可是,周萍的努力并没有收到成效,公婆和丈夫仍处处冷落她,儿子更是一见她就跑。一次,她忍不住生气地问儿子:你怎么这么怕妈妈?妈妈是老虎吗?儿子竟哇地哭了,边哭还边往奶奶身后躲。周萍见状,恨不得也大哭一场。

周萍不甘心失败,她把这一切都归咎于和公婆住在一起。于是,她开始筹划着买房,并且专门看离刘家很远的小区。刘松对此极力反对,于是,两人取了个折中的办法,在刘家所在的小区内买了一套二手房。2008年6月,他们搬家了。在周萍的强烈要求下,儿子刘小龙也跟她住进了新家。

婚姻一败涂地

疯狂举刀为哪般

2009年1月,南京下了雪。周萍带着孩子去紫金山公园玩,谁知,刘小龙在雪地上竟把小腿摔骨折了!这下,周萍成了刘家的公敌,公婆、丈夫轮番责备她不负责任,儿子也哭着埋怨她,似乎他的骨折就是妈妈一手造成的!在医院里,小龙被爷爷奶奶和爸爸围拢着,倒把她这个当妈的晾到了一边,周萍心头一阵发冷,泪水潸然而下

2010年春节前,周萍接受教训,提前一天放了员工的假,回家和丈夫、儿子团聚。晚上,她把买给丈夫的新衣服拿出来,谁知,新衣却勾起了刘松的满腹委屈:这几年,你管过我和儿子么?你只关心你的生意和你的自尊!

刘松越说越气,竟要叫儿子去爷爷奶奶家。周萍不让他带走儿子,刘松于是问儿子:你想留在这里,还是跟我去爷爷奶奶家?刘小龙拽着爸爸的衣服不放,说:我要去奶奶家!说完,他们便摔门而去。周萍忍不住伏在沙发上,泪水滂沱而下

第二天是大年三十,周萍想来想去,还是去了婆婆家。当时已是吃午饭的时间了,她生气地发现,他们摆好了桌子碗筷,唯独没有给她留位置!刘松还说:今天饭菜不够,你自己再去做点吧。周萍当即爆发了:你们还当我是家人吗?就算我是一个外人,你们也不该对我这样冷漠呀!说着,她负气出了门。

当天深夜,刘松才带着儿子回到家,周萍余怒未消,等儿子入睡后,和刘松大吵一架。儿子被吵醒了,生气地说:你们吵吧,我去奶奶家了。

就这样,刘松刚回家没多久,就又带着儿子去了父母家。周萍的心渐渐死灰一片,不由得想到了离婚。可是,想到自己为了这桩婚姻付出的艰辛努力,她又不甘心。为了保卫婚姻,她努力和刘松搞好关系,还在他心情好的时候,拉着他一起去应酬生意上的朋友。但是,刘松发现妻子在应酬上十分老到,而且还陪着客人唱歌跳舞,很是气愤,两人的争吵不断升级。

2010年9月3日,周萍在夫子庙的店铺里巡视时,突然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恭喜你呀!听说你老公要升公司副总经理了,而且已经公示出来了!周萍一怔,刘松从来没跟她说过要升职的事呀!想到最近,丈夫的很多消息,她都要从朋友口中才能得知,她隐隐不安起来。她打电话询问刘松,可刘松却冷淡地否认了。当天晚上,周萍回家后,发现刘松躺在沙发上,满面潮红,似乎喝醉了酒。儿子刘小龙告诉她:爸爸升职了,刚才在爷爷奶奶家喝酒庆祝

你升职为什么不告诉我?你还当我是你的妻子吗?周萍愤怒地质问刘松。刘松却冷笑一声,并不搭理她。

周萍一夜无眠,她决定再做最后一次努力。第二天,她早早地回到家里,为丈夫泡茶,给儿子洗衣服。刘松见了,不屑地说:你现在知道当个好妻子、好妈妈了?太晚了吧!这话如同一把匕首刺向周萍的心,她彻底绝望了

9月5日晚,周萍的店铺关门后,她几次打刘松的手机,想约他出来谈谈,可刘松始终不接电话。周萍的心直往下沉,想想丈夫升职后,她在这个家会更加孤立,种种后果都朝着不利的方向发展,她觉得现在无论她挣多少钱,都无法扭转这一局面了。她突然产生一个疯狂的念头:既然如此,倒不如一起死!

当晚11点,周萍回到家,此时丈夫和儿子已经睡着了。她打开客厅的灯,坐在沙发上默默流泪。想到这么多年的婚姻保卫战屡遭败局,再想到结婚前,父母和好友规劝自己的话,她心中充满了悔恨。如果能回到12年前,她一定断然与刘松分手,可是那时的她又怎能想到,这个和她恩爱有加的男人,这个被她视为唯一筹码的男人,不但没能帮她融入这个家庭,反而一步步冷落了自己,还带着儿子加入了公公婆婆的统一战线。在这个家里,她早已没有了立足之地,生活还有什么希望呢?

半个小时后,刘松醒了,看到客厅里亮着灯,他没好气地说:你怎么又回来这么晚?还让不让人睡觉了?真自私!这话刺激了周萍,让她下了最后的决心。她到卫生间去取事先准备好的尖刀,然后轻轻走到卧室,趁刘松不注意,一刀刺向他的脖子!鲜血立刻喷了出来,刘松惨叫一声,捂着脖子挣扎着掉到床下,很快不再动弹了。

此时,儿子刘小龙已被吵醒了,看着满床的鲜血,他吓得号啕大哭。周萍慌了,本来她计划杀夫后立刻自杀,但看着受了惊吓的孩子,她突然想到,父母的死会给孩子留下一生的阴影,倒不如让孩子也陪自己去死。于是,她搂过刘小龙说:妈妈对不起你,你陪妈妈一起去天堂吧!

11岁的刘小龙吓得赶紧往客厅里跑,此时周萍已丧失理智,几步追上儿子,朝他的脖子上捅了一刀!看到儿子惊恐的眼神渐渐黯淡下来,她流着泪说:别怕孩子,妈妈一会儿就来陪你了。说着,她用刀割向了自己的手腕

第二天早上7点多,方莉娟像往常一样来到儿子家,准备送孙子上学。刚用钥匙打开门,她就吓呆了:屋里一片血腥,一家三口都躺在地上,浑身是血!

方莉娟立即大喊邻居帮忙,并打电话报警。120赶到时,刘松和刘小龙已确认死亡,而周萍则尚有鼻息,警方立即将她送至南京市中医院急救。经过抢救,周萍奇迹般苏醒过来,并对警方承认了自己杀夫弑子的行径。

方莉娟夫妇无法承受丧子丧孙之痛,整天以泪洗面。周萍的父母得知消息后,精神受到巨大刺激,屡屡向亲友哭诉:我们早就劝过她,这样的婚姻不幸福!这个傻女儿就是不听我们的话呀!而周萍面对审讯人员,也是痛哭流涕,当初就不该答应那个屈辱的婚前协议,结这个婚然而,一切后悔已迟,等待着周萍的将是法律的严正制裁!

媳妇的儿童睡前故事:(14):

1.祸从天降

清朝末年,民间约定俗成,大年初二是回娘家的日子。这年的大年初二,闷丫娘一大早就往村口走去,打算接闺女闷丫回娘家。

一想到闺女,闷丫娘的心里就堵得慌。闷丫去年出嫁,嫁给了镇上的李家。这李家倒是个富户,开着一家卤菜馆,生意红火,家里青砖房院、高骡大马,该有的都有,可关键是不该有的也有,这李家有着一个活夜叉。

活夜叉是闷丫的大姑子,她为人又刁又狠,人们背地里就给她起了这么个外号。早几年她嫁过人,嫁过去后因为她性子泼,三天吵两天闹,把家里搅得狼烟四起,害得她男人得了气鼓病,时间不长就死了。活夜叉被婆婆撵回了娘家,不但没收敛,反而活得更肆意了。闷丫过门后,活夜叉算是瞄上了准儿,想尽法子欺负她,挑拨兄弟三天两头打媳妇。性子绵软的闷丫整天过得提心吊胆。

两个月前,闷丫生了个闺女,闷丫娘去探望月子,只坐了一会儿,活夜叉就灌了她满耳朵的风凉话,说什么败兴人、不是旺夫的命,头胎生丫头,好谷子都填了粪坑气得闷丫娘饭都没吃一口就走了。

闷丫娘想着闺女,不觉已到了村口。此时村口聚集了不少乡亲,有人一见闷丫娘过来,便喊道:闷丫娘,咱村就数闷丫的婆家富,我们今天可要抢你家的回娘馍吃个够。

闷丫娘听了,忙笑眯眯地接话:好,好,吃回娘馍,福财双得!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是当地的一个风俗,大年初二,回娘家的闺女都要给娘家送回娘馍。这回娘馍可不是一般的白面馍,做回娘馍,要用上等的新麦子磨面,再用极细的箩筛过三遍,直到筛出来的面粉细得喘口大气都能吹散。然后打甜井的水来和面,面和好后经过三揉三搓,醒发成筋力十足的面团,再揉成又圆又光的生坯,烧起旺火蒸。馍蒸好了,屋里院外都弥漫着清甜的麦香。这馍咬上一口,不软不硬,满口甘美。因为回娘馍形状圆圆的,象征着团团圆圆的福气,又因它是发制出来的面食,带着来年发的彩头,人们图这个吉利,初二一早就迎在村口,抢吃各家闺女带来的回娘馍。

这时,从村外远远地来了一辆马车,有人喊了一声:有闺女回村了!人们忙一齐朝村外看去,就见马车越来越近,这辆马车挺神气,高大的枣红马拉车,车上还搭着蓝布围幔,不用说,准是个富裕人家。

有人就说:闷丫娘,准是你家闷丫来了,别家谁能套这样的车?闷丫娘闻听,赶紧往前凑。马车到了跟前,果然,从车上跳下了闷丫的丈夫李友二。他个子不高,粗粗壮壮的,此时他站在众人面前,不知怎的竟有些手足无措。他不自然地冲着闷丫娘低低喊了声娘,便不做声了。

乡亲们都乐了,他们觉得这是姑爷腼腆,有人就冲着马车里喊:闷丫,快把回娘馍拿出来。话音刚落,车帘里果然递出个挎篮。有个乡亲手快,一把接过来,掀开盖布就要拿馍,可这拿馍的手刚伸到一半就停住了,大伙直愣愣地盯着挎篮里边,都是一脸惊恐只见挎篮里躺着几个蔫蔫瘪瘪、半生不熟的回娘馍,样子难看不说,更让人瘆得慌的是,每个回娘馍上都点着一个大大的白点儿。

这是丧馍!有人惊恐地小声说,人们都倒吸了一口冷气。闷丫娘的脸色立刻变得煞白煞白的,她哆嗦着问姑爷:这是怎么回事?

李友二吞吞吐吐地说:娘,闷丫没了,她昨夜跳井了。

闷丫娘一个愣怔,突然疯了一样扑向李友二,哭喊着:我好好的闺女怎么就没了,你还我闺女乡亲们也都懵了,心想闷丫没了,那车帘子里往外递馍篮的人是谁?

这时车帘一掀,从里边蹿出一个人来,只见她瘦条子身形刀条子脸,长着一双老鼠眼,再配上一张地包天的兜齿嘴,说起话来嘴角还一歪一歪的。她不是别人,正是闷丫的大姑子,那个活夜叉。

她怎么跟来了呢?因为李友二是个没主意的憨性子人,遇到大事就有些傻眼,只有听活夜叉吩咐的份了。这活夜叉呢,她恨闷丫大年初一寻死,给她家添了晦气,所以便出了这个缺德主意,在初二一早给闷丫娘家村里送丧馍,让全村人都接晦气。

话又说回来,闷丫好好的怎么跳井了呢?说起来,这也是让活夜叉给逼的。

那时人们过年,讲究在家里边热闹,没人下饭馆,所以一到年三十,饭馆都关门封灶,伙计们都拿着封赏回家。闷丫婆家开的是卤菜馆,伙计一走,家里一应杂务全得闷丫一个人干。她直忙到初一晚饭时,趁着一家子吃饭,才有空去蒸明天给娘带的回娘馍。正忙着呢,孩子哭了,孩子一哭,闷丫的瞎眼婆婆心疼了,她让儿子把孩子抱过来,喂上点汤水。李友二刚要去抱,活夜叉不愿意了,她一拍桌子吼道:哪有大年初一老爷们抱孩子的?初一抱了,你得抱一年!说着话,一步窜到屋里,拎起孩子来到灶房,往闷丫怀里一扔,便骂开了:你个败兴人,给娘家蒸馍看把你上劲的,你的丫头片子嚎丧,你没听见?成心添堵是不是?我让你蒸!说着一扬手便将冒着热气的笼屉掀翻,屉里的馍噼里啪啦滚了一地。

闷丫憋屈啊,看着滚了一地的回娘馍,想想自己一年到头受的窝囊气,明天没有回娘馍怎么进村?娘的脸往哪儿放?越想心里就越窄,她把孩子奶足了放回屋,狠了狠心,一头朝院里的那口井扎去

媳妇的儿童睡前故事:(15):

清末民初那一阵,白州青平镇有个牛六,有屋有田,在当地算个富户。牛六父母去世时,他尚未娶妻,单身一人,吃喝用度十分随意,从不知道节俭二字。

有一日,镇上来了一对逃荒的母女。那女儿只有十六、七岁,饿得皮包骨头,眼窝深陷,一脸菜色。包子店的老板给她们施舍了几个牛肉包子,那老太太只给了一个女儿吃,剩下的全塞到了破包袱里。旁人问她为何不吃,她说吃不得,等哪天遇不上施舍的好心人了,能救命。牛六观看了一阵,时动了恻隐之心,心想自己家反正有的是房子,有的是粮食,就把这可怜的母女带回了家,一日三顿,管吃管饱。

女儿名叫阿水,在牛六家住了一段日子,脸上有了油光,一看,原是个十分俊俏的大姑娘。牛六对阿水有了意思,就去向阿水的母亲提亲。那老太太巴不得呢,一百个应承。当晚就安排两人圆了房,牛六白捡一个媳妇,连媒钱都省了。

成婚后,母女俩由客人变成了主人,把牛六家料理得井井有条。牛六对母女俩九十九个满意,惟一不满的就是觉着丈母娘有点烦人。

牛六随意吃喝惯了,想着怎么吃就怎么吃,吃不完,也不管是白花花的米饭还是流着油的肥肉,往桶里一倒,一点儿不觉得可惜,也不知道养个猪啊鸡啊的来捡。母女俩来后,看着牛六这么糟蹋粮食,心疼得要命。每顿吃饭,母女俩不单把饭碗里的米粒一粒不剩拔拉进嘴里,饭桌上掉下的饭粒儿,也被他们捡拾得干干净净,甚至菜盘里剩下的汁儿,也舍不得倒掉,留着下顿拌饭。倘若让老太太做饭,那更荒唐了,她连上顿留下的锅巴都舍不得洗掉,就那么倒米进去煮了。煮出来的米汤,她视如宝贝,一滴不剩全喝光。牛六有时候看着挺生气的,心说我又不是不够你们吃的,真是饿死鬼投的胎,饿怕了!

有一天,牛六想上山打野味,到杂物房里拿套子时,看见墙角放着一个小瓮子。用脚踢了踢,感觉挺沉,好奇地揭开瓮盖一瞧,里面居然是满满一瓮米。他挠着头直叹奇怪,米缸明明摆在外屋,是谁在这藏了一瓮米?

想了想,他明白过来了,这准是老太太做的好事。接着他来了气,你吃住在我家,还在我家偷偷藏米,到底想干什么?

他一生气,索性不上山了,把那瓮米抱出来,喊来她们母女。老太太一看那个小瓮,当即就明白是咋同事了,连说:是我藏的,不关阿水的事。

牛六板着脸问:你藏着米干什么?想拿去换钱使么?

老太太慌忙摆手:不不不,我我我我只是想藏着点吃的,这样心里才踏实。牛六不满地哼一声:真是一辈子想做饿鬼!

老太太惴惴不安,低头顺脑地听女婿发了一通脾气,轻轻叹了口气,说道:牛六呀,你说得没错儿,你是没有尝过饿,我真是给饿怕了。从小到大,我都是饱一顿饥一顿过来的,在娘家时吃不饱,嫁了人也吃不饱,我亲娘和你没见过面的丈人,还有阿水的两个姐弟,都是给饿死的呀。俗话说得好,饥时想着节时饭,寒时想着嫁时衣,咱们现在虽然吃穿不愁,却也不能光顾眼前,得想着以后,藏着点吃的,万一到什么时候,那可是能救命的

牛六听她哕哕嗦嗦说了一大通,有些恼羞成怒起来,挥手道:行了行了,等到了那个时候你再说吧。你给我把藏的东西拿出来,以后不要在我家东藏西藏的!老太太嗫嗫嘴,还想说,阿水急忙拉拉她衣袖。老太太无奈地叹口气,只好带着牛六去起赃。牛六跟着她一路走去,在自家屋里转了一圈,只见老太太在一个又个旮旯角里拿出一样样东西,就像变戏法一般,让他把眼都看直了。起完了摆在一堆,全是吃的东西,有米有谷,有油有盐,木薯干、蕃薯、芋头凡是他家有的东西,她全藏了一些。

牛六看着这堆吃的,简直是哭笑不得,又说了几句老太太,这事就过去了。

过了一段日子,老太太突然病不起,不久就去世了。牛六办完丧事后,整理房屋,又在许多旮旯角里起出好多吃的,原来这老太太还是改不了她的毛病,仍旧偷偷摸摸地藏东西。

老太太去世后,牛六时不时仍旧在屋里发现藏着吃的,原来阿水跟她母亲一样,也有爱藏吃的毛病。

每回发现,牛六总是啼笑皆非,免不了要呵护一番阿水。阿水每次都不敢分辨,总是说以后一定要改,可就是改不掉。

一天,下着大雨,到晚上的时候,牛六忽然来了酒兴。可家里没有什么现成的菜,雨又不停,没法去镇上买,杀鸡杀鸭,总嫌麻烦。在屋里转来转去,突然记起家里还有几块腊肉,正是下酒的上等美味。

他揭开存放腊肉的缸一瞧,里面空空的。他连拍脑袋,分明记得还有几块的呀,这些日子又没吃,怎么就不见了?

一问阿水,阿水的脸唰地红了,嗫嗫道:是、是我藏好了

藏藏藏!你藏个屁呀?牛六火了,还不给老子拿出来!

阿水急忙跑到杂物房,在一堆杂物下抱出一个小瓮来。放到明处一瞧,不禁大惊失色。原来上面的木塞盖子不见了半边,一看就像是被老鼠咬掉的。

拿开木塞,伸手一掏,只掏出来几块被老鼠吃剩的皮。阿水一跤跌坐在地上,眼泪唰地流了下来,她是心痛加悔恨,好好的腊肉竟被老鼠糟蹋了。

牛六当下气得眼冒金星。他倒不心痛腊肉被老鼠吃,而是眼下火烧眉毛,急着等菜下酒,谁知媳妇竟做出这等蠢事来,今天这顿酒是喝不成了!

他怒气冲冲地一巴掌拍过去,骂道:以后你再学你娘,给老子滚回你老家去,当你的饿死鬼吧!

有了这次教训后,阿水果然改了毛病,不敢再藏吃的了。

媳妇的儿童睡前故事:(16):


从前,有个牧羊人急于想娶个老婆。他一下子认识了三姐妹,发现个个貌美,哪个也不差。这下他可为难了,一时不知该选哪一个好。他只好去问他母亲,母亲说:请她们三个一块儿来我们家,在她们面前摆些奶饼,看看她们怎么个吃法,年轻人照做了。第一个连皮把奶饼一口吞了下去;第二个想先削皮,但一时匆忙,削去的皮上还留有许多奶酪,就把它给扔了;第三个去皮时很仔细,切得不多也不少。牧羊人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然后告诉了他母亲,母亲说:“就挑第三个做你的媳妇吧!”牧羊人照办了,从此他俩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上一本:传奇大百科全书下一本:传奇大百科全书

媳妇的儿童睡前故事:(17):

从前,有个牧羊人急于想娶个老婆。他一下子认识了三姐妹,发现个个貌美,哪个也不差。这下他可为难了,一时不知该选哪一个好。他只好去问他母亲,母亲说:请她们三个一块儿来我们家,在她们面前摆些奶饼,看看她们怎么个吃法,年轻人照做了。第一个连皮把奶饼一口吞了下去;第二个想先削皮,但一时匆忙,削去的皮上还留有许多奶酪,就把它给扔了;第三个去皮时很仔细,切得不多也不少。牧羊人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然后告诉了他母亲,母亲说:“就挑第三个做你的媳妇吧!”牧羊人照办了,从此他俩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媳妇的儿童睡前故事:(18):

在李阿贵迈入30岁门槛的时候,娘一夜间里急白了头,女大当嫁男大当婚,娘最大的心事莫过如此了。看到人家抱孙子,娘就总伸出手去摸啊抱啊,一脸的疼爱。回到家里,除了做饭、洗衣干些家务活外,娘就觉得屋子太大了,内心空荡荡的,失落极了。

老头子遭的是什么劣啊如今报应到儿子的身上。于是,她串东家跑西家,为了给儿子落实个媳妇。他大妈,我这儿子天生的憨厚,不会自由[欣赏雨季爱情故事网]女孩子,唯有想嫁出去让他魂牵梦萦。李阿贵把娘生病包括假照片的事一长一短道给她听,想嫁出去的双眼便被泪水充盈着

这天,李阿贵早早见到自家的烟囱冒着烟,大老远就闻到了炖鸡的味道,一定是娘又托人给他说媳妇了,他心里想着,就赶忙加紧步伐回家。只见想嫁出去站在灶台边和娘一前一后地忙着,他怎么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原来,想嫁出去坐在轮椅上只是想让李阿贵死心,她明白自己不过是二东子导演的剧中一个角色而已。但后来真的被李阿贵这个老实巴交的汉子给感动了.

媳妇的儿童睡前故事:(19):

1、跟媳妇恋爱那会儿。有次带媳妇看完电影,骑自行车送她回家。经过她们村的一片玉米地时,她突然就从自行车上蹦了下来,把我也拽停,扯着我的衣服就往玉米地里钻。

我受宠若惊,吓得小心脏扑通扑通跳。。。
于是,在那个阳光明媚的晌午,我就这样被媳妇拉着,羞涩的第一次在地里见了她的父母,并且帮他们掰了一晌午的玉米棒子!

2、今天和女友开车去商场闲逛,逛了一圈吃了个饭就打车回家了。
就在快到家的时候女朋友突然瞪大双眼看着我说咱有东西忘在商场了
我忽然反应过来,擦,就是哎!司机师傅我还回刚才那个商场吧,我们有东西忘那了。
司机说啥东西呀
我说车。
司机回过头来默默的看了看我俩。。。

3、才和媳妇认识的时候,在丈母娘家住了几天,为图表现什么都抢着干,扫地,做饭洗碗,下地干活。。。
五年过去了,但在媳妇村上至今流传着一个女婿在丈母娘家,给鸡圈里的鸡喂食,摔了一跤砸死三只鸡的传说。。。

4、媳妇儿问我,你小时候玩儿过家家吗?
我说当然啦!
她突然怒道:快说,当时你的老婆是谁?
我接着就伤心了。。。当年,一般是当孙子,偶尔混的好能当儿子,其他时间大部分是大树或者是狗。。。

5、结婚3年了,有一天在床下发现300大钞,我没有拿出来,而是默默关注着,发现攒到1000元的时候一起拿出来了。。。

媳妇的儿童睡前故事:(20):

1111宋代,招信县(今明光市女山湖镇)有个县令姓陈,是山西太原人,年近50了,家有一女叫陈兰兰,长得面如冠玉,亭亭玉立,天仙一般。自幼读书识字,琴棋书画,样样皆精,陈知县视如掌上明珠。
1111这招信县城是户不足千,口不过万的小县城,是个商铺不旺、市井萧条的穷县城。陈知县的掌上明珠轻易不肯许配人家,高不成,低不就,一晃几年,兰兰今年正好二十了。这年秋,一天兰兰和丫环在后花园消遣,忽见小厮枣子举竹竿在园中打枣,满树紫红色的枣子纷纷落地。枣子丢下竹竿捡起一个个又大又紫的枣,一边吃着一边往怀里揣着,兰兰见景生情,脱口而出:"枣子打枣子,枣子落、枣子乐。"兰兰脱口说出上联,自觉很满意,还想对下联,可想了很一会,也没想出来,气得闷闷不乐。晚上吃饭时,陈知县一眼看出女儿有心思,连忙问起,一连问了几遍,最后丫环说出小姐是为下午后花园脱口说出上联,一时想不出下联而不悦。陈知县知道女儿是个争强好胜的姑娘,没敢打茬。岂料一连几天小姐都是闷闷不乐,竟然苦思成疾,卧床不起了。这时陈知县是佛面长草-荒(慌)了神,和夫人商量着如何是好。还是夫人出了个主意说:"女儿也老大不小了,不如趁这机会贴出榜文,若有人能对出下联,治好小姐心病,年长者赐金赏银,年轻者,招为佳婿。"陈县令也觉得此方法可行,于是第二天一大早在招信县大街十字路口处贴出榜文,一时间围观者络绎不绝。这招信县确实能人不多,过来看榜者不少,可没一个敢揭此榜文的。陈知县看小姐病情一天天加重,心急如焚,整天也是唉声叹气,如热锅上蚂蚁,急得团团转。
1111直到第五天傍晚,有个打鱼摸虾的孩子,姓王叫王小,今年十五岁,家里还有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娘,家里很穷。但王小天生聪明,就靠每天上城里卖鱼摸虾,叭在学堂的窗台口偷听偷学,竟也识得许多字,还能背得许多诗文。王小卖完鱼,见许多人几天来一直围着看什么,还议论着,便也挤进人群,见是张榜招人续联还要赐金赏银,但那招为佳婿的"婿"字不认得。他看完上联后,略一思索伸手揭下榜文。这看守的衙役一见有人揭榜,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带回衙门再说。小姐身边的丫环一听有人揭了榜文,忙跑到小姐闺房禀报。小姐在病中听说揭榜文是个年轻人,想一睹少年雄资,无奈卧床多日,一时还下不了床,只得派丫环去打听详细,并吩咐不能遗漏每个细节。
1111县大堂里里外外围满了人,陈知县正襟危坐,一本正经地要试这揭榜人的才学。岂料衙役带上堂的只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孩子。陈知县问:"是你揭了榜文的吗?"王小从怀里掏出榜说:"是我。"陈知县看这孩子在威严的大堂上毫无惧色,心想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啪"地一拍惊堂木厉声道:"姓啥名谁,何方人氏一一报来。"王小从没上过大堂,也不知深浅,他见老爷拍板子认为是大堂程序,于是说:"姓王名小,东湖村打鱼摸虾的,今年十五岁,家里还有一个六十多岁的老母。"陈知县见这毛头孩子满不在乎,本正经地答道,真是哭笑不得,又问:"你有何能耐敢来揭榜?"王小见老爷瞧不起他,把头一昂乜斜大堂一眼,双手朝怀里一抱:"不就是对下联吗?小菜一碟。"陈知县道:"榜文上写着年长者赐金赏银,年轻者招为佳婿,你既不算年长,也不算年轻,一个毛头孩子,你应算哪档?"王小一听年轻的要招为佳婿,倒吸一口凉气,心想:是啊,我算不上年老,但应算上年轻,可县大老爷的千金那可是金枝玉叶,而且听说有二十了,能嫁给我吗?王小后悔了,后悔当初为什么不问一下那认不得的"婿"字,要知道是招婿,打死我也不敢。但又一想:这榜他揭了,登上台的角儿不唱也得唱了,要是掉屁股走人,这大老爷不说我是来捣蛋的吗?算了,滑倒跌倒都是倒,往前趟趟再说。于是把胸脯一挺说:"那当然算年轻一档喽!不过要招我为婿,我得问问我娘同意不同意。"王小这么一说,顿时逗得哄堂大笑。陈知县一见这小子胆子贼大,也有股子犟劲,倒也有三分喜欢,心想比那些咬文嚼字的酸秀才强多,但怎么能把如花似玉的小姐嫁给这毛头孩子呢?又想:贫了半天嘴还没见着真本事呢!不如用真本难住他,让他不打自退。于是陈知县说:"闲话少叙,你把下联对来。"王小不慌忙,有板眼道:"小牛放小牛,小牛蹦、小牛欢。"
陈知县一听倒吸一口凉气,心想下联对得很工整,看来这小伙子非同一般,但不知此下联是否他本人所作,于是道:"这四个小牛是怎么回事?"
1111王小道:"第一个小牛是咱村牛大爷家的小儿子,今年也是十五岁,他的小名叫小牛,第二个小牛是放的那条小牛,一天小牛在放小牛,小牛过沟时连跳带蹦,小牛看着好玩,开心地笑了。"
1111王小这么一解释,满堂围观者异口同声地叫"好",陈知县也失口跟着叫了声"好"。
1111就在王小对出下联时,丫环已跑到小姐那里把一切情况向小姐禀报了。小姐听说是个十几岁的孩子,也有点生气。但听 丫环说,这王小是少年老成,下联对得也好,赢得满堂喝彩,老爷也说好呢。小姐心里掂量着:"枣子打枣子,枣子落、枣子乐;小牛放小牛,小牛蹦、小牛欢。"不由自语道:好联,工整。兰兰小姐坐起身要丫环拿过文房四宝,提笔写道:"银河高高挂九天,仙界东西分两边,牛郎织女隔河汉,亏得喜鹊架仙桥,牛郎等得一整年,相互只有那一天,有情人儿成眷属,郎虽放牛妻不嫌。"写完递给丫环说:"若那王小看后你要他回个话。"
丫环来到大堂,听王小和老爷还 你一句我一句的对嘴。老爷说:"你虽然有些本事,但年龄太小。"王小说:"战国末期的少年甘罗十二岁时就当了宰相,满朝文武有谁不服的?"这下使陈知县哑口无言,正在老爷张口结舌下不了台时,丫环拿着小姐写的东西进堂来。丫环递给王小,王小看后 问丫环:"小姐要你带话吗?"丫环点点头,王小说:"请小姐放心,王小决不失约。"
王小走后,陈知县跑到女儿房间见女儿病好了许多,甚是惊奇,心想:难道女儿姻缘是命中注定了?陈兰兰见父亲面带难色,说:"听说这王小聪明过人,只是靠偷听就能吟作对,如要很好地培养,日后定有大为,日后王小长成时不嫌弃我,那就是福了。"陈知县经女儿这么一点拨,豁然开朗了许多,便问女儿写何意?兰兰说:"我约他七月初七那天与我相见,再订终身。"陈知县问:"为什么?"兰兰道:"七月初七只有四天时间,若是他在这四天里借钱筹款、置办聘礼,那他只是一凡夫俗子,没什么可恋的。若无媒提亲、不带聘礼,此人能成大器。"陈知县不解地问:"为什么?"兰兰说:"因我句里说明了相见的时间,同时也说明了不嫌贫。"
1111七月初七那天,王小没有出湖打鱼,换了件干净衣服来见兰兰,两人一打照面,不由都吃了一惊,王小心想:这世上真有天仙一样女子,怎么看也不能把他们俩姻缘连在一起。王小越看越觉得陈兰兰像是先生、姐姐。兰兰却在想面前这孩子像是自己的弟弟,打鱼摸虾、风吹日晒那皮黑得像滚到炭堆里,不眨巴眼睛你都不以为炭堆里还有个人,就是他那对眼睛让人看出不凡。陈兰兰开玩笑道:"少年本是黑虎星,半夜生在锅屋中,锅屋没有一点亮,滚出一身锅脐灰。"王小一听笑了笑,随口也应了几句:"娘生姐时在磨房,顺手放进白面缸,扯下三尺白绫布,包裹放在玉牙床。"陈兰兰一听心里生了敬意。陈知县一听高兴得直伸大拇指,心想这王小才华横溢,睿智过人,好好培养,前程必然远大。
1111正说话间就听屋外吵吵嚷嚷,陈知县叫过衙役一问,才知门外挤了很多人在看热闹,打听王小和小姐有什么结果。这陈知县也是个爽直的人,他叫衙役告诉大家,他陈家决不违约,接受王小做女婿。陈知县一言九鼎、重才重义被传为佳话。
1111据说,在当年年底,陈知县按当地礼俗嫁女分居。在县衙旁盖了三间正房,两间耳房,围起一个小院,接过王小和他的老娘。陈知县为王小请了先生。王小没辜负小姐和老丈人的一片苦心,在十八岁时的一次乡试中考为入泮秀才。陈知县又为王小和兰兰圆了房。王小二十二岁中举,后抵缺在招信县干了三年知县,由于清正廉明,深受百姓戴,百姓送有万民伞,后官至二品。夫妻俩恩恩,白头到老。

/3 s/7o


儿童故事网     蜀ICP备2022017070号-2    www.0551dy.com      Sitemap    Baidunews
法律声明:如有侵权,请告知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30个工作日内处理。E_mail:ybzzkj  126